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藤類植物種植架,涉及種植架領域,以解決現有的藤類植物種植架在使用的時候,藤類植物局部容易產生滑落,缺少輔助固定支撐的結構的問題,包括主體;所述主體為種植架本體,主體的外側套裝有接觸套,每個接觸套的上下兩端分別設有環狀排列的固定桿,固定桿的內端為圓柱形結構,固定桿的外端為球形結構,固定桿為橡膠材質。使用的時候,藤類植物攀爬之后,與接觸套外部的固定桿接觸,使藤類植物處于固定桿之間,使藤類植物被穩固固定以及支撐,提高固定效果,避免藤類植物松動,同時,需要調節藤類植物松緊度以及高度的時候,控制接觸套上下移動,使接觸件在調節位置之后,防滑固定,使藤類植物被調節到不同高度進行固定。行固定。行固定。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藤類植物種植架
[0001]本技術屬于種植架
,更具體地說,特別涉及一種藤類植物種植架。
技術介紹
[0002]在進行園林種植的時候,通常需要種植藤類植物,在種植藤類植物的時候,就需要用到種植架來將藤類之后進行支撐,使藤類之后可以有攀爬的空間。
[0003]現有的藤類植物種植架在使用的時候,藤類植物局部容易產生滑落,缺少輔助固定支撐的結構,在藤類植物攀爬較多之后,若是遇到強風之后,容易導致種植架的穩固性降低,缺少輔助提高支撐力度的結構。
技術實現思路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藤類植物種植架,以解決現有的藤類植物種植架在使用的時候,藤類植物局部容易產生滑落,缺少輔助固定支撐的結構的問題。
[0005]本技術一種藤類植物種植架,包括:主體;所述主體為種植架本體,主體為圓形結構,主體的底部為錐形結構,主體為金屬材質,主體的外側套裝有接觸套,每個接觸套的上下兩端分別設有環狀排列的固定桿,固定桿的內端為圓柱形結構,固定桿的外端為球形結構,固定桿為橡膠材質;底件,所述底件為圓環狀結構,底件為金屬材質,底件安裝在主體的底端外部,底件的底部設有六個環狀排列的底桿,每個底桿的底部設有一個支撐板,支撐板為L形板狀結構,每個支撐板的內側設有兩個輔助板,每個支撐板的底部設有一個底塊。
[0006]可選的,所述主體的頂端設有頂件,頂件為米字型結構,頂件的頂端設有圓桿,圓桿的外部套裝有連接件,連接件為矩形結構,連接件的外端側板為弧形結構,連接件的內部設有圓孔;所述連接件的兩端底部分別設有均勻排列的輔助桿,輔助桿為圓柱形結構,輔助桿的外側套裝有均勻排列的接觸套,接觸套為圓柱形管狀結構,接觸套為橡膠材質;每個所述接觸套的外部設有環狀排列的接觸槽,接觸槽為弧形結構,每個接觸套的上下兩端分別設有一個固定槽,固定槽為圓環狀結構。
[0007]可選的,所述底桿為圓柱形結構,輔助板為傾斜板狀結構,輔助板為彈性金屬材質,每個輔助板的內側設有一個弧形槽,弧形槽的內部嵌入有主體,底塊為楔形結構,底塊為金屬材質;每個所述支撐板的內端設有一個推動板,推動板為弧形板狀結構,每個推動板的內側設有一個接觸件,接觸件為弧形板狀結構,接觸件為橡膠材質,接觸件與主體接觸;每個所述底塊的內端設有一個套件,套件為圓柱形結構,套件套在主體的外部,每個底塊的外端底部設有一個插件,插件為錐形結構。
[0008]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09]1、通過設置接觸套以及固定桿,使本裝置在使用的時候,藤類植物攀爬之后,可以與接觸套外部的固定桿接觸,使藤類植物可以處于固定桿之間,進而使藤類植物可以被穩
固固定以及支撐,提高固定效果,避免藤類植物松動,同時,需要調節藤類植物松緊度以及高度的時候,可以控制接觸套上下移動,使接觸件可以在調節位置之后,防滑固定,使藤類植物可以被調節到不同高度進行固定;
[0010]2、通過設置支撐板,使本裝置在使用的時候,底件可以穩固安裝在主體的底部,使支撐板可以被帶動安裝使用,在支撐板安裝之后,可以通過底塊與地面接觸,進而加大與地面的接觸面積,進而提高支撐效果,使主體可以更加穩固,同時支撐板支撐輔助板,使輔助板可以加大對主體的推動效果,使本裝置可以更加穩固,使藤類植物較多之后,遇到強風之后,也不會輕易傾倒。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本技術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2]圖2是本技術的分解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3]圖3是本技術的分解仰視結構示意圖。
[0014]圖4是本技術的主體分解立體及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0015]圖5是本技術的底件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6]圖中,部件名稱與附圖編號的對應關系為:
