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分散設備,涉及分散設備技術領域,包括分散罐體,蓋體,電機,電機設有旋轉軸,導流筒被吊設在分散罐體內,旋轉軸貫穿導流筒,旋轉軸設有第一引流槳,旋轉軸設有第一攪拌槳,分散罐體通過轉軸設有旋轉盤,旋轉軸設有卡塊,旋轉盤通過凹槽與卡塊滑動相連,旋轉盤上表面固定設有第二引流槳,蓋體設有水泵,水泵連接有供水管,供水管另一端固定設有盤繞管,盤繞管盤繞在導流筒的外壁上,盤繞管固定設有均勻排列的噴水頭。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降低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粘度,在通過添加分散劑對陰離子表面活性劑進行快速攪拌,提高離子擴散、分散效率,適合推廣。適合推廣。適合推廣。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分散設備
[0001]本技術屬于分散設備
,具體涉及一種分散設備。
技術介紹
[0002]把一種或多種物質分散在另一種或多種物質中所得到的體系,叫做分散系,前者屬于被分散的物質,稱作分散質,后者起納容分散質的作用,稱作分散劑,在制得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后,因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的粘度較大,使用過程稍不注意就會添加過量,造成浪費,所以對陰離子表面活性劑進行分散處理,降低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的粘度,現有的分散設備多是通過攪拌桿進行攪拌,離子分散效率低,且存在無法攪拌到的四角,故此,本實例提出一種可降低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粘度,在通過添加分散劑對陰離子表面活性劑進行快速攪拌,提高離子擴散、分散效率的分散設備。
技術實現思路
[0003]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分散設備,可降低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粘度,在通過添加分散劑對陰離子表面活性劑進行快速攪拌,提高離子擴散、分散效率,適合推廣。
[0004]本技術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分散設備,包括分散罐體,所述分散罐體底部固定設有支撐腳,所述分散罐體的上端通過螺紋連接有蓋體,所述蓋體的上端固定設有電機,所述電機的輸出端固定設有旋轉軸,所述旋轉軸延伸至分散罐體內,所述蓋體上通過螺紋連接有封閉蓋,所述蓋體下端可拆卸設有連接環,所述連接環通過連接柱固定設有導流筒,所述導流筒被吊設在分散罐體內,所述旋轉軸貫穿導流筒,所述旋轉軸位于導流筒上端開口處固定設有第一引流槳,所述旋轉軸位于第一引流槳下方固定設有陣列的第一攪拌槳,所述分散罐體的底部圓心點處通過轉軸設有旋轉盤,所述旋轉軸底部固定設有卡塊,所述旋轉盤通過凹槽與卡塊滑動相連,所述旋轉盤上表面固定設有圓周陣列的第二引流槳;
[0005]所述蓋體的上端固定設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輸出管貫穿入蓋體并固定連接有供水管,所述供水管另一端固定設有盤繞管,所述盤繞管盤繞在導流筒的外壁上,所述盤繞管固定設有均勻排列的噴水頭。
[0006]優選地,分散罐體的內壁底部設有圓弧狀的上升倒角,所述分散罐體的底部固定設有電控閥,所述電控閥固定設有排出管,所述電控閥的閥門處與上升倒角的弧形壁形狀相匹配。
[0007]優選地,旋轉盤的側邊處固定設有圓周陣列的第二攪拌槳,所述第二攪拌槳貼合于上升倒角的弧形壁上,所述第二攪拌槳的另一端固定設有旋轉環,所述旋轉環與分散罐體的內側壁滑動相連。
[0008]優選地,分散罐體的外壁上固定設有保溫室,所述導流筒內固定設有加熱板。
[0009]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可降低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粘度,在通過添加分散劑對陰離子表面活性劑進行快速攪拌,提高離子擴散、分散效率,具體如下:
[0010](1)、本技術設有導流筒,在對陰離子表面活性劑進行粘度降低處理時,通過旋轉打開封閉蓋對分散罐體內加入陰離子表面活性劑,保溫室、加熱板加熱,電機運轉,引流槳、第一攪拌槳旋轉,水泵向盤繞管內供入分散劑,分散劑從噴水頭處被擠出,在對分散罐體內攪拌時,第一攪拌槳將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及分散劑吸入到導流筒內,經過第一攪拌槳攪拌,從導流筒下方排出,從導流筒外壁上升,并裹挾擠出的分散劑,再次被第一攪拌槳吸入導流筒中,進行循環攪拌,從而進行快速攪拌擴散。
