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光機結構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43750857 閱讀: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20 13:08
    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光機結構。光機結構包括:照明模塊包括光源和依序設置在光源的出光路徑上的第一反射式復眼結構、第二反射式復眼結構和第一場鏡,第一反射式復眼結構和第二反射式復眼結構之間具有夾角;成像模塊包括成像透鏡組、偏振分光棱鏡和LCOS芯片,成像透鏡組和LCOS芯片分別設置在偏振分光棱鏡的一組相對的兩側,第一場鏡位于第二反射式復眼結構與偏振分光棱鏡之間,且第一場鏡、成像透鏡組和LCOS芯片位于偏振分光棱鏡的不同側,光源位于LCOS芯片遠離偏振分光棱鏡的一側,第一方向與成像透鏡組的光軸方向平行。本技術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光機結構存在高度壓縮困難的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光學成像設備,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光機結構


    技術介紹

    1、隨著光學設備的不斷發展和更新,各種各樣的光學設備層出不窮,尤其在ar頭戴式設備中。用戶通常將ar頭戴式設備佩戴于頭部,因此對設備的重量、體積、外觀等都有較高要求。光機結構作為ar頭戴式設備中的重要模塊,多被安裝在鏡腿前端與鏡片靠近的位置,光機結構的體積、尺寸比例對ar頭戴式設備的外觀有至關重要的影響,為了匹配鏡腿形態,需要壓縮光機結構的高度。

    2、目前的光機結構通常為lcos光機,lcos光機為被動發光型,需要有照明模塊照射至lcos芯片。為讓lcos芯片被均勻照亮,照明模塊要進行光束的整形設計,通常包含準直、混光等功能。受光機結構及光路限制,lcos光機較難實現細長型的結構形態。

    3、也就是說,現有技術中的光機結構存在高度壓縮困難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光機結構,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光機結構存在高度壓縮困難的問題。

    2、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光機結構,包括:照明模塊,照明模塊包括光源和依序設置在光源的出光路徑上的第一反射式復眼結構、第二反射式復眼結構和第一場鏡,第一反射式復眼結構和第二反射式復眼結構沿第一方向相對設置,且第一反射式復眼結構和第二反射式復眼結構之間具有夾角;成像模塊,成像模塊包括成像透鏡組、偏振分光棱鏡和lcos芯片,成像透鏡組和lcos芯片分別設置在偏振分光棱鏡的一組相對的兩側,第一場鏡位于第二反射式復眼結構與偏振分光棱鏡之間,且第一場鏡、成像透鏡組和lcos芯片位于偏振分光棱鏡的不同側,光源位于lcos芯片遠離偏振分光棱鏡的一側,第一方向與成像透鏡組的光軸方向平行。

    3、進一步地,照明模塊還包括整形透鏡組,整形透鏡組位于光源的出光側,光源發射的光束經整形透鏡組后的光束發散角θ滿足:0°<θ<50°。

    4、進一步地,光源的光軸方向與成像透鏡組的光軸方向垂直或平行,當光源的光軸方向與成像透鏡組的光軸方向平行時,照明模塊還包括反射鏡,反射鏡位于光源與第一反射式復眼結構之間且位于lcos芯片遠離偏振分光棱鏡的一側,反射鏡用于實現光源與第一反射式復眼結構之間光路的偏折。

    5、進一步地,反射鏡傾斜于光源的光軸設置。

    6、進一步地,第一反射式復眼結構具有第一反射面,第一反射面由多個第一微反射面陣列而成,第二反射式復眼結構具有第二反射面,第二反射面由多個第二微反射面陣列而成,第一微反射面的數量與第二微反射面的數量相同;和/或多個第一微反射面與多個第二微反射面一一對應。

    7、進一步地,第一微反射面的邊長大于等于0.05mm且小于等于2mm;和/或第二微反射面的邊長大于等于0.05mm且小于等于2mm。

    8、進一步地,照明模塊還包括第二場鏡和第三場鏡,第二場鏡和第三場鏡沿遠離偏振分光棱鏡方向布置在偏振分光棱鏡與lcos芯片之間。

    9、進一步地,光機結構還包括起偏器和1/4波片,起偏器設置在第一場鏡與偏振分光棱鏡之間,1/4波片位于成像透鏡組與偏振分光棱鏡之間。

    10、進一步地,成像透鏡組由多個透鏡組成,成像透鏡組的光闌位于多個透鏡遠離偏振分光棱鏡的一側,成像透鏡組的光瞳直徑epd滿足:3mm<epd<8mm;和/或成像透鏡組的視場角fov滿足:20°<fov<90°。

    11、進一步地,光機結構在第二方向上的高度h滿足:h≤10mm,第二方向與成像透鏡組的光軸垂直。

    12、應用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光機結構包括照明模塊和成像模塊,照明模塊包括光源和依序設置在光源的出光路徑上的第一反射式復眼結構、第二反射式復眼結構和第一場鏡,第一反射式復眼結構和第二反射式復眼結構沿第一方向相對設置,且第一反射式復眼結構和第二反射式復眼結構之間具有夾角;成像模塊包括成像透鏡組、偏振分光棱鏡和lcos芯片,成像透鏡組和lcos芯片分別設置在偏振分光棱鏡的一組相對的兩側,第一場鏡位于第二反射式復眼結構與偏振分光棱鏡之間,且第一場鏡、成像透鏡組和lcos芯片位于偏振分光棱鏡的不同側,光源位于lcos芯片遠離偏振分光棱鏡的一側,第一方向與成像透鏡組的光軸方向平行。

