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肉蓯蓉粥加工用蒸煮裝置,屬于肉蓯蓉粥加工技術領域,它解決了現有蒸煮肉蓯蓉粥的生產效率低的問題。本肉蓯蓉粥加工用蒸煮裝置,支撐架,支撐架上固定有蒸煮筒,蒸煮筒上設置有筒蓋,筒蓋上固定有把手,蒸煮筒上固定出料管,出料管上設置有閥門,出料管與蒸煮筒內部連通,蒸煮筒底部固定有旋轉電機,旋轉電機的輸出軸端固定有轉軸,轉軸的另一端伸進蒸煮筒內部并固定有連接筒,轉軸上設置有攪拌組件,連接筒內部設置有擠壓組件和放置筒,連接筒與放置筒上均開設有若干個通孔,放置筒通過連接組件與筒蓋連接,蒸煮筒內設置有若干個加熱片。本發明專利技術具有能有效提高肉蓯蓉粥生產效率和降低工作人員工作量的優點。粥生產效率和降低工作人員工作量的優點。粥生產效率和降低工作人員工作量的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肉蓯蓉粥加工用蒸煮裝置
[0001]本專利技術屬于肉蓯蓉粥加工
,涉及一種蒸煮裝置,特別是一種肉蓯蓉粥加工用蒸煮裝置。
技術介紹
[0002]肉蓯蓉列當科肉蓯蓉屬植物,屬瀕危種,保護級別為2級。主產于新疆、內蒙古阿拉善盟,甘肅、寧夏也有分布,素有“沙漠人參”之美譽,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其主治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道、主腎陽虛衰和精血不足之陽痿等癥狀。
[0003]肉蓯蓉的食用方式一般為泡水、泡酒和煮粥等方式,隨著現代人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越來越喜歡購買成品的肉蓯蓉粥食用,省去做飯的麻煩,現有的肉蓯蓉粥加工方式是將肉蓯蓉單獨蒸煮后去渣,再將其汁水與其他主料一起蒸煮,期間人工間隔性攪拌,這樣蒸煮肉蓯蓉粥既耽誤生產效率也增加了工作人員的工作量,因此提出一種肉蓯蓉粥加工用蒸煮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肉蓯蓉粥加工用蒸煮裝置,該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實現有效提高肉蓯蓉粥生產效率和降低工作人員工作量。
[0005]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肉蓯蓉粥加工用蒸煮裝置,支撐架,所述支撐架上固定有蒸煮筒,蒸煮筒上設置有筒蓋,筒蓋上固定有把手,蒸煮筒上固定出料管,出料管上設置有閥門,出料管與蒸煮筒內部連通,蒸煮筒底部固定有旋轉電機,旋轉電機的輸出軸端固定有轉軸,轉軸的另一端伸進蒸煮筒內部并固定有連接筒,轉軸上設置有攪拌組件,連接筒內部設置有擠壓組件和放置筒,連接筒與放置筒上均開設有若干個通孔,放置筒通過連接組件與筒蓋連接,蒸煮筒內設置有若干個加熱片。
[0006]本專利技術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時,將粳米等一些主料放入蒸煮筒內,然后加水至連接筒的腰部位置,然后向放置筒內加入肉蓯蓉,然后通過連接組件將放置筒封住,同時通過外部起吊設備使筒蓋向下移動并將蒸煮筒蓋住,然后通過外部控制器控制加熱片和旋轉電機工作,加熱片工作對蒸煮筒內的水進行加熱,從而煮粥和煮肉蓯蓉同時進行,肉蓯蓉的汁液會通過通孔流進蒸煮筒內與其他主料一起混合,同時旋轉電機工作帶動轉軸工作,轉軸帶動攪拌組件工作,從而使肉蓯蓉的汁液與其他主料充分混合,使主料能均勻受熱,加快肉蓯蓉粥的蒸煮效果,避免了粘鍋現象,當粥煮好后,打開筒蓋,筒蓋通過連接組件將放置筒移出,放置筒移出的過程中,擠壓組件對放置筒內的肉蓯蓉進行擠壓,使肉蓯蓉得汁液完全擠壓出來,這樣提高了肉蓯蓉的利用率,避免了浪費,然后打開閥門,進行出料,通過本裝置提高了生產效率,也降低工作人員的工作量,且結構簡單,便于使用操作。
