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光電通信傳輸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QSFP模塊的解鎖機構,包括模塊本體,所述模塊本體包括底座以及安裝在所述底座上的上蓋,該底座與上蓋之間構成位于兩側的滑槽,滑槽端部設有鎖止位,當模塊本體插入殼體中時,殼體上的限位彈片抵靠所述鎖止位實現鎖定;所述滑槽內轉動安裝有旋轉件以及滑動安裝有拉環,拉環向外移動驅使旋轉件轉動并推動所述限位彈片脫離所述鎖止位實現解鎖;通過設置旋轉件在拉環向外移動過程中形成轉動,并推動限位彈片轉動而脫離鎖止位,從而實現對限位彈片可靠的推動而提高解鎖成功率以及效率;同時,由于受力較為均勻,可對限位彈片在長期形變后還能保持良好的彈力,對整個解鎖結構形成可靠保護。可靠保護。可靠保護。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QSFP模塊的解鎖機構
[0001]本技術涉及光電通信傳輸
,尤其涉及一種QSFP模塊的解鎖機構。
技術介紹
[0002]光模塊(QSFP)由光電子器件、功能電路和光接口等組成,光電子器件包括發射和接收兩部分,光模塊的作用就是發送端把電信號轉換成光信號,通過光纖傳送后,接收端再把光信號轉換成電信號,主要功能是實現光電/電光變換,包括光功率控制、調制發送,信號探測、IV轉換以及限幅放大判決再生功能,光模塊拆裝時,需要使用解鎖機構對其進行解鎖后拆裝。
[0003]如中國專利CN216696772U中公開了一種光模塊解鎖裝置,包括主體和拉環,所述主體頂端一側中間位置處安裝有滑槽,所述滑槽內表面位置處通過限位柱套接有拉環,所述拉環末端位置處安裝有卡槽,所述拉環頂端靠近卡槽一側中間位置處安裝有標簽槽,所述滑槽內表面位于拉環一側靠近頂端位置處安裝有彈簧片,所述拉環前表面與后表面背離卡槽一側位置處安裝有彈簧臺,兩側所述彈簧臺與滑槽間隙位置處安裝有彈簧;主要通過拉環、傳動槽、傳動柱和旋轉盤配合快速帶動彈簧片變形而使光模塊從安裝殼體內脫出,但通過旋轉盤帶動兩側傳動柱動作的結構不穩定,容易在長時間使用后造成傳動結構失效的情況。
[0004]另外,常規的模塊中設置在兩側的拉環對位于兩側的殼體上的限位彈片進行推動實現解鎖,但是由于左右設置的限位彈片存在受力不均勻而造成一定幾率無法解鎖的情況;由此,現有的解鎖結構在使用過程中仍然存在一定幾率解鎖失效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0005]本技術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QSFP模塊的解鎖機構,解決現有的光模塊上的解鎖結構在對限位彈片進行推動時存在一定幾率解鎖失效的問題。
[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0007]一種QSFP模塊的解鎖機構,包括模塊本體,所述模塊本體包括底座以及安裝在所述底座上的上蓋,所述底座與所述上蓋之間構成位于兩側的滑槽,所述滑槽端部設有鎖止位,當所述模塊本體插入殼體中時,所述殼體上的限位彈片抵靠所述鎖止位實現鎖定;
[0008]其中,所述滑槽內轉動安裝有旋轉件以及滑動安裝有拉環,所述拉環向外移動驅使所述旋轉件轉動并推動所述限位彈片脫離所述鎖止位實現解鎖;
[0009]還包括彈簧,所述底座、所述上蓋以及所述拉環圍合構成用于安裝所述彈簧的彈簧定位槽;
[0010]所述彈簧連接在所述拉環上并用于驅動拉環復位移動。
[0011]具體的,所述拉環可以包括鈑金一體成型的鈑金部以及連接在所述鈑金部上的塑膠部。
[0012]選擇性的,所述鈑金部包括連接板以及設于所述連接板兩端部并向一側延伸的兩個側板,所述側板上設有與滑槽滑動配合的滑動部以及用于推動所述旋轉件轉動的推動部。
[0013]選擇性的,所述推動部包括向內偏折并連接在所述滑動部上的斜板,所述斜板末端設有向外偏折并收卷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與所述旋轉件滑動配合。
[0014]進一步地,所述滑動部上還設有向內彎折的限位片,相向的兩個所述限位片用于限位連接所述彈簧;
[0015]所述滑動部上還開設有用于限位及導向所述鈑金部的移動行程的導向槽孔。
[0016]優選的,所述塑膠部包括握持板以及連接在所述握持板兩端并向一側延伸的固定板;
[0017]所述握持板與兩側的所述固定板圍合形成空腔。
[0018]優選的,所述旋轉件包括板體,所述板體兩端部均設有圓弧結構;
[0019]所述板體兩側設有用于轉動安裝的轉動柱。
[0020]優選的,所述側板的成型面上開設有間隔設置的孔結構以及缺口結構。
[0021]優選的,所述模塊本體的插入端呈階梯結構,所述插入端包括設于所述上蓋上的第一插入板以及設于所述底座上的第二插入板,所述第二插入板向外延伸的長度大于所述第一插入板向外延伸的長度。
[0022]更進一步地,所述插入端還包括導通板,所述導通板設于所述上蓋與所述底座之間,所述導通板向外延伸的長度大于所述第一插入板向外延伸的長度,且小于所述第二插入板向外延伸的長度。
