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水培紅樹植物的生長箱,涉及紅樹植物水培技術領域,包括箱體、可交換氣體的內蓋和外蓋;箱體內安裝有可拆卸的分隔板,分隔板將箱體內的空間分割為多個培育間,分隔板上設有多個水體交換通孔;內蓋內嵌于箱體內,內蓋布置于分隔板上;外蓋安裝于箱體上,外蓋覆蓋箱體的內周壁圍成的平面;內蓋和外蓋上對應培育間的位置均設有植物固定孔;箱體的外周壁上還貼有可拆卸的遮光片;由于分隔板、內蓋、外蓋和遮光片均可拆卸,生長箱在構造上具有設計靈活、結構簡單和便于制造的優(yōu)點;在使用上具有,室內外均可培育紅樹植物,且便于控制實驗的變量,提升實驗數(shù)據(jù)的可靠性。的可靠性。的可靠性。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一種用于水培紅樹植物的生長箱
[0001]本技術涉及紅樹植物水培
,特別涉及一種用于水培紅樹植物的生長箱。
技術介紹
[0002]紅樹林的主要組成植物是紅樹科植物,漲潮時紅樹植物被大部分淹沒或者完全淹沒,退潮時又全部露出水面,還能在高鹽度的海水里面存活,被稱之為“海底森林”;紅樹林主要生長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海洋與陸地交接處,可以防止海岸被侵蝕,調節(jié)當?shù)氐臍夂颉?br/>[0003]近年來沿海港口城市及貨運行業(yè)飛速發(fā)展,生活污水、垃圾等直接注入海洋,重金屬、微塑料富集,不易降解,污染情況嚴重,進一步加劇了紅樹林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環(huán)境情況的惡化,紅樹林的面積在不斷縮小。
[0004]因此,圍繞污染物等環(huán)境因子對紅樹植物生長及其生理生化特征的影響亟待研究。由于水培實驗環(huán)境因子簡單可控,因此是開展這方面機理研究的基礎手段。所以,需要能夠在實驗室人工水平紅樹植物,而用于培育紅樹植物的生長箱在水培情況下,可用于污染物作用下紅樹植物的生長發(fā)育及其作用機理研究。
[0005]綜上所述,急需一種用于水培紅樹植物的生長箱,以達到在污染物的作用下,研究紅樹植物的生長發(fā)育及其作用機理的目的。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0006]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水培紅樹植物的生長箱,以達到在污染物的作用下,研究紅樹植物的生長發(fā)育及其作用機理的目的。
[0007]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用于水培紅樹植物的生長箱,包括箱體、可交換氣體的內蓋和外蓋;所述箱體內安裝有可拆卸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將所述箱體內的空間分割為多個培育間,所述分隔板上設有多個水體交換通孔;所述內蓋內嵌于所述箱體內,所述內蓋布置于所述分隔板上;所述外蓋安裝于所述箱體上,所述外蓋覆蓋所述箱體的內周壁圍成的平面;所述內蓋和所述外蓋上對應所述培育間的位置均設有植物固定孔;所述箱體的外周壁上還貼有可拆卸的遮光片。
[0008]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分隔板安裝于所述箱體內,所述分隔板的豎向長度小于所述箱體周壁的豎向長度;所述內蓋的周壁與所述箱體的周壁緊密接觸。
[0009]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內蓋上對應所述培育間的位置處設有多個空氣交換孔。
[0010]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內蓋與所述外蓋之間的間距為2
?
