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新能源電池安全監測裝置,包括監測盒、加熱組件、監測組件、電池、放置區以及散熱底座,所述加熱組件通過螺栓固定于監測盒的內壁底部,所述監測組件為兩組,分別內嵌安裝于監測盒內壁的兩側,所述電池卡合在監測盒內,且位于加熱組件的正上方,所述放置區位于電池的一側,且與監測盒為整體,所述散熱底座通過螺栓固定于監測盒的底部,所述加熱組件內設有加熱絲,所述加熱組件一側設有溫度檢測裝置,并與溫度檢測裝置電性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加熱組件的設置,可對電池進行加熱處理,從而使電池的溫度達到30℃到35℃之間,從而能夠有助于電池的最佳放電溫度,從而有助于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有助于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有助于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新能源電池安全監測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汽車電池檢測
,尤其涉及一種新能源電池安全監測裝置。
技術介紹
[0002]在現代,新能源汽車已成為流行類別,新能源汽車是指采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的技術原理先進、具有新技術、新結構的汽車,新能源汽車包括純電動汽車、增程式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并且新能源汽車采用了超級電容、電池高壓儲能裝置,應用電壓最高可達700V,超級電容、電池高壓儲能裝置位于高壓設備倉中,因此,市場上對電池的需求也越大。
[0003]新能源汽車電池在使用過程中需要用到監測裝置對電池進行實時監測,保障電池的使用安全以及了解電池的使用狀態,并且電動汽車所用的電池的最佳放電溫度在于30℃到35℃之間,環境溫度降低,電池內阻增大,這導致電池的放電電流減小,有效可用容量也變小,在環境溫度低于零下10度時對電池進行充電,甚至會大大減少電池的壽命。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新能源電池安全監測裝置。
[000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0006]一種新能源電池安全監測裝置,包括監測盒、加熱組件、監測組件、電池、放置區以及散熱底座,所述加熱組件通過螺栓固定于監測盒的內壁底部,所述監測組件為兩組,分別內嵌安裝于監測盒內壁的兩側,所述電池卡合在監測盒內,且位于加熱組件的正上方,所述放置區位于電池的一側,且與監測盒為整體,所述散熱底座通過螺栓固定于監測盒的底部,所述加熱組件內設有加熱絲,所述加熱組件一側設有溫度檢測裝置,并與溫度檢測裝置電性連接。
[0007]優選的,所述監測盒外表面設有呈并列式分布的三組顯示器,所述顯示器一側設有開關鍵,所述監測盒內壁底部設有呈并列式分布的第一散熱孔,所述監測盒內壁兩側分別開設有呈并列式分布的安裝槽。
[0008]優選的,所述監測組件包括安裝塊、緩沖彈簧、伸縮桿以及正負極檢測頭,所述安裝塊通過螺栓固定于安裝槽內壁底部,所述緩沖彈簧貫穿安裝塊,且緩沖彈簧的一側連接于安裝槽內壁底部,所述伸縮桿呈并列對稱式分布于安裝塊的一側,且伸縮桿的一側螺栓固定于安裝塊一側,所述伸縮桿另一側螺栓固定正負極檢測頭的一側,所述正負極檢測頭橫截面為梯形。
[0009]進一步的,兩組所述正負極檢測頭分別為正極檢測頭以及負極檢測頭。
[0010]再進一步的,所述電池頂部設有呈并列式分布的散熱片。
[0011]優選的,吊桿靠近加熱罐內壁一側均豎向設有硅膠刮板,所述硅膠刮板遠離吊桿
一側均與加熱罐內壁相抵。
[0012]優選的,所述電池的外部兩側分別設有正極電子片以及負極電子片,且正極電子片以及負極電子片分別與正極檢測頭以及負極檢測頭位置相對應。
[0013]優選的,所述散熱底座內設有呈并列式分布的第二散熱孔,所述散熱底座底部設有底板,且底板內設有呈對稱式分布的螺孔。
[0014]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
[0015]1.通過設置的加熱組件,加熱組件一側的溫度檢測裝置能夠對電池的溫度進行檢測,當電池的溫度對于所設置的溫度時,即可啟動加熱組件內的加熱絲,即可對電池進行加熱處理,從而使電池的溫度達到30℃到35℃之間,從而能夠有助于電池的最佳放電溫度,從而有助于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
[0016]2.通過設置的監測組件,當將電池放置于監測盒的頂部,此時兩組正負極檢測頭因受到阻力而向安裝槽內移動,同時通過緩沖彈簧的回彈力能夠使兩組正負極檢測頭緊密接觸正極電子片以及負極電子片,能夠提高該裝置的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技術提出的一種新能源電池安全監測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8]圖2為本技術提出的一種新能源電池安全監測裝置的加熱組件結構示意圖;