[0023]本技術的小型光電模塊拉環式解鎖復位裝置,其通過設置旋轉件在拉環向外移動過程中形成轉動,并推動限位彈片轉動而脫離鎖止位,從而實現對限位彈片可靠的推動而提高解鎖成功率以及效率;同時,由于受力較為均勻,可對限位彈片在長期形變后還能保持良好的彈力,對整個解鎖結構形成可靠保護;本技術通過對限位彈片的驅動方式進行改進后,讓模塊與殼體之間的配合組裝或拆卸均能夠具有較好的結構穩定性以及可靠性,提升實際應用過程中的拔插順暢性;并且,在彈簧的作用下,當完成解鎖動作后,通過彈簧帶著拉環復位移動,便于下一次插入使用后能夠形成上鎖狀態。
附圖說明
[0024]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5]圖1為本技術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2為拉環推動旋轉件處于鎖定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0027]圖3為拉環推動旋轉件處于解鎖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0028]圖4為模塊插入殼體的結構示意圖;
[0029]圖5為模塊插入殼體處于鎖定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0030]圖6為模塊插入殼體處于解鎖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0031]圖7為旋轉件的結構示意圖;
[0032]圖中,
[0033]模塊本體100、底座1、上蓋2、滑槽3、鎖止位4、殼體5、限位彈片6、旋轉件7、板體71、圓弧結構72、轉動柱73、拉環8、鈑金部91、連接板911、側板912、滑動部913、推動部914、斜板915、限位部916、限位片917、導向槽孔918、塑膠部92、握持板921、固定板922、空腔923。
具體實施方式
[0034]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35]如圖1
?
圖7所示,本技術的實施例中提出了一種QSFP模塊的解鎖機構,包括模塊本體100,所述模塊本體100包括底座1以及安裝在所述底座1上的上蓋2,所述底座1與所述上蓋2之間構成位于兩側的滑槽3,所述滑槽3端部設有鎖止位4,當所述模塊本體100插入殼體5中時,所述殼體5上的限位彈片6抵靠所述鎖止位4實現鎖定。在使用整個模塊時,需要將模塊插入到殼體5中,通過殼體5上的限位彈片6在自然狀態下向內偏折,而在模塊上的鎖止位4正好抵靠在限位彈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QSFP模塊的解鎖機構,包括模塊本體(100),所述模塊本體(100)包括底座(1)以及安裝在所述底座(1)上的上蓋(2),所述底座(1)與所述上蓋(2)之間構成位于兩側的滑槽(3),所述滑槽(3)端部設有鎖止位(4),當模塊本體(100)插入殼體(5)中時,所述殼體(5)上的限位彈片(6)抵靠所述鎖止位(4)實現鎖定;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3)內轉動安裝有旋轉件(7)以及滑動安裝有拉環(8),所述拉環(8)向外移動驅使所述旋轉件(7)轉動并推動所述限位彈片(6)脫離所述鎖止位(4)實現解鎖;還包括彈簧,所述底座(1)、所述上蓋(2)以及所述拉環(8)圍合構成用于安裝所述彈簧的彈簧定位槽;所述彈簧連接在所述拉環(8)上并用于驅動拉環(8)復位移動。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QSFP模塊的解鎖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環(8)包括鈑金一體成型的鈑金部(91)以及連接在所述鈑金部(91)上的塑膠部(92)。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QSFP模塊的解鎖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鈑金部(91)包括連接板(911)以及設于所述連接板(911)兩端部并向一側延伸的兩個側板(912),所述側板(912)上設有與滑槽(3)滑動配合的滑動部(913)以及用于推動所述旋轉件(7)轉動的推動部(914)。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QSFP模塊的解鎖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動部(914)包括向內偏折并連接在所述滑動部(913)上的斜板(915),所述斜板(915)末端設有向外偏折并收卷的限位部(916),所述限位部(916)與所述旋轉件(7)滑動配合。5.根...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許君,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新飛通光電子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