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磁頭激光焊接裝置,其包括:運送機構、定位機構和焊接機構。運送機構包括第一運送軌道、第二運送軌道和限位部,第一運送軌道和第二運送軌道呈平行間隔地設置,且兩者的運送方向相反,限位部在第一運送軌道上形成限位止擋,并在第一運送軌道上限定出焊接工位。定位機構包括載具、壓塊和驅動件,載具用于定位磁頭,壓塊在驅動件的驅動下壓合位于焊接工位處的載具上,以夾緊固定載具上的磁頭。焊接機構包括激光機和固定支架,激光機具有激光發射頭,激光發射頭可活動地設置在固定支架上,用于對位于焊接工位內的磁頭進行焊接。其中,運送機構還包括移動件,移動件用于將位于焊接工位處的載具移動至第二運送軌道。位于焊接工位處的載具移動至第二運送軌道。位于焊接工位處的載具移動至第二運送軌道。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磁頭激光焊接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磁頭制造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磁頭激光焊接裝置。
技術介紹
[0002]磁頭作為電機的重要組成零件,磁頭包括本體和支架,在生產過程中常需要通過激光焊接或普通電弧焊接來實現本體和支架的焊接。隨著焊接技術的發展,激光焊接在越來越多的工業制品加工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現有的磁頭焊接人工式生產中,需要由操作人員將本體放入支架內,確認本體與支架的位置正確后,接著再放入激光設備中的焊接工位進行定位焊接。
[0003]在放入焊接工位的過程需要小心放置,避免放置過程中本體與支架發生錯位,放置在焊接工位后需要對定位進行微調以達到最佳的焊接角度,存在焊接點偏差,產品質量不合格并返工的情況。并且操作人員在將磁頭從焊接工位處取放時,操作人員的肢體在激光設備下頻繁手動操作存在一定風險性,一些誤操作可能導致激光設備對人員的肢體造成灼傷,此外操作人員在將磁頭放置于焊接定位處后,存在操作不方便、定位不準確的情況,此方式工序繁瑣、生產效率低并且生產安全性不足。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磁頭激光焊接裝置,以優化現有磁頭激光焊接裝置的結構,能夠保障磁頭生產操作的安全性,提高磁頭激光焊接的生產效率。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6]本技術提供一種磁頭激光焊接裝置,該磁頭激光焊接裝置包括:運送機構,包括第一運送軌道、第二運送軌道和限位部,所述第一運送軌道和所述第二運送軌道呈平行間隔地設置,且兩者的運送方向相反,所述限位部在所述第一運送軌道上形成限位止擋,并在所述第一運送軌道上限定出焊接工位;定位機構,包括載具、壓塊和驅動件,所述載具用于定位磁頭,所述壓塊在所述驅動件的驅動下壓合位于所述焊接工位處的所述載具上,以夾緊固定所述載具上的磁頭;焊接機構,包括激光機和固定支架,所述激光機具有激光發射頭,所述激光發射頭可活動地設置在所述固定支架上,用于對位于所述焊接工位內的磁頭進行焊接;其中,運送機構還包括移動件,所述移動件用于將位于所述焊接工位處的所述載具移動至所述第二運送軌道。
[0007]本申請一些實施例,所述載具設有用于定位磁頭的第一凹槽;所述壓塊設有第二凹槽,所述壓塊壓合于所述載具時,所述第二凹槽配合所述第一凹槽夾緊固定所述載具上的磁頭。
[0008]本申請一些實施例,所述載具和所述壓塊兩者之一上設有導向孔,兩者之另一上設有導向柱;所述壓塊壓合于所述載具時,所述導向柱可活動地穿設于所述導向孔內。
[0009]本申請一些實施例,所述運送機構還包括第一側壁和第二側壁,所述第一側壁和所述第二側壁分別側立在所述第一運送軌道的兩側,并將所述第一運送軌道上的所述載具
限位在所述第一側壁和所述第二側壁之間。
[0010]本申請一些實施例,所述第二側壁位于所述第一運送軌道和第二運送軌道之間;所述運送機構還包括第三側壁,且所述第三側壁和所述第二側壁分別側立在所述第二運送軌道的兩側,并將所述第二運送軌道上的所述載具限位在所述第二側壁和所述第三側壁之間。
[0011]本申請一些實施例,所述激光發射頭設有兩組,兩組所述激光發射頭對稱地設于所述焊接工位的兩側。
[0012]本申請一些實施例,所述限位部呈條狀;所述限位部橫跨在所述第一運送軌道和所述第二運送軌道上。
[0013]本申請一些實施例,所述焊接裝置還包括電控箱和傳感器;所述電控箱信號連接于所述傳感器和所述驅動件,所述傳感器檢測到所述載具移動至所述焊接工位時,所述電控箱控制所述驅動件動作。
[0014]本申請一些實施例,所述焊接機構還包括冷水機,所述冷水機用于冷卻所述激光機。
[0015]本申請一些實施例,所述磁頭激光焊接裝置還包括機架,所述運送機構、所述定位機構和所述焊接機構設置在所述機架上。
[0016]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本技術實施例至少具有如下優點和積極效果:
