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立體成像光學薄膜
[0001]本申請涉及光學成像
,尤其涉及一種立體成像光學薄膜。
技術介紹
[0002]隨著社會的發展技術的進步,基于微透鏡的立體成像技術的應用從防偽已經延伸至印刷包裝領域,并成為印刷包裝行業研發的熱點,對于動態立體防偽圖像的研究具有重要科學及實踐意義,但目前面臨技術成熟度不高、圖案變化單一以及難以實現快速制備等問題。
[0003]現有技術中光學成像的效果主要難題就是在制備聚焦結構與圖文結構之間的對準,雙面對準的的精度比較難到達預期的效果,例如圖1中的立體成像光學薄膜,包括PET基底100、UV膠層110、圖文結構200以及聚焦結構300,所述PET基底100包括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所述聚焦結構300設于所述PET基底100的第一表面,所述UV膠層110設于所述PET基底100的第二表面,所述UV膠層110遠離所述PET基底100的一側設有凹槽結構,所述凹槽結構中設有油墨,形成圖文結構200,所述圖文結構200還可以是凸起結構,該種結構聚焦結構300與圖文結構200位于所述PET基底100兩側,需要進行對準,只要對準的精度不夠,所形成的立體成像效果較差,而且由于需要對準,生產效率較低、良率也會比較低,所以所制備的成像光學薄膜成本也比較高。
[0004]基于上述問題,有必要提出一種立體成像光學薄膜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0005]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立體成像光學薄膜以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
[0006]本申請一個技術方案是: >[0007]一種立體成像光學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8]透明基材,所述透明基材包括第一表面以及相對設置的第二表面;
[0009]聚焦結構,所述聚焦結構設于所述透明基材第一表面,所述聚焦結構包括若干聚焦單元;
[0010]圖文結構,所述圖文結構包括若干圖文單元,所述圖文單元為凹槽結構,所述圖文單元設于所述聚焦單元表面,且所述聚焦單元與所述圖文單元為一體結構。
[0011]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若干聚焦單元中至少存在一個所述聚焦單元表面不設有圖文結構,且未設有圖文結構的所述聚焦單元數量不大于聚焦單元總數量的20%。
[0012]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圖文單元在所述聚焦單元所占面積與所述聚焦單元表面總面積之比不大于40%;或者,所述圖文單元在所述聚焦單元所占面積與所述聚焦單元表面總面積之比不大于20%。
[0013]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透明基材第一表面設于聚合物層,所述聚焦結構位于所述聚合物層遠離所述透明基材的一側。
[0014]在其中一實施例中,形成所述圖文單元的凹槽結構的寬度不大于所述聚焦單元寬度的五分之一。
[0015]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凹槽結構的深度小于所述聚焦單元的高度;或者所述凹槽結構的深度等于所述聚焦單元的高度。
[0016]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聚焦單元連續設置,或者所述聚焦單元間隔設置,且所述間隔不大于所述聚焦單元的寬度。
[0017]在其中一實施例中,還設有反射層,所述反射層設于所述聚焦結構遠離所述透明基材一側,所述反射層覆蓋所述聚焦單元以及所述圖文單元。
[0018]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反射層的外表形貌與所述聚焦單元以及所述圖文單元的形貌相仿。
[0019]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凹槽結構中填充設有有色材料。
[0020]本申請的有益效果:本申請提供的一種立體成像光學薄膜,所述聚焦結構與所述圖文結構為一體結構,將圖文結構設于所述聚焦結構上,這樣的結構由于聚焦結構與圖文結構為一體,所以不需要在進行對準,更加容易制備,工藝也比現有技術中結構的工藝簡單。
附圖說明
[0021]圖1為現有技術一種成像光學薄膜的截面結構示意圖;
[0022]圖2為本申請一種立體成像光學薄膜截面結構示意圖;
[0023]圖3為本申請一種立體成像光學薄膜截面另一結構示意圖;
[0024]圖4為本申請一種立體成像光學薄膜截面另一結構示意圖;
[0025]圖5為本申請一種立體成像光學薄膜截面另一結構示意圖;
[0026]圖6為本申請一種立體成像光學薄膜截面另一結構示意圖;
[0027]圖7為本申請一種立體成像光學薄膜截面另一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8]為了便于理解本申請,下面將參照相關附圖對本申請進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圖中給出了本申請的較佳實施方式。但是,本申請可以通過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現,并不限于下面所描述的實施方式。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對本申請的公開內容理解的更加透徹全面。
[0029]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設置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類似的表述只是為了說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實施方式。
[0030]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于本申請的
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請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請。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和/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
[0031]一種立體成像光學薄膜,所述立體成像光學薄膜可以使用與包裝、防偽、電子器
件、卡片等產品上,起到裝飾、防偽等作用;所述立體成像光學薄膜包括:
[0032]透明基材,所述透明基材包括第一表面以及相對設置的第二表面;所述透明基材可以是PET、PC、PMMA、PE、PI等透明材質的聚合物材料,當然,所述透明基材還可以是幾種疊加形成的復合板;
[0033]聚焦結構,所述聚焦結構設于所述透明基材第一表面,所述聚焦結構包括若干聚焦單元;所述聚焦單元隨機或者陣列設置于所述透明基材第一表面,所述聚焦單元為微透鏡,所述微透鏡的直徑大于20微米且小于1000微米;和/或,所述微透鏡的焦距為10微米至2000微米;所述微透鏡可以通過壓印的方式形成于所述透明基材第一表面,或者所述微透鏡通過噴墨打印在熱熔成型的方式形成于所述透明基材第一表面;所述微透鏡占所述透明基材第一表面總面積的70%以上,所述微透鏡之間間隔設置或者連續設置,所謂連續設置即至少存在兩個微透鏡之間緊密或間隔小于20微米;所述微透鏡可以由光固化或者熱固化聚合物構成,例如UV膠等;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聚焦單元連續設置,或者所述聚焦單元間隔設置,且所述間隔不大于所述聚焦單元的寬度。
[0034]圖文結構,所述圖文結構包括若干圖文單元,所述圖文單元為凹槽結構,所述圖文單元設于所述聚焦單元表面,且所述聚焦單元與所述圖文單元為一體結構;所述凹槽結構直接設于所述聚焦單元表面,可以通過壓印或者光刻的方式在所述聚焦單元形成凹槽結構,這樣所述圖文單元與所述聚焦單元設置在一起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立體成像光學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基材,所述透明基材包括第一表面以及相對設置的第二表面;聚焦結構,所述聚焦結構設于所述透明基材第一表面,所述聚焦結構包括若干聚焦單元;圖文結構,所述圖文結構包括若干圖文單元,所述圖文單元為凹槽結構,所述圖文單元設于所述聚焦單元表面,且所述聚焦單元與所述圖文單元為一體結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立體成像光學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聚焦單元中至少存在一個所述聚焦單元表面不設有圖文結構,且未設有圖文結構的所述聚焦單元數量不大于聚焦單元總數量的20%。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立體成像光學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圖文單元在所述聚焦單元所占面積與所述聚焦單元表面總面積之比不大于40%;或者,所述圖文單元在所述聚焦單元所占面積與所述聚焦單元表面總面積之比不大于20%。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立體成像光學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基材第一表面設于聚合物層,所述聚焦結構位于所述聚合物層...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鄭偉偉,儲飛翔,胡祖元,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印象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