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電氣箱(1)的新設計,能通過不同部件的旋擰緊固實現容易的組裝。此外,根據本發明專利技術的箱(1)包括前框架(50),能消除對封閉箱(1)的側面板(70)的需要,和/或允許在箱(1)安裝在墻壁上后修改這些面板(70)。根據本發明專利技術的箱組裝套件的部件由此使得箱(1)的形式模塊化,實現彼此連接的箱和/或所選擇的密封等級,而不用修改組裝或合適的部件。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機拒,設計為承裝諸如斷路器的電氣設備,所述機拒通 過組裝分離的部件來獲得,即形成套件的形式。更具體地,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 新設計的電氣箱,使得特別是在嵌入安裝的情況下不再需要提供封閉側面 板。本專利技術涉及一套組件,由此可制造電氣箱,其中頂部部分地由直接固定 至支柱的前框架形成,該框架起到用于門、組裝直立件和前面板(一個或多 個)的組裝支承的作用。
技術介紹
容納電氣設備的機拒主要起到保護承裝于其中的設備部件不受固體特別是大于2.5mm的固體侵入的目的(保護等級也稱為IP30 )。對于箱的某些 應用和位置而言,對后者來說重要的是滿足比通常的IP30等級更嚴格的密 封標準,特別是可能會需要防護灰塵和液體濺射(例如稱為IP54的保護等 級)。如圖1示意性的顯示,容納在箱1中的不同的設備部件通過電纜2與主 電源連接,箱的輸入布線(input routing)通常是固定的。具體說,在所示情 況下,電纜2必須穿過箱的面板3。箱1可包括設置有開口的側面板3,該 側面板可有合適的板件制造。然而,箱1可在得知電纜2,的確切方位之前來 組裝。隨后,需要面板4的原位切割。而且,在某些情況下,箱l嵌入安裝 在隔離件(partition)的凹部5中。而不是在側面板4中進行切割,優選的 是可能不需要后者。當兩個箱l鄰接時,這種選擇還可適用于內面板。然而,對于現有的箱不可能簡單地消除側面板。箱實際上可以是"整體 的(monoblock)"或通過組裝不同的部件來獲得。只要涉及密封性則前一種 選擇是特別有優勢的,但是以這種方式制造的箱并不是模塊化的。只要涉及 套件形式的箱,其優選用于大量的應用,則它們通常包括后面板和四個側面 板,四個角支柱正交地裝配在所述后面板上,所述四個側面板定位在所述支柱之間。該結構通過門6關閉。箱1的強度以這種方式通過側面板3、 4來保證,所述側面板3、 4進一步通常直接連接至門6:所述面板不能從箱的殼 層(envelope )上取出。箱的結構由此沒有優化成滿足所遇到的不同組裝方案的需要。現有箱的 另一問題是只要涉及殼層的修改則它們缺乏靈活性,并且在需要密封等級時 組狀復雜。以一般的方式,可能會需要一套用于箱的部件,以能使所述箱的 制造模塊化。
技術實現思路
在其它優點中,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克服現有組裝箱的缺陷,以及提出能優 化電纜布線而不必在面板中進行切割的一套部件,并且滿足不同密封等級的需要。根據其中一個方面,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機拒組裝的方法,其中前框架直接 連接至裝配在箱的后面板上的支柱,該前框架和支柱形成箱的外部殼層的整 體部分。以這種方式形成的敞開框架結構可根據需要封閉,面板的定位和選 擇可推遲。優選地,所有組裝步驟通過旋擰操作來執行。本專利技術由此涉及用于組裝電氣箱的方法,包括將四個角支柱緊固在矩形 后面板的四個角處,其方式是限定每個支柱的角邊緣的兩個外部面是所述面 板的兩個邊緣的延伸,且將限定開口的前框架緊固在支柱的四個承載表面 上,前框架的外邊緣是支柱的外部面的延伸。正交于后面板的側面板可組裝 在角支柱之間,所述支柱優選包括平行于后面板的組裝表面,在緊固前框架 之前或在所述前框架已經拆除之后,在所述后面板上側面板被螺釘緊固。根 據本專利技術的組裝方法優選地與接合部處的密封件的擠壓相關。根據另一方面,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組裝套件,其使得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方法能 夠執行。具體說,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組裝套件用于制造電氣機拒,其殼層為矩 形截面,且沿封裝的深度延伸,包括-矩形后面板,在其邊緣上具有第一厚度,其形成箱的殼層的表面;-四個角支柱,每一個包括兩個正交的限定角邊緣的外部面,所述角邊 緣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間延伸第二高度,所述支柱還包括用于在它們的第一 端處組裝至所述后面板的裝置和承載表面;-前框架,在其限定開口的外邊緣上具有第三厚度,且能重疊在后面板上,其包括四個組裝表面,當支柱的角邊緣正交于所述前框架時,所述表面能并置到支柱的承載表面;其中,箱的殼層的深度等于第一厚度、第二高度和第三厚度之和。 由此,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組裝套件的部件的組裝形成的箱使得部件全部形成 外部殼層的一部分,且可從外部可見。門優選地與前框架的開口中的鉸鏈相 關聯。