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一種O型密封圈性能測試臺架,包括液壓缸、液壓泵、箱體和支撐座;液壓缸連接在箱體正上方,箱體放置在支撐座上;液壓缸包括雙作用液壓缸、第二銷軸和第一銷軸;第二銷軸連接在雙作用液壓缸的缸體一端,第一銷軸將雙作用液壓缸的活塞桿和密封閥芯連接在一起;箱體包括螺栓、螺釘、壓蓋、第一O型密封圈、導套、第二O型密封圈、上箱體、定位環、密封閥體、中箱體、密封閥芯、密封試件、密封件底座、八角形金屬環墊、密封閥座、第三O型密封圈、下箱體、出油孔接頭、溫度傳感器接頭、壓力傳感器接頭、進油管接頭和加熱套;本發明專利技術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測試效果,能模擬井下工具的液壓油工作狀況,也能模擬井下的環境溫度與壓力。也能模擬井下的環境溫度與壓力。也能模擬井下的環境溫度與壓力。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O型密封圈性能測試臺架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高溫密封領域,尤其涉及一種O型密封圈性能測試臺架。
技術介紹
[0002]隨著我國能源的需求與日俱增,我國的油氣井開發正由淺層油氣田向深層油氣田發展。隨著開采深度的增加和溫度逐漸的升高,現有井下工具的材料會在高溫的影響下發生密封失效等問題。所以能夠對高溫下密封圈密封性能進行測試是很有必要的。
[0003]橡膠密封圈是由一個或幾個零件組成的環形罩,固定在軸承的一個套圈或墊圈上并與另一套圈或墊圈接觸或形成窄的迷宮間隙,防止潤滑油漏出及外物侵入。現階段,市面上比較常見的密封形式主要有O型、Y型、V型及U型等,其中O型密封圈的結構簡單,靜密封性較強,在一定情況下也具備較好的動密封效果,所以在井下工具中,也是較為常見的密封形式。
[0004]O型密封圈的主要材料為橡膠,要想獲得較為真實的密封圈的密封特性,就需要大量的實驗數據進行總結,這種數據的收集整理要花費大量的人力及物力,且在這過程中還會受到一些人為因素的影響,存在一定的試驗誤差,導致試驗數據的不準確。另一方面,在某些精密的密封環境下,密封結構的選擇就變得嚴謹,大多經驗公式的存在就不能作為決定性的因素。此時密封圈密封性能試驗裝置的使用就顯得尤為重要。
技術實現思路
[0005]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公開一種O型密封圈性能測試臺架,以解決上述背景中提出的問題。
[0006]本專利技術為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的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O型密封圈性能測試臺架,包括液壓缸、液壓泵、箱體和支撐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壓缸連接在箱體正上方,箱體放置在支撐座上;所述的液壓缸包括雙作用液壓缸、第二銷軸和第一銷軸;第二銷軸連接在雙作用液壓缸的缸體一端,第一銷軸將雙作用液壓缸的活塞桿和密封閥芯連接在一起;所述的箱體包括螺栓、螺釘、壓蓋、第一O型密封圈、導套、第二O型密封圈、上箱體、定位環、密封閥體、中箱體、密封閥芯、密封試件、密封件底座、八角形金屬環墊、密封閥座、第三O型密封圈、下箱體、出油孔接頭、溫度傳感器接頭、壓力傳感器接頭、進油管接頭和加熱套;所述的螺栓具有配套的螺母;所述的壓蓋為一個法蘭盤;螺栓通過配套的螺母將上箱體、中箱體和下箱體連接在一起,上箱體和中箱體中間夾有八角形金屬環墊,中箱體和下箱體中間也夾有八角形金屬環墊,螺釘將壓蓋連接在上箱體頂端,壓蓋擠壓導套,導套上裝有第一O型密封圈和第二O型密封圈,進油管接口在上箱體頂端,密封閥芯穿過壓蓋、導套、第二O型密封圈和密封閥體,密封閥芯擠壓密封試件在密封件底座上,密封件底座裝配在密封閥座上方,密封閥座內裝有第三O型密封圈,定位環安裝在閥體和中箱體之間,加熱套套在中箱體外側,下箱體有三個通孔,下箱體的左側通孔
的末端安裝溫度傳感器接頭,下箱體的中間通孔的末端安裝出油孔接頭,下箱體的右側通孔的末端安裝壓力傳感器接頭;所述的液壓泵和出油孔接頭、進油管接頭連接在一起,用于給箱體內提供液壓油,同時也和液壓缸連接,給液壓缸中的雙作用液壓缸提供液壓油使其可以工作。
[0007]作為本專利技術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的螺栓共24個,上箱體和中箱體的連接需要12個,中箱體和下箱體的連接需要12個,螺栓之間呈30
°
均勻分布在徑向圓周范圍內。
[0008]作為本專利技術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的加熱套可以在1小時內將裝置內的油溫升至100攝氏度,最高溫度不超過150攝氏度,用以模擬井下環境溫度。
[0009]作為本專利技術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的密封閥芯在上移一段距離后會被限位裝置限位。
[0010]作為本專利技術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的第一O型密封圈共4個,所述的第二O型密封圈共2個,所述的第三O型密封圈共4個。
[0011]作為本專利技術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的八角形金屬環墊材質為0Cr19Ni10的奧氏體不銹鋼。
[0012]作為本專利技術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的液壓泵對箱體中提供的液壓油的試驗壓力不超過70MPa。
[0013]作為本專利技術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的溫度傳感器接頭和壓力傳感器接頭可以互換所在的通孔位置。
[0014]作為本專利技術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的密封試件需要更換不同的尺寸進行試驗時,只需更改密封閥座內徑的尺寸即可。
[0015]作為本專利技術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的第一O型密封圈用以密封導套和上箱體,防止液壓泵的輸入至箱體的液壓油從此處泄露。
