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新風凈化引風排煙一體化防火災樓宇,包括設置在樓宇中的至少一個豎排煙通道,在樓宇各樓層的各個獨立房間內設有至少一個煙氣排出窗,煙氣排出窗包括排煙窗口和排煙窗門,排煙窗口與豎排煙通道連通,豎排煙通道伸出樓宇頂面且在頂段內設有正反轉風機,排煙窗口水平布置,排煙窗門豎直布置,且排煙窗門頂部通過鉸鏈與排煙窗口鉸接,在排煙窗口底面設有可熔擋塊,排煙窗門底部內側面與可熔擋塊相抵。豎排煙通道由金屬板材制成,豎排煙通道底部設有底板,在底板上設有開孔及孔蓋;豎排煙通道頂部設有遮雨罩。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不僅能有效防止樓宇中發生火災的房間向周圍蔓延,而且當樓宇中沒有發生火災時,能將室外新鮮空氣輸入到室內。新鮮空氣輸入到室內。新鮮空氣輸入到室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新風凈化引風排煙一體化防火災樓宇
[0001]本技術涉及一種防火災樓宇,特別是涉及一種新風凈化引風排煙一體化防火災樓宇。
技術介紹
[0002]現有的具有新風凈化裝置的樓宇,如中國技術專利ZL201921345877.9,名稱為一種樓宇智能新風凈化裝置所公開的一種結構,其包括設備主體,所述設備主體的表面貫穿嵌入有室內進風管,所述室內進風管的內壁固定連接有支撐桿,所述支撐桿的表面設有轉動管,所述支撐桿表面的中部固定連接有軸承,所述軸承的外表面與轉動管的內壁固定連接。該樓宇的新風凈化裝置雖然能將室內污濁的空氣排出室外,并把室外新鮮的空氣再輸入到室內,讓室內具有新鮮空氣,但當室內發生火災時,無法將室內的高溫煙氣快速向樓宇外排出,從而不具備防火災及蔓延的功能。另外,現有的具有新風凈化裝置的樓宇,用于輸入新風的進風管通常采用塑料管,而且家家戶戶的進風管相互連通,這樣一方面,由于進風管長期使用后會藏污納垢且消毒困難、無法清洗,給人體健康造成危害,另一方面,一旦某一房間發生火災時,會引燃進風管從而導致家家戶戶都被引燃的極大風險。
[0003]中國技術專利ZL201720685728.1,名稱為一種防火災樓宇公開了一種防火災樓宇結構,其包括由樓層底板和樓層側板組成的樓層和連通各個樓層的安全通道,所述安全通道上設有用于封閉安全通道的安全門,所述樓層底板上沿橫向開設有逃生通道和排煙管,所述逃生通道位于排煙管上方,所述樓層底板上沿豎直方向開設有連通樓層底板上端面和逃生通道的人孔以及連通樓層底板下端面和排煙管的排煙孔,所述人孔上設有用于啟閉人孔的啟閉機構,所述樓層側板內開設有用于連通所有逃生通道的豎槽,所述樓層側板一側沿豎直方向設有排煙通道,所述排煙通道連通所有排煙管。這種結構的樓宇能減小煙氣向高樓層蔓延的速度,減緩火災蔓延,提高火災逃生存活率,但當室內沒有發生火災時,無法將室外新鮮的空氣輸入到室內,從而不具備新風凈化的功能。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不僅能有效防止樓宇中發生火災的房間向周圍蔓延,而且當樓宇中沒有發生火災時,能將室外新鮮的空氣輸入到室內,并且結構簡單的新風凈化引風排煙一體化防火災樓宇。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這樣一種新風凈化引風排煙一體化防火災樓宇,包括設置在樓宇中的至少一個豎排煙通道,在樓宇各樓層的各個獨立房間內設有至少一個煙氣排出窗,所述煙氣排出窗包括排煙窗口和用于封閉該排煙窗口的排煙窗門,所述排煙窗口與所述豎排煙通道流體地連通,所述豎排煙通道伸出樓宇頂面且在頂段內設有正反轉風機,所述排煙窗口水平布置,所述排煙窗門豎直布置,且排煙窗門頂部通過鉸鏈與所述排煙窗口鉸接,在排煙窗口底面設有可熔擋塊,所述排煙窗門底部內側面與所述可熔擋塊相抵。
[0006]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實施例,所述豎排煙通道由金屬板材制成,所述豎排煙通道底部設有底板,在所述底板上設有用于清洗豎排煙通道的開孔以及用于封閉該開孔的孔蓋;在所述豎排煙通道頂部設有遮雨罩。
[0007]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實施例,在所述排煙窗口與豎排煙通道之間設有隔熱墊圈,所述排煙窗口經所述隔熱墊圈與豎排煙通道流體地連通。
[0008]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實施例,所述排煙窗門、鉸鏈、可熔擋塊均由熱熔材料制成。
[0009]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實施例,在所述排煙窗口內設有檢測傳感器,所述檢測傳感器包括煙霧檢測傳感器或者溫度檢測傳感器,所述檢測傳感器與所述正反轉風機連接。
