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腐乳胚發酵的接種裝置,包括接種架,所述接種架的底部固定連接有萬向輪,所述接種架的內壁固定連接有放置箱,所述放置箱的內壁活動安裝有翻轉機構,所述放置箱的頂部活動連接有箱蓋,所述箱蓋的頂部固定連接有菌種箱,所述菌種箱的內壁固定連接有噴灑管,所述噴灑管的一端安裝有噴灑泵。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設置的噴灑泵、噴灑管、噴頭與翻轉機構的相互配合,啟動噴灑泵通過噴灑管與噴頭進行噴灑,同時轉動把手帶動轉動桿,轉動桿帶動下接種箱與上接種箱進行轉動,使其均勻噴灑,這達到了可以對腐乳胚兩面進行均勻噴灑的目的,解決了只能對一面進行噴灑容易導致腐乳胚發酵不均勻的問題,滿足了人們的使用需求。求。求。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用于腐乳胚發酵的接種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接種裝置
,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用于腐乳胚發酵的接種裝置。
技術介紹
[0002]腐乳又稱豆腐乳,是中國流傳數千年的漢族傳統民間美食,因其口感好、營養高,聞起來有股臭,吃起來特別的香味深受中國老百姓及東南亞地區人民的喜愛。
[0003]現有專利(公開號:CN210203165U)公開了一種用于腐乳坯發酵的接種裝置,包括底座,底座的頂部左右對稱設有兩個接種板支撐架,兩個接種板支撐架之間設有旋轉軸,且旋轉軸與接種板支撐架轉動連接,旋轉軸的一端設有電機,且電機的輸出軸與旋轉軸同軸連接,兩個接種板支撐架之間設有接種板,接種板自下而上依次包括下接種板和上接種板,下接種板的頂部均勻開設有若干下凹槽,且下接種板頂部四周呈矩形設有四個固定座,上接種板底部均勻開設有若干上凹槽,且上接種板底部四周呈矩形設有四個插桿;底座前后對稱設有兩個頂蓋支撐桿,兩個頂蓋支撐桿之間設有頂蓋,頂蓋的底部設有均勻設有若干接種噴頭。
[0004]專利技術人在實現本技術的過程中發現現有技術存在如下問題:1、接種裝置在對腐乳胚噴灑發酵菌液時,只能對一面進行噴灑容易導致腐乳胚發酵不均勻,影響后期口感;2、接種架在對腐乳進行接種后需要放置在陰涼干燥處,而接種架不便于移動,移動后穩定性差也會影響腐乳接種。
[0005]為此我們亟需提供一種用于腐乳胚發酵的接種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0006](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0007]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腐乳胚發酵的接種裝置,解決了在對腐乳胚噴灑發酵菌液時不能均勻兩面噴灑的問題。
[0008](二)技術方案
[0009]本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腐乳胚發酵的接種裝置,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接種架,所述接種架的底部固定連接有萬向輪,所述接種架的內壁固定連接有放置箱,所述放置箱的內壁活動安裝有翻轉機構,所述放置箱的頂部活動連接有箱蓋,所述箱蓋的頂部固定連接有菌種箱。
[0010]所述菌種箱的內壁固定連接有噴灑管,所述噴灑管的一端安裝有噴灑泵,所述噴灑管的外壁固定連接有噴頭,所述接種架的底部活動安裝有穩定機構,所述接種架的底部開設有滑槽。
[0011]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翻轉機構包括下接種箱,所述下接種箱的內壁開設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內壁活動連接有卡塊,所述卡塊的頂部固定連接有上接種箱,所述下接種箱的外壁固定連接有轉動桿,所述轉動桿的一端固定連接有把手。
[0012]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穩定機構包括固定連接在接種架內壁的電機,所述電機的輸出軸通過聯軸器固定連接有雙向螺紋桿,所述雙向螺紋桿的外壁活動連接有螺紋套塊,所述螺紋套塊的外壁活動連接有斜桿,所述斜桿的一端活動連接有穩定板,所述螺紋套塊的外壁固定連接有銜接桿,所述銜接桿的一端固定連接有滑塊,且滑塊的外壁與滑槽的內壁滑動連接。
[0013]作為優選方案,所述卡塊的形狀大小與卡槽的形狀大小均相互匹配,且卡塊的外壁與卡槽的內壁卡合連接。
[0014]作為優選方案,所述轉動桿的一端貫穿放置箱的一側并延伸至放置箱的外壁,且放置箱的內壁與轉動桿的外壁活動連接。
[0015]作為優選方案,所述噴灑管的一端貫穿箱蓋的頂部并延伸至箱蓋的外壁,且噴灑管的外壁與箱蓋的內壁固定連接。
[0016]作為優選方案,所述雙向螺紋桿的外壁設置有外螺紋,且螺紋套塊通過外螺紋與雙向螺紋桿螺紋連接。
[0017](三)有益效果