[0016]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本專利技術的頂部采用法蘭壓蓋壓力密封,主要由壓蓋、導套、第一O型密封圈和第二O型密封圈組成,其中第一O型密封圈和第二O型密封圈為密封閥芯提供密封作用,防止閥芯在軸向運動中液壓油從泄露,在進行試驗裝置裝配時,法蘭壓蓋壓力密封待上箱體安裝到位后,由上箱體上部放入,通過螺釘與壓蓋,將整個密封機構固定在上箱體上,其存在的目的是密封液壓油壓力,防止液壓油從法蘭壓蓋與密封閥芯的縫隙中泄露出去。
[0017]2、本專利技術的中箱體和下箱體之間采用機械密封,機械密封是性能測試臺架的核心裝置,其可以測試試驗密封件,在測試由測試密封試件與密封閥芯配合接觸,完成試驗工作;在需要更換不同尺寸的密封試件進行試驗時,只需更改密封閥座的內徑尺寸即可。
[0018]3、本專利技術在試驗進行時可以通過機械密封左端的溫度傳感器觀察箱體內的液壓油溫度,通過右端的壓力傳感器觀察裝置內部壓力變化,同時溫度傳感器和壓力傳感器的安裝位置可以交換。
[0019]4、加熱套可以對性能測試臺架加熱,用以模擬井下溫度,其可以在1小時內將整個箱體加熱至100攝氏度,可以模擬的最高溫度不超過150攝氏度;除了可以模擬井下溫度,同時也能模擬井下壓力,液壓泵通過進油管接頭將液壓油注入箱體,此時由液壓泵對液壓油施加壓力以此來完成對井下壓力的模擬,最大模擬壓力不超過70MPa。
附圖說明
[0020]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并不構成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限定。在附圖中:圖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O型密封圈性能測試臺架的裝配圖。
[0021]圖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壓蓋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3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導套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4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上箱體的結構正視圖。
[0024]圖5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上箱體的結構俯視圖。
[0025]圖6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密封閥體的結構正視圖。
[0026]圖7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密封閥體的結構俯視圖。
[0027]圖8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密封閥芯的結構示意圖。
[0028]圖9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密封件底座的結構示意圖。
[0029]圖10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密封閥座的結構示意圖。
[0030]圖1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中箱體的結構正視圖。
[0031]圖1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中箱體的結構俯視圖。
[0032]圖13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下箱體的結構正視圖。...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O型密封圈性能測試臺架,包括液壓缸、液壓泵、箱體和支撐座(2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壓缸連接在箱體正上方,箱體放置在支撐座(22)上;所述的液壓缸包括雙作用液壓缸(1)、第二銷軸(25)和第一銷軸(2);第二銷軸(25)連接在雙作用液壓缸(1)的缸體一端,第一銷軸(2)將雙作用液壓缸(1)的活塞桿和密封閥芯(13)連接在一起;所述的箱體包括螺栓(3)、螺釘(4)、壓蓋(5)、第一O型密封圈(6)、導套(7)、第二O型密封圈(8)、上箱體(9)、定位環(10)、密封閥體(11)、中箱體(12)、密封閥芯(13)、密封試件(14)、密封件底座(15)、八角形金屬環墊(16)、密封閥座(17)、第三O型密封圈(18)、下箱體(19)、出油孔接頭(20)、溫度傳感器接頭(21)、壓力傳感器接頭(23)、進油管接頭(24)和加熱套(26);所述的螺栓(3)具有配套的螺母;所述的壓蓋(5)為一個法蘭盤;螺栓(3)通過配套的螺母將上箱體(9)、中箱體(12)和下箱體(19)連接在一起,上箱體(9)和中箱體(12)中間夾有八角形金屬環墊(16),中箱體(12)和下箱體(19)中間也夾有八角形金屬環墊(16),螺釘(4)將壓蓋(5)連接在上箱體(9)頂端,壓蓋(5)擠壓導套(7),導套(7)上裝有第一O型密封圈(6)和第二O型密封圈(8),進油管接口(24)在上箱體(9)頂端,密封閥芯(13)穿過壓蓋(5)、導套(7)、第二O型密封圈(8)和密封閥體(11),密封閥芯(13)擠壓密封試件(14)在密封件底座(15)上,密封件底座(15)裝配在密封閥座(17)上方,密封閥座(17)內裝有第三O型密封圈(18),定位環(10)安裝在閥體(11)和中箱體(12)之間,加熱套(26)套在中箱體(12)外側,下箱體(19)有三個通孔,下箱體(19)的左側通孔的末端安裝溫度傳感器接頭(21),下箱體(19)的中間通孔的末端安裝出油孔接頭(20),下箱體(19)的右側...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田家林,何禹,賀一烜,任堰牛,楊琳,邢春雨,宋俊陽,李俊,張哲,何波,
申請(專利權)人:南通諧銘科技有限公司四川諧銘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