[0011](2)、本技術設有上升倒角,在旋轉軸上的卡塊插入到旋轉盤上,在旋轉軸旋轉時,帶動旋轉盤旋轉,使第二攪拌槳對上升倒角處的溶液進行攪拌,防止存在死角攪拌不到,在溶液從導流筒底部涌出后,通過第二引流槳將其甩向四周,沖擊到上升倒角處,上升倒角為弧形斜面,使溶液在沖擊到上升倒角后上升,再次被吸入導流筒,從而實現液體循環攪拌。
附圖說明
[0012]附圖用來提供對本技術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技術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技術,并不構成對本技術的限制。在附圖中:
[0013]圖1是本技術的整體示意圖;
[0014]圖2是本技術的半剖視圖;
[0015]圖中標記為:1、分散罐體;2、蓋體;3、保溫室;4、支撐腳;5、電機;6、封閉蓋;7、水泵;8、電控閥;9、排出管;10、旋轉軸;11、連接環;12、連接柱;13、導流筒;14、供水管;15、盤繞管;16、噴水頭;17、第一引流槳;18、第一攪拌槳;19、上升倒角;20、旋轉盤;21、第二引流槳;22、第二攪拌槳;23、旋轉環;24、卡塊;25、加熱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17]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上”、“下”、“內”、“外”、“頂/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0018]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設置有”、“套設/接”、“連接”等,應做廣義理解,例如“連接”,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技術中的具體含義。
[0019]現結合說明書附圖,詳細說明本技術的結構特點。
[0020]參見圖1
?
2,一種分散設備,包括分散罐體1,分散罐體1底部固定設有支撐腳4,分
散罐體1的上端通過螺紋連接有蓋體2,分散罐體1的外壁上固定設有保溫室3,對分散罐體1內進行加熱,通過蓋體2使其可以從分散罐體1上拆卸,對其內部進行清理,蓋體2的上端固定設有電機5,電機5的輸出端固定設有旋轉軸10,旋轉軸10延伸至分散罐體1內,蓋體2上通過螺紋連接有封閉蓋6,通過封閉蓋6加入分散質,蓋體2下端可拆卸設有連接環11,連接環11通過連接柱12固定設有導流筒13,通過導流筒13將溶液進行循環攪拌,導流筒13內固定設有加熱板25,對溶液進行加熱,導流筒13被吊設在分散罐體1內,旋轉軸10貫穿導流筒13,旋轉軸10位于導流筒13上端開口處固定設有第一引流槳17,通過第一引流槳17將溶液吸入導流筒13,旋轉軸10位于第一引流槳17下方固定設有陣列的第一攪拌槳18,通過第一攪拌槳18將經過導流筒13的溶液進行攪拌,分散罐體1的底部圓心點處通過轉軸設有旋轉盤20,旋轉軸10底部固定設有卡塊24,旋轉盤20通過凹槽與卡塊24滑動相連,旋轉盤20上表面固定設有圓周陣列的第二引流槳21,通過第二引流槳21將溶液甩向四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分散設備,包括分散罐體(1),所述分散罐體(1)底部固定設有支撐腳(4),所述分散罐體(1)的上端通過螺紋連接有蓋體(2),所述蓋體(2)的上端固定設有電機(5),所述電機(5)的輸出端固定設有旋轉軸(10),所述旋轉軸(10)延伸至分散罐體(1)內,所述蓋體(2)上通過螺紋連接有封閉蓋(6),其特征在于,所述蓋體(2)下端可拆卸設有連接環(11),所述連接環(11)通過連接柱(12)固定設有導流筒(13),所述導流筒(13)被吊設在分散罐體(1)內,所述旋轉軸(10)貫穿導流筒(13),所述旋轉軸(10)位于導流筒(13)上端開口處固定設有第一引流槳(17),所述旋轉軸(10)位于第一引流槳(17)下方固定設有陣列的第一攪拌槳(18),所述分散罐體(1)的底部圓心點處通過轉軸設有旋轉盤(20),所述旋轉軸(10)底部固定設有卡塊(24),所述旋轉盤(20)通過凹槽與卡塊(24)滑動相連,所述旋轉盤(20)上表面固定設有圓周陣列的第二引流槳(21);所述蓋體(2)的上端固定設有水泵(...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何華雄,
申請(專利權)人:南京拓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