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物料運輸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升降承載臺,包括底軌,所述底軌的頂部設置有升降承載裝置,所述升降承載裝置包括有:承載立柱,所述承載立柱的內部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有升降電機,所述升降電機的輸出軸卡接有收卷輥,所述收卷輥的表面固定連接有鋼絲繩;限位滑塊和物料搬運機,所述限位滑塊的表面固定連接有升降底座。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升降電機帶動收卷輥上鋼絲繩進行收卷工作,在收卷期間達到帶動底端限位滑塊上升降底座整體升降的效果,物料搬運機隨轎廂機器人即升降底座上下移動,查找物料汽車的存放樓層,由物料搬運機確認巷道衫上下目標物料,以實現物料升降的智能停靠或存取,達到固定鎖定的目的。達到固定鎖定的目的。達到固定鎖定的目的。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升降承載臺
[0001]本技術涉及物料運輸
,具體為一種升降承載臺。
技術介紹
[0002]物料汽車搬運機器人設置在堆垛式機器人上,堆垛式機器人沿著倉儲的巷道前或后自動快速移動、其上平臺同時進行上或下移動,查找物料汽車在倉儲的位置,由堆垛機器人上的物料汽車搬運機構搬運機器人查找巷道的左或右的目標物料汽車,實現物料汽車智能存儲停靠或取出。
[0003]現有的物料汽車承載平臺在車輛停靠期間難以保持停靠的穩定性,轎廂機器人的四角處未設置有自動定位的插銷,當其停靠不同層數時難以進行定位及鎖定功能;鑒于此,我們提出一種升降承載臺。
技術實現思路
[0004]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升降承載臺,解決了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為實現以上目的,本技術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升降承載臺,包括底軌,所述底軌的頂部設置有升降承載裝置,所述升降承載裝置包括有:
[0005]承載立柱,所述承載立柱的底部活動連接底軌的表面,所述承載立柱的內部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有升降電機,所述升降電機的輸出軸卡接有收卷輥,所述收卷輥的表面固定連接有鋼絲繩;
[0006]限位滑塊,所述限位滑塊的表面滑動連接承載立柱的內壁,所述限位滑塊的表面固定連接有升降底座;
[0007]物料搬運機,所述物料搬運機的底部固定連接升降底座的頂部。
[0008]優選的,所述升降底座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控制電機,所述控制電機的輸出軸卡接有蝸桿,所述蝸桿的表面螺紋連接有蝸輪。
[0009]優選的,所述控制電機的表面固定連接有防護殼,所述蝸桿的表面轉動連接升降底座的內部。
[0010]優選的,所述蝸輪的內部固定連接有雙向螺紋轉桿,所述雙向螺紋轉桿的表面螺紋連接有固定插桿。
[0011]優選的,所述雙向螺紋轉桿的表面轉動連接升降底座的內部,所述固定插桿貫穿升降底座的內部并與限位滑塊的內壁滑動連接。
[0012]優選的,所述承載立柱的內部固定連接有插座,所述限位滑塊的表面通過滑輪與插座的表面活動連接。
[0013]有以上技術方案可見,本說明書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升降承載臺,至少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0014](1)、本技術通過升降電機帶動收卷輥上鋼絲繩進行收卷工作,在收卷期間達到帶動底端限位滑塊上升降底座整體升降的效果,物料搬運機隨轎廂機器人即升降底座上
下移動,查找物料汽車的存放樓層,由物料搬運機確認巷道衫上下目標物料,以實現物料升降的智能停靠或存取。
[0015](2)、本技術通過控制電機上蝸桿帶動蝸輪上雙向螺紋轉桿轉動,螺紋轉桿帶動兩個固定插桿進行遠離運動,遠離后的插桿在限位滑塊內滑動并插入插座的內部,插座的內部設置有多個縱向分布的插孔,用于固定插桿,繼而達到對升降底座整體進行固定鎖定的目的,提高其在不同層數停靠期間的穩定性。
附圖說明
[0016]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技術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
[0017]圖1為本技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8]圖2為本技術中承載立柱剖面結構示意圖;
[0019]圖3為本技術中升降電機處結構示意圖;
[0020]圖4為本技術中升降底座剖面結構示意圖。
[0021]圖中:1、底軌;2、升降承載裝置;21、承載立柱;22、升降電機;23、收卷輥;24、鋼絲繩;25、限位滑塊;26、升降底座;27、物料搬運機;28、插座;261、控制電機;262、蝸桿;263、蝸輪;264、雙向螺紋轉桿;265、固定插桿。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23]請參閱圖1
?
