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具備自密封組件的自吸泵,涉及到自吸泵領域,包括自吸泵殼體、上殼蓋、下殼蓋,所述自吸泵殼體的一側設置有進液口,另一側設置有出液口,所述自吸泵殼體的內部設置有工作腔,工作腔中設置有齒輪組件,齒輪組件包括主動齒輪組件和從動齒輪組件,本發明專利技術中通過將從動齒輪組件設置為環形氣囊與輪齒二組合的形式,使得輪齒一與輪齒二之間嚙合時能夠具有良好的緩沖性,避免輪齒一和輪齒二之間過度撞擊造成的磨損。之間過度撞擊造成的磨損。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具備自密封組件的自吸泵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自吸泵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具備自密封組件的自吸泵。
技術介紹
[0002]自吸泵的類型很多,自吸泵有齒輪泵,齒輪泵其內部的齒輪組件需要高速轉動才能使得液體通過,而齒輪組件高速轉動時,對應的輪齒之間撞擊嚴重,存在容易損壞的弊端。因此,專利技術一種具備自密封組件的自吸泵來解決上述問題很有必要。
技術實現思路
[0003]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備自密封組件的自吸泵,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具備自密封組件的自吸泵,包括自吸泵殼體、上殼蓋、下殼蓋,所述自吸泵殼體的一側設置有進液口,另一側設置有出液口,所述自吸泵殼體的內部設置有工作腔,工作腔中設置有齒輪組件,齒輪組件包括主動齒輪組件和從動齒輪組件,所述主動齒輪組件包括主動軸、外環體和輪齒一,所述外環體固定安裝在主動軸的外圈,所述輪齒一固定安裝在外環體的外圈,所述從動齒輪組件包括從動軸、環形氣囊和輪齒二,所述環形氣囊固定安裝在從動軸的外圈,所述輪齒二固定安裝在環形氣囊的外圈,所述輪齒一和輪齒二均設置有多組,多組輪齒一與多組輪齒二之間相互嚙合。
[0005]優選的,所述從動軸的中部設置有氣體通道一,所述氣體通道一的一側設置有連通至環形氣囊內部的氣體通道二,所述氣體通道二設置于從動軸的內部。
[0006]優選的,所述輪齒二靠近環形氣囊的一端固定設置有伸縮桿,所述從動軸的外圈處設置有伸縮孔,所述伸縮桿穿過環形氣囊并伸縮設置于伸縮孔中,所述伸縮桿遠離輪齒二的一端一體設置有防止伸縮桿從伸縮孔中脫離的限位塊。
[0007]優選的,所述輪齒二上的伸縮桿對應設置有兩個,兩個伸縮桿之間形成壓力腔。
[0008]優選的,所述進液口和出液口均包括螺紋管道和限位螺母,所述限位螺母通過螺紋配合連接在螺紋管道的中段,所述自吸泵殼體上設置有進液通道和出液通道,所述進液通道連通在工作腔和進液口之間,所述出液通道連通在工作腔和出液口之間,所述工作腔包括兩組相互交合連通并分別用于容納主動齒輪組件、從動齒輪組件的圓形腔。
[0009]優選的,所述主動齒輪組件上端的主動軸上固定設置有上安裝座一,所述從動齒輪組件上端的從動軸上固定設置有上安裝座二,所述上安裝座二和上安裝座一分別活動卡合在兩組圓形腔的上端內壁中,所述從動軸的下端和主動軸的下端均固定設置有下安裝座,所述下安裝座的下端活動卡合在圓形腔中。
[0010]優選的,所述自吸泵殼體的上下表面均設置有密封槽,密封槽圍繞工作腔的一周分布,自吸泵殼體上表面的密封槽中卡合連接有第一橡膠密封圈,自吸泵殼體下表面的密封槽中卡合有第二橡膠密封圈,所述第一橡膠密封圈和第二橡膠密封圈的側面分別固定設置有上卡條和下卡條,所述自吸泵殼體的上表面和下殼蓋的上表面分別設置有第二卡孔和
第一卡孔,所述上卡條卡合固定在第二卡孔中,所述下卡條卡合固定在第一卡孔中。
[0011]優選的,所述上殼蓋的一側設置有供主動軸活動穿過的軸孔,另一側設置有對應于氣體通道一上方的加壓氣管。
[0012]優選的,所述自吸泵殼體的端部設置有底座,所述自吸泵殼體上設置有上下貫穿的第二孔,底座上端固定設置有連接桿,所述下殼蓋上設置有上下貫穿的第一孔,所述上殼蓋上設置有上下貫穿的螺紋孔,所述第一孔、螺紋孔、第二孔均與連接桿對應,所述連接桿的上端與螺紋孔之間通過螺紋配合連接。
[0013]優選的,所述主動軸的外圈處設置有滾動軸承,所述滾動軸承安裝在軸孔中。
[0014]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效果和優點:
[0015]1、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具備自密封組件的自吸泵,包括自吸泵殼體、上殼蓋、下殼蓋,所述自吸泵殼體的一側設置有進液口,另一側設置有出液口,所述自吸泵殼體的內部設置有工作腔,工作腔中設置有齒輪組件,齒輪組件包括主動齒輪組件和從動齒輪組件,本專利技術中通過將從動齒輪組件設置為環形氣囊與輪齒二組合的形式,使得輪齒一與輪齒二之間嚙合時能夠具有良好的緩沖性,避免輪齒一和輪齒二之間過度撞擊造成的磨損;
[0016]2、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具備自密封組件的自吸泵,主動軸的一端連接有電機,電機帶動主動軸轉動,主動軸轉動時通過外環體帶動輪齒一同步轉動,輪齒一轉動時與輪齒二嚙合,從而使得進液口一端的液體被帶動到出液口中排出,實現輸送液體的目的;而輪齒二受輪齒一擠壓力時會壓縮環形氣囊一定程度的變形,從而實現良好的緩沖,而環形氣囊即使在被壓縮的情況下,輪齒二也能被轉動過程中的輪齒一帶動轉動,正常實現輸送液體的目的;
[0017]3、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具備自密封組件的自吸泵,通過氣體通道一可向環形氣囊中充壓,使得環形氣囊中保持合適的壓力而不會過度的彈性變形,確保了環形氣囊外圈的輪齒二能夠正常轉動。