[0007]所述擠壓組件包括兩個擠壓板,連接筒內部開設有兩個豎槽和第一環形凹槽,豎
槽與第一環形凹槽連通,第一環形凹槽上設置有環形斜面,放置筒相對兩側均滑動連接有抵柱,抵柱的一端伸進放置筒內并與擠壓板固定連接,抵柱的另一端與豎槽滑動連接。
[0008]采用以上結構,當煮肉蓯蓉時,將肉蓯蓉放入放置筒內,然后通過連接組件將放置筒與筒蓋連接,再將放置筒上的兩個抵柱與兩個豎槽對應,將放置筒伸進連接筒內,使兩個抵柱進入第一環形凹槽,當粥煮好后,打開筒蓋,筒蓋通過連接組件帶動放置筒向上移動,放置筒向上移動時,抵柱不與豎槽配合,抵柱與環形斜面抵觸,使得抵柱帶動擠壓板向放置筒內部移動,兩個擠壓板相對移動,從而使肉蓯蓉被擠壓,如此既能將肉蓯蓉單獨隔離,避免肉蓯蓉與其他主料混合,也能將充分的將肉蓯蓉的汁液擠壓掉,避免肉蓯蓉的藥份流失。
[0009]所述連接組件包括蓋板,蓋板內部開設有若干個空腔,蓋板上滑動連接有若干個斜面塊,斜面塊的一端伸進空腔內并固定有彈簧,彈簧的另一端與空腔內壁固定連接,放置筒內部開設有若干個凹孔,斜面塊的另一端伸進凹孔內,蓋板上端固定有連接桿,連接桿的另一端與筒蓋固定連接。
[0010]采用以上結構,當放置肉蓯蓉后,將蓋板伸進放置筒內,斜面塊與放置筒內壁抵觸,使得斜面塊向空腔內移動,當斜面塊與凹孔平齊時,斜面塊在彈簧的作用下伸進凹孔內,當需要取出肉蓯蓉時,將蓋板繼續向放置筒內伸進,使得斜面塊與放置筒內壁抵觸,使斜面塊伸進空腔內,然后轉動放置筒使得斜面塊偏離凹孔,從而可以使放置筒與蓋板分離,如此可以在打開筒蓋時,可以同時取出放置筒,提高裝置的聯動性。
[0011]所述攪拌組件包括四個第一攪拌桿,轉軸的相對兩側均開設有滑槽,每個滑槽均與兩個第一攪拌桿滑動連接,轉軸位于蒸煮筒內部偏離中心的位置,蒸煮筒內壁通過位置變換組件與兩個第一攪拌桿連接。
[0012]采用以上結構,工作時,旋轉電機帶動轉軸轉動,轉軸帶動第一攪拌桿轉動,在位置變換組件的作用下,第一攪拌桿在滑槽上做往復運動,如此實現多方位不同角度的攪拌,提高攪拌效果,加快肉蓯蓉粥完成速度,從而提高生產效率。
[0013]所述位置變換組件包括兩個滑動座,蒸煮筒內部開設有第二環形凹槽,滑動座與第二環形凹槽滑動連接,滑動座的上下兩端均固定有第一轉動座,第一轉動座轉動連接有第二攪拌桿,第二攪拌桿的另一端轉動連接有第二轉動座,第二轉動座與第一攪拌桿固定連接。
[0014]采用以上結構,工作時,轉軸通過第一攪拌桿帶動第二轉動座轉動,第二轉動座通過第二攪拌桿帶動第一轉動座轉動,第一轉動座帶動滑動座轉動,因轉軸偏離蒸煮筒內部中心的位置,使得轉軸轉動時,第一攪拌桿和第二攪拌桿的角度不斷變化,從而對蒸煮筒內部的物料進行多方位不同角度的攪拌,提高攪拌效果。
[0015]所述蒸煮筒底部固定有斜面座。
[0016]采用以上結構,斜面座的設置便于出料。
[0017]所述筒蓋上開設有氣孔。
[0018]采用以上結構,氣孔的設置能有效將蒸煮筒內的氣體排出,避免蒸煮筒內部壓力過大而引發安全隱患。
[0019]所述支撐架底部固定有腳座。
[0020]采用以上結構,腳座的設置能有效提高支撐架的穩定性,從而提高蒸煮筒的穩定性。
