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噴墨打印頭維護裝置,包括履帶、清洗液噴射部和噴墨打印頭清潔部件,履帶由傳動機構驅動,履帶上開設有安裝通孔;清洗液噴射部包括第一清洗液噴射組、第二清洗液噴射組和液壓控制閥,第一清洗液噴射組和第二清洗液噴射組并排分布;第一清洗液噴射組和第二清洗液噴射組分別通過管路與液壓控制閥連接相通;噴墨打印頭清潔部件固定在安裝通孔內,且隨著履帶的傳動,噴墨打印頭清潔部件與第一清洗液噴射組或第二清洗液噴射組位置相對應。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第一清洗液噴射組和第二清洗液噴射組對噴墨打印頭清潔部件噴濕或洗墨操作,通過履帶帶動噴墨打印頭清潔部件往復運動對噴墨打印頭進行清理,實現噴墨打印頭的高效清洗維護。的高效清洗維護。的高效清洗維護。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噴墨打印頭維護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噴墨打印頭維護
,更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噴墨打印頭維護裝置。
技術介紹
[0002]三維噴射打印成型技術是通過噴墨打印頭將粘結劑選擇性的噴射于均勻平整鋪設的粉床上,逐層鋪粉,逐層噴射,粘結劑固化后即可直接獲得一定形狀的零件。三維噴射打印成型技術由于其本身特殊的優勢在近幾年獲得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在粘結劑噴射成型系統中,噴墨打印頭是成型優質零件的關鍵,噴墨打印頭性能的穩定直接影響成型零件的質量,噴墨打印頭的使用壽命直接影響設備的穩定性及粘結劑噴射3D打印的成本。因此,在粘結劑噴射3D打印成型設備中,噴墨打印頭的維護與保護是重中之重。
[0003]但是,目前通常采用將噴墨打印頭移動到打印機的一側,手動或使用擦拭器清潔打印頭,費時費力且效率低下。
[0004]因此,提供一種高效的噴墨打印頭維護裝置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需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0005]有鑒于此,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噴墨打印頭維護裝置,實現噴墨打印頭的高效清洗維護。
[0006]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7]一種噴墨打印頭維護裝置,包括:
[0008]履帶,所述履帶由傳動機構驅動,所述履帶上開設有安裝通孔;
[0009]清洗液噴射部,所述清洗液噴射部包括第一清洗液噴射組、第二清洗液噴射組和液壓控制閥,所述第一清洗液噴射組和所述第二清洗液噴射組并排分布;所述第一清洗液噴射組和所述第二清洗液噴射組分別通過管路與所述液壓控制閥連接相通;
[0010]噴墨打印頭清潔部件,所述噴墨打印頭清潔部件固定在所述安裝通孔內,且隨著所述履帶的傳動,所述噴墨打印頭清潔部件與所述第一清洗液噴射組或所述第二清洗液噴射組位置相對應。
[0011]通過采取以上方案,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0012]第一清洗液噴射組和第二清洗液噴射組對噴墨打印頭清潔部件噴濕或洗墨操作,通過履帶帶動噴墨打印頭清潔部件往復運動對噴墨打印頭進行清理,實現噴墨打印頭的高效清洗維護。
[0013]進一步的,所述傳動機構包括驅動電機、主動齒輪、從動齒輪和張緊齒輪,所述驅動電機安裝在安裝板上;所述主動齒輪安裝在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軸上;所述從動齒輪和所述張緊齒輪分別通過銷軸安裝在所述安裝板上;所述履帶套合安裝在所述主動齒輪、所述從動齒輪和所述張緊齒輪上。
[0014]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清洗液噴射組頂部開設有安裝凹槽,所述第一清洗液噴射組開設有多個沿水平方向等間隔排列的第一噴射孔,每個所述第一噴射孔的頂部均與所述安裝凹槽連通,每個所述第一噴射孔的底部均通過管路與所述液壓控制閥連接相通;所述第一清洗液噴射組位于所述安裝凹槽的底部兩側均具有第一排液孔;所述第一清洗液噴射組位于相鄰兩個所述第一噴射孔頂部之間均具有第一集液槽。
[0015]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噴射孔的數量為六個,從左至右分別為第一一噴射孔、第一二噴射孔、第一三噴射孔、第一四噴射孔、第一五噴射孔和第一六噴射孔,其中所述第一一噴射孔、所述第一二噴射孔和所述第一三噴射孔通過第一管路與所述液壓控制閥連接相通;所述第一四噴射孔、所述第一五噴射孔和所述第一六噴射孔通過第二管路與所述液壓控制閥連接相通。
[0016]進一步的,所述第二清洗液噴射組開設有多個沿水平方向等間隔排列的第二噴射孔,每個所述第二噴射孔的底部均通過管路與所述液壓控制閥連接相通;所述第二清洗液噴射組頂部兩側均具有第二排液孔;所述第二清洗液噴射組位于相鄰兩個所述第二噴射孔頂部之間均具有第二集液槽。
[0017]進一步的,所述第二噴射孔的數量為六個,從左至右分別為第二一噴射孔、第二二噴射孔、第二三噴射孔、第二四噴射孔、第二五噴射孔和第二六噴射孔,其中所述第二一噴射孔、所述第二二噴射孔和所述第二三噴射孔通過第三管路與所述液壓控制閥連接相通;所述第二四噴射孔、所述第二五噴射孔和所述第二六噴射孔通過第四管路與所述液壓控制閥連接相通。
