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方便除垢的燃氣供熱系統,屬于鍋爐技術領域。其技術方案為:一種方便除垢的燃氣供熱系統,包括鍋爐本體、集水箱和水冷壁,所述水冷壁包括若干個連通所述鍋爐本體和集水箱的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鍋爐本體的內壁以及所述集水箱的內壁上設置有軌道,所述軌道內滑動設置有放置架,所述軌道位于所述水冷壁開口處的兩側;還包括能夠放置在所述放置架上用于對所述管道內壁進行清理的水垢清理機構。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為:方便對鍋爐的水冷壁進行除垢進而實現節能的目的。冷壁進行除垢進而實現節能的目的。冷壁進行除垢進而實現節能的目的。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方便除垢的燃氣供熱系統
[0001]本案為分案申請,原申請的專利技術名稱為:一種節能型燃氣供熱系統,原申請的申請日為:2022
?
05
?
23,原申請的申請號為: CN202210560359.9。
[0002]本專利技術屬于鍋爐
,尤其涉及一種方便除垢的燃氣供熱系統。
技術介紹
[0003]鍋爐在長時間運行之后會造成水冷壁內部結垢,尤其是在水冷壁水平段會集留大量水垢。水冷壁結垢之后會影響鍋爐換熱,使汽包產汽量不足,鍋爐達不到額定蒸發量,使水冷壁吸熱量降低,降低效率,造成資源浪費。
[0004]目前對于水冷壁的除垢一般采用化學清洗隨鍋爐本體一起處理,由于水冷壁內徑較小,水流速較快,清洗效果差。
技術實現思路
[0005]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以方便對鍋爐的水冷壁進行除垢的燃氣供熱系統。
[0006]本專利技術是通過如下措施實現的:一種方便除垢的燃氣供熱系統,包括鍋爐本體、集水箱和水冷壁,所述水冷壁包括若干個連通所述鍋爐本體和集水箱的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鍋爐本體的內壁以及所述集水箱的內壁上設置有軌道,所述軌道內滑動設置有放置架,所述軌道位于所述水冷壁開口處的兩側;還包括能夠放置在所述放置架上用于對所述管道內壁進行清理的水垢清理機構。
[0007]所述水垢清理機構包括圓形柱體和套設在所述圓形柱體外側的筒體,所述筒體的上端外側對稱設置有耳板;還包括一端面為曲面的V型桿,所述V型桿的另一端設置有刮刀,所述V型桿的連接處轉動設置在所述耳板上,所述圓形柱體的兩側設置有與所述V型桿一端配合的開口,所述開口的上端內壁設置有與所述曲面配合的弧形槽,所述圓形柱體的中間位置開通有氣道,所述氣道的上端通過旋轉接頭連接有上氣管,所述上氣管連接氣泵,所述氣道的下端通過下氣管連接有氣囊,所述氣囊包括能夠封堵所述管道的大徑部和能夠伸入到所述筒體內部的小徑部,所述圓形柱體下端設置有能夠與所述小徑部上端接觸的頂板,所述下氣管位于兩個所述頂板之間,所述氣囊與下氣管之間設置有單向閥;所述旋轉接頭可以實現圓形柱體轉動而上氣管不轉的效果,為現有技術,在此不再贅述;所述氣泵經上氣管、氣道、下氣管和單向閥往所述氣囊充氣,所述氣囊充氣后所述大徑部能夠頂在管道的內壁上并起到封堵作用,所述小徑部能夠將所述頂板頂起,所述頂板帶動所述圓形柱體上移,所述弧形槽與所述曲面配合使所述V型桿外端上的刮刀能夠頂在所述管道的內壁上。所述弧形槽和所述開口的配合構成了放置所述V型桿一端的空間,可以使所述V型桿的一端在所述圓形柱體上移和復位的過程中不會脫離所述弧形槽和開口。
[0008]還包括驅動所述圓形柱體轉動的驅動機構,所述驅動機構包括筒型支架,所述圓
形柱體轉動設置在所述筒型支架上,所述圓形柱體的上端面同心且固定設置有外齒圈,所述筒型支架上轉動設置有與所述外齒圈嚙合的主動齒輪,所述主動齒輪通過帶有減速器的電機驅動。所述電機固定在所述筒型支架上。
[0009]所述下氣管包括豎直段和水平段,所述水平段的下端與所述氣囊連接,所述豎直段的下端設置有若干透氣孔,所述豎直段的外側套接有能夠封堵所有透氣孔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下端通過支撐桿與所述小徑部,所述透氣孔能夠對管道的內壁進行吹氣。
[0010]所述小徑部的上端固定設置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桿與所述支撐板固定連接,所述筒體的側壁上開通有允許所述支撐板上下移動的條形口。
[0011]所述V型桿通過軸轉動設置在所述V型桿且所述軸的軸線與所述筒體的軸線空間垂直。
[0012]所述支撐板通過彈簧設置在所述筒體上。
[0013]所述軌道包括對稱設置的兩個固定桿,所述固定桿上均貫穿設置有T型槽,兩個所述T型槽內均滑動設置有T型滑塊,所述放置架固定在兩個所述T型滑塊上,所述放置架上設置有與所述筒體配合的弧形托板,所述水垢清理機構脫離管道后所述筒體能夠放置在所述弧形托板上。所述T型滑塊能夠沿著所述T型槽到達水冷壁的所有管道。
[0014]所述上氣管可以采用中空軟軸代替,這樣可以提高強度,所述V型桿的夾角一般為70
?
