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工程取樣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取樣機構,其結構包括底座,底座的上端設置有取樣筒,底座的下端中部設置有噴頭,底座的下端設置有固定環,固定環的內側一端固定安裝有海綿擦,固定環的上端兩側固定安裝有滑塊,底座的一側固定安裝有伺服電機。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設置的底座、取樣筒、固定環、海綿擦、絲桿、定位桿和滑槽,進行取樣時,既可以使絲桿上的皮帶輪配合傳動帶帶動固定環轉動,固定環上的海綿擦會對噴頭進行擦拭,從而方便進行丙酮溶液的噴覆保護樣品,又可以在絲桿轉動過程中,絲桿配合絲桿套帶動滑桿向上移動,滑桿帶動定位桿上的橡膠墊與地面分離,從而方便推移底座進行移動。底座進行移動。底座進行移動。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取樣機構
[0001]本技術涉及工程取樣
,具體為一種取樣機構。
技術介紹
[0002]在工程建設過程中,會需要對混凝土板進行局部取樣,對取到的混凝土樣本進行檢測,包括分析其主要成分的理化性質,對其進行硬度測試,拉伸測試等力學性能測試。
[0003]經檢索公開號為(CN113865929A),公開了一種工程檢測用鉆孔取樣設備,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側對稱安裝有立架,所述底座的下側安裝有多個萬向輪,所述底座的上側設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兩端分別與立架滑動安裝,所述立架轉動安裝有升降絲桿,所述升降絲桿與升降板螺紋安裝,且升降絲桿通過升降電機驅動,所述升降板轉動安裝有取樣轉筒。
[0004]在實現本技術的過程中,專利技術人發現現有技術中至少存在以下問題沒有得到解決:該專利技術雖然設置噴覆丙酮溶液來進行樣品保護,避免樣品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但是每次噴涂前鉆孔產生的碎屑和粉塵會封堵噴頭,從而影響噴涂效果。為此,需要設計新的技術方案給予解決。
技術實現思路
[0005]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取樣機構,解決了
技術介紹
中所提出的問題。
[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取樣機構,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設置有取樣筒,所述底座的下端中部設置有噴頭,所述底座的下端設置有固定環,所述固定環的內側一端固定安裝有海綿擦,所述固定環的上端兩側固定安裝有滑塊,所述底座的一側固定安裝有伺服電機;
[0007]所述伺服電機的輸出端安裝有絲桿,所述伺服電機的下端設置有滑桿,所述滑桿的一側下端固定安裝有定位桿,所述伺服電機的一側設置有固定條,所述固定條與底座固定連接。
[0008]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絲桿的下端固定安裝有皮帶輪,所述皮帶輪與固定環通過傳動帶傳動連接。
[0009]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底座的下端開設有環形滑槽,所述滑塊與環形滑槽滑動連接。
[0010]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滑桿的中部固定安裝有絲桿套,所述絲桿與絲桿套螺紋連接。
[0011]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固定條的一側開設有滑槽,所述滑桿與滑槽滑動連接。
[0012]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本技術通過設置的底座、取樣筒、固定環、海綿擦、絲桿、定位桿和滑槽,進行取樣時,既可以使絲桿上的皮帶輪配合傳動帶帶動固定環轉動,固定環上的海綿擦會對噴
頭進行擦拭,從而方便進行丙酮溶液的噴覆保護樣品,又可以在絲桿轉動過程中,絲桿配合絲桿套帶動滑桿向上移動,滑桿帶動定位桿上的橡膠墊與地面分離,從而方便推移底座進行移動。
附圖說明
[0014]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技術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0015]圖1為本技術一種取樣機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本技術一種取樣機構的固定環俯視結構示意圖。
[0017]圖中:1、底座,2、取樣筒,3、噴頭,4、固定環,5、海綿擦,6、滑塊,7、環形滑槽,8、伺服電機,9、絲桿,10、皮帶輪,11、傳動帶,12、滑桿,13、定位桿,14、絲桿套,15、固定條,16、滑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18]請參閱圖1
?
圖2,本技術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取樣機構,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端設置有取樣筒2,底座1的下端中部設置有噴頭3,底座1的下端設置有固定環4,固定環4的內側一端固定安裝有海綿擦5,固定環4的上端兩側固定安裝有滑塊6,底座1的一側固定安裝有伺服電機8;
[0019]伺服電機8的輸出端安裝有絲桿9,伺服電機8的下端設置有滑桿12,滑桿12的一側下端固定安裝有定位桿13,伺服電機8的一側設置有固定條15,固定條15與底座1固定連接。
[0020]在這種技術方案中,通過設置的底座1、取樣筒2、固定環4、海綿擦5、絲桿9、定位桿13和滑槽16,進行取樣時,既可以使絲桿9上的皮帶輪10配合傳動帶11帶動固定環4轉動,固定環4上的海綿擦5會對噴頭3進行擦拭,從而方便進行丙酮溶液的噴覆保護樣品,又可以在絲桿9轉動過程中,絲桿9配合絲桿套14帶動滑桿12向上移動,滑桿12帶動定位桿13上的橡膠墊與地面分離,從而方便推移底座1進行移動。
[0021]在有的技術方案中,絲桿9的下端固定安裝有皮帶輪10,皮帶輪10與固定環4通過傳動帶11傳動連接。
[0022]在這種技術方案中,通過皮帶輪10與固定環4上的傳動帶11配合,便于帶動固定環4轉動。
[0023]在有的技術方案中,底座1的下端開設有環形滑槽7,滑塊6與環形滑槽7滑動連接。
[0024]在這種技術方案中,通過滑塊6與環形滑槽7配合,便于提高固定環4的穩定性。
[0025]在有的技術方案中,滑桿12的中部固定安裝有絲桿套14,絲桿9與絲桿套14螺紋連接。
[0026]在這種技術方案中,通過絲桿9與絲桿套14配合,便于帶動滑桿12移動。
[0027]在有的技術方案中,固定條15的一側開設有滑槽16,滑桿12與滑槽16滑動連接。
[0028]在這種技術方案中,通過滑桿12與滑槽16配合,便于提高定位桿13的穩定性。
[0029]工作原理,進行取樣時,首先打開底座1上的旋轉電機帶動取樣筒2進行轉動,同時控制升降電機帶動取樣筒2向下移動,從而完成取樣,再打開伺服電機8,伺服電機8帶動絲桿9轉動,絲桿9上的皮帶輪10配合傳動帶11帶動固定環4轉動,固定環4上的海綿擦5會對噴
頭3進行擦拭,從而方便進行丙酮溶液的噴覆保護樣品,同時在絲桿9轉動過程中,絲桿9配合絲桿套14帶動滑桿12向上移動,滑桿12帶動定位桿13上的橡膠墊與地面分離,從而方便推移底座1進行移動。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取樣機構,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設置有取樣筒(2),所述底座(1)的下端中部設置有噴頭(3),所述底座(1)的下端設置有固定環(4),所述固定環(4)的內側一端固定安裝有海綿擦(5),所述固定環(4)的上端兩側固定安裝有滑塊(6),所述底座(1)的一側固定安裝有伺服電機(8);所述伺服電機(8)的輸出端安裝有絲桿(9),所述伺服電機(8)的下端設置有滑桿(12),所述滑桿(12)的一側下端固定安裝有定位桿(13),所述伺服電機(8)的一側設置有固定條(15),所述固定條(15)與底座(1)固定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崔志剛,王丹,鄭蘭苔,
申請(專利權)人:崔志剛,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