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其包括設備本體;所述的本體上表面從左向右依次設有水池、搓衣板和控制模塊;所述的本體正面靠左一側設有腔門;所述的腔門和設于所述的水池底部的去污腔連接;所述的本體正面靠右一側設有水位刻度板;所述的沉淀腔通過帶有一號水泵的水管和過濾腔連接;所述的過濾腔下方通過水管連接設有消毒腔;所述的消毒腔通過帶有二號水泵的水管和儲水腔連接;所述的二號水泵將消毒后的水分流至儲水腔內和二號出水管排出;所述的儲水腔底部設有一號出水管;所述的一號出水管外側連接培育管道;本發明專利技術將洗滌衣物后的液體經處理后收集用于植物培育,多余的再排出,不僅有利于環境的保護,還能提高水資源二次利用率。次利用率。次利用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其屬于環境處理
技術介紹
[0002]1克的磷就可使藻類生長100克,嚴重的影響了環境的治理,故本專利技術提出了一種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其將洗滌衣物后的液體經處理后收集用于植物培育,多余的再排出,不僅有利于環境的保護,還能提高水資源二次利用率。
技術實現思路
[0003](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0004]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提出了一種將洗滌衣物后的液體經處理后收集用于植物培育,多余的再排出,不僅有利于環境的保護,還能提高水資源二次利用率的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0005](二)技術方案
[0006]本專利技術的一種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包括設備本體;所述的本體上表面從左向右依次設有水池、搓衣板和控制模塊;所述的本體正面靠左一側設有腔門;所述的腔門和設于所述的水池底部的去污腔連接;所述的本體正面靠右一側設有水位刻度板;所述的沉淀腔通過帶有一號水泵的水管和過濾腔連接;所述的過濾腔下方通過水管連接設有消毒腔;所述的消毒腔通過帶有二號水泵的水管和儲水腔連接;所述的二號水泵將消毒后的水分流至儲水腔內和二號出水管排出;所述的儲水腔底部設有一號出水管;所述的一號出水管外側連接培育管道。
[0007]進一步地,所述的搓衣板采用鉸鏈連接的方式和所述的本體連接,可向上開啟,后方設有用于連接水龍頭的安裝孔。
[0008]進一步地,所述的水池和搓衣板四周設有防止水溢出的限位板。
[0009]進一步地,所述的水池和去污腔之間連接設有沉淀腔。
[0010]進一步地,所述的過濾腔內部設有過濾網;所述的過濾網采用新型的纖維束作為過濾單元。
[0011]進一步地,所述的培育管道采用透明材質的U型結構;上下兩層均設有若干種植槽;所述的種植槽底部設有吸水棉線;所述的上層培育管道尾部和下層培育管道頂部均設有閥門。
[0012](三)有益效果
[0013]本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較,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一種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其將洗滌衣物后的液體經處理后收集用于植物培育,多余的再排出,不僅有利于環境的保護,還能提高水資源二次利用率。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一種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2是一種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0016]1?
本體;2
?
水池;3
?
安裝孔;4
?
搓衣板;5
?
限位板;6
?
控制模塊;
[0017]7?
水位刻度板;8
?
培育管道;81
?
種植槽;82
?
吸水棉線;83
?
閥門;9
?
沉淀腔;10
?
去污腔;11
?
一號水泵;111
?
二號水泵;12
?
過濾腔;121
?
過濾網;13
?
消毒腔;14
?
儲水腔;15
?
一號出水管;
[0018]151
?
二號出水管;16
?
腔門。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作為本專利技術較佳實施例:
[0020]如附圖1、2所示的一種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其包括:設備本體1;所述的本體1上表面從左向右依次設有水池2、搓衣板4和控制模塊6;所述的本體1正面靠左一側設有腔門16;所述的腔門16和設于所述的水池2底部的去污腔10連接;所述的本體1正面靠右一側設有水位刻度板7;所述的沉淀腔9通過帶有一號水泵11的水管和過濾腔12連接;所述的過濾腔12下方通過水管連接設有消毒腔13;所述的消毒腔13通過帶有二號水泵111的水管和儲水腔14連接;所述的二號水泵111將消毒后的水分流至儲水腔14內和二號出水管151排出;所述的儲水腔14底部設有一號出水管15;所述的一號出水管15外側連接培育管道8;
[0021]其中,所述的搓衣板4采用鉸鏈連接的方式和所述的本體1連接,可向上開啟,后方設有用于連接水龍頭的安裝孔3;所述的水池2和搓衣板4四周設有防止水溢出的限位板5;所述的水池2和去污腔10之間連接設有沉淀腔9;所述的過濾腔12內部設有過濾網121;所述的過濾網121采用新型的纖維束作為過濾單元;所述的培育管道8采用透明材質的U型結構;上下兩層均設有若干種植槽81;所述的種植槽81底部設有吸水棉線82;所述的上層培育管道8尾部和下層培育管道8頂部均設有閥門83。
[0022]本專利技術的一種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其將洗滌衣物后的液體經處理后收集用于植物培育,多余的再排出,不僅有利于環境的保護,還能提高水資源二次利用率。
[0023]上面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專利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專利技術的構思和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設計構思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人員對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做出的各種變型和改進,均應落入到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本專利技術請求保護的
技術實現思路
,已經全部記載在權利要求書中。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設備本體(1);所述的本體(1)上表面從左向右依次設有水池(2)、搓衣板(4)和控制模塊(6);所述的本體(1)正面靠左一側設有腔門(16);所述的腔門(16)和設于所述的水池(2)底部的去污腔(10)連接;所述的本體(1)正面靠右一側設有水位刻度板(7);所述的沉淀腔(9)通過帶有一號水泵(11)的水管和過濾腔(12)連接;所述的過濾腔(12)下方通過水管連接設有消毒腔(13);所述的消毒腔(13)通過帶有二號水泵(111)的水管和儲水腔(14)連接;所述的二號水泵(111)將消毒后的水分流至儲水腔(14)內和二號出水管(151)排出;所述的儲水腔(14)底部設有一號出水管(15);所述的一號出水管(15)外側連接培育管道(8)。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搓衣板(4...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旼,董科,
申請(專利權)人:王旼,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