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煙油攪拌技術領域,一種具有防掛壁的煙油攪拌罐,包括有攪拌罐本體,驅動電機固定于攪拌罐本體的上端,驅動電機的輸出端傳動連接有連接軸,連接軸的另一端貫穿攪拌罐本體的上端外殼固定連接有絞龍攪拌桿、刮除機構和錐形攪拌桿,刮除機構位于絞龍攪拌桿的上方,絞龍攪拌桿位于錐形攪拌桿的上方,刮除裝置上固定有若干個刮除桿,若干個刮除桿上皆固定有若干個擾流板,若干個刮除桿上的擾流板沿豎直方向交錯設置,攪拌罐本體上端設有進料漏斗,攪拌罐本體下端設有出料管,出料管上設有限流機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使用絞龍攪拌桿,在對材料進行攪拌的同時,帶動上端的材料向下移動,在擾流板與錐形攪拌桿的共同作用下,使各種材料融合的更快,更徹底。更徹底。更徹底。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具有防掛壁的煙油攪拌罐
[0001]本技術涉及煙油攪拌
,具體講是一種具有防掛壁的煙油攪拌罐。
技術介紹
[0002]近年來,隨著控煙力度在不斷加強,不僅在公共場所全面禁煙,還加大了對戒煙控煙產品開發的支持力度,電子煙作為一種重要的戒煙控煙產品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廣。
[0003]在電子煙煙油生產過程中,常常需要將多種液體材料加入攪拌器,并通過攪拌器將多種液體攪拌均勻并發生反應,從而得到我們想要的煙油液。
[0004]現有的攪拌裝置對材料進行攪拌,由于各種液體材料的密度不同,不同的材料位于不同的高度,上攪拌器水平轉動,使各種材料被攪拌均勻,需要時間較長,而在攪拌完成后,由于煙油具有一定的粘稠性,極易粘連在攪拌裝置的內壁上,影響出料效果。
技術實現思路
[0005]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防掛壁的煙油攪拌罐,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
[0006]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具有防掛壁的煙油攪拌罐,包括有攪拌罐本體,所述攪拌罐本體內設有攪拌裝置,所述攪拌裝置的包括有驅動電機、連接軸、絞龍攪拌桿、擾流板錐形攪拌桿、刮除桿和刮除機構,所述驅動電機固定于所述攪拌罐本體的上端,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端傳動連接有連接軸,所述連接軸的另一端貫穿所述攪拌罐本體的上端外殼固定連接有絞龍攪拌桿、刮除機構和錐形攪拌桿,所述刮除機構位于所述絞龍攪拌桿的上方,所述絞龍攪拌桿位于所述錐形攪拌桿的上方,所述刮除裝置上固定有若干個刮除桿,若干個所述刮除桿上皆固定有若干個擾流板,若干個所述刮除桿上的擾流板延豎直方向交錯設置,所述攪拌罐本體上端設有進料漏斗,所述攪拌罐本體下端設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設有限流機構。
[0007]進一步的,所述刮除機構包括有包括有底盤、盤形溝槽凸輪、滑塊、銷軸、滑動槽、第一齒輪、第二齒輪和轉動電機,所述底盤與所述連接軸固定連接,若干個所述刮除桿與若干個所述滑塊固定連接,若干所述滑塊均勻內嵌于所述底盤的中心開口周圍處,并且所述第一滑塊與所述底盤滑動連接,若干所述第一滑塊上均設有銷軸,所述滑塊上設有盤形溝槽凸輪,所述盤形溝槽凸輪的中心開口與所述底盤的中心開口為同軸線重合,所述盤形溝槽凸輪上設有與所述第一滑塊相對應的滑動槽,所述銷軸安裝在滑動槽內,并能沿滑動槽滑動,所述盤形溝槽凸輪的圓周上安裝有第二齒輪,所述底盤上設有第一齒輪,所述第一齒輪與所述第二齒輪相嚙合,所述底盤上設有轉動電機,所述轉動電機的輸出端貫穿所述底盤與所述第一齒輪固定連接。
[0008]進一步的,所述限流機構包括有控量塊、料道、凹槽、分料盤、控量電機和轉動軸,所述控量塊與所述出料管固定連接,所述控量塊內開設有料道,所述料道與所述出料管相
連通,所述出料快外壁固定有控量電機,所述控量電機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轉動軸,所述轉動軸貫穿所述控量塊與所述分料盤固定連接,所述分料盤設于所述控量塊內,且所述分料盤與所述控量塊緊密貼合,所述分料盤上對稱開設有若干個凹槽,且所述凹槽的截面寬度與所述料道的截面寬度相同。
[0009]進一步的,所述錐形攪拌桿的底端與所述攪拌罐本體的底端內壁相契合,所述攪拌罐本體的底端內壁呈漏斗狀。
[0010]進一步的,所述攪拌罐本體的下端設有支撐架,所述支撐架的下端四個角固定有支撐柱。
[0011]進一步的,所述盤形溝槽凸輪的中心開口比所述連接軸的直徑大,所述盤形溝槽凸輪與所述連接軸滑動連接。
[0012]本技術通過改進在此提供一種具有防掛壁的煙油攪拌罐,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改進及優點:
[0013]其一:本技術通過使用絞龍攪拌桿,在對材料進行攪拌的同時,帶動上端的材料向下移動,在擾流板的錐形攪拌桿的共同作用下,使各種材料融合的更快,更徹底。
[0014]其二:本技術通過使用掛除機構,在材料攪拌完成后,刮除桿延伸并貼合攪拌罐本體的內壁,對粘連在攪拌罐本體的內壁上的煙油進行刮除。
[0015]其三:本技術通過使用限流機構,由定量電機帶動分料盤轉動,分料盤上的凹槽對分料腔體中溶液進行定時定量分料,分好的溶液在分料盤的轉動下經下方的料道排出,有效避免了因溶液出料過多、過急等情況導致的溶液灑落溢出。
附圖說明
[0016]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解釋:
[0017]圖1為本技術的剖視圖;
[0018]圖2為本技術限流機構處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3為本技術刮除機構處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4為本技術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1]附圖標記說明:
[0022]1、攪拌罐本體;2、進料漏斗;3、驅動電機;4、轉動電機;5、控量電機;6、連接軸;7、絞龍攪拌桿;8、擾流板;9、錐形攪拌桿; 10、支撐架;11、料道;12、分料盤;13、凹槽;14、轉動軸;15、控量塊、;16、出料管;17、刮除桿;18、銷軸;19、盤形溝槽凸輪; 20、第二齒輪;21、滑塊;22、滑動槽;23、第一齒輪;24、底盤; 25、支撐柱。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將結合附圖1至圖4對本技術進行詳細說明,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24]本技術通過改進在此提供一種具有防掛壁的煙油攪拌罐,如圖1
?