[0018]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提供了一種用于腐乳胚發酵的接種裝置,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0019]1、本技術通過設置的噴灑泵、噴灑管、噴頭與翻轉機構的相互配合,啟動噴灑泵通過噴灑管與噴頭進行噴灑,同時轉動把手帶動轉動桿,轉動桿帶動下接種箱與上接種箱進行轉動,使其均勻噴灑,這達到了可以對腐乳胚兩面進行均勻噴灑的目的,解決了只能對一面進行噴灑容易導致腐乳胚發酵不均勻的問題,滿足了人們的使用需求。
[0020]2、本技術通過設置的穩定機構與萬向輪的相互配合,通過萬向輪來移動接種架的位置,移動到合適位置時啟動電機,電機帶動雙向螺紋桿轉動的同時帶動螺紋套塊相向移動,從而帶動斜桿相向移動,使得穩定板與地面接觸,穩定接種架,這達到了移動接種架且提升接種架穩定性的作用,使得該接種裝置更具有市場競爭力。
附圖說明
[0021]圖1為本技術結構示意圖;
[0022]圖2為本技術正剖圖;
[0023]圖3為本技術下接種箱與卡槽連接圖;
[0024]圖4為本技術上接種箱與卡塊連接圖;
[0025]圖5為本技術圖2中A處放大圖。
[0026]圖中:1、接種架;2、萬向輪;3、放置箱;4、菌種箱;5、穩定機構;501、電機;502、螺紋套塊;503、雙向螺紋桿;504、穩定板;505、斜桿;506、銜接桿;507、滑塊;6、翻轉機構;601、上接種箱;602、轉動桿;603、把手;604、下接種箱;605、卡槽;606、卡塊;7、滑槽;8、箱蓋;9、噴灑管;10、噴頭;11、噴灑泵。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的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技術,但不能用來限制本技術的范圍。
[0028]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術語“上”、“下”、“左”、“右”、“內”、“外”、“前端”、“后端”、“頭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0029]實施例1
[0030]請參閱圖1
?
5,本實施例提出了一種用于腐乳胚發酵的接種裝置,包括接種架1,接種架1的底部固定連接有萬向輪2,接種架1的內壁固定連接有放置箱3,放置箱3的內壁活動安裝有翻轉機構6,放置箱3的頂部活動連接有箱蓋8,箱蓋8的頂部固定連接有菌種箱4。
[0031]菌種箱4的內壁固定連接有噴灑管9,噴灑管9的一端安裝有噴灑泵11,噴灑管9的外壁固定連接有噴頭10,接種架1的底部活動安裝有穩定機構5,接種架1的底部開設有滑槽7。
[0032]翻轉機構6包括下接種箱604,下接種箱604的內壁開設有卡槽605,卡槽605的內壁活動連接有卡塊606,卡塊606的頂部固定連接有上接種箱601,下接種箱604的外壁固定連接有轉動桿602,轉動桿602的一端固定連接有把手603,通過設置的噴灑泵11、噴灑管9、噴頭10與翻轉機構6的相互配合,啟動噴灑泵11通過噴灑管9與噴頭10進行噴灑,同時轉動把手603帶動轉動桿602,轉動桿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腐乳胚發酵的接種裝置,包括接種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種架(1)的底部固定連接有萬向輪(2),所述接種架(1)的內壁固定連接有放置箱(3),所述放置箱(3)的內壁活動安裝有翻轉機構(6),所述放置箱(3)的頂部活動連接有箱蓋(8),所述箱蓋(8)的頂部固定連接有菌種箱(4);所述菌種箱(4)的內壁固定連接有噴灑管(9),所述噴灑管(9)的一端安裝有噴灑泵(11),所述噴灑管(9)的外壁固定連接有噴頭(10),所述接種架(1)的底部活動安裝有穩定機構(5),所述接種架(1)的底部開設有滑槽(7)。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腐乳胚發酵的接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轉機構(6)包括下接種箱(604),所述下接種箱(604)的內壁開設有卡槽(605),所述卡槽(605)的內壁活動連接有卡塊(606),所述卡塊(606)的頂部固定連接有上接種箱(601),所述下接種箱(604)的外壁固定連接有轉動桿(602),所述轉動桿(602)的一端固定連接有把手(603)。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腐乳胚發酵的接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穩定機構(5)包括固定連接在接種架(1)內壁的電機(501),所述電機(501)的輸出軸通過聯軸器固定連接有雙向螺紋桿(50...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滕紹彬,
申請(專利權)人:牟定縣石羊天和食品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