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蘇式帶筋閘閥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專利技術
,特別涉及一種蘇式帶筋閘閥。
技術介紹
[0002]閘閥具有流體通過時阻力小,啟閉省力,介質可雙向流動,結構簡單,制造工藝性好等優點,廣泛用于自來水、石油、化工、能源等領域的流體管線上作為截流裝置使用。閘閥的啟閉件是閘板,閘板的運動方向與流體方向相垂直,閘閥只能作全開和全關,不能作調節和節流。閘板有兩個密封面,最常用的模式閘板閥的兩個密封面形成楔形。
[0003]現有技術中,閘板的升降運動時會因為磨損、流體的沖蝕等原因,易導致閘板與密封面之間不能完全貼合,降低閘閥密封性能,影響閘閥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思路
[0004]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蘇式帶筋閘閥,以解決上述問題。
[0005]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蘇式帶筋閘閥,包括閥體,閥體包括:
[0006]介質通道,開設于閥體內;
[0007]閥板,位于介質通道內;
[0008]閥桿,可拆卸式連接于閥板上端,閥桿上端貫穿閥體固定連接有轉輪;
[0009]補償裝置,位于閥板內;
[0010]其中,補償機構用于配合閥桿將閥板兩側壓向介質通道的密封面上。
[0011]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增設補償裝置可在操作閥板下降封閉介質通道后同時調補償裝置,使閥板兩側壓向密封面,使閥板和閥體之間始終保持良好的密封性能。
[0012]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設置為:閥板包括分別設置于其左右兩側的第一板體 ...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蘇式帶筋閘閥,包括閥體(1),其特征在于,閥體(1)包括:介質通道(2),開設于閥體(1)內;閥板(3),位于介質通道(2)內;閥桿(4),可拆卸式連接于閥板(3)上端,閥桿(4)上端貫穿閥體(1)固定連接有轉輪;補償裝置,位于閥板(4)內;其中,補償機構用于配合閥桿(4)將閥板(3)兩側壓向介質通道(2)的密封面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蘇式帶筋閘閥,其特征在于,閥板(3)包括分別設置于其左右兩側的第一板體(31)和第二板體(32),閥板(3)還包括:連接筒A(5),連接筒A(5)的截面呈“工”字形;連接筒B(6),連接件B(6)的截面呈“工”字形,連接件A(5)套設于連接筒B(6)外側且位于閥板(3)上端中部;滑槽A(7),開設于連接筒A(5)外兩側中部;滑塊A(8),滑動連接于滑槽A(7)內;其中,第一板體(31)與第二板體(32)上端邊緣分別與連接筒A(5)兩側滑槽A(7)內的滑塊A(8)之間鉸接有連接桿,連接桿為兩段式鉸接桿體,連接筒B(6)上端中部一體成型有供閥桿(4)插入并與其螺栓連接的凸塊。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蘇式帶筋閘閥,其特征在于,補償裝置包括:連接筒C(9),固定連接于連接筒A(5)下端,連接筒C(9)下端向閥板(3)中部延伸;第一推動組件,固定連接于連接筒C(9)外側中部;第二推動組件,固定連接于連接筒C(9)外側且位于第一推動組件下方;微調機構,位于連接筒C(9)內;其中,第一推動組件的一端與第一板體(31)相抵,第二推動組件的一端與第二板體(32)相抵,閥桿(3)內轉動密封連接有驅動軸(10),驅動軸(10)貫穿連接筒B(6)與微調機構傳動連接,驅動軸(10)上端凸出閥體(1)固定連接有螺帽。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蘇式帶筋閘閥,其特征在于,驅動軸(10)下端鍵連接有第一齒輪(11),微調機構包括:第一橫板(12),固定連接于連接筒C(9)內中下方;傳動軸A(13),轉動連接于第一橫板(12)中部,傳動軸A(13)上下兩端分別向外延伸;第一棘輪(14),鍵連接于傳動軸A(13)位于第一橫板(12)上端的部分;傳動軸B(15),傳動軸B(15)設有兩根,兩根傳動軸B(15)轉動連接于第一橫板(12)上端且位于第一棘輪(14)兩側;其中,傳動軸B(15)上端向上延伸至第一齒輪(11)兩側并鍵連接有第二齒輪(16),第一齒輪(15)與第二齒輪(16)嚙合,傳動軸B(15)下端外側鍵連接有第二棘輪(17),第二棘輪(17)與第一棘輪(14)外側分別套設有第一轉輪(18)和第二轉輪(19),第一轉輪(18)和第二轉輪(18)內側均鉸接有棘爪,第一轉輪(18)與第二轉輪(19)外側周向設有齒牙,第一轉輪(18)和第二轉輪(19)嚙合。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蘇式帶筋閘閥,其特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忠山,
申請(專利權)人:溫州歐建閥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