[002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肉蓯蓉粥加工用蒸煮裝置具有以下優點:1、使用時,將粳米等一些主料放入蒸煮筒內,然后加水至連接筒的腰部位置,然后向放置筒內加入肉蓯蓉,然后通過連接組件將放置筒封住,同時通過外部起吊設備使筒蓋向下移動并將蒸煮筒蓋住,然后通過外部控制器控制加熱片和旋轉電機工作,加熱片工作對蒸煮筒內的水進行加熱,從而煮粥和煮肉蓯蓉同時進行,肉蓯蓉的汁液會通過通孔流進蒸煮筒內與其他主料一起混合,同時旋轉電機工作帶動轉軸工作,轉軸帶動攪拌組件工作,從而使肉蓯蓉的汁液與其他主料充分混合,使主料能均勻受熱,加快肉蓯蓉粥的蒸煮效果,避免了粘鍋現象,當粥煮好后,打開筒蓋,筒蓋通過連接組件將放置筒移出,放置筒移出的過程中,擠壓組件對放置筒內的肉蓯蓉進行擠壓,使肉蓯蓉得汁液完全擠壓出來,這樣提高了肉蓯蓉的利用率,避免了浪費,然后打開閥門,進行出料,通過本裝置提高了生產效率,也降低工作人員的工作量,且結構簡單,便于使用操作。
[0022]2、當煮肉蓯蓉時,將肉蓯蓉放入放置筒內,然后通過連接組件將放置筒與筒蓋連接,再將放置筒上的兩個抵柱與兩個豎槽對應,將放置筒伸進連接筒內,使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肉蓯蓉粥加工用蒸煮裝置,包括支撐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架(1)上固定有蒸煮筒(2),蒸煮筒(2)上設置有筒蓋(3),筒蓋(3)上固定有把手(4),蒸煮筒(2)上固定出料管(5),出料管(5)上設置有閥門(6),出料管(5)與蒸煮筒(2)內部連通,蒸煮筒(2)底部固定有旋轉電機(7),旋轉電機(7)的輸出軸端固定有轉軸(8),轉軸(8)的另一端伸進蒸煮筒(2)內部并固定有連接筒(10),轉軸(8)上設置有攪拌組件,連接筒(10)內部設置有擠壓組件和放置筒(11),連接筒(10)與放置筒(11)上均開設有若干個通孔,放置筒(11)通過連接組件與筒蓋(3)連接,蒸煮筒(2)內設置有若干個加熱片(12)。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肉蓯蓉粥加工用蒸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擠壓組件包括兩個擠壓板(13),連接筒(10)內部開設有兩個豎槽(14)和第一環形凹槽(15),豎槽(14)與第一環形凹槽(15)連通,第一環形凹槽(15)上設置有環形斜面,放置筒(11)相對兩側均滑動連接有抵柱(16),抵柱(16)的一端伸進放置筒(11)內并與擠壓板(13)固定連接,抵柱(16)的另一端與豎槽(14)滑動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肉蓯蓉粥加工用蒸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組件包括蓋板(25),蓋板(25)內部開設有若干個空腔,蓋板(25)上滑動連接有若干個斜面塊(26),斜面塊(26)的一端伸進空腔內并固定有...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薛蓮,郭致杰,趙瑋,田斌,孫毅,楊釗,王超,王婧,黃銳,
申請(專利權)人:甘肅省農業科學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