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專利技術公開了用于內鏡床旁酶液自動配置輸送系統(tǒng),屬于醫(yī)療器械技術領域。用于內鏡床旁酶液自動配置輸送系統(tǒng),包括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的內腔設置有驅動箱,所述驅動箱的底部連接有驅動電機,且驅動電機的輸出軸貫穿驅動箱并連接有十字連接板,所述十字連接板的端部均連接有連接框。本用于內鏡床旁酶液自動配置輸送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能夠自動配置酶液,并能自動將酶液進行輸送,同時,通過將四個量桶分別設置于清洗區(qū)、擦干區(qū)、上液區(qū)和下液區(qū),使得在配置酶液時,下一個量桶就會移動到上液區(qū)進行上液,并且只有當下液區(qū)的量桶移動到清洗區(qū)時,下一個量桶內的水和酶液才會混合,從而提高酶液的配置時間,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用于內鏡床旁酶液自動配置輸送系統(tǒng)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醫(yī)療器械
,更具體地說,涉及用于內鏡床旁酶液自動配置輸送系統(tǒng)。
技術介紹
[0002]隨著消化道疾病的發(fā)病率不斷上升,內窺鏡檢查也逐漸普及。為了更有效地消毒內鏡,在內鏡從患者體內取出后與光源和視頻處理器拆離之前,需要立即用特定的比例多酶清洗液沖洗內鏡管道,并用含有多酶清洗液的濕巾或紗布擦去內鏡外邊面的污物,且擦拭用物應一次性使用。
[0003]在對酶液進行配置的過程中,需要醫(yī)務人員手動將水和酶液進行混合配置,并且醫(yī)院實行“一鏡一酶液”,這就導致醫(yī)務人員每做完一次內鏡時,都需要對該內鏡清洗一次,由于事先需要先進行酶液的配置,導致大部分時間都浪費在酶液的配置上,而且酶液在配置的過程中,義務人員需要用一次性杯子舀酶液進行預處理,長時間活動就會提高義務人員的勞動強度。
[0004]基于此,本專利技術設計了用于內鏡床旁酶液自動配置輸送系統(tǒng),以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0005]1.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0006]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內鏡床旁酶液自動配置輸送系統(tǒng),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
[0007]2.技術方案
[0008]用于內鏡床旁酶液自動配置輸送系統(tǒng),包括殼體,所述殼體的內腔設置有驅動箱,所述驅動箱的底部連接有驅動電機,且驅動電機的輸出軸貫穿驅動箱并連接有十字連接板,所述十字連接板的端部均連接有連接框,且每個連接框的內部均連接有可轉動的量桶,所述驅動箱的內腔設置有大小相等的清洗區(qū)、擦干區(qū)、上液區(qū)以及下液區(qū),且四個區(qū)域俯視呈順時針分布,且四個量桶上均活動連接有可上下移動的隔板,所述隔板將量桶的內部分為酶液區(qū)和清水區(qū),且四個量桶的下方均連接有連接管;所述清洗區(qū)的頂部設置有噴頭;所述擦干區(qū)位于量桶的上方設置有可上下移動的安裝板,所述安裝板的下方連接有擦拭件,所述安裝板上連接有擦拭組件,且擦拭組件與驅動電機的輸出軸相連接;所述上液區(qū)的頂部分別連接有兩個連通管一,且兩個連通管一貫穿驅動箱并分別位于隔板的兩側,所述上液區(qū)的底部設置有將溶液進行混合的混合組件,所述混合組件與驅動電機的輸出軸相連接;所述下液區(qū)處設置有出液組件。
[0009]優(yōu)選地,所述隔板包括開設于驅動箱內壁上的兩個平行槽,所述平行槽的兩端分別開設有提升槽和下行槽,所述提升槽和下行槽分別位于上液區(qū)和清洗區(qū),且提升槽位于上液區(qū)的高度小于下液區(qū)的高度,所述下行槽位于清洗區(qū)的高度大于擦干區(qū)的高度,四個所述隔板上均連接有連接耳,所述連接耳分別與平行槽、提升槽和下行槽接觸但不連接。
