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加工中心新型吸塵機構,包括吸塵組件和吹氣組件;吸塵組件和吹氣組件相互連接;吸塵組件包括吸塵器和吸塵罩;吸塵罩上設置有毛刷,吸塵罩連接有升降機;吸塵罩具有吸塵管口和吸塵通道,吸塵管口通過吸塵管與吸塵器連接,吸塵管口與吸塵通道連通;吹氣組件包括吹氣機、X軸吹氣管組和Y軸吹氣管組,X軸吹氣管組和Y軸吹氣管組分別連接一個吹氣機;X軸吹氣管組和Y軸吹氣管組相互垂直設置。通過對吸塵罩的改進,在吸塵罩四方安裝合適角度的吹氣機構,在主軸切削時,對切削的槽路主動吹入高壓氣體,將槽路內的木削吹起,使之懸浮在吸塵罩內,此時吸塵管內的真空吸力便可輕易將其吸走,提高了吸塵效率。提高了吸塵效率。提高了吸塵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加工中心新型吸塵機構
[0001]本技術涉及木材加工設備領域,具體涉及到一種加工中心新型吸塵機構。
技術介紹
[0002]傳統加工中心主軸吸塵機構是被動吸塵,只在主軸吸塵罩上接入一根吸塵管,吸塵管另一端連接吸塵器或中央吸塵系統。通過管道內的吸力將主軸刀具切削產生的木削吸走。但在實際使用時,主軸切削過程中,只有不到30%的木削能被吸走,刀具切削的槽路里,會殘留很多無法吸走的木削,特別是板材厚度越厚,板材密度越大,殘留的木削就越多。在機器切削完成,取走板材的時候,殘留的灰塵就會大量散發到環境中,這對生產人員的身體健康及企業生產環境都產生了極為不好的影響。同時吸走的木削會進行回收利用,重新生產成板材,木削吸塵效率過低也對企業效率產生了負面影響。
技術實現思路
[0003]本技術提出了一種加工中心新型吸塵機構,用以解決
技術介紹
中描述的技術問題。
[0004]一種加工中心新型吸塵機構,包括吸塵組件和吹氣組件;吸塵組件和吹氣組件相互連接;
[0005]吸塵組件包括吸塵器和吸塵罩;吸塵罩上設置有毛刷,吸塵罩連接有升降機;吸塵罩具有吸塵管口和吸塵通道,吸塵管口通過吸塵管與吸塵器連接,吸塵管口與吸塵通道連通;
[0006]吹氣組件包括吹氣機、X軸吹氣管組和Y軸吹氣管組,X軸吹氣管組和Y軸吹氣管組分別連接一個吹氣機;X軸吹氣管組和Y軸吹氣管組相互垂直設置。
[0007]本技術對吸塵機構進行了如下進一步的設計,用以完善整個吸塵機構的技術方案。
[0008]作為本技術進一步的設計,吸塵組件和吹氣組件連接在同一個主軸電機上,吸塵組件和吹氣組件連接在主軸電機連接主軸的一側。
[0009]作為本技術進一步的設計,X軸吹氣管組和Y軸吹氣管組均包括至少兩個吹氣管,X軸吹氣管組和Y軸吹氣管組的四個吹氣管呈十字形分布。
[0010]作為本技術進一步的設計,毛刷為排線毛刷。
[0011]作為本技術進一步的設計,X軸吹氣管組和Y軸吹氣管組均固定在主軸上。
[0012]本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通過對吸塵罩的改進,在吸塵罩四方安裝合適角度的吹氣機構,在主軸切削時,對切削的槽路主動吹入高壓氣體,將槽路內的木削吹起,使之懸浮在吸塵罩內,此時吸塵管內的真空吸力便可輕易將其吸走,提高了吸塵效率。
附圖說明
[0014]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之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顯示出的結構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5]圖1為本技術一個實施例的吸塵機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6]其中,1
?
主軸電機,2
?
升降機,3
?
吸塵罩,4
?
吸塵管口,5
?
X軸吹氣管組,6
?
Y軸吹氣管組,7
?
毛刷,8
?
