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微量飼料添加劑的預混裝置,涉及攪拌技術領域。包括固定架,固定架內部安裝有攪拌機構,攪拌機構內部頂端安裝有升降密封機構,攪拌機構包括攪拌倉,攪拌倉內壁靠近頂端固定連接有多個固定套筒,多個固定套筒另一端固定連接有限位套筒,限位套筒外表面靠近底端固定連接有固定塊,限位套筒內部設置有絞龍,絞龍一端長于限位套筒,絞龍另一端貫穿攪拌倉固定連接有旋轉電機。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將攪拌桿對飼料和添加劑進行攪拌的發生改進為通過絞龍對堆積物進行傳輸和拋灑的方式,減少因為了攪拌均勻而導致的耗時較長的情況發生,增加了設備的工作效率,增加了設備的實用性,適合推廣。適合推廣。適合推廣。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微量飼料添加劑的預混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攪拌
,具體為一種微量飼料添加劑的預混裝置。
技術介紹
[0002]授權公告號為“CN211482915U”的一種飼料添加劑的混合生產裝置,所述固體顆粒進料箱左側內壁固定連接有擋塊,所述擋塊下端面與滑動塊上端面滑動連接,所述固體顆粒進料箱右側內壁下端開設有與滑動塊相配合的固體顆粒出料口。本技術滑動塊不斷地將落在固體顆粒進料箱內底壁的固體顆粒物料從固體顆粒出料口推出,間隙性地向反應釜本體內部添加固體顆粒物料,避免一次性將固體顆粒物料加入反應釜本體反應劇烈,且滑動塊不斷將固體顆粒物料推出固體顆粒出料口,避免固體顆粒出料口堵塞。
[0003]該設備通過設置的第二電機、各傳動桿、連接桿和滑動塊的設置能夠實現不斷將固體顆粒物料推出固體顆粒出口,避免固體顆粒材料口堵塞,但該設備在進行混合飼料和添加劑的時候采用攪拌桿的方式進行攪拌,在對飼料和添加劑進行攪拌的時候,可能會因為飼料和添加劑兩者之間質量不同,導致在均勻攪拌基礎上,所消耗較長時間才能將兩者充分的融化,較為浪費時間,完成本技術提出一種新型解決方案。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微量飼料添加劑的預混裝置,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微量飼料添加劑的預混裝置,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內部安裝有攪拌機構,所述攪拌機構內部頂端安裝有升降密封機構,所述攪拌機構包括攪拌倉,所述攪拌倉內壁靠近頂端固定連接有多個固定套筒,多個所述固定套筒另一端固定連接有限位套筒,所述限位套筒外表面靠近底端固定連接有固定塊,所述限位套筒內部設置有絞龍,所述絞龍一端長于限位套筒,所述絞龍另一端貫穿攪拌倉固定連接有旋轉電機,每個所述固定套筒內壁均固定連接有進料管,每個所述進料管另一端均貫穿攪拌倉,所述攪拌倉底端固定連接有下料斗,所述絞龍另一端表面與下料斗內壁活動連接。
[0006]更進一步地,所述下料斗底端固定連接有閥門,所述閥門另一端固定連接有退料頭,多個所述固定套筒和進料管一端靠近固定塊表面均開設有槽口。
[0007]更進一步地,所述升降密封機構包括電機固定框,所述旋轉電機安裝于電機固定框內部,所述絞龍另一端固定連接有密封板,所述電機固定框底端固定連接有承載板,所述承載板底端固定連接有液壓伸縮桿,所述液壓伸縮桿另一端固定連接于攪拌倉頂端,所述密封板活動連接于下料斗底端內壁。
[0008]更進一步地,所述固定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頂端固定連接有多個支撐腿,多個所述支撐腿另一端固定連接有支撐環,所述支撐環頂端固定連接有多個固定柱,多個所述固定柱另一端固定連接有固定環。
[0009]更進一步地,所述固定套筒和固定塊橫截面均為水滴形,所述支撐環為漏斗形,所述固定環固定連接于攪拌倉外表面,所述支撐環固定連接于下料斗外表面。
[001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0011]一種微量飼料添加劑的預混裝置,通過將攪拌桿對飼料和添加劑進行攪拌的發生改進為通過絞龍對堆積物進行傳輸和拋灑的方式,減少因為了攪拌均勻而導致的耗時較長的情況發生,增加了設備的工作效率,增加了設備的實用性,適合推廣。
[0012]一種微量飼料添加劑的預混裝置,通過在設備中加入對攪拌倉底端進行密封的密封板,實現了在進行攪拌的時候防止未攪拌的飼料和添加劑直接進入出口,而導致攪拌效果不好的情況發生,設備中設置的液壓伸縮桿可以對密封板進行便捷的開啟和閉合。(寫有益效果時一定要參考
技術介紹
中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技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4]圖2為本技術的攪拌機構結構示意圖;
