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吸頂燈的安裝結構,包括安裝座和燈體,安裝座通過緊固件與支撐物固定連接;燈體具有發光側和背光側,所述背光側設置有容納所述安裝座并與其轉動配合的沉槽,所述沉槽的內部設置有轉動至特定角度結合所述安裝座以阻止兩者分離的阻擋件。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旋轉裝配的方式,將安裝座和燈體進行裝配,裝配過程中沉槽起到導向的作用,更容易將阻擋件和安裝座對準,安裝更省力。另外,安裝座伸入沉槽,封閉了天花板和燈體之間的間隙,燈體與天花板直接貼近,吸頂的效果優異。吸頂的效果優異。吸頂的效果優異。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吸頂燈的安裝結構
[0001]本申請涉及燈具
,特別是涉及吸頂燈的安裝結構。
技術介紹
[0002]現有的吸頂燈一般包括相互配合連接的底盤、燈罩,燈罩通過底盤與天花板等支撐物貼合鎖緊。例如申請號為CN202022941481.X的中國專利文獻中公開了一種分體式吸頂燈安裝基座及吸頂燈,包括連接與天花板的掛板和連接于燈具的底盤,通過旋合掛板和底盤實現燈具的快速安裝。
[0003]但該結構中底盤和天花板之間存在較大寬度的間隙即為掛板的寬度,并沒有真正達到吸頂的效果。另外,在掛板和底盤裝配的時候,裝配時不易對準。
[0004]基于上述技術問題,吸頂燈的安裝結構仍待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0005]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提供一種吸頂燈的安裝結構,包括:
[0006]安裝座,通過緊固件與支撐物固定連接;
[0007]燈體,具有發光側和背光側,所述背光側設置有容納所述安裝座并與其轉動配合的沉槽,所述沉槽的內部設置有轉動至特定角度結合所述安裝座以阻止兩者分離的阻擋件。
[0008]以下還提供了若干可選方式,但并不作為對上述總體方案的額外限定,僅僅是進一步的增補或優選,在沒有技術或邏輯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選方式可單獨針對上述總體方案進行組合,還可以是多個可選方式之間進行組合。
[0009]可選的,所述阻擋件設置于所述沉槽的側面,所述安裝座的周側面設置有多個間隔布置與所述阻擋件配合的支撐件。
[0010]可選的,所述安裝座的周側面設置有安裝時軸向定位所述阻擋件的擋圈。
[0011]可選的,所述擋圈對應所述支撐件的位置設置有避讓所述阻擋件的凹槽。
[0012]可選的,所述支撐件上設置有限制所述阻擋件轉動離開所述支撐件的阻尼位。
[0013]可選的,所述支撐件上設置有限制所述阻擋件轉動越過所述支撐件的限制位。
[0014]可選的,所述燈體包括背板和燈罩,燈體的內部設置有固定在背板上相對燈罩設置的發光組件,所述沉槽設置在所述背板上,相應的背板朝向燈罩一側具有隆起,并且該側設置有多個以該隆起為中心呈放射狀布置的加強筋,所述發光組件貼靠所述隆起和加強筋。
[0015]可選的,所述隆起具有容納驅動電源連通所述沉槽的凹陷,所述沉槽內設置有接線盒。
[0016]可選的,所述燈罩具有第一翻邊,所述背板具有第二翻邊,所述第一翻邊和第二翻邊相互套接,且兩者之間設置有密封件。
[0017]可選的,所述安裝結構還包括包圍所述燈體周側面的裝飾環以及設置在燈體發光
側的防眩光組件。
[0018]本申請通過旋轉裝配的方式,將安裝座和燈體進行裝配,裝配過程中沉槽起到導向的作用,更容易將阻擋件和安裝座對準,安裝更省力。另外,安裝座伸入沉槽,封閉了天花板和燈體之間的間隙,燈體與天花板直接貼近,吸頂的效果優異。
附圖說明
[0019]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2為本技術的燈體與安裝座脫離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3為本技術中安裝座與背板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4為本技術中安裝座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5為圖2中A處的局部放大圖;
[0024]圖6為本技術中燈罩與背板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7為本技術中燈罩的爆炸圖;
[0026]圖中附圖標記說明如下:
[0027]1、安裝座;11、支撐件;111、阻尼位;112、限制位;12、擋圈;121、凹槽;2、燈體;21、發光側;22、背光側;23、沉槽;231、阻擋件;24、背板;241、隆起;242、加強筋;243、第二翻邊;25、燈罩;251、第一翻邊;26、發光組件;27、密封件;28、裝飾環;29、防眩光組件;3、支撐物;4、緊固件;5、驅動電源;6、接線盒。
具體實施方式
[0028]下面將結合本申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申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申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申請保護的范圍。