[0017]本技術實施例的磁頭激光焊接裝置中,利用載具定位磁頭,避免磁頭的本體與支架在進入焊接工位時發生錯位,增加焊接生產的穩定性,降低返工率。通過第一運送軌道輸送載具至由限位部在第一運送軌道限定出的焊接工位,省去操作人員手動放置磁頭至焊接工位的工序,并且實現激光發射頭與焊接工位之間的人員無接觸化操作,提升操作安全性,提高生產效率。通過驅動件驅動壓塊壓合位于焊接工位處的載具,以夾緊定位載具上的磁頭,避免了在激光發射頭進行焊接過程中本體與支架發生錯位,不需要人工進行微調,精簡工序,保障定位精確度,保證焊接點精準,提高產品合格率。通過移動件將焊接完成的磁頭移動至與第二運送軌道,第二運送軌道與第一運送軌道的運送方向相反,實現了自動回收,提高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0018]圖1是本技術一實施例的磁頭激光焊接裝置的俯視圖。
[0019]圖2是圖1中去除激光機和冷水機的側視圖。
[0020]圖3是圖2中的載具的側視圖。
[0021]圖4是圖2中的載具的俯視圖。
[0022]圖5是圖2中的壓塊的側視圖。
[0023]圖6是圖2中導向柱的側視圖。
[0024]圖7是基座的側視圖。
[0025]圖8是圖2中壓塊壓合于載具的示意圖。
[0026]附圖標記說明如下:1、運送機構;11、第一運送軌道;12、第二運送軌道;13、限位部;14、焊接工位;15、移動件;16、第一側壁;17、第二側壁;18、第三側壁;19、交流電機;20、電控箱;2、定位機構;21、載具;211、第一凹槽;212、導向孔;213、基座;22、壓塊;221、第二凹
槽;222、導向柱;23、驅動件;3、焊接機構;31、激光發射頭;32、固定支架;33、激光機;34、冷水機;4、機架。
具體實施方式
[0027]盡管本技術可以容易地表現為不同形式的實施例,但在附圖中示出并且在本說明書中將詳細說明的僅僅是其中一些具體實施例,同時可以理解的是本說明書應視為是本技術原理的示范性說明,而并非旨在將本技術限制到在此所說明的那樣。
[0028]由此,本說明書中所指出的一個特征將用于說明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的其中一個特征,而不是暗示本技術的每個實施例必須具有所說明的特征。此外,應當注意的是本說明書描述了許多特征。盡管某些特征可以組合在一起以示出可能的系統設計,但是這些特征也可用于其他的未明確說明的組合。由此,除非另有說明,所說明的組合并非旨在限制。
[0029]在附圖所示的實施例中,方向的指示(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用于解釋本技術的各種元件的結構和運動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當這些元件處于附圖所示的位置時,這些說明是合適的。如果這些元件的位置的說明發生改變時,則這些方向的指示也相應地改變。
[0030]以下結合本說明書的附圖,對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予以進一步地詳盡闡述。
[0031]請參閱圖1至圖5,并結合圖8,本技術一實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磁頭激光焊接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運送機構,包括第一運送軌道、第二運送軌道和限位部,所述第一運送軌道和所述第二運送軌道呈平行間隔地設置,且兩者的運送方向相反,所述限位部在所述第一運送軌道上形成限位止擋,并在所述第一運送軌道上限定出焊接工位;定位機構,包括載具、壓塊和驅動件,所述載具用于定位磁頭,所述壓塊在所述驅動件的驅動下壓合位于所述焊接工位處的所述載具上,以夾緊固定所述載具上的磁頭;焊接機構,包括激光機和固定支架,所述激光機具有激光發射頭,所述激光發射頭可活動地設置在所述固定支架上,用于對位于所述焊接工位內的磁頭進行焊接;其中,運送機構還包括移動件,所述移動件用于將位于所述焊接工位處的所述載具移動至所述第二運送軌道。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磁頭激光焊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載具設有用于定位磁頭的第一凹槽;所述壓塊設有第二凹槽,所述壓塊壓合于所述載具時,所述第二凹槽配合所述第一凹槽夾緊固定所述載具上的磁頭。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磁頭激光焊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載具和所述壓塊兩者之一上設有導向孔,兩者之另一上設有導向柱;所述壓塊壓合于所述載具時,所述導向柱可活動地穿設于所述導向孔內。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磁頭激光焊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運送機構還包括第一側壁和第二側壁,所述第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顏長林,謝旭凱,葉彬,劉檢榮,洪清琛,陳紅巖,
申請(專利權)人:廈門達真電機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