吸塵通道。
具體實施方式
[0017]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
[0018]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技術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19]本技術提出了一種加工中心新型吸塵機構,用于更為快速高效的吸塵。包括吸塵組件和吹氣組件;吸塵組件和吹氣組件相互連接;吸塵組件包括吸塵器和吸塵罩3;吸塵罩3上設置有毛刷7,吸塵罩3連接有升降機3。吸塵罩3具有吸塵管口4和吸塵通道8,吸塵管口4通過吸塵管與吸塵器連接,吸塵管口4與吸塵通道8連通;在吸塵器啟動吸塵時通過吸塵管和吸塵通道8將主軸工作時產生的木屑吸走。吹氣組件包括吹氣機、X軸吹氣管組5和Y軸吹氣管組6,X軸吹氣管組5和Y軸吹氣管組6分別連接一個吹氣機;X軸吹氣管組5和Y軸吹氣管組6相互垂直設置。將吸塵組件和吹氣組件連接在同一個主軸上電機上,同時將吸塵組件和吹氣組件安裝在主軸電機1安裝主軸的一側。通過兩個吹氣機分別控制X軸吹氣組件和Y軸吹氣組件,即可實現X軸吹氣組件和Y軸吹氣組件的交替吹氣。X軸吹氣管組5包括兩個吹氣管,Y軸吹氣管組6包括兩個吹氣管。X軸吹氣管組5和Y軸吹氣管組6的四個吹氣管呈十字形分布,四個吹氣管分別安裝在主軸電機1安裝主軸的一側。
[0020]升降機3固定在主軸電機1上,通過升降機3推動吸塵罩3在主軸電機1上上下移動。升降機3可以為電動缸,并以主軸電機1作為受力點,推動吸塵罩3移動。
[0021]本實施例中,毛刷7為排線毛刷。毛刷7在吸塵罩3上呈矩形分布,并可以通過螺釘將毛刷7安裝在吸塵罩3內側。毛刷7將四個吹氣管圍住,避免吹氣管在吹氣時將木屑吹到矩形分布的毛刷7的外部。
[0022]本實施例中,X軸吹氣管口5和Y軸吹氣管組6的四個吹氣管在主軸電機1上的位置分別對應矩形分布的排線毛刷各邊的中部。
[0023]整個裝置的工作過程為:主軸在動作進行木板加工時,升降機3推動吸塵罩3下移,使吸塵罩3內側的排線毛刷7將主軸圍成一個封閉空間;并在主軸進行X軸移動或Y軸移動時使對應的X軸吹氣組件或者Y軸吹氣組件向主軸行進的溝槽內吹氣,將木屑吹起,木屑會在毛刷7所形成的封閉空間內漂浮,此時啟動吸塵器,吸塵器通過吸塵管和吸塵通道8將漂浮的木屑吸走。兩組分離的吹氣口保證了設備消耗少量的壓縮空氣就可實現高效的除塵,經
過實際加工測試,新型吸塵機構能夠吸走切削槽路中95%的木削,遠高于傳統吸塵機構30%的吸塵效果。
[0024]雖然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了詳細地描述,但不應理解為對本專利的保護范圍的限定。在權利要求書所描述的范圍內,本領域技術人員不經創造性勞動即可做出的各種修改和變形仍屬本專利的保護范圍。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加工中心新型吸塵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塵組件和吹氣組件;吸塵組件和吹氣組件相互連接;所述吸塵組件包括吸塵器和吸塵罩;吸塵罩上設置有毛刷,吸塵罩連接有升降機;吸塵罩具有吸塵管口和吸塵通道,吸塵管口通過吸塵管與吸塵器連接,吸塵管口與吸塵通道連通;所述吹氣組件包括吹氣機、X軸吹氣管組和Y軸吹氣管組,所述X軸吹氣管組和Y軸吹氣管組分別連接一個吹氣機;所述X軸吹氣管組和Y軸吹氣管組相互垂直設置。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加工中心新型吸塵機構,其特征在于,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蔡睿超,蔡佳畦,茍元鵬,李茂洪,
申請(專利權)人:成都弘林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