[0015]圖3為本技術的固定架結構示意圖;
[0016]圖4為本技術的升降密封機構結構示意圖。
[0017]圖中:1、攪拌機構;101、下料斗;102、閥門;103、退料頭;104、固定塊;105、限位套筒;106、固定套筒;107、旋轉電機;108、攪拌倉;109、絞龍;110、進料管;2、升降密封機構;201、承載板;202、密封板;203、電機固定框;204、液壓伸縮桿;3、固定架;301、固定柱;302、支撐腿;303、底板;304、支撐環;305、固定環。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19]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技術的描述中,術語“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所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
[0020]此外,應當理解,為了便于描述,附圖中所示出的各個部件的尺寸并不按照實際的比例關系繪制,例如某些層的厚度或寬度可以相對于其他層有所夸大。
[0021]應注意的是,相似的標號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圖中表示類似項,因此,一旦某一項在一個附圖中被定義或說明,則在隨后的附圖的說明中將不需要再對其進行進一步的具體討論和描述。
[0022]在對飼料內加入添加劑的時候會使用攪拌機對其進行攪拌,使得兩者之間充分融合,而目前市面上的部分攪拌機在進行攪拌時,會因為飼料和添加劑的質量不同,而導致在均勻攪拌的基礎上,所消耗時間較長,才能將其充分融合,較為浪費時間,該設備對此提出
一種解決方法。
[0023]如圖1
?
圖4所示,本技術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微量飼料添加劑的預混裝置,包括固定架3,固定架3內部安裝有攪拌機構1,攪拌機構1內部頂端安裝有升降密封機構2,攪拌機構1包括攪拌倉108,攪拌倉108內壁靠近頂端固定連接有多個固定套筒106,多個固定套筒106另一端固定連接有限位套筒105,限位套筒105外表面靠近底端固定連接有固定塊104,限位套筒105內部設置有絞龍109,絞龍109一端長于限位套筒105,絞龍109另一端貫穿攪拌倉108固定連接有旋轉電機107,每個固定套筒106內壁均固定連接有進料管110,每個進料管110另一端均貫穿攪拌倉108,攪拌倉108底端固定連接有下料斗101,絞龍109另一端表面與下料斗101內壁活動連接,設備中設置的鉸龍可以將飼料和添加劑進行運輸和攪拌,設備中設置的攪拌倉108可以對需要進行攪拌的飼料和添加劑進行儲存,設備中設置的固定套筒106可以在對限位套筒105進行固定的同時還可以對進料管110另一端進行固定,設備中設置的限位套筒105可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微量飼料添加劑的預混裝置,包括固定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3)內部安裝有攪拌機構(1),所述攪拌機構(1)內部頂端安裝有升降密封機構(2),所述攪拌機構(1)包括攪拌倉(108),所述攪拌倉(108)內壁靠近頂端固定連接有多個固定套筒(106),多個所述固定套筒(106)另一端固定連接有限位套筒(105),所述限位套筒(105)外表面靠近底端固定連接有固定塊(104),所述限位套筒(105)內部設置有絞龍(109),所述絞龍(109)一端長于限位套筒(105),所述絞龍(109)另一端貫穿攪拌倉(108)固定連接有旋轉電機(107),每個所述固定套筒(106)內壁均固定連接有進料管(110),每個所述進料管(110)另一端均貫穿攪拌倉(108),所述攪拌倉(108)底端固定連接有下料斗(101),所述絞龍(109)另一端表面與下料斗(101)內壁活動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微量飼料添加劑的預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斗(101)底端固定連接有閥門(102),所述閥門(102)另一端固定連接有退料頭(103),多個所述固定套筒(106)和進料管(110)一端靠近固定塊(104)表面均開設有槽口。3...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春,劉元述,張文捷,宗澤諭,李亞平,湯潔,馮蓮英,葛麗紅,
申請(專利權)人:昆明三正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