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不銹鋼管運輸裝置,包括移動升降組件和堆疊保護組件,所述堆疊保護組件連接設于移動升降組件上,所述移動升降組件包括底座、行走輪、萬向輪、驅動電機、支撐架、螺桿、彈性聯(lián)軸器、連接桿、下滑槽、下滑塊、鉸接桿、頂座、上滑塊和上滑槽,所述堆疊保護組件包括限制立柱、定位孔、定位銷、輔助放置桿和限位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不銹鋼管生產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是指一種可以在不銹鋼管進行堆疊轉運時對每層不銹鋼管給予充分的保護和支撐的、增加摩擦力固定不銹鋼管不會隨意滑落的、能夠適應各種裝卸轉運高度的不銹鋼管運輸裝置。適應各種裝卸轉運高度的不銹鋼管運輸裝置。適應各種裝卸轉運高度的不銹鋼管運輸裝置。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一種不銹鋼管運輸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不銹鋼管生產設備
,具體是指一種不銹鋼管運輸裝置。
技術介紹
[0002]在現(xiàn)在社會中,不銹鋼管因其重量輕、耐腐性強、抗扭強度強以及美觀等特點而被廣泛應用于化工、輕工、機械儀表以及門窗建筑等領域,不銹鋼管的制備過程是將一定規(guī)格的不銹鋼帶通過轉軸輸送至制管機生產線上加工出不同規(guī)格的不銹鋼管,目前,隨著現(xiàn)代化生產,對不銹鋼管的需要越來越多,在不銹鋼管生產出后,需要對鋼管進行運輸,進行后續(xù)的加工或搬運,現(xiàn)在大多數(shù)生產不銹鋼管后進行轉運僅僅是將產出的不銹鋼管在推車或托盤等容器上進行堆放并在兩邊加以豎桿限制防止?jié)L落,這樣進行簡單堆放的推車或托盤在固定方面并沒有對不銹鋼管進行良好的固定,容易滑落對生產現(xiàn)場的工作人員造成傷害,同時,不銹鋼管存在自重,并且合格品需保證豎直,而簡單堆疊的不銹鋼管容易造成底層不銹鋼管的變形,從而導致瑕疵,影響使用,提高了次品率,影響生產成本和收益,而推車和托盤高度固定,不能針對不同高度的放置進行調整,轉運麻煩。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0003]針對上述情況,為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缺陷,本技術提供一種可以在不銹鋼管進行堆疊轉運時對每層不銹鋼管給予充分的保護和支撐的、增加摩擦力固定不銹鋼管不會隨意滑落的、能夠適應各種裝卸轉運高度的不銹鋼管運輸裝置。
[0004]本技術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本技術一種不銹鋼管運輸裝置,包括移動升降組件和堆疊保護組件,所述堆疊保護組件連接設于移動升降組件上,所述移動升降組件包括底座、行走輪、萬向輪、驅動電機、支撐架、螺桿、彈性聯(lián)軸器、連接桿、下滑槽、下滑塊、鉸接桿、頂座、上滑塊和上滑槽,所述行走輪與萬向輪連接設于底座下方,所述驅動電機連接設于底座內底壁上,所述支撐架連接設于底座內底壁上且與驅動電機輸出軸相對,所述螺桿一端可轉動連接設于支撐架內,所述彈性聯(lián)軸器連接設于螺桿另一端,所述下滑槽鑲嵌設于底座兩側壁內側,所述下滑塊可滑動設于下滑槽內,所述連接桿連接設于兩下滑塊之間,所述鉸接桿分別鉸接設于下滑塊與底座內側壁上且互相交叉鉸接,所述頂座鉸接設于鉸接桿頂部,所述上滑槽鑲嵌設于頂座內側壁上,所述上滑塊可移動設于上滑槽內,所述堆疊保護組件包括限制立柱、定位孔、定位銷、輔助放置桿和限位墊,所述限制立柱連接設于頂座上方兩側,所述定位孔均勻貫穿設于限制立柱上,所述定位銷插接設于定位孔內,所述輔助放置桿連接設于兩側定位銷之間,所述限位墊粘接設于輔助放置桿上面。
[0005]進一步地,所述螺桿為貫穿連接桿中間位置設置且螺桿與連接桿為螺接設置。
[0006]進一步地,所述鉸接桿為多組設置。
[0007]進一步地,所述輔助放置桿內部中空設置。
[0008]進一步地,所述限位墊為防滑橡膠且表面形狀為波浪型設置。
[0009]采用上述結構本技術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一種不銹鋼管運輸裝置,
在使用時,首先控制驅動電機,帶動螺桿轉動,使連接桿帶動下滑塊和鉸接桿使頂座進行舉升,舉升到合適高度后進行堆疊,先在最底層定位孔內通過定位銷固定好輔助放置桿,將不銹鋼管堆疊放置在輔助放置桿上的限位墊上,限位墊可使不銹鋼管均勻放置并且增大,摩擦力不隨意移動,當一排擺滿后,在進行第二排的堆疊,這樣不會因為越堆越高的不銹鋼管而對底層形成壓力從而導致底層不銹鋼管的變形,以至于無法使用,變成不合格品,同時也增加了每層不銹鋼管的摩擦力,不會輕易從兩側滑落,造成安全事故,危害工作人員的安全。
附圖說明
[0010]圖1是本技術一種不銹鋼管運輸裝置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1]圖2是本技術一種不銹鋼管運輸裝置的主視圖。
[0012]附圖用來提供對本技術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技術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技術,并不構成對本技術的限制。
[0013]其中,1、移動升降組件,2、堆疊保護組件,3、底座,4、行走輪,5、萬向輪,6、驅動電機,7、支撐架,8、螺桿,9、彈性聯(lián)軸器,10、連接桿, 11、下滑槽,12、下滑塊,13、鉸接桿,14、頂座,15、上滑塊,16、上滑槽,17、限制立柱,18、定位孔,19、定位銷,20、輔助放置桿,21、限位墊。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15]如圖1
?
