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市政工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自調節截流量的截流井。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截流井包括井體,井體側面設置有截流管,截流管可用于截流旱流污水和雨天的初期雨水,井體內設置有截流板,截流板位于截流管下游,截流板通過水平轉軸固定在井體上,雨量較小時,截流板可將污水擋住盡量排入截流管,雨量較大時,截流板可繞水平轉軸轉動,自動調節過流能力減少上游內澇風險,實用性強。實用性強。實用性強。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自調節截流量的截流井
[0001]本技術屬于市政工程
,具體涉及一種自調節截流量的截流井。
技術介紹
[0002]城市黑臭水體長期存在會降低整個城市的生態環境質量,如果黑臭水體長期得不到有效治理,那么經過不斷地積累和滲透,最終就會給整個城市的生態平衡造成嚴重影響,在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的過程中,對城市河道的合流管進行截污納管是主要的治理手段。
[0003]截流井可攔截合流制管道中的旱流污水和雨天的初期雨水,是當前合流制截污納管工程的主要構筑物。但是截流井因其需要截流上游排水常會降低上游管道的排水能力,尤其在降雨量較大,管道排水壓力較大時,截流井易增加內澇壓力。因此,亟需一種可根據上游排水量自動調整其過流能力的截流井。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自調節截流量的截流井。該截流井可用于截流旱流污水和雨天的初期雨水,雨量增大時,可自動根據雨量調整過流能力,減少上游內澇風險,實用性強。
[0005]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6]一種自調節截流量的截流井,包括井體,井體側面設置有截流管,井體內設置有截流板,截流板位于截流管下游,截流板通過水平轉軸固定在井體上。
[0007]井體連接有進水管和出水管。
[0008]井體為立方體結構。
[0009]井體的底面、進水管的底面和出水管的底面均平齊。
[0010]截流板底部設置有截流板永磁體,截流板永磁體下方設置有下磁力組件,下磁力組件固定設置在井體底面。
[0011]截流板永磁體下表面為圓弧面。
[0012]下磁力組件包括下固定磁體和下固定塊,下固定磁體與截流板永磁體吸合,下固定塊固定設置在井體底面。
[0013]下固定磁體上表面為平面。
[0014]水平轉軸為兩個,對稱設置在井體的側壁上,水平轉軸嵌設在截流板上。
[0015]截流管為圓筒狀。
[0016]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7]本技術的截流井包括井體,井體側面設置有截流管,截流管可用于截流旱流污水和雨天的初期雨水,井體內設置有截流板,截流板位于截流管下游,截流板通過水平轉軸固定在井體上,雨量較小時,截流板可將污水擋住盡量排入截流管,雨量較大時,截流板可繞水平轉軸轉動,自動調節過流能力。
[0018]進一步的,井體與進水管和出水管底面平齊不利于管底和井體的底面的污水積
存,有利于污水清除。
[0019]進一步的,截流板底部設置有截流板永磁體,截流板永磁體下方設置有下磁力組件,下磁力組件固定設置在井體底面。截流板永磁體和下磁力組件相互吸引,增強了截流板的截流能力和截流板截流時的穩定性。
附圖說明
[0020]圖1為本技術的整體結構剖視圖;
[0021]圖2為本技術的整體結構俯視圖;
[0022]圖3為本技術的截流板示意圖;
[0023]圖4為本技術的下磁力組件示意圖。
[0024]其中,1、下磁力組件;2、截流板;3、水平轉軸;4、截流管;5、進水管;6、井體;7、出水管;11、下固定磁體;12、下固定塊;21、截流板永磁體。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說明。
[0026]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自調節截流量的截流井,包括井體6,井體6側面設置有截流管4,井體6內設置有截流板2,截流板2位于截流管4下游,截流板2通過水平轉軸3固定在井體6上。
[0027]優選的,本技術的截流井包括井體6,井體6側面設置有截流管4,截流管4可用于截流旱流污水和雨天的初期雨水,井體6內設置有截流板2,截流板2位于截流管4下游,截流板2通過水平轉軸3固定在井體6上,截流板2可繞水平轉軸3旋轉。雨量較小時,截流板2不發生旋轉,可將污水擋住盡量排入截流管4,雨量較大時,截流板2可繞水平轉軸3轉動,自動調節過流能力,減少上游內澇風險,實用性強。
[0028]優選的,井體6連接有進水管5和出水管7。出水管7用于水流量較大時排水防澇。
[0029]井體6為立方體結構。
[0030]如圖1所示,井體6的底面、進水管5的底面和出水管7的底面均平齊。
[0031]優選的,井體6的底面、進水管5的底面和出水管7的底面平齊不利于管底和井體6的底面的污水積存,有利于污水清除。
[0032]進一步的,截流管4的底面與井體6的底面平齊,有利于井體6內的污水排放。
[0033]如圖1和圖3所示,截流板2底部設置有截流板永磁體21,截流板永磁體21下方設置有下磁力組件1,下磁力組件1固定設置在井體6底面。
[0034]優選的,截流板2底部設置有截流板永磁體21,截流板永磁體21下方設置有下磁力組件1,下磁力組件1固定設置在井體6底面。水流量較小時,截流板永磁體21和下磁力組件1相互吸引,增強了截流板2的截流能力和截流板2截流時的穩定性。水流量較大時,截流板永磁體21和下磁力組件1分離,排水防澇,水流量再次減小時,截流板2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復位。
[0035]優選的,截流板永磁體21下表面為圓弧面,保證截流板2順利旋轉,不受阻礙。
[0036]如圖1和圖4所示,下磁力組件1包括下固定磁體11和下固定塊12,下固定磁體11與截流板永磁體21吸合,下固定塊12固定設置在井體6底面。
[0037]下固定磁體11上表面為平面。
[0038]優選的,水平轉軸3為兩個,對稱設置在井體6的側壁上,水平轉軸3嵌設在截流板2上。當雨污水量較大時水流沖擊截流板2,沖擊力超過了截流板永磁體21與下固定磁體11之間的磁吸引力時,截流板2繞水平轉軸3轉動。
[0039]截流管4為圓筒狀。
[0040]使用過程中,污水由進水管5進入井體6,在雨污水水量較小時雨污水被截流板2攔截后流入截流管4內排走或部分雨污水從截流板2頂端溢流后從出水管7排出,當雨污水量較大時水流沖擊截流板2,沖擊力超過了截流板永磁體21與下固定磁體11之間的磁吸引力時截流板2繞水平轉軸3轉動,減少了對水流的阻擋,待雨污水流量變小后截流板2依靠自身重力復位。本技術可根據上游水量大小自動調整過流能力,在上游水量較大時截流井過流能力增加,減少了上游排澇壓力。
[0041]綜上所述,以上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自調節截流量的截流井,其特征在于,包括井體(6),井體(6)側面設置有截流管(4),井體(6)內設置有截流板(2),截流板(2)位于截流管(4)下游,截流板(2)通過水平轉軸(3)固定在井體(6)上。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調節截流量的截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體(6)連接有進水管(5)和出水管(7)。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自調節截流量的截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體(6)為立方體結構。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自調節截流量的截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體(6)的底面、進水管(5)的底面和出水管(7)的底面均平齊。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調節截流量的截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流板(2)底部設置有截流板永磁體(21),截流板永磁體(21)下方設置有下磁力組件(1),下磁力...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常偉,趙平,
申請(專利權)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