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取暖器散熱結(jié)構,包括:箱體,箱體內(nèi)部形成安裝腔;控制裝置,用于控制發(fā)熱裝置;固定底座,設置在箱體上,固定底座部分貫穿于安裝腔并延伸至外界;散熱件,抵接在控制裝置上,散熱件位于控制裝置與固定底座之間。通過把控制裝置安裝在固定底座上,在控制裝置與固定裝置形成的空間安裝散熱件,取暖器在工作時,通過散熱件抵接在控制裝置,能夠把控制裝置上的熱量傳導至散熱件上,通過固定底座部分貫穿安裝腔延伸至外界,控制裝置內(nèi)部能夠與外界進行空氣交換,提高散熱效率,通過固定底座和散熱件的相互配合,控制裝置的熱量能夠及時散熱,提高控制裝置中電子元器件的使用壽命,確保取暖器使用可靠性。確保取暖器使用可靠性。確保取暖器使用可靠性。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取暖器散熱結(jié)構
[0001]本技術涉及家電
,特別是涉及一種取暖器散熱結(jié)構。
技術介紹
[0002]取暖器散是一種用于取暖的設備,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電取暖器是以電為能源進行加熱供暖的取暖設備,也可叫做電采暖,可廣泛用于住宅、辦公室、賓館、商場、醫(yī)院、學校、火車車廂等移動供暖、簡易活動房等各類民用與公共建筑。電取暖器的功率大,發(fā)熱效果好,能帶給用戶很好的取暖體驗,但是電取暖器做功的時候,其產(chǎn)生的熱量也會影響到控制電路的電子元器件,當電取暖器長時間運行時且控制電路上的電子元器件得不到及時散熱,有可能造成部分電子元器件超過其能承受的溫度范圍,不能正常工作甚至損壞。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針對現(xiàn)有取暖器控制電路中的電子元器件散熱不及時的問題,提供一種取暖器散熱結(jié)構。
[0004]一種取暖器散熱結(jié)構,包括:箱體,所述箱體內(nèi)部形成安裝腔,所述安裝腔用于提供取暖器的發(fā)熱裝置和控制裝置安裝的空間;控制裝置,所述控制裝置用于控制發(fā)熱裝置;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設置在所述箱體上,所述固定底座部分位于所述安裝腔內(nèi),所述控制裝置設置在所述固定底座上,所述固定底座部分貫穿于所述安裝腔并延伸至外界;散熱件,所述散熱件抵接在所述控制裝置上,所述散熱件位于所述控制裝置與所述固定底座之間。
[0005]本申請公開的一種取暖器散熱結(jié)構,通過把控制裝置安裝在固定底座上,在控制裝置與固定裝置形成的空間安裝散熱件,取暖器在工作時,發(fā)熱裝置工作產(chǎn)生大量熱量,部分熱量輻射到控制控制裝置中的電路板及其元器件,通過散熱件抵接在控制裝置上,能夠把控制裝置上的熱量傳導至散熱件上,同時,通過固定底座部分貫穿安裝腔延伸至外界,從而控制裝置內(nèi)部能夠與外界進行空氣交換,提高散熱效率,通過固定底座和散熱件的相互配合,控制裝置的熱量能夠及時散熱,提高控制裝置中電子元器件的使用壽命,確保取暖器使用可靠性。
[0006]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殼體包括控制前殼和控制后殼,所述控制前殼蓋設在所述控制后殼上,所述控制前殼和所述控制后殼形成所述第一安裝腔,所述控制后殼設置在所述殼體主體上。
[0007]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控制裝置包括電路板和電源管理芯片,所述電源管理芯片設置在所述電路板上,所述散熱件分別與所述電路板和所述電源管理芯片抵接。由于電源管理芯片在加熱裝置工作時,需要不斷對加熱裝置的功率輸出進行調(diào)控,在自身做功發(fā)熱的同時還面臨發(fā)熱裝置的熱量輻射,因此需要及時散熱,通過電路板和電源管理芯片分別與散熱件相抵接,增大電源管理芯片與散熱件的接觸面積,提高電源管理芯片的散熱效率。
[0008]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固定底座設有連接柱,所述連接柱數(shù)量為多個,多個所述連接柱間隔分布在所述固定底座上,所述連接柱上形成螺紋槽,所述電路板設有與所述連接柱對應設置的第一通孔,所述電路板與所述連接柱抵接,所述連接柱的高度高于所述散熱件相對于所述固定底座的高度。通過在固定底座上設有連接柱,且連接柱上形成螺紋槽,利用螺絲分別穿過第一通孔、螺紋槽即可實現(xiàn)電路板與固定底座的固定連接,同時,通過連接柱的高度高于散熱件相對于固定底座的高度,使得在電路板與固定底座之間形成一定高度的活動空間,不僅為散熱件提供安裝空間,而且還提供充足的空間供電路板或散熱件與外界進行空氣交換,從而提高散熱效率。
[0009]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電路板開設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數(shù)量不少于兩個,所述散熱件形成與所述第二通孔對應設置的第三通孔。通過電路板和散熱件分別形成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利用螺絲分別穿過第二通孔和第二通孔即可實現(xiàn)電路板與散熱件的固定連接,使得電路板與散熱件的接觸更為密切,從而使電路板上的熱量更好地傳導至散熱件上,同時采用螺絲的方式實現(xiàn)電路板和散熱件的連接,能夠在電路板發(fā)生故障時,把發(fā)熱件從電路板上拆分出去,有針對性的維修或替換。
[0010]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固定底座包括安裝部和散熱部,所述安裝部設置在所述箱體上,所述散熱部設置在所述安裝部上,所述箱體底部形成第四通孔,所述散熱部部分貫穿所述第四通孔,所述散熱部與所述第四通孔卡接,所述安裝部、散熱部和所述箱體形成容置空間,所述控制裝置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置空間內(nèi),所述散熱部貫穿所述第四通孔的部分上形成散熱孔,所述散熱孔與所述容置空間連通。通過在箱體底部開設第四通孔,在固定底座與箱體的安裝過程中,首先把固定底座中的散熱部插入第四通孔中直到散熱部與固定底座發(fā)生卡接完成限位,散熱部貫穿第四通孔的部分與箱體的底部形成散熱孔,控制裝置內(nèi)的熱量能夠通過散熱孔與外界空氣發(fā)生熱量交換從而達到散熱效果。