2所示,本技術一種不銹鋼管運輸裝置,包括移動升降組件1 和堆疊保護組件2,所述堆疊保護組件2連接設于移動升降組件1上,所述移動升降組件1包括底座3、行走輪4、萬向輪5、驅動電機6、支撐架7、螺桿 8、彈性聯(lián)軸器9、連接桿10、下滑槽11、下滑塊12、鉸接桿13、頂座14、上滑塊15和上滑槽16,所述行走輪4與萬向輪5連接設于底座3下方,所述驅動電機6連接設于底座3內底壁上,所述支撐架7連接設于底座3內底壁上且與驅動電機6輸出軸相對,所述螺桿8一端可轉動連接設于支撐架7內,所述彈性聯(lián)軸器9連接設于螺桿8另一端,所述下滑槽11鑲嵌設于底座3兩側壁內側,所述下滑塊12可滑動設于下滑槽11內,所述連接桿10連接設于兩下滑塊12之間,所述鉸接桿13分別鉸接設于下滑塊12與底座3內側壁上且互相交叉鉸接,所述頂座14鉸接設于鉸接桿13頂部,所述上滑槽16鑲嵌設于頂座14內側壁上,所述上滑塊15可移動設于上滑槽16內,所述堆疊保護組件2包括限制立柱17、定位孔18、定位銷19、輔助放置桿20和限位墊 21,所述限制立柱17連接設于頂座14上方兩側,所述定位孔18均勻貫穿設于限制立柱17上,所述定位銷19插接設于定位孔18內,所述輔助放置桿20 連接設于兩側定位銷19之間,所述限位墊21粘接設于輔助放置桿20上面。
[0016]其中,所述螺桿8為貫穿連接桿10中間位置設置且螺桿8與連接桿10為螺接設置;所述鉸接桿13為多組設置;所述輔助放置桿20為內部中空設置;所述限位墊21為防滑橡膠且表面形狀為波浪型設置。
[0017]具體使用時,首先控制驅動電機6,帶動螺桿8轉動,使連接桿10帶動下滑塊12和鉸接桿13使頂座14進行舉升,舉升到合適高度后進行堆疊,先在最底層定位孔18內通過定位銷19固定好輔助放置桿20,將不銹鋼管堆疊放置在輔助放置桿20上的限位墊21上,限位墊21可使不銹鋼管均勻放置并且增大,摩擦力不隨意移動,當一排擺滿后,在進行第二排的堆疊,這樣不會因為越堆越高的不銹鋼管而對底層形成壓力從而導致底層不銹鋼管的變形,以至于無法使用,變成不合格品,同時也增加了每層不銹鋼管的摩擦力,不會輕易從兩側滑落。
[0018]以上對本技術及其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這種描述沒有限制性,附圖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術的實施方式之一,實際的結構并不局限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不銹鋼管運輸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動升降組件和堆疊保護組件,所述堆疊保護組件連接設于移動升降組件上,所述移動升降組件包括底座、行走輪、萬向輪、驅動電機、支撐架、螺桿、彈性聯(lián)軸器、連接桿、下滑槽、下滑塊、鉸接桿、頂座、上滑塊和上滑槽,所述行走輪與萬向輪連接設于底座下方,所述驅動電機連接設于底座內底壁上,所述支撐架連接設于底座內底壁上且與驅動電機輸出軸相對,所述螺桿一端可轉動連接設于支撐架內,所述彈性聯(lián)軸器連接設于螺桿另一端,所述下滑槽鑲嵌設于底座兩側壁內側,所述下滑塊可滑動設于下滑槽內,所述連接桿連接設于兩下滑塊之間,所述鉸接桿分別鉸接設于下滑塊與底座內側壁上且互相交叉鉸接,所述頂座鉸接設于鉸接桿頂部,所述上滑槽鑲嵌設于頂座內側壁上,所述上...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郝德清,劉興建,程昭亮,
申請(專利權)人:山東一帆金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