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工位機終端操作裝置,包括終端支架、終端安裝背板、鍵盤鼠標托盤、主機機箱、機箱前面板、鍵盤鼠標托盤支架、工業顯示器和三色燈;其中終端安裝背板固定在終端支架上,工業顯示器設置在終端安裝背板上,鍵盤鼠標托盤通過鍵盤鼠標托盤支架與終端支架連接,主機機箱設置在終端支架上,主機機箱表面設置機箱前面板,三色燈設置在終端支架頂部,終端支架上設置多個穿線孔。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可以對工位操作終端進行有效的固定,方便操作,且占地面積小,安裝簡單,結構合理、穩固耐用,且散熱效果好,可復制性強,市場應用前景廣,具有一定的推廣價值。具有一定的推廣價值。具有一定的推廣價值。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工位機終端操作裝置
[0001]本技術屬于工位終端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工位機終端操作裝置。
技術介紹
[0002]工位操作終端可提升生產的信息采集效率,通過將工位物料信息和產量信息在工位管理終端和生產管理系統的實時同步和更新,實現從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信息的無縫化、可追溯管理,實現現場管理的高效、智能、信息共享和可追溯,是實現工業現場精細化管理的重要工具;同時,通過服務器的管理,可以對物料消耗達到預警值時,對現場的物料分配員進行告警提示,以方便及時補給物料。在物料管理、現場信息采集在內的一切需要對工業現場或者管理現場需要進行數據采集和實時共享的場所,工位操作終端都將成為重要的智能化設備。
[0003]工廠自動化改造及生產線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智能工廠中的設備所產生、采集和處理的數據量越來越多,為提高工廠數字化制造水平,實現設備監控、數據傳輸、設備互聯,在設備旁配置工位機成為大勢所趨,因此,針對工廠特定環境下設計出節約空間、低成本的工位終端操作裝置顯得尤為必要。
[0004]目前,各工廠所使用的工位機體積較大、占地面積大、價格昂貴,機柜安裝空間和位置受限,且存在較大浪費,無法克服工廠場地空間有限的難題;且工廠生產現場環境復雜,不同的生產線存在較大差距,不同企業的自動化應用情況也不同,使得設計自動化系統時機柜的走線、接線必須不斷變化以滿足企業的需要。傳統工控機操作機柜需要在工廠現場鋪設線槽、接線、跟現場協調變更安裝位置,施工時工期長、影響生產,在生產線旁有限的物料緩存區域、人工作業區域內還要放置傳統工控機機柜,對生產節拍、生產效率造成影響。
技術實現思路
[0005]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工位機終端操作裝置,可以對工位操作終端進行有效的固定,方便操作,且占地面積小,安裝簡單,只需要通過標準化零部件連接即可完成操作終端的固定以及USB數據線、以太網線、國家標準電纜的收納。
[0006]實現本技術目的的技術解決方案為:
[0007]一種工位機終端操作裝置,包括終端支架、終端安裝背板、鍵盤鼠標托盤、主機機箱、機箱前面板、鍵盤鼠標托盤支架、工業顯示器和三色燈;
[0008]所述終端安裝背板固定在終端支架上,工業顯示器設置在終端安裝背板上;
[0009]鍵盤鼠標托盤通過鍵盤鼠標托盤支架與終端支架連接;
[0010]所述主機機箱設置在終端支架上,主機機箱表面設置機箱前面板;
[0011]所述三色燈設置在終端支架頂部。
[0012]進一步的,所述終端支架上設置連接孔、第一穿線孔、第二穿線孔、第三穿線孔、第四穿線孔和安裝底座;
[0013]所述安裝底座設置在終端支架底部,通過螺栓與地面固連;
[0014]所述連接孔設置在終端支架頂部,三色燈通過螺栓和連接孔與終端支架固連;
[0015]所述三色燈的電連接線通過第一穿線孔和第四穿線孔后與主機機箱內設置的主機連接;
[0016]所述工業顯示器的電連接線通過第二穿線孔后與主機機箱內設置的主機連接;
[0017]所述第四穿線孔用于收納鍵盤和鼠標的電連接線,并與主機機箱內設置的主機連接。
[0018]進一步的,所述終端安裝背板上設置顯示器安裝孔、安裝背板前板、安裝背板連接方鋼、安裝背板后板;
[0019]所述安裝背板后板和終端支架連接,安裝背板后板不和終端支架連接的一側設置安裝背板連接方鋼,安裝背板連接方鋼的另一端連接安裝背板前板,安裝背板前板上設置顯示器安裝孔,用于連接工業顯示器。
[0020]進一步的,所述鍵盤鼠標托盤包括鍵盤鼠標托盤支架安裝孔、鍵盤鼠標托盤對稱L型支撐架;
[0021]所述鍵盤鼠標托盤對稱L型支撐架與終端支架連接,鍵盤鼠標托盤對稱L型支撐架上設置鍵盤鼠標托盤支架安裝孔,用于設置鍵盤鼠標托盤支架。
[0022]進一步的,所述鍵盤鼠標托盤支架包括鍵盤鼠標USB穿線孔、放置平臺、放置凹槽;
[0023]所述放置平臺與鍵盤鼠標托盤連接,放置平臺上設置放置凹槽和鍵盤鼠標USB穿線孔。
[0024]進一步的,所述主機機箱上設置多個螺栓擰緊孔,并通過螺栓擰緊孔與終端支架連接;
[0025]主機機箱上還設置多個通風散熱孔。
