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便攜提示器,包括:底殼;設置在所述底殼內部的顯示設備;與所述底殼一端可轉動連接的上蓋;設置在所述上蓋外表面的攝像機托板;與所述上蓋內側固定連接的反射裝置,所述反射裝置與所述顯示設備呈預設度角設置;與所述底殼可轉動連接的附屬箱;所述底殼、所述上蓋與所述附屬箱轉動組合為一箱體。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所述的便攜提示器,各器件設計安裝在一個箱體內部,箱體可折疊或打開,打開后反射裝置跟隨上蓋自動呈45度角,放下上蓋部位的攝像機托板安裝上攝像機,顯示設備一鍵開機即可使用,可以快速安裝和拆卸,便于使用和攜帶。攜帶。攜帶。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便攜提示器
[0001]本技術涉及顯示器件設備
,特別是指一種便攜提示器。
技術介紹
[0002]提示器是通過一個顯示器顯示文稿內容,并將顯示器顯示內容反射到攝像機鏡頭前一塊呈45度角的專用鍍膜玻璃上,把臺詞反射出來,使得演講者在看演講詞的同時,也能面對攝像機,主持人、提示器、攝像機在同一軸線上,從而產生了演講者始終面向觀眾的親切感,提高了演講質量。
[0003]現有便攜提示器實現辦法是一套提示器部件,放在一個便攜箱內,使用時拿出來組裝,用完合拆開再放回,組裝拆卸繁瑣,不便于用戶使用。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提供一種便攜提示器,以解決現有提示器組裝拆卸繁瑣,不便于使用的問題。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6]一種便攜提示器,包括:
[0007]底殼;
[0008]設置在所述底殼內部的顯示設備;
[0009]與所述底殼一端可轉動連接的上蓋;
[0010]設置在所述上蓋外表面的攝像機托板;
[0011]與所述上蓋內側固定連接的反射裝置,所述反射裝置與所述顯示設備呈預設度角設置;
[0012]與所述底殼可轉動連接的附屬箱;
[0013]所述底殼、所述上蓋與所述附屬箱轉動組合為一箱體。
[0014]可選的,所述底殼與所述上蓋、所述附屬箱均為殼體結構。
[0015]可選的,所述底殼外表面上設置有多個通孔,通過通孔與支撐架連接。
[0016]可選的,所述上蓋的側邊框上設置有提手。
[0017]可選的,所述上蓋的外表面設置有一缺口;所述攝像機托板與所述缺口形狀相同,可轉動連接在所述缺口一端。
[0018]可選的,所述攝像機托板包括:矩形托板以及與所述矩形托板固定連接的圓形托板。
[0019]可選的,所述矩形托板表面設置有至少一個凹槽和多個柱體。
[0020]可選的,所述反射裝置包括:與所述上蓋可轉動連接的分光鏡,以及與所述分光鏡連接的遮光罩,所述分光鏡與所述遮光罩均設置在所述上蓋的內部。
[0021]可選的,所述遮光罩一端與所述上蓋遠離所述底殼的一端連接,一端與所述分光鏡遠離所述上蓋的一端連接。
[0022]可選的,所述附屬箱內部設置有計算機系統主機和/或顯示裝備及電源系統。
[0023]本技術的上述方案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24]本技術的上述方案,包括:底殼;設置在所述底殼內部的顯示設備;與所述底殼一端可轉動連接的上蓋;設置在所述上蓋外表面的攝像機托板;與所述上蓋內側固定連接的反射裝置,所述反射裝置與所述顯示設備呈預設度角設置;與所述底殼可轉動連接的附屬箱;所述底殼、所述上蓋與所述附屬箱轉動組合為一箱體。本技術所述的便攜提示器,各器件設計安裝在一個箱體內部,箱體可折疊或打開,打開后反射裝置跟隨上蓋自動呈45度角,放下上蓋部位的攝像機托板安裝上攝像機,顯示設備一鍵開機即可使用,可以快速安裝和拆卸,便于使用和攜帶。
附圖說明
[0025]圖1是本技術的實施例提供的便攜提示器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2是本技術的實施例提供的便攜提示器的側視圖;
[0027]圖3是本技術的實施例提供的攝像機托板的結構示意圖。
[0028]附圖標記說明:
[0029]1、底殼;2、上蓋;21、缺口;22、提手;3、顯示設備;4、攝像機托板;
[0030]41、矩形托板;411、凹槽;412、柱體;42、圓形托板;5、反射裝置;
[0031]51、分光鏡;52、遮光罩;6、附屬箱。
具體實施方式
[0032]下面將參照附圖更詳細地描述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例。雖然附圖中顯示了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例,然而應當理解,可以以各種形式實現本公開而不應被這里闡述的實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這些實施例是為了能夠更透徹地理解本公開,并且能夠將本公開的范圍完整的傳達給本領域的技術人員。
