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油箱隔板,具體涉及油箱隔板領域,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包括箱體、內隔板、抗沖擊組件和輔助組件,所述內隔板設置在箱體的內壁,所述抗沖擊組件設置在內隔板的內壁,所述輔助組件設置在箱體的內壁,所述抗沖擊組件包括支撐桿,所述箱體的內壁固定連接有矩形塊,所述矩形塊的外表面開設有槽口,所述槽口的內壁滑動連接有第一圓桿,所述第一圓桿的外表面和支撐桿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桿的外表面開設有圓槽,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各個零部件的相互配合,使得在可以通過支撐桿對油箱隔板進行支撐,矩形塊的槽口可以作為緩沖防止支撐桿斷裂,進而解決了因慣性產生的沖擊導致油箱內的隔板損壞的問題。內的隔板損壞的問題。內的隔板損壞的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油箱隔板
[0001]本技術涉及油箱隔板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油箱隔板。
技術介紹
[0002]油箱內通常會設置隔板,隔板的作用是使回油區與泵的吸油區隔開,增大油液循環的路徑,降低油液的循環速度,有利于降溫散熱、氣泡析出和雜質沉淀。
[0003]專利技術人在日常工作中發現通常會在油箱內安裝隔板來增大油液循環的路徑,降低油液的循環速度,但是在汽車加速、剎車時會產生較大的慣性,油箱內的隔板在長期受到慣性的沖擊后四周的焊縫可能會出現裂隙,從而導致油箱隔板損壞。
[0004]為了解決因慣性產生的沖擊導致油箱內的隔板損壞的問題,現有技術是采用調整油箱隔板的厚度進行處理,但是遇到較大的沖擊時依舊有可能會出現裂縫的情況出現,進而導致隔板因多次沖擊出現損壞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0005]本技術為解決隔板因多次沖擊出現損壞問題所提出一種油箱隔板。
[0006]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油箱隔板,包括箱體、內隔板、抗沖擊組件和輔助組件,所述內隔板設置在箱體的內壁,所述抗沖擊組件設置在內隔板的內壁,所述輔助組件設置在箱體的內壁,所述抗沖擊組件包括支撐桿,所述箱體的內壁固定連接有矩形塊,所述矩形塊的外表面開設有槽口,所述槽口的內壁滑動連接有第一圓桿,所述第一圓桿的外表面和支撐桿的外表面固定連接。
[0007]上述部件所達到的效果為:通過設置抗沖擊組件,使得在可以通過支撐桿對油箱隔板進行支撐,矩形塊的槽口可以作為緩沖防止支撐桿斷裂,進而解決了因慣性產生的沖擊導致油箱內的隔板損壞的問題。
[0008]優選的,所述支撐桿的外表面開設有圓槽,所述圓槽的內壁轉動連接有第二圓桿,所述第二圓桿的兩端固定連接有第一半弧塊。
[0009]上述部件所達到的效果為:通過設置圓槽,使得圓槽的內壁轉動連接第二圓桿,進而使得第二圓桿的兩端固定連接第一半弧塊。
[0010]優選的,所述第一半弧塊的外表面開設有第一弧形槽,所述第一弧形槽的內壁滑動連接有弧形限位塊。
[0011]上述部件所達到的效果為:通過設置第一半弧塊,使得第一半弧塊的外表面開設第一弧形槽,進而使得第一弧形槽的內壁滑動連接弧形限位塊。
[0012]優選的,所述第一半弧塊的外表面開設有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二弧形槽的內壁滑動連接有連接塊,所述連接塊的內壁和弧形限位塊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所述連接塊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有操作環。
[0013]上述部件所達到的效果為:通過設置第二弧形槽,使得第二弧形槽的內壁滑動連接有連接塊,進而使得連接塊的外表面和操作塊的外表面固定連接。
[0014]優選的,所述內隔板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有第二半弧塊,所述第二半弧塊的外表面開設有弧形插槽,所述弧形插槽的內壁和弧形限位塊的外表面滑動連接,所述第一半弧塊的外表面開設有第三弧形槽,所述第三弧形槽的內壁和第二半弧塊的外表面滑動連接。
[0015]上述部件所達到的效果為:通過設置第二半弧塊,使得第二半弧塊的外表面開設弧形插槽,進而使得弧形插槽的內壁滑動連接弧形限位塊。
[0016]優選的,所述輔助組件包括C形塊,所述C形塊的外表面開設有第一矩形槽,所述第一矩形槽的內壁滑動連接有矩形插塊,所述箱體的內壁固定連接有框架,所述框架的外表面開設有第二矩形槽,所述第二矩形槽的內壁和矩形插塊的外表面滑動連接。
[0017]上述部件所達到的效果為:通過設置C形塊,使得C形塊的外表面開設第一矩形槽,通過設置第一矩形槽,使得第一矩形槽的內壁滑動連接矩形插塊。
[0018]優選的,所述框架的外表面開設有第三矩形槽,所述第三矩形槽的內壁和C形塊的外表面滑動連接,所述內隔板的外表面開設有第四矩形槽,所述第四矩形槽的內壁和C形塊的外表面滑動連接。
[0019]上述部件所達到的效果為:通過設置第三矩形槽,使得第三矩形槽的內壁滑動連接C形塊,通過設置第四矩形槽,使得第四矩形槽的內壁和C形塊的外表面滑動連接。