[0017]1、主體;101、頂件;102、連接件;103、輔助桿;104、接觸套;105、接觸槽;106、固定槽;107、固定桿;
[0018]2、底件;201、底桿;202、支撐板;203、推動板;204、接觸件;205、輔助板;206、底塊;207、套件;208、插件。
具體實施方式
[0019]實施例:
[0020]如附圖1至附圖5所示:
[0021]本技術提供一種藤類植物種植架,包括:主體1;主體1為種植架本體,主體1為圓形結構,主體1的底部為錐形結構,可以便捷插入到泥土中,主體1為金屬材質,可以提高使用強度,主體1的外側套裝有接觸套104,使接觸套104可以隨意調節高度使用,進而調節藤類植物的高度以及固定位置,提高固定效果,每個接觸套104的上下兩端分別設有環狀排列的固定桿107,固定桿107的內端為圓柱形結構,固定桿107的外端為球形結構,固定桿107為橡膠材質,使接觸套104上下移動之后,可以帶動固定桿107一起安裝使用,使藤類植物可以進入到固定桿107之間,進而輔助固定藤類植物,避免藤類植物滑落;底件2,底件2為圓環狀結構,底件2為金屬材質,底件2安裝在主體1的底端外部,底件2的底部設有六個環狀排列的底桿201,每個底桿201的底部設有一個支撐板202,支撐板202為L形板狀結構,每個支撐板202的內側設有兩個輔助板205,使支撐板202可以安裝輔助板205,使輔助板205可以直接推動主體1,提高支撐效果,每個支撐板202的底部設有一個底塊206,可以帶動底塊206一起安裝使用,使底塊206可以加大與地面的接觸面積,提高支撐效果。
[0022]參考圖4,主體1的頂端設有頂件101,頂件101為米字型結構,可以通過圓桿安裝連接件102,頂件101的頂端設有圓桿,圓桿的外部套裝有連接件102,使多個連接件102可以自由拼接使用,連接件102為矩形結構,連接件102的外端側板為弧形結構,連接件102的內部
設有圓孔,可以插入圓桿使用;連接件102的兩端底部分別設有均勻排列的輔助桿103,輔助桿103為圓柱形結構,可以拓展使用空間,輔助桿103的外側套裝有均勻排列的接觸套104,接觸套104為圓柱形管狀結構,接觸套104為橡膠材質,可以自由調節高度使用;每個接觸套104的外部設有環狀排列的接觸槽105,接觸槽105為弧形結構,可以加強與藤類植物的接觸效果,每個接觸套104的上下兩端分別設有一個固定槽106,固定槽106為圓環狀結構,提高與藤類植物的固定效果。
[0023]參考圖5,底桿201為圓柱形結構,輔助板205為傾斜板狀結構,輔助板205為彈性金屬材質,可以持續受力推動主體1使用,每個輔助板205的內側設有一個弧形槽,弧形槽的內部嵌入有主體1,底塊206為楔形結構,底塊206為金屬材質,可以加大支撐面積,提高支撐效果;每個支撐板202的內端設有一個推動板203,推動板203為弧形板狀結構,每個推動板203的內側設有一個接觸件204,接觸件204為弧形板狀結構,用來安裝接觸件204,接觸件204為橡膠材質,接觸件204與主體1接觸,使接觸件204可以帶動底件2調節高度固定,使主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藤類植物種植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體(1);所述主體(1)為種植架本體,主體(1)為圓形結構,主體(1)的底部為錐形結構,主體(1)為金屬材質,主體(1)的外側套裝有接觸套(104),每個接觸套(104)的上下兩端分別設有環狀排列的固定桿(107),固定桿(107)的內端為圓柱形結構,固定桿(107)的外端為球形結構,固定桿(107)為橡膠材質;底件(2),所述底件(2)為圓環狀結構,底件(2)為金屬材質,底件(2)安裝在主體(1)的底端外部,底件(2)的底部設有六個環狀排列的底桿(201),每個底桿(201)的底部設有一個支撐板(202),支撐板(202)為L形板狀結構,每個支撐板(202)的內側設有兩個輔助板(205),每個支撐板(202)的底部設有一個底塊(206)。2.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藤類植物種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1)的頂端設有頂件(101),頂件(101)為米字型結構,頂件(101)的頂端設有圓桿,圓桿的外部套裝有連接件(102),連接件(102)為矩形結構,連接件(102)的外端側板為弧形結構,連接件(102)的內部設有圓孔。3.如權利要求2所述一種藤類植物種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102)的兩端底部分別設有均勻排列的輔助桿(103),輔助桿(103)為圓柱形結構,輔助桿(103)的外側...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曉,
申請(專利權)人:劉曉,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