[0011]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散熱部形成擋片,所述擋片的數(shù)量為多個,多個所述擋片間隔分布在散熱部上。通過在散熱部上設置多個擋片,使得單個散熱孔被分成多個小口徑的散熱孔,避免一些異物通過散熱孔進入到取暖器內(nèi)部對取暖器的工作造成影響或損壞,或是避免兒童通過散熱孔伸進取暖器內(nèi)部觸電等,提高取暖器的安全性能。
[0012]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安裝部與所述散熱部為一體成型。
[0013]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散熱部或所述安裝部設有固線結(jié)構,所述固線結(jié)構包括固定件和連接件,所述固定件設置在所述散熱部上,所述連接件設置在所述固定件上,所述連接件與所述固定件連接形成卡線通孔,所述連接件與所述固定件可拆卸連接。通過在散熱部或安裝部上開設固線結(jié)構,能夠使電源線與電路板的連接更為牢固,避免因意外拉扯電源線輕易從電路板上脫落,固線結(jié)構具體使用過程為,連接件與固定件之間通過螺絲實現(xiàn)固定連接,在連接件和固定件之間形成卡線通孔,電源線穿過卡線通孔與電路板連接,當螺絲擰的越緊,卡線通孔的口徑就越小,電源線的固定就越牢固。
[0014]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還包括隔板,所述隔板設置在所述箱體上,所述隔板位于所述安裝腔內(nèi),所述隔板用于把所述安裝腔分隔成至少兩個空間。通過在安裝腔內(nèi)安裝隔板,隔板把安裝腔分隔成多個部分,具體地,隔板把安裝腔分隔成兩部分,其中一部分用于安裝發(fā)熱裝置,其中一部分用于安裝控制裝置,通過設置隔板,能夠阻斷大部分因發(fā)熱裝置工作產(chǎn)生的熱量影響到控制裝置,提高對控制裝置的防護性能。
[0015]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隔板形成穿線孔,所述穿線孔數(shù)量為多個,多個所述穿線孔間隔分布在所述隔板上。通過在隔板上開設穿線孔,發(fā)熱裝置與控制裝置連接的導線能夠通過這些穿線孔實現(xiàn)連通,同時,多個穿線孔能夠?qū)Ь€進行分類整理,根據(jù)不同的接線要求選擇不同穿線孔,提高取暖器內(nèi)部布線整潔度。
[0016]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散熱件包括連接板和多個散熱片,多個所述散熱片設置在所述連接板上。
[0017]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散熱件材質(zhì)為銅片或鋁合金。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取暖器散熱結(jié)構隱藏部分殼體的第一方向立體圖;
[0019]圖2為取暖器散熱結(jié)構第二方向立體圖;
[0020]圖3為取暖器散熱結(jié)構部分結(jié)構示意圖;
[0021]圖4為固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取暖器散熱結(jié)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箱體(1),所述箱體(1)內(nèi)部形成安裝腔(101),所述安裝腔(101)用于提供取暖器的發(fā)熱裝置(2)和控制裝置(3)安裝的空間;控制裝置(3),所述控制裝置用于控制發(fā)熱裝置;固定底座(4),所述固定底座(4)設置在所述箱體(1)上,所述固定底座(4)部分位于所述安裝腔(101)內(nèi),所述控制裝置(3)設置在所述固定底座(4)上,所述固定底座(4)部分貫穿于所述安裝腔(101)并延伸至外界;散熱件(5),所述散熱件(5)抵接在所述控制裝置(3)上,所述散熱件(5)位于所述控制裝置(3)與所述固定底座(4)之間。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取暖器散熱結(jié)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裝置(3)包括電路板(31)和電源管理芯片(32),所述電源管理芯片(32)設置在所述電路板(31)上,所述散熱件(5)分別與所述電路板(31)和所述電源管理芯片(32)抵接。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取暖器散熱結(jié)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4)設有連接柱(421),所述連接柱(421)數(shù)量為多個,多個所述連接柱(421)間隔分布在所述固定底座(4)上,所述連接柱(421)上形成螺紋槽,所述電路板(31)設有與所述連接柱(421)對應設置的第一通孔(301),所述電路板(31)與所述連接柱(421)抵接,所述連接柱(421)的高度高于所述散熱件(5)相對于所述固定底座(4)的高度。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取暖器散熱結(jié)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路板(31)開設第二通孔(302),所述第二通孔(302)數(shù)量不少于兩個,所述散熱件(5)形成與所述第二通孔(302)對應設置的第三通孔(501)。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取暖器散熱結(jié)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4)包括安裝部(41)和散熱部(42),所述安裝部(41)設置在所述箱體(1)上,所述散熱部(42)設置在所述安裝部(4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張繼勇,祝焱明,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宏伙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