    13、通過將光源設置在lcos芯片遠離偏振分光棱鏡的一側,使得光源位于成像模塊的長度方向上,同時在光源的出光方向設置第一反射式復眼結構、第二反射式復眼結構,且規劃第一反射式復眼結構和第二反射式復眼結構沿第一方向相對設置,使得光源出射的光依次經過第一反射式復眼結構、第二反射式復眼結構的反射實現光路的轉折,從而將光反射至第一場鏡中,進而經偏振分光棱鏡反射至lcos芯片處,lcos芯片將接收到的光反射,并透過偏振分光棱鏡進入成像透鏡組,進而經成像透鏡組實現成像。本申請的光機結構通過合理布置光源位置以及各器件的搭配,能夠壓縮光機結構的高度,從而形成細長型的光機形態,將絕大部分照明總長疊加至光機結構的長度方向也就是第一方向,從而使得本申請的光機結構應用在ar眼鏡中時使得ar眼鏡整體纖細、輕薄,提升用戶的使用體驗。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光機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機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模塊還包括整形透鏡組(90),所述整形透鏡組(90)位于所述光源(10)的出光側,所述光源(10)發射的光束經所述整形透鏡組(90)后的光束發散角θ滿足:0°<θ<5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機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10)的光軸方向與所述成像透鏡組(60)的光軸方向垂直或平行,當所述光源(10)的光軸方向與所述成像透鏡組(60)的光軸方向平行時,所述照明模塊還包括反射鏡(80),所述反射鏡(80)位于所述光源(10)與所述第一反射式復眼結構(20)之間且位于所述LCOS芯片(70)遠離所述偏振分光棱鏡(50)的一側,所述反射鏡(80)用于實現光源(10)與所述第一反射式復眼結構(20)之間光路的偏折。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光機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鏡(80)傾斜于所述光源(10)的光軸設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機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式復眼結構(20)具有第一反射面,所述第一反射面由多個第一微反射面(21)陣列而成,所述第二反射式復眼結構(30)具有第二反射面,所述第二反射面由多個第二微反射面(31)陣列而成,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光機結構,其特征在于,

    7.根據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光機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模塊還包括第二場鏡(42)和第三場鏡(43),所述第二場鏡(42)和所述第三場鏡(43)沿遠離所述偏振分光棱鏡(50)方向布置在所述偏振分光棱鏡(50)與所述LCOS芯片(70)之間。

    8.根據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光機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機結構還包括起偏器和1/4波片,所述起偏器設置在所述第一場鏡(41)與所述偏振分光棱鏡(50)之間,所述1/4波片位于所述成像透鏡組(60)與所述偏振分光棱鏡(50)之間。

    9.根據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光機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透鏡組(60)由多個透鏡組成,所述成像透鏡組(60)的光闌位于所述多個透鏡遠離所述偏振分光棱鏡(50)的一側,

    10.根據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光機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機結構在第二方向上的高度H滿足:H≤10mm,所述第二方向與所述成像透鏡組(60)的光軸垂直。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光機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機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模塊還包括整形透鏡組(90),所述整形透鏡組(90)位于所述光源(10)的出光側,所述光源(10)發射的光束經所述整形透鏡組(90)后的光束發散角θ滿足:0°<θ<5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機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10)的光軸方向與所述成像透鏡組(60)的光軸方向垂直或平行,當所述光源(10)的光軸方向與所述成像透鏡組(60)的光軸方向平行時,所述照明模塊還包括反射鏡(80),所述反射鏡(80)位于所述光源(10)與所述第一反射式復眼結構(20)之間且位于所述lcos芯片(70)遠離所述偏振分光棱鏡(50)的一側,所述反射鏡(80)用于實現光源(10)與所述第一反射式復眼結構(20)之間光路的偏折。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光機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鏡(80)傾斜于所述光源(10)的光軸設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機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式復眼結構(20)具有第一反射面,所述第一反射面由多個第一微反射面(21)陣列而成,所述第二...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程治明王聰賈敏謝檢來儲星宇明玉生汪杰陳遠
    申請(專利權)人:寧波舜宇奧來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aⅴ激情无码久久久无码|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AV| 粉嫩大学生无套内射无码卡视频 |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电影|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亚|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免费播放| 一级电影在线播放无码|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观看久久| 亚洲AV日韩AV高潮无码专区| 黑人无码精品又粗又大又长| 伊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中日韩亚洲人成无码网站| 一本加勒比HEZYO无码人妻|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麻豆丫| 18精品久久久无码午夜福利|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 一本无码中文字幕在线观| 国产午夜激无码av毛片| 亚洲人AV在线无码影院观看|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16| 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成人|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男人av无码天堂| 久久水蜜桃亚洲AV无码精品| 亚洲av无码偷拍在线观看| 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一区二区三区人妻无码| 亚洲日韩中文无码久久| 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一道av中文字幕无码 | 亚洲午夜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蜜臀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午夜.|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代蜜桃 | 国产高清无码二区| 爽到高潮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不卡无码人妻一区三区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