90度。
[0015]工作原理:當需要對鍋爐的水冷壁進行清理時,水冷壁的水平段一般會比豎直段水垢多,一般可以進清理水平段的管道。清理前,停止運行鍋爐,工作人員從鍋爐本體或集水箱的檢修口進入到鍋爐本體或集水箱的內部,然后將整個裝置放置到水冷壁的管道內,當到達指定位置時,裝置的放置可以通過人工輔助實現,在此不再贅述(一般是到達管道水平段和豎直段的連接處),啟動氣泵往所述氣囊中充氣,所述氣囊充滿氣體之后通過所述支撐板將所述頂板頂起,所述頂板帶動所述圓形柱體往上移動,由于所述V型槽的一端設置在所述開口和弧形槽內,通過所述弧形槽和開口的配合將所述V型桿的一端頂起,使所述V型桿轉動,進而使所述V型桿的另一端往管道的內壁外擴直到所述刮刀頂在管道的內壁上,然后啟動所述電機,通過所述電機驅動所述主動齒輪轉動,所述主動齒輪驅動所述外齒圈轉動,所述外齒圈帶動所述圓形柱體沿著所述筒型支架轉動,所述刮刀則延伸管道內壁對管道內壁的水垢進行清理。由于所述氣囊的大徑部充氣之后對管道進行了封堵,刮除夠的水垢均被所述氣囊擋住,不會落到氣囊下方的位置,可以避免清理后的水垢落到水冷壁的豎直段;然后通過拉動所述上氣管將裝置逐漸往管道的出口運動,在拉動的過程中,所述刮刀持續對管道的內壁進行清理,同時氣囊會將刮除后的水垢帶出。
[0016]另外,當所述氣囊將頂板頂起時,所述密封圈也被頂起并脫離所述透氣孔,由于所述氣囊設置有單向閥,大部分的氣體會經過所述透氣孔對管道的內壁進行吹氣,進一步提高清理效果。
[0017]當需要清理另一個管道時,可以將裝置放置在弧形板上,推動放置架沿著所述軌道移動,直到另一個管道,避免人工拿著行走,并且軌道位于水冷壁的開口處,方便將裝置放置在待清理的管道內。
[0018]當需要對整個管道進行清理時,可以通過現有能夠在管道內部行走的機器人帶動
本裝置。
[001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可以輔助人工 對水冷壁的管道進行清理,尤其針對水垢較多的水平管段;通過能夠轉動的刮刀和氣體的配合實現水垢的清理;所述氣囊既可以實現對所述刮刀的定位同時可以對管道的內壁進行封堵實現擋住被除掉的水垢的作用;通過對水冷壁水垢的清理實現了整個供熱系統的效果,進而節約資源。
附圖說明
[0020]圖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A處的局部放大圖;圖3為放置架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放置在管道內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水垢清理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與圖5角度不同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氣囊、筒體和圓形柱體的內部結構示意圖;圖8為圓形柱體及其相關件的結構示意圖;圖9為氣囊和支撐板的結構示意圖;圖10為V型桿的結構示意圖;其中,附圖標記為:1、圓形柱體;2、筒體;3、筒型支架;4、V型桿;5、刮刀;6、氣囊;7、支撐板;8、氣道;9、固定桿;10、鍋爐本體;11、集水箱;12、密封圈;10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方便除垢的燃氣供熱系統,包括鍋爐本體、集水箱和水冷壁,所述水冷壁包括若干個連通所述鍋爐本體和集水箱的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鍋爐本體的內壁以及所述集水箱的內壁上設置有軌道,所述軌道內滑動設置有放置架,所述軌道位于所述水冷壁開口處的兩側;還包括能夠放置在所述放置架上用于對所述管道內壁進行清理的水垢清理機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除垢的燃氣供熱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垢清理機構包括圓形柱體和套設在所述圓形柱體外側的筒體,所述筒體的上端外側對稱設置有耳板;還包括一端面為曲面的V型桿,所述V型桿的另一端設置有刮刀,所述V型桿的連接處轉動設置在所述耳板上,所述圓形柱體的兩側設置有與所述V型桿一端配合的開口,所述開口的上端內壁設置有與所述曲面配合的弧形槽,所述圓形柱體的中間位置開通有氣道,所述氣道的上端通過旋轉接頭連接有上氣管,所述上氣管連接氣泵,所述氣道的下端通過下氣管連接有氣囊,所述氣囊包括能夠封堵所述管道的大徑部和能夠伸入到所述筒體內部的小徑部,所述圓形柱體下端設置有能夠與所述小徑部上端接觸的頂板,所述下氣管位于兩個所述頂板之間,所述氣囊與下氣管之間設置有單向閥;所述氣泵經上氣管、氣道、下氣管和單向閥往所述氣囊充氣,所述氣囊充氣后所述大徑部能夠頂在管道的內壁上并起到封堵作用,所述小徑部能夠將所述頂板頂起,所述頂板帶動所述圓形柱體上移,所述弧形槽與所述曲面配合使所述V型桿外端上的刮刀能夠頂在所述管道的內壁上。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便除垢的燃氣...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學妙,鄭祥玉,孫云杰,張林,劉夕華,徐偉萍,張強,高猛,張繼亮,吳云昌,張玉國,
申請(專利權)人:青島能源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