[0019]圖3為本技術提出的一種新能源電池安全監測裝置的監測盒結構示意圖;
[0020]圖4為本技術提出的一種新能源電池安全監測裝置的監測組件結構示意圖;
[0021]圖5為本技術提出的一種新能源電池安全監測裝置的電池結構示意圖。
[0022]圖中:1、監測盒;2、加熱組件;3、監測組件;4、電池;5、放置區;6、散熱底座;101、顯示器;102、第一散熱孔;103、安裝槽;201、溫度檢測裝置;301、安裝塊;302、緩沖彈簧;303、伸縮桿;304、正負極檢測頭;401、散熱片;501、電子控制元件;502、散熱風扇;601、第二散熱孔;602、底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0024]實施例1,參照圖1至圖5,一種新能源電池安全監測裝置,包括監測盒1、加熱組件2、監測組件3、電池4、放置區5以及散熱底座6,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組件2通過螺栓固定于監測盒1的內壁底部,所述監測組件3為兩組,分別內嵌安裝于監測盒1內壁的兩側,所述電池4卡合在監測盒1內,且位于加熱組件2的正上方,所述放置區5位于電池4的一側,且與監測盒1為整體,所述散熱底座6通過螺栓固定于監測盒1的底部,所述加熱組件2內設有加熱絲,所述加熱組件2一側設有溫度檢測裝置201,并與溫度檢測裝置201電性連接。
[0025]本實施例中,所述監測盒1外表面設有呈并列式分布的三組顯示器101,所述顯示器101一側設有開關鍵,所述監測盒1內壁底部設有呈并列式分布的第一散熱孔102,所述監測盒1內壁兩側分別開設有呈并列式分布的安裝槽103,所述監測組件3包括安裝塊301、緩沖彈簧302、伸縮桿303以及正負極檢測頭304,所述安裝塊301通過螺栓固定于安裝槽103內
壁底部,所述緩沖彈簧302貫穿安裝塊301,且緩沖彈簧302的一側連接于安裝槽103內壁底部,所述伸縮桿303呈并列對稱式分布于安裝塊301的一側,且伸縮桿303的一側螺栓固定于安裝塊301一側,所述伸縮桿303另一側螺栓固定正負極檢測頭304的一側,所述正負極檢測頭304橫截面為梯形,兩組所述正負極檢測頭304分別為正極檢測頭以及負極檢測頭,所述電池4頂部設有呈并列式分布的散熱片401,所述電池4的外部兩側分別設有正極電子片以及負極電子片,且正極電子片以及負極電子片分別與正極檢測頭以及負極檢測頭位置相對應,所述散熱底座6內設有呈并列式分布的第二散熱孔601,所述散熱底座6底部設有底板602,且底板602內設有呈對稱式分布的螺孔。
[0026]本實施例的工作原理:在進行使用時,首先將電池4放置于監測盒1的頂部,此時兩組正負極檢測頭304因受到阻力而向安裝槽103內移動,同時通過緩沖彈簧302的回彈力能夠使兩組正負極檢測頭304緊密接觸正極電子片以及負極電子片,通過開關鍵啟動加熱組件2,此時加熱組件2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新能源電池安全監測裝置,包括監測盒(1)、加熱組件(2)、監測組件(3)、電池(4)、放置區(5)以及散熱底座(6),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組件(2)通過螺栓固定于監測盒(1)的內壁底部,所述監測組件(3)為兩組,分別內嵌安裝于監測盒(1)內壁的兩側,所述電池(4)卡合在監測盒(1)內,且位于加熱組件(2)的正上方,所述放置區(5)位于電池(4)的一側,且與監測盒(1)為整體,所述散熱底座(6)通過螺栓固定于監測盒(1)的底部,所述加熱組件(2)內設有加熱絲,所述加熱組件(2)一側設有溫度檢測裝置(201),并與溫度檢測裝置(201)電性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能源電池安全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監測盒(1)外表面設有呈并列式分布的三組顯示器(101),所述顯示器(101)一側設有開關鍵,所述監測盒(1)內壁底部設有呈并列式分布的第一散熱孔(102),所述監測盒(1)內壁兩側分別開設有呈并列式分布的安裝槽(103)。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能源電池安全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監測組件(3)包括安裝塊(301)、緩沖彈簧(302)、伸縮桿(303)以及正負極檢測頭(304),所述安裝塊(301)通過螺栓固定于安裝槽(103)內壁底部,所述緩沖...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于運濤,
申請(專利權)人:華訊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