[0033]如圖1和圖2所示,本技術的實施例提出一種便攜提示器,包括:
[0034]底殼1;
[0035]設置在所述底殼1內部的顯示設備3;
[0036]與所述底殼1一端可轉動連接的上蓋2;
[0037]設置在所述上蓋2外表面的攝像機托板4;
[0038]與所述上蓋2內側固定連接的反射裝置5,所述反射裝置5與所述顯示設備3呈預設度角設置;
[0039]與所述底殼1可轉動連接的附屬箱6;
[0040]所述底殼1、所述上蓋2與所述附屬箱6轉動組合為一矩形箱體。
[0041]本技術的該實施例中,所述提示器的各器件設計安裝在一個箱體內部,箱體可折疊或打開,打開后所述反射裝置5跟隨所述上蓋2自動呈45度角,放下所述上蓋2部位的所述攝像機托板4安裝上攝像機,顯示器設備一鍵開機即可使用,可以快速安裝和拆卸,便于使用和攜帶。
[0042]本技術的一可選的實施例中,所述底殼1與所述上蓋2、所述附屬箱6均為殼體結構。
[0043]本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所述底殼1與所述上蓋2通過鉸鏈連接,所述底殼1與所述附屬箱6通過鉸鏈連接;所述底殼1與所述附屬箱6轉動組合后,成為與所述上蓋2形狀相同的殼體,與所述上蓋2組合為箱體結構。
[0044]本技術的一可選的實施例中,所述底殼1外表面上設置有多個通孔,所述通孔為通用安裝螺孔,可以將所述提示器與支撐架螺接。
[0045]本技術的一可選的實施例中,所述上蓋2的側邊框上設置有提手22,所述便攜提示器在非工作狀態組合成箱體后,通過所述提手22方便攜帶。
[0046]本技術的一可選的實施例中,所述上蓋2的外表面設置有一缺口21;所述攝像機托板4與所述缺口21形狀相同,可轉動連接在所述缺口21一端。
[0047]本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所述攝像機托板4通過鉸鏈與所述缺口21一端連接,所述攝像機托板4可以轉動。工作狀態時,放下所述攝像機托板4安裝上攝像機;非工作狀態時,所述攝像機托板4轉動到所述缺口21位置,可以補齊所述缺口21。
[0048]本技術的一可選的實施例中,如圖3所示,所述攝像機托板4包括:矩形托板41以及與所述矩形托板41固定連接的圓形托板42,符合所述缺口21的結構。
[0049]本技術的一可選的實施例中,如圖3所示,所述矩形托板41表面設置有至少一個凹槽411和多個柱體412,在放置攝像機時,起到固定攝像機的作用。
[0050]本技術的一可選的實施例中,所述反射裝置5包括:與所述上蓋2可轉動連接的分光鏡51,以及與所述分光鏡51連接的遮光罩52,所述分光鏡51與所述遮光罩52均設置在所述上蓋2的內部。
[0051]本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打開所述上蓋2,所述反射裝置5跟隨所述上蓋2自動呈45度角,使所述顯示設備3上的畫面反射在所述分光鏡51上,不需手動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便攜提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殼(1);設置在所述底殼(1)內部的顯示設備(3);與所述底殼(1)一端可轉動連接的上蓋(2);設置在所述上蓋(2)外表面的攝像機托板(4);與所述上蓋(2)內側固定連接的反射裝置(5),所述反射裝置(5)與所述顯示設備(3)呈預設度角設置;與所述底殼(1)可轉動連接的附屬箱(6);所述底殼(1)、所述上蓋(2)與所述附屬箱(6)轉動組合為一箱體。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提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殼(1)與所述上蓋(2)、所述附屬箱(6)均為殼體結構。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提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殼(1)外表面上設置有多個通孔,通過通孔與支撐架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提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2)的側邊框上設置有提手(22)。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提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2)的外表面設置有一缺口(21);所述攝像機托板(4)與所述缺口(21)形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晨,
申請(專利權)人:李晨,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