[0018]進一步的,所述噴墨打印頭清潔部件包括主體架、第一發泡塑料聚合物海綿和壓緊板,所述主體架固定在所述安裝通孔上;所述第一發泡塑料聚合物海綿通過所述壓緊板安裝在所述主體架的頂部。
[0019]進一步的,所述一種噴墨打印頭維護裝置還包括步進電機、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二發泡塑料聚合物海綿,所述履帶上開設有與所述第一清洗液噴射組尺寸相同的通孔;所述步進電機通過所述第一支架安裝在所述安裝板上;所述安裝板上具有滑動軌道,所述第二支架與所述滑動軌道滑動連接,所述第一清洗液噴射組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步進電機通過絲杠與所述第二支架連接;所述第二發泡塑料聚合物海綿填塞到所述安裝凹槽內。
[0020]采用上述進一步的技術方案產生的有益效果為,利用步進電機驅動絲杠提升第一清洗液噴射組位置,直至第二發泡塑料聚合物海綿與噴墨打印頭接觸,從而保持噴墨打印頭長時間處于浸潤狀態,避免其堵塞。
附圖說明
[0021]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提供的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2]圖1附圖為本技術提供的一種噴墨打印頭維護裝置的正剖視圖;
[0023]圖2附圖為本技術提供的一種噴墨打印頭維護裝置的側視圖;
[0024]圖3附圖為本技術提供的第一清洗液噴射組的剖視圖;
[0025]圖4附圖為本技術提供的第二清洗液噴射組的剖視圖;
[0026]圖5附圖為本技術提供的噴墨打印頭清潔部件的剖視圖;
[0027]圖6附圖為本技術提供的第二發泡塑料聚合物海綿的結構示意圖;
[0028]圖7附圖為本技術提供的第二清洗液噴射組對噴墨打印頭清潔部件進行清洗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0029]圖8附圖為本技術提供的噴墨打印頭處于保護狀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0]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31]如圖1
?
8所示,本技術實施例公開了一種噴墨打印頭維護裝置,包括履帶1、清洗液噴射部和噴墨打印頭清潔部件5,履帶1由傳動機構驅動,履帶1上開設有安裝通孔11;清洗液噴射部包括第一清洗液噴射組2、第二清洗液噴射組3和液壓控制閥4,第一清洗液噴射組2和第二清洗液噴射組3并排分布;第一清洗液噴射組2和第二清洗液噴射組3分別通過管路與液壓控制閥4連接相通;噴墨打印頭清潔部件5固定在安裝通孔11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噴墨打印頭維護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履帶,所述履帶由傳動機構驅動,所述履帶上開設有安裝通孔;清洗液噴射部,所述清洗液噴射部包括第一清洗液噴射組、第二清洗液噴射組和液壓控制閥,所述第一清洗液噴射組和所述第二清洗液噴射組并排分布;所述第一清洗液噴射組和所述第二清洗液噴射組分別通過管路與所述液壓控制閥連接相通;噴墨打印頭清潔部件,所述噴墨打印頭清潔部件固定在所述安裝通孔內,且隨著所述履帶的傳動,所述噴墨打印頭清潔部件與所述第一清洗液噴射組或所述第二清洗液噴射組位置相對應。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噴墨打印頭維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機構包括驅動電機、主動齒輪、從動齒輪和張緊齒輪,所述驅動電機安裝在安裝板上;所述主動齒輪安裝在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軸上;所述從動齒輪和所述張緊齒輪分別通過銷軸安裝在所述安裝板上;所述履帶套合安裝在所述主動齒輪、所述從動齒輪和所述張緊齒輪上。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噴墨打印頭維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清洗液噴射組頂部開設有安裝凹槽,所述第一清洗液噴射組開設有多個沿水平方向等間隔排列的第一噴射孔,每個所述第一噴射孔的頂部均與所述安裝凹槽連通,每個所述第一噴射孔的底部均通過管路與所述液壓控制閥連接相通;所述第一清洗液噴射組位于所述安裝凹槽的底部兩側均具有第一排液孔;所述第一清洗液噴射組位于相鄰兩個所述第一噴射孔頂部之間均具有第一集液槽。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噴墨打印頭維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噴射孔的數量為六個,從左至右分別為第一一噴射孔、第一二噴射孔、第一三噴射孔、第一四噴射孔、第一五噴射孔和第一六噴射孔,其中所述第一一噴射孔、所述第一二噴射孔和所述第一三噴射孔通過第一管路與所述液壓控制閥...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韓志強,趙浩,陳慶文,李香云,侯瑞東,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隆源自動成型系統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