[0018]4、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具備自密封組件的自吸泵,為了避免輪齒二被擠壓脫離時位置偏移嚴重,在輪齒二上設置有伸縮桿,當環形氣囊被壓縮時,伸縮桿可相應的在伸縮孔中伸縮,實現導向目的,且輪齒二經過伸縮桿的連接,也保證了輪齒二轉動時能夠更好的帶動從動軸轉動。
[0019]5、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具備自密封組件的自吸泵,兩個伸縮桿進一步增加了輪齒二和從動軸之間的連接穩定性,使得伸縮桿不易折斷,而兩個伸縮桿之間形成的壓力腔可在伸縮桿被擠壓時而壓縮,從而使得伸縮桿更好的恢復彈性變形。
附圖說明
[0020]圖1為本專利技術具備自密封組件的自吸泵結構示意圖。
[0021]圖2為本專利技術自吸泵殼體結構示意圖。
[0022]圖3為本專利技術齒輪組件結構示意圖。
[0023]圖4為本專利技術上殼蓋結構示意圖。
[0024]圖5為本專利技術下殼蓋結構示意圖。
[0025]圖6為本專利技術底座結構示意圖。
[0026]圖7為本專利技術進液口和出液口結構示意圖。
[0027]圖8為本專利技術具備自密封組件的自吸泵俯視圖。
[0028]圖9為本專利技術具備自密封組件的自吸泵正視圖。
[0029]圖10為本專利技術圖8中A
?
A處截面圖。
[0030]圖11為本專利技術圖9中C
?
C處截面圖。
[0031]圖12為本專利技術具備自密封組件的自吸泵的實施例1中從動齒輪組件結構示意圖。
[0032]圖13為本專利技術具備自密封組件的自吸泵的實施例2中從動齒輪組件結構示意圖。
[0033]圖14為本專利技術具備自密封組件的自吸泵的實施例3中從動齒輪組件結構示意圖。
[0034]圖中:自吸泵殼體(1)、上殼蓋(2)、下殼蓋(3)、主動軸(4)、進液口(5)、出液口(6)、加壓氣管(7)、底座(8)、軸孔(9)、螺紋孔(10)、第一孔(11)、第一卡孔(12)、第二卡孔(13)、工作腔(14)、第二孔(15)、滾動軸承(16)、上安裝座一(17)、氣體通道一(18)、從動軸(19)、上安裝座二(20)、第一橡膠密封圈(21)、上卡條(22)、從動齒輪組件(23)、第二橡膠密封圈(24)、主動齒輪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具備自密封組件的自吸泵,包括自吸泵殼體(1)、上殼蓋(2)、下殼蓋(3),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吸泵殼體(1)的一側設置有進液口(5),另一側設置有出液口(6),所述自吸泵殼體(1)的內部設置有工作腔(14),工作腔(14)中設置有齒輪組件,齒輪組件包括主動齒輪組件(25)和從動齒輪組件(23),所述主動齒輪組件(25)包括主動軸(4)、外環體(35)和輪齒一(36),所述外環體(35)固定安裝在主動軸(4)的外圈,所述輪齒一(36)固定安裝在外環體(35)的外圈,所述從動齒輪組件(23)包括從動軸(19)、環形氣囊(37)和輪齒二(34),所述環形氣囊(37)固定安裝在從動軸(19)的外圈,所述輪齒二(34)固定安裝在環形氣囊(37)的外圈,所述輪齒一(36)和輪齒二(34)均設置有多組,多組輪齒一(36)與多組輪齒二(34)之間相互嚙合。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備自密封組件的自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從動軸(19)的中部設置有氣體通道一(18),所述氣體通道一(18)的一側設置有連通至環形氣囊(37)內部的氣體通道二(38),所述氣體通道二(38)設置于從動軸(19)的內部。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具備自密封組件的自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輪齒二(34)靠近環形氣囊(37)的一端固定設置有伸縮桿(40),所述從動軸(19)的外圈處設置有伸縮孔(39),所述伸縮桿(40)穿過環形氣囊(37)并伸縮設置于伸縮孔(39)中,所述伸縮桿(40)遠離輪齒二(34)的一端一體設置有防止伸縮桿(40)從伸縮孔(39)中脫離的限位塊(41)。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具備自密封組件的自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輪齒二(34)上的伸縮桿(40)對應設置有兩個,兩個伸縮桿(40)之間形成壓力腔(42)。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具備自密封組件的自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液口(5)和出液口(6)均包括螺紋管道(28)和限位螺母(27),所述限位螺母(27)通過螺紋配合連接在螺紋管道(28)的中段,所述自吸泵殼體(1)上設置有進液通道(33)和出液通道(32),所述進液通道(33)連通在工作腔(14)和進液口(5)之間,所述出液通道(32)連通在工作腔(14)和出液口(6)之間,所述工...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錢通云,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巨浪泵閥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