[0010]采用上述結構后,本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1]本技術在豎排煙通道頂段設置正反轉風機,排煙窗口水平布置,排煙窗門豎直布置,排煙窗門頂部通過鉸鏈與排煙窗口鉸接,在排煙窗口底面設置可熔擋塊,排煙窗門底部內側面與可熔擋塊相抵,因此,當室內沒有發生火災時,啟動正反轉風機進行正轉,正反轉風機將樓頂外新鮮的空氣向下吹并通過豎排煙通道輸入到室內,使室內具有新鮮空氣;而當某一房間發生火災時,啟動正反轉風機進行反轉,將著火房間內的高溫煙氣向上引并通過豎排煙通道向樓宇外快速排出,使室內火災不能向周圍相鄰房間蔓延,將火災控制在該房間內,有效地防止了更大火災的發生。
[0012]本技術的豎排煙通道優選由金屬板材制成,豎排煙通道底部設有底板,在底板上設有用于清洗豎排煙通道的開孔以及用于封閉該開孔的孔蓋。通常新風系統必須定期消毒,否則由于長期使用后存在藏污納垢的弊端,使用時反而會污染室內空氣,因此,本技術通過開孔向豎排煙通道內定期噴灑消毒乙醇等消毒液進行消毒,消毒時優選啟動正反轉風機進行反轉,使消毒空氣向樓宇外快速排出。
[0013]本技術在排煙窗口與豎排煙通道之間設有隔熱墊圈,排煙窗口經隔熱墊圈與豎排煙通道流體地連通。這樣當某一房間發生火災時,著火房間內的高溫煙氣經豎排煙通道向外排出時,豎排煙通道的高溫管壁在隔熱墊圈的絕熱作用下不會將高溫熱量傳遞至未著火房間內的排煙窗口,這樣能有效防止其它未著火房間內的排煙窗口自動打開,從而大大提高了防火災蔓延效果。
[0014]本技術在排煙窗口內設有檢測傳感器,檢測傳感器與正反轉風機連接。這樣當某一房間發生火災時,通過檢測傳感器自動啟動正反轉風機進行反轉,快速將著火房間內的高溫煙氣經豎排煙通道向樓宇外排出。
[0015]本技術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安裝簡便。
附圖說明
[0016]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17]圖1為本技術新風凈化引風排煙一體化防火災樓宇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0018]圖2為本技術中正反轉風機向室內輸入新風時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0019]圖3為本技術中某一房間火災時高溫煙氣經豎排煙通道向外排出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0020]圖4為圖1中A處的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參見圖1至圖4所示的一種新風凈化引風排煙一體化防火災樓宇,包括設置在樓宇中的至少一個豎排煙通道1,在樓宇各樓層的各個獨立房間2內設有至少一個煙氣排出窗3,所述煙氣排出窗3可根據房間2的大小設置為二至四個,當然也可以有更多個,所述煙氣排出窗3包括排煙窗口3-1和用于封閉該排煙窗口3-1的排煙窗門3-2,所述排煙窗口3-1與所述豎排煙通道1流體地連通,所述豎排煙通道1伸出樓宇頂面且在頂段內設有正反轉風機4,所述頂段包括豎排煙通道1伸出樓宇頂面的伸出段以及伸出段的下段,圖中所示正反轉風機4固定安裝在伸出段內,所述排煙窗口3-1水平布置,所述排煙窗門3-2豎直布置,且排煙窗門3-2頂部通過鉸鏈5與所述排煙窗口3-1鉸接,在排煙窗口3-1底面設有可熔擋塊6,所述排煙窗門3-2底部內側面與所述可熔擋塊6相抵。
[0022]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實施例,所述豎排煙通道1由金屬板材如不銹鋼板或鍍鋅鋼板等制成,參見圖4,所述豎排煙通道1底部設有底板1a,在所述底板1a上設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新風凈化引風排煙一體化防火災樓宇,包括設置在樓宇中的至少一個豎排煙通道(1),在樓宇各樓層的各個獨立房間(2)內設有至少一個煙氣排出窗(3),所述煙氣排出窗(3)包括排煙窗口(3-1)和用于封閉該排煙窗口(3-1)的排煙窗門(3-2),所述排煙窗口(3-1)與所述豎排煙通道(1)流體地連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豎排煙通道(1)伸出樓宇頂面且在頂段內設有正反轉風機(4),所述排煙窗口(3-1)水平布置,所述排煙窗門(3-2)豎直布置,且排煙窗門(3-2)頂部通過鉸鏈(5)與所述排煙窗口(3-1)鉸接,在排煙窗口(3-1)底面設有可熔擋塊(6),所述排煙窗門(3-2)底部內側面與所述可熔擋塊(6)相抵。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風凈化引風排煙一體化防火災樓宇,其特征在于:所述豎排煙通道(1)由金屬板材制成,所述豎排煙通道(1)底部設有底板(1a)...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沈福昌,
申請(專利權)人:沈福昌,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