[0010]優(yōu)選地,所述擦拭組件包括連接于殼體底部的轉動桿,所述轉動桿上連接有小齒輪一,且轉動桿的上端部開設有外螺紋,所述外螺紋上連接有連接件,所述驅動箱位于連接件處開設有限位槽,所述連接件貫穿限位槽并與安裝板相連接,所述轉動桿的頂端連接有限位件,且轉動桿上設置有驅動組件。
[0011]優(yōu)選地,所述混合組件包括設置于驅動箱底部并與驅動電機的輸出軸相連接的大齒輪三,所述大齒輪三的外沿嚙合有小齒輪二,所述小齒輪二的中部貫穿設置有限位軸,所述驅動箱的底部開設有導向槽,所述限位軸的低端與導向槽相接觸,且限位軸的頂部設置有彈性件,所述彈性件與十字連接板卡接,所述限位軸上連接有摩擦輪一,所述摩擦輪一的外延設置有摩擦輪二,所述摩擦輪二設置于連接管的外側。
[0012]優(yōu)選地,所述出液組件包括通過轉軸設置于量桶底部的連接桿,所述連接桿兩端的外側分別連接有擋板和彈片,所述擋板與連接管接觸但不連接,所述彈片與連接管的外側相固定;
[0013]還包括設置于驅動箱內壁上的限位塊。
[0014]優(yōu)選的,所述驅動箱的上方設置有水桶和酶液桶,所述水桶和酶液桶分別與兩個連通管一相連接,且水桶和酶液桶的上方均開設有注液口,所述水桶的外側連接有連通管二,所述連通管二與噴頭相連接。
[0015]優(yōu)選的,所述驅動箱的清洗區(qū)和下液區(qū)分別連接有廢液管和出液管,且廢液管和出液管分別貫穿殼體并向外延伸。
[0016]優(yōu)選的,所述驅動組件包括與驅動電機的輸出軸相連接的大齒輪一,所述大齒輪一的外沿嚙合有大齒輪二,所述大齒輪二的下方連接有殘缺齒輪,所述殘缺齒輪的邊緣以中心對稱設置有齒數相同的四個帶齒區(qū)域。
[0017]優(yōu)選的,所述轉動桿上設置有回轉裝置,所述回轉裝置包括與轉動桿外側相固定的安裝盤,所述安裝盤的內腔的設置有發(fā)條,所述發(fā)條與轉動桿相連接。
[0018]3.有益效果
[0019]相比于現(xiàn)有技術,本專利技術的優(yōu)點在于:
[0020]1、本專利技術中,通過設置擦拭組件,使得量桶從到達擦干區(qū)時,擦拭組件能夠驅動安裝板帶動擦拭件對量桶的內壁擦干,從而防止量桶在移動到上液區(qū)時,內腔含有水分導致影響酶液的質量,提高了配液在配比的精準性,從而使得配置好的酶液提高對內鏡的清理效果。
[0021]2、本專利技術中,通過設置混合組件,使得量桶在從上液區(qū)移動到下液區(qū)時,通過混合組件帶動量桶加速轉動,從而使得量桶內腔的水和酶液加速混合,提高水和酶液的混合效果,進一步提高配置好的酶液對內鏡的清理效果。
[0022]3、本專利技術中,通過設置平行槽、提升槽和下行槽,使得量桶移動到上液區(qū)時,通過隔板在下行槽中移動將量桶隔開,從而使得在配置完酶液之后,隔板能夠將量桶中的水和酶液隔開,從而避免酶液與水混合,導致降低酶液的活性。
[0023]4、綜上所述,該系統(tǒng)能夠自動配置酶液,并能自動將酶液進行輸送,同時,通過將四個量桶分別設置于清洗區(qū)、擦干區(qū)、上液區(qū)和下液區(qū),使得在配置酶液時,下一個量桶就會移動到上液區(qū)進行上液,并且只有當下液區(qū)的量桶移動到清洗區(qū)時,下一個量桶內的水和酶液才會混合,從而提高酶液的配置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0024]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25]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殼體內部結構示意圖;
[0026]圖3為本專利技術的殼體內部結構另一視角示意圖;
[0027]圖4為本專利技術圖3中A處結構放大圖;
[0028]圖5為本專利技術的驅動箱內部結構示意圖;
[0029]圖6為本專利技術的驅動箱結構剖視圖;
[0030]圖7為本專利技術的混合組件結構示意圖;
[0031]圖8為本專利技術的出液組件結構示意圖;
[0032]圖9為本專利技術的圖7中B處結構放大圖。