[0020]綜上所述,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
[0021]通過各個零部件的相互配合,使得在可以通過支撐桿對油箱隔板進行支撐,矩形塊的槽口可以作為緩沖防止支撐桿斷裂,進而解決了因慣性產生的沖擊導致油箱內的隔板損壞的問題。
附圖說明
[0022]圖1是一種油箱隔板立體圖。
[0023]圖2是一種油箱隔板抗沖擊組件結構示意圖。
[0024]圖3是圖2的A區放大圖。
[0025]圖4是操作環的結構立體圖。
[0026]圖5是一種油箱隔板輔助組件結構示意圖。
[0027]圖6是圖5的B區放大圖。
[0028]圖7是C形塊的結構立體圖。
[0029]附圖標記說明:
[0030]1、箱體;2、內隔板;3、抗沖擊組件;31、支撐桿;32、矩形塊;33、槽口;34、第一圓桿;35、圓槽;36、第二圓桿;37、第一半弧塊;38、第一弧形槽;39、弧形限位塊;310、第二弧形槽;311、連接塊;312、操作環;313、第二半弧塊;314、弧形插槽;315、第三弧形槽;4、輔助組件;41、C形塊;42、第一矩形槽;43、矩形插塊;44、框架;45、第二矩形槽;46、第三矩形槽;47、第四矩形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31]參照圖1、圖3所示,本實施例公開了一種油箱隔板,包括箱體1、內隔板2、抗沖擊組件3和輔助組件4,內隔板2設置在箱體1的內壁,抗沖擊組件3設置在內隔板2的內壁,輔助組件4設置在箱體1的內壁,抗沖擊組件3包括支撐桿31,箱體1的內壁固定連接有矩形塊32,矩
形塊32的外表面開設有槽口33,槽口33的內壁滑動連接有第一圓桿34,第一圓桿34的外表面和支撐桿31的外表面固定連接。
[0032]參照圖2和圖3以及圖4所示,本實施例公開了支撐桿31的外表面開設有圓槽35,圓槽35的內壁轉動連接有第二圓桿36,通過設置圓槽35,使得第二圓桿36在圓槽35的內壁轉動,第二圓桿36的兩端固定連接有第一半弧塊37,第一半弧塊37的外表面開設有第一弧形槽38,通過設置第一半弧塊37,使得第一弧形槽38開設在第一半弧塊37的外表面,第一弧形槽38的內壁滑動連接有弧形限位塊39。
[0033]參照圖2和圖3以及圖4所示,本實施例公開了第一半弧塊37的外表面開設有第二弧形槽310,第二弧形槽310的內壁滑動連接有連接塊311,通過設置第二弧形槽310,使得連接塊311在第二弧形槽310的內壁滑動,連接塊311的內壁和弧形限位塊39的外表面固定連接,連接塊311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有操作環312,內隔板2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有第二半弧塊313,第二半弧塊313的外表面開設有弧形插槽314,通過設置第二半弧塊313,使得弧形插槽314開設在第二半弧塊313的外表面,弧形插槽314的內壁和弧形限位塊39的外表面滑動連接,第一半弧塊37的外表面開設有第三弧形槽315,第三弧形槽315的內壁和第二半弧塊313的外表面滑動連接。
[003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油箱隔板,包括箱體(1)、內隔板(2)、抗沖擊組件(3)和輔助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內隔板(2)設置在箱體(1)的內壁,所述抗沖擊組件(3)設置在內隔板(2)的內壁,所述輔助組件(4)設置在箱體(1)的內壁,所述抗沖擊組件(3)包括支撐桿(31),所述箱體(1)的內壁固定連接有矩形塊(32),所述矩形塊(32)的外表面開設有槽口(33),所述槽口(33)的內壁滑動連接有第一圓桿(34),所述第一圓桿(34)的外表面和支撐桿(31)的外表面固定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油箱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桿(31)的外表面開設有圓槽(35),所述圓槽(35)的內壁轉動連接有第二圓桿(36),所述第二圓桿(36)的兩端固定連接有第一半弧塊(37)。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油箱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弧塊(37)的外表面開設有第一弧形槽(38),所述第一弧形槽(38)的內壁滑動連接有弧形限位塊(39)。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油箱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弧塊(37)的外表面開設有第二弧形槽(310),所述第二弧形槽(310)的內壁滑動連接有連接塊(311),所述連接塊(311)的內壁和弧形限位塊(39)的外表面固定連...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勇,楊猛,沙楓,楊波,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潤楊汽車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