圖4所示,本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
[0024]一種升降承載臺,包括底軌1,底軌1的頂部設置有升降承載裝置2,升降承載裝置2包括有:
[0025]承載立柱21,承載立柱21的底部活動連接底軌1的表面,承載立柱21的內部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有升降電機22,升降電機22的輸出軸卡接有收卷輥23,收卷輥23的表面固定連接有鋼絲繩24,升降電機22通過帶動收卷輥23轉動帶動鋼絲繩24進行收卷工作,在收卷期間達到帶動底端限位滑塊25上升降底座26整體升降的效果;
[0026]限位滑塊25,限位滑塊25的表面滑動連接承載立柱21的內壁,限位滑塊25的頂部固定連接鋼絲繩24的底部,限位滑塊25的表面固定連接有升降底座26;
[0027]物料搬運機27,物料搬運機27的底部固定連接升降底座26的頂部,物料搬運機27隨轎廂機器人即升降底座26上下移動,查找物料汽車的存放樓層,由物料搬運機27確認巷道衫上下目標物料,以實現物料升降的智能停靠或存取。
[0028]本實施例中,升降底座26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控制電機261,控制電機261的輸出軸卡接有蝸桿262,蝸桿262的表面螺紋連接有蝸輪263,蝸輪263的內部固定連接有雙向螺紋轉桿264,雙向螺紋轉桿264的表面螺紋連接有固定插桿265,承載立柱21的內部固定連接有插座28,限位滑塊25的表面通過滑輪與插座28的表面活動連接,在物料汽車隨著物料搬運機27與升降底座26進行升降停靠或存取時,智能調控控制電機261進行運動,電機輸出軸通
過蝸桿262帶動蝸輪263上雙向螺紋轉桿264轉動,螺紋轉桿則利用螺紋連接的原理帶動被限位只能進行直線運動的固定插桿265移動,當升降底座26需要停靠存取時,通過電機控制兩個插桿進行遠離運動,遠離后的插桿在限位滑塊25內滑動并插入插座28的內部,插座28的內部設置有多個縱向分布的插孔,用于固定插桿265,繼而達到對升降底座26整體進行固定鎖定的目的,提高其在不同層數停靠期間的穩定性。
[0029]進一步的是,控制電機261的表面固定連接有防護殼,蝸桿262的表面轉動連接升降底座26的內部,雙向螺紋轉桿264的表面轉動連接升降底座26的內部,固定插桿265貫穿升降底座26的內部并與限位滑塊25的內壁滑動連接。
[0030]本技術的一種升降承載臺在使用時,升降電機22通過帶動收卷輥23轉動帶動鋼絲繩24進行收卷工作,在收卷期間達到帶動底端限位滑塊25上升降底座26整體升降的效果,物料搬運機27隨轎廂機器人即升降底座26上下移動,查找物料汽車的存放樓層,由物料搬運機27確認巷道衫上下目標物料,以實現物料升降的智能停靠或存取;通過控制電機261上蝸桿262帶動蝸輪263上雙向螺紋轉桿264轉動,螺紋轉桿帶動兩個固定插桿265移動,當升降底座26需要停靠存取時,控制兩個插桿進行遠離運動,遠離后的插桿在限位滑塊25內滑動并插入插座28的內部,插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升降承載臺,包括底軌(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軌(1)的頂部設置有升降承載裝置(2),所述升降承載裝置(2)包括有:承載立柱(21),所述承載立柱(21)的底部活動連接底軌(1)的表面,所述承載立柱(21)的內部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有升降電機(22),所述升降電機(22)的輸出軸卡接有收卷輥(23),所述收卷輥(23)的表面固定連接有鋼絲繩(24);限位滑塊(25),所述限位滑塊(25)的表面滑動連接承載立柱(21)的內壁,所述限位滑塊(25)的頂部固定連接鋼絲繩(24)的底部,所述限位滑塊(25)的表面固定連接有升降底座(26);物料搬運機(27),所述物料搬運機(27)的底部固定連接升降底座(26)的頂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升降承載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底座(26)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控制電機(261),所述控制電機(261)的輸出軸卡接有蝸...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靖慧鵬,胥艷繽,胡亞東,吳照同,李智竹,徐彤,張宇,任云峰,謝凱,童龍生,王素芳,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金三角鋼結構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