[0033]圖中標號說明:1、殼體;2、驅動電機;3、驅動箱;4、十字連接板;5、連接框;6、量桶;7、隔板;71、平行槽;72、提升槽;73、下行槽;74、連接耳;8、水桶;9、酶液桶;10、連通管一;11、連通管二;12、噴頭;13、安裝板;14、擦拭件;15、擦拭組件;151、轉動桿;1511、限位件;152、小齒輪一;153、外螺紋;154、連接件;155、限位槽;156、大齒輪一;157、大齒輪二;158、殘缺齒輪;159、回轉裝置;1591、安裝盤;1592、發(fā)條;16、連接管;17、混合組件;171、大齒輪三;172、小齒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用于內鏡床旁酶液自動配置輸送系統(tǒng),包括殼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1)的內腔設置有驅動箱(3),所述驅動箱(3)的底部連接有驅動電機(2),且驅動電機(2)的輸出軸貫穿驅動箱(3)并連接有十字連接板(4),所述十字連接板(4)的端部均連接有連接框(5),且每個連接框(5)的內部均連接有可轉動的量桶(6),所述驅動箱(3)的內腔設置有大小相等的清洗區(qū)、擦干區(qū)、上液區(qū)以及下液區(qū),且四個區(qū)域俯視呈順時針分布,且四個量桶(6)上均活動連接有可上下移動的隔板(7),所述隔板(7)將量桶(6)的內部分為酶液區(qū)和清水區(qū),且四個量桶(6)的下方均連接有連接管(16);所述清洗區(qū)的頂部設置有噴頭(12);所述擦干區(qū)位于量桶(6)的上方設置有可上下移動的安裝板(13),所述安裝板(13)的下方連接有擦拭件(14),所述安裝板(13)上連接有擦拭組件(15),且擦拭組件(15)與驅動電機(2)的輸出軸相連接;所述上液區(qū)的頂部分別連接有兩個連通管一(10),且兩個連通管一(10)貫穿驅動箱(3)并分別位于隔板(7)的兩側,所述上液區(qū)的底部設置有將溶液進行混合的混合組件(17),所述混合組件(17)與驅動電機(2)的輸出軸相連接;所述下液區(qū)處設置有出液組件(18)。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內鏡床旁酶液自動配置輸送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7)包括開設于驅動箱(3)內壁上的兩個平行槽(71),所述平行槽(71)的兩端分別開設有提升槽(72)和下行槽(73),所述提升槽(72)和下行槽(73)分別位于上液區(qū)和清洗區(qū),且提升槽(72)位于上液區(qū)的高度小于下液區(qū)的高度,所述下行槽(73)位于清洗區(qū)的高度大于擦干區(qū)的高度,四個所述隔板(7)上均連接有連接耳(74),所述連接耳(74)分別與平行槽(71)、提升槽(72)和下行槽(73)接觸但不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內鏡床旁酶液自動配置輸送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擦拭組件(15)包括連接于殼體(1)底部的轉動桿(151),所述轉動桿(151)上連接有小齒輪一(152),且轉動桿(151)的上端部開設有外螺紋(153),所述外螺紋(153)上連接有連接件(154),所述驅動箱(3)位于連接件(154)處開設有限位槽(155),所述連接件(154)貫穿限位槽(155)并與安裝板(13)相連接,所述轉動桿(151)的頂端連接有限位件(1511),且轉動桿(151)上設置有驅動組件。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內鏡床旁酶液自動配...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徐偉,宋光琪,劉長江,欒凱,曹傳茂,張德琦,楊城,
申請(專利權)人:淄博金箭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