4圖所示,包括有攪拌罐本體1,所述攪拌罐本體1內設有攪拌裝置,所述攪拌裝置的包括有驅動電機3、
連接軸6、絞龍攪拌桿7、擾流板8錐形攪拌桿9、刮除桿17和刮除機構,所述驅動電機3固定于所述攪拌罐本體1的上端,所述驅動電機3的輸出端傳動連接有連接軸6,所述連接軸6的另一端貫穿所述攪拌罐本體1的上端外殼固定連接有絞龍攪拌桿7、刮除機構和錐形攪拌桿9,所述刮除機構位于所述絞龍攪拌桿7的上方,所述絞龍攪拌桿7位于所述錐形攪拌桿9的上方,所述刮除裝置上固定有若干個刮除桿17,若干個所述刮除桿17上皆固定有若干個擾流板8,若干個所述刮除桿17上的擾流板8延豎直方向交錯設置,所述攪拌罐本體1上端設有進料漏斗2,所述攪拌罐本體1下端設有出料管16,所述出料管16上設有限流機構。通過使用絞龍攪拌桿 7,在對材料進行攪拌的同時,帶動上端的材料向下移動,在擾流板8 的錐形攪拌桿9的共同作用下,使各種材料融合的更快,更徹底。
[0025]具體的,所述刮除機構包括有包括有底盤24、盤形溝槽凸輪19、滑塊21、銷軸18、滑動槽22、第一齒輪23、第二齒輪20和轉動電機4,所述底盤24與所述連接軸6固定連接,若干個所述刮除桿17與若干個所述滑塊21固定連接,若干所述滑塊21均勻內嵌于所述底盤24的中心開口周圍處,并且所述第一滑塊21與所述底盤24滑動連接,若干所述第一滑塊21上均設有銷軸18,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具有防掛壁的煙油攪拌罐,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攪拌罐本體(1),所述攪拌罐本體(1)內設有攪拌裝置,所述攪拌裝置的包括有驅動電機(3)、連接軸(6)、絞龍攪拌桿(7)、擾流板(8)、錐形攪拌桿(9)、刮除桿(17)和刮除機構,所述驅動電機(3)固定于所述攪拌罐本體(1)的上端,所述驅動電機(3)的輸出端傳動連接有連接軸(6),所述連接軸(6)的另一端貫穿所述攪拌罐本體(1)的上端外殼固定連接有絞龍攪拌桿(7)、刮除機構和錐形攪拌桿(9),所述刮除機構位于所述絞龍攪拌桿(7)的上方,所述絞龍攪拌桿(7)位于所述錐形攪拌桿(9)的上方,所述刮除裝置上固定有若干個刮除桿(17),若干個所述刮除桿(17)上皆固定有若干個擾流板(8),若干個所述刮除桿(17)上的擾流板(8)沿豎直方向交錯設置,所述攪拌罐本體(1)上端設有進料漏斗(2),所述攪拌罐本體(1)下端設有出料管(16),所述出料管(16)上設有限流機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防掛壁的煙油攪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刮除機構包括有底盤(24)、盤形溝槽凸輪(19)、滑塊(21)、銷軸(18)、滑動槽(22)、第一齒輪(23)、第二齒輪(20)和轉動電機(4),所述底盤(24)與所述連接軸(6)固定連接,若干個所述刮除桿(17)與若干個所述滑塊(21)固定連接,若干所述滑塊(21)均勻內嵌于所述底盤(24)的中心開口周圍處,并且所述滑塊(21)與所述底盤(24)滑動連接,若干所述滑塊(21)上均設有銷軸(18),所述滑塊(21)上設有盤形溝槽凸輪(19),所述盤形溝槽凸輪(19)的中心開口與所述底盤(24)的中心開口為同軸線重合,所述盤形溝槽凸輪(19)上設有與所述滑塊(21)相對應的滑動槽(22),所述銷軸(18)安裝在滑...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尚紅俊,
申請(專利權)人:東莞尚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