5cm。
[0011]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植物固定孔內安裝有海綿保護套。
[0012]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海綿保護套沿其長度方向剪開。
[0013]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遮光片為鋁箔紙或塑料薄膜。
[0014]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箱體由透明亞克力板拼接而成。
[0015]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6]基于實驗室進行紅樹植物的水培實驗,該生長箱的所述分隔板、所述內蓋、所述外蓋、所述遮光片和所述海綿保護套均可拆卸,簡單的構造便于日常管理,具有構造靈活,可以快速拆卸清洗,室內外均可使用,不需要額外的輔助設備等優(yōu)點。
[0017]1、所述箱體內安裝有可拆卸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在使用過程中能有效防止植物生長過程中根部糾纏在一起,并且保持箱體內各個培育間的生存條件相同。
[0018]2、所述箱體由透明亞克力板拼接而成;在保證紅樹植物正常生長的情況下,透明的所述箱體,可以清楚的觀察植物的生長狀態(tài),并且可以清晰的拍照記錄植物的根系。
[0019]3、所述內蓋和所述外蓋的安裝,使得生長箱擁有雙重保護,加上所述內蓋和所述外蓋上對應所述培育間的位置均設有植物固定孔、以及所述海綿保護套的配合,所述內蓋和所述外蓋能夠起到固定紅樹植物的作用,也能很好的保護紅樹植物安全,防止紅樹植物受到外界物質磕碰導致破壞,并且不影響其正常發(fā)育,還能防止植物根部以上部分浸入培養(yǎng)液中導致腐爛或缺氧死亡。
[0020]4、生長箱具有體積小,方便實驗變量的控制,起到節(jié)省空間、節(jié)約營養(yǎng)液及控制生態(tài)毒理實驗的測試對象暴露量的優(yōu)點。
附圖說明
[0021]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2]圖1是本技術生長箱的組裝結構示意圖。
[0023]圖2是本技術箱體與分隔板組裝示意圖。
[0024]圖3是本技術內蓋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4是本技術外蓋的結構示意圖。
[0026]附圖標記如下:
[0027]1、箱體;11、分隔板;111、水體交換通孔;12、培育間;
[0028]2、內蓋;21、植物固定孔;22、空氣交換孔;
[0029]3、外蓋;
[0030]4、遮光片;
[0031]5、海綿保護套;
[0032]6、連接孔;
[0033]100、生長箱。
具體實施方式
[0034]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方式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方式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35]生長箱的一個實施例如圖1至圖4所示,包括箱體1、可交換氣體的內蓋2和外蓋3;
箱體1內安裝有可拆卸的分隔板11,分隔板11將箱體1內的空間分割為多個培育間12,分隔板11上設有多個水體交換通孔111;內蓋2內嵌于箱體1內,內蓋2布置于分隔板11上;外蓋3安裝于箱體1上,外蓋3覆蓋箱體1的內周壁圍成的平面;內蓋2和外蓋3上對應培育間12的位置均設有植物固定孔21;箱體1的外周壁上還貼有可拆卸的遮光片4。
[0036]具體的,箱體1由透明亞克力板拼接而成。箱體1為透明的,在實驗時,方便從箱體1的外周觀察每個培育間12的紅樹植物的根部生長情況;且基于分隔板11十字形地將箱體1分隔為四個培育間12,在觀察紅樹植物根部生長情況獲取其對應實驗數(shù)據(jù)時,在箱體1外周至少能夠通過兩個相互垂直的面觀察紅樹植物的根部;進一步有的,在觀察時,通過傾斜與觀察面垂直的視角,疊加兩個垂直面的視角,基本可以直接通過箱體1外周觀察到紅樹植物根部360
°
的情況,在獲取紅樹植物根部全面的數(shù)據(jù)時,亦不用打開外蓋3和內蓋2觀察,避免擾動紅樹植物阻礙其生長。
[0037]在實驗中,箱體1的規(guī)格為:321mm(L)
×
321mm(W)
×
208mm(H);箱體1內被分隔為四個150mm
×
150mm
×
200mm的供紅樹植物生長的培育間12。其中分隔板11的材料也為亞克力板。
[0038]分隔板11有益效果:分隔板11能夠將培育箱內培育的多棵紅樹植物的根部分隔開來,使各棵紅樹植物保持相對獨立的狀態(tài),使得紅樹植物的培育實驗的變量更可控。
[0039]特別的,分隔板11上的多個水體交換通孔111,能夠連通各個被分隔開來的培育間12,使得培育間12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水培紅樹植物的生長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體、可交換氣體的內蓋和外蓋;所述箱體內安裝有可拆卸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將所述箱體內的空間分割為多個培育間,所述分隔板上設有多個水體交換通孔;所述內蓋內嵌于所述箱體內,所述內蓋布置于所述分隔板上;所述外蓋安裝于所述箱體上,所述外蓋覆蓋所述箱體的內周壁圍成的平面;所述內蓋和所述外蓋上對應所述培育間的位置均設有植物固定孔;所述箱體的外周壁上還貼有可拆卸的遮光片。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長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安裝于所述箱體內,所述分隔板的豎向長度小于所述箱體周壁的豎向長度;所述內蓋的周壁與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林必桂,劉芳,劉貝貝,吳琳,魏超賢,樊清芳,梁穎,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熱帶農業(yè)科學院環(huán)境與植物保護研究所,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