以這種方式形成的框架結構可由第二支柱高度的側面板封閉或保持打 開。優選地,面板的組裝通過在支柱和側面板裝置的頂端處的組裝表面的存 在來實現,具有定位法蘭形式,使得面板能連接到組裝表面上。根據優選實施例,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組裝套件的部件適于通過旋擰進行組 裝。具體說,前框架的每個組裝表面和支柱的每個承載表面包括能將它們通 過旋擰緊固到彼此的裝置。以相同的方式,支柱與面板的組裝表面和面板的 定位法蘭包括孔和螺紋。四個支柱通過基板在第一端處被封閉,所述基板可 檸到后面板上。優選地,部件用折疊和焊接的金屬板制造。為了減輕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框架 結構,同時保存對重量應力的抵抗,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組件的后面板優選地通過 沿箱的豎直邊緣焊接的管狀部來加強,且特別地通過焊接至后面板的折疊邊 緣的加強件來加強。殼層的外邊緣通過后面板的板形成并形成封閉的抗扭箱。特別是為了獲得緊密的組裝,優選的是支柱的外部面是梯形的,其在后 面板的水平面處的邊緣比在前框架的水平面處的邊緣更長。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組裝套件的部件的組裝,特別是通過在部件之間的結合部 的水平面處插入密封件,使得能制造電氣箱,其也是本專利技術的一個目的。幾 個電氣箱可以關聯,它們的后面板并置且特別是通過支柱之間的螺釘固定而 彼此緊固。附圖說明從僅以示例性且非限制性的目的給出的呈現在所附附圖中的本專利技術具 體實施例的以下描述中,其它的優點和特征將更加清楚。 圖1示出了已經描述的電氣箱的組裝。圖2示出了根據本專利技術優選實施例的組裝套件的組件。圖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據本專利技術優選實施例的兩個箱的組件的不同部件。圖4示出了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箱的另 一 實施例的門組件。圖5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組裝套件的部件的組裝,以獲得緊密的箱。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中示意性所示,電氣箱1通常固定至墻壁或嵌入安裝于其上。箱1的后面板和門6因此是豎直的。然而,為了清楚和簡潔,在箱1的組裝位 置中將描述箱的不同部分,其中后面板和門6是水平的,角支柱和側面板3、 4是豎直延伸的。就本專利技術的目的而言,這些術語當然不是限制性的。如圖2所示,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矩形平行六面體殼層的箱1通過固定至大致 矩形的后表面IO上的一套部件來形成,所述后面板形成箱1的殼層的一部 分,包括它的至少一個外部面。包括用于固定電氣設備單元的孔的功能性直 立件12可以通過軌道固定在面板10的內表面上,優選旋擰入預先鉆出的孔 中。具體說,兩個功能性直立件12平行于后面板10的兩個相對邊緣,且設 計為當箱安裝到墻壁上時是豎直的。后面板10承受由直立件12上的設備單元的重力以及箱1的殼層本身的 重力而施加的應力。根據優選實施例,為了增加其彎曲和拉伸強度同時減少 其厚度,后面板10通過由管狀元件16加強的小厚度板14形成,所述管狀 元件16是焊4妄于其上的。以此方式形成的封閉抗4丑箱(closed torsion box) 16增加了組件的強度,所述抗扭箱優選地具有四邊形橫截面、設置在邊緣上 且靠近功能性直立件12。根據如圖3所示的優選實施例,通過后面板1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制造電氣箱(1)的組裝套件,該箱的殼層具有矩形截面且貫穿該殼層的深度,所述組裝套件包括: -矩形后面板(10),在其邊緣上具有第一厚度,其形成所述箱(1)的殼層的表面; -四個角支柱(30),每一個都包括兩個正交的外部面(32)、裝置(38、40)和承載表面(56),所述外部面(32)限定出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間延伸第二高度的角邊緣(34),所述裝置(38、40)用于在它們的第一端處組裝至所述后面板(10),并且所述承載表面在所述兩端之間; -前框架(50),其限定了開口(52),所述前框架形成大致與所述后面板(10)相同尺寸的矩形,且在其外邊緣(54)上具有第三厚度,并包括四個組裝表面,當所述支柱(30)的角邊緣(34)正交于所述前框架(50)時,所述組裝表面能并置到所述支柱(30)的承載表面(56); 其中,所述箱的殼層的深度等于所述第一厚度、第二高度和第三厚度之和。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弗雷德里克沃特洛特,陳洵,楊世平,楊曄,杜世全,
申請(專利權)人:施耐德電器工業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FR[法國]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