[0029]需要說明的是,當組件被稱為與另一個組件“連接”時,它可以直接與另一個組件連接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組件。當一個組件被認為是“設置于”另一個組件,它可以是直接設置在另一個組件上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組件。
[0030]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于本申請的
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請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例的目的,不是在于限制本申請。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和/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
[0031]參考圖1至圖2,吸頂燈一般可安裝在天花板、墻面等支撐物3上,本申請一實施例提供一種吸頂燈的安裝結構,包括安裝座1、燈體2,安裝座1通過緊固件4與支撐物3固定連接,緊固件4可采用公知的膨脹螺栓等連接件。
[0032]燈體2具有發光側21和背光側22,背光側22設置有容納安裝座1并與其轉動配合的沉槽23,沉槽23的內部設置有轉動至特定角度結合安裝座1以阻止兩者分離的阻擋件231,如圖2所示,安裝座1沿著沉槽23的內壁伸入沉槽23,操作者只需一個方向(圖中為順時針方向)旋轉燈體2特定角度,使得安裝座1與阻擋件231結合,從而兩者無法脫離,即完成吸頂燈的安裝,且裝配過程簡單省力。
[0033]本申請的沉槽不僅引導安裝座與燈體的裝配過程,且安裝座1伸入沉槽23后,沉槽的頂面直接和支撐物3貼近,即燈體與支撐物3貼近,兩者的間隙極小,從而增強了整燈的吸頂效果。另外,沉槽23的內壁圍攏在安裝座1外周,將安裝座1和燈體2之間的間隙與外界進行隔擋,有效防止蚊蟲、灰塵進入間隙。
[0034]參考圖3至圖4,阻擋件231設置于沉槽23的側面,安裝座1的周側面設置有多個間隔布置與阻擋件231配合的支撐件11。如圖3中,阻擋件231的數量為3,且均布在沉槽23的側面,相鄰阻擋件231之間的夾角為120
°
,則安裝座1的周側面上與阻擋件231相對應的位置處設置支撐件11,當旋轉燈體2特定角度(如圖中旋轉角度不大于120
°
),使得阻擋件231與支撐件11相抵,此時安裝座1與阻擋件231完成結合,即阻擋件231與支撐件11兩者的配合使得燈體2穩定的、可靠的限位在安裝座1上。
[0035]安裝座1的周側面設置有擋圈12,對阻擋件231的起到軸向定位的作用,進一步有助于將阻擋件231和支撐件11兩者的位置對準。
[0036]擋圈12上對應支撐件11的位置設置有凹槽121,用于避讓阻擋件231,防止阻擋件231卡死在安裝座1內,有助于拆卸吸頂燈。
[0037]參考圖5,支撐件11上設置有限制阻擋件231轉動離開支撐件11的阻尼位111,阻尼位111對支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吸頂燈的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裝座,通過緊固件與支撐物固定連接;燈體,具有發光側和背光側,所述背光側設置有容納所述安裝座并與其轉動配合的沉槽,所述沉槽的內部設置有轉動至特定角度結合所述安裝座以阻止兩者分離的阻擋件。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吸頂燈的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擋件設置于所述沉槽的側面,所述安裝座的周側面設置有多個間隔布置與所述阻擋件配合的支撐件。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吸頂燈的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座的周側面設置有安裝時軸向定位所述阻擋件的擋圈。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吸頂燈的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擋圈對應所述支撐件的位置設置有避讓所述阻擋件的凹槽。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吸頂燈的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件上設置有限制所述阻擋件轉動離開所述支撐件的阻尼位。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吸頂燈的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鐘杰,郭杰江,金彬彬,杭澤鋼,趙藝佼,甘彩英,
申請(專利權)人:晨輝光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