[0026]進一步的,所述主機機箱通過頂面安裝孔與機箱前面板連接,機箱前面板上設置主機操作孔。
[0027]進一步的,所述終端支架上還設置適配器收納盒。
[0028]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其顯著優點為:
[0029](1)本技術的技術方案采用終端支架固定工位機終端的各個部件,解決了現有工廠中工位機終端占地面積大的問題,終端支架上還設置了多個穿線孔,方便工位機終端上各個數據線、電源線、網線的收納,為現場工位機終端的組裝、使用提供了便利;
[0030](2)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中工位機的主機、顯示器、鍵盤鼠標均可以進行高度調節,更加符合人體工學,操作更加便捷舒適。
[0031]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附圖說明
[0032]圖1為本技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33]圖2為本技術的終端支架和終端安裝背板結構示意圖。
[0034]圖3為本技術的鍵盤鼠標托盤和鍵盤鼠標托盤支架結構示意圖。
[0035]圖4為本技術的主機機箱和機箱前面板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6]實施例
[0037]結合圖1至圖4,一種工位機終端操作裝置,包括終端支架1、終端安裝背板2、鍵盤鼠標托盤4、主機機箱5、機箱前面板6、鍵盤鼠標托盤支架7、工業顯示器9和三色燈10;
[0038]所述終端安裝背板2固定在終端支架1上,工業顯示器9設置在終端安裝背板2上;
[0039]鍵盤鼠標托盤4通過鍵盤鼠標托盤支架7與終端支架1連接,具體可以鉚接或者通過螺絲連接固定;
[0040]所述主機機箱5設置在終端支架1上,主機機箱5表面設置機箱前面板6;
[0041]所述三色燈10設置在終端支架1頂部。
[0042]進一步的,所述終端支架1上設置連接孔101、第一穿線孔102、第二穿線孔103、第三穿線孔104、第四穿線孔105和安裝底座106;
[0043]本實施例中,所述終端支架1為方鋼管,終端支架1前表面預留了三個穿線孔60mm
×
60mm,分別為第二穿線孔103、第三穿線孔104、第四穿線孔105,側面預留一個出線孔直徑25mm,為第一穿線孔102,用于顯示器所需要的電源線、信號線纜走線、三色燈走線、鍵盤鼠標走線、主機機箱電源及網絡線纜走線;
[0044]所述安裝底座106設置在終端支架1底部,通過螺栓與地面固連,本實施例中安裝底座106為方形鋼板,用于在安裝位置通過膨脹螺栓與地面進行固定;
[0045]所述連接孔101設置在終端支架1頂部,三色燈10通過螺栓和連接孔101與終端支架1固連,本實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工位機終端操作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終端支架(1)、終端安裝背板(2)、鍵盤鼠標托盤(4)、主機機箱(5)、機箱前面板(6)、鍵盤鼠標托盤支架(7)、工業顯示器(9)和三色燈(10);所述終端安裝背板(2)固定在終端支架(1)上,工業顯示器(9)設置在終端安裝背板(2)上;鍵盤鼠標托盤(4)通過鍵盤鼠標托盤支架(7)與終端支架(1)連接;所述主機機箱(5)設置在終端支架(1)上,主機機箱(5)表面設置機箱前面板(6);所述三色燈(10)設置在終端支架(1)頂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位機終端操作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終端支架(1)上設置連接孔(101)、第一穿線孔(102)、第二穿線孔(103)、第三穿線孔(104)、第四穿線孔(105)和安裝底座(106);所述安裝底座(106)設置在終端支架(1)底部,通過螺栓與地面固連;所述連接孔(101)設置在終端支架(1)頂部,三色燈(10)通過螺栓和連接孔(101)與終端支架(1)固連;所述三色燈(10)的電連接線通過第一穿線孔(102)和第四穿線孔(105)后與主機機箱(5)內設置的主機連接;所述工業顯示器(9)的電連接線通過第二穿線孔(103)后與主機機箱(5)內設置的主機連接;所述第四穿線孔(105)用于收納鍵盤和鼠標的電連接線,并與主機機箱(5)內設置的主機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位機終端操作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終端安裝背板(2)上設置顯示器安裝孔(201)、安裝背板前板(202)、安裝背板連接方鋼(203)、安裝背板后板(204);所述安裝背板后板(20...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建勛,田亞麗,李一,王淦龍,程顯龍,葛磊,薛新志,朱強,李琛,柳青龍,
申請(專利權)人:中船重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