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汽車零部件生產加工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汽車減震器端蓋加工治具,包括夾持裝置、驅動裝置和鎖緊塊,所述夾持裝置與所述驅動裝置連接,當所述夾持裝置夾住端蓋時,鎖緊塊與夾持裝置的連接能夠限制住端蓋與夾持裝置之間的相對位移,本申請通過與驅動裝置連接的壓桿實現(xiàn)了由外部進行施力的夾緊,替代了人工擰緊擰松螺紋的夾緊方式,無論是夾緊的時間還是放松的時間都顯著短于現(xiàn)有技術的夾緊時間和放松時間。夾緊時間和放松時間。夾緊時間和放松時間。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汽車減震器端蓋加工治具
[0001]本技術涉及汽車零部件生產加工設備
,尤其是汽車減震器端蓋加工治具。
技術介紹
[0002]減震器端蓋在生產過程中需要被夾緊固定后再進行鉆孔、銑邊等操作。
[0003]現(xiàn)有技術中,端蓋的夾具通常通過螺紋夾緊,例如臺虎鉗等,操作人員在放上新的端蓋時需要將螺紋擰緊,取下端蓋時,需要擰松螺紋,擰緊擰松的時間通常與鉆床或者銑床工作一次的時間差不多,占據了大量的工作時間。
[0004]如何縮短將端蓋從鉆床夾具或銑床夾具上固定或者取下的時間成為了亟需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0005]本技術的目的是: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汽車減震器端蓋加工治具。
[0006]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7]一種汽車減震器端蓋加工治具,包括夾持裝置、驅動裝置和鎖緊塊,所述夾持裝置與所述驅動裝置連接,當所述夾持裝置夾住端蓋時,鎖緊塊與夾持裝置的連接能夠限制住端蓋與夾持裝置之間的相對位移。
[0008]進一步的,所述夾持裝置包括底座和壓桿,所述底座包括安裝板和套管,所述套管垂直連接在所述安裝板上,所述套管包括位于下方的段一和位于上方的段二,所述段一的外徑大于所述段二的外徑,所述段二的外徑等于端蓋固定管的內徑。
[0009]進一步的,所述段二的長度小于所述固定管的長度。
[0010]進一步的,所述壓桿插設在所述套管內,所述壓桿由頭至尾依由壓緊段、卡接段、主體段和連接段組成,所述壓緊段的外徑小于等于固定管的內徑,所述卡接段的外徑小于所述壓緊段的內徑,所述主體段的外徑等于所述套管的內徑,所述連接段與所述驅動裝置連接。
[0011]進一步的,所述鎖緊塊帶有U型口,所述U型口的開口寬度等于所述卡接段的外徑,所述鎖緊塊的厚度等于所述卡接段的長度,所述鎖緊塊插在卡接段外時,所述鎖緊塊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與所述固定管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存在重合區(qū)域。
[0012]進一步的,所述鎖緊塊的長度小于所述端蓋的半徑。
[0013]進一步的,所述鎖緊塊為U型,所述鎖緊塊圓弧段的外徑大于所述段二的外徑。
[0014]進一步的,所述壓緊段的外徑等于主體段的外徑。
[0015]進一步的,所述驅動裝置連接有電磁換向閥,所述電磁換向閥信號連接有腳踏板,所述腳踏板能夠控制電磁換向閥進行換向動作。
[0016]采用本技術的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0017]1、本申請通過與驅動裝置連接的壓桿實現(xiàn)了由外部進行施力的夾緊,替代了人工
擰緊擰松螺紋的夾緊方式,無論是夾緊的時間還是放松的時間都顯著短于現(xiàn)有技術的夾緊時間和放松時間。
[0018]2、通過腳踏板連接電磁換向閥能夠使得操作人員僅用腳上的動作就能實現(xiàn)本申請的夾緊和放松動作,能夠將雙手空出專注于上下料的工作,進一步縮短了端蓋加工的時間。
[0019]3、比固定管短的段二能夠避免鎖緊塊的下端面將下壓力施加在段二的上端面上以使得鎖緊塊對固定管的下壓力減小。
[0020]4、鎖緊塊下端面對固定管上端面行程的下壓力能夠產生摩擦力以限制端蓋繞著軸線轉動。
[0021]5、安裝板能夠將本申請連接在鉆穿或者銑床加工座的T型槽板上。
附圖說明
[0022]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其中
[0023]圖1為本申請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2為本申請的爆炸圖;
[0025]圖3為本申請的主視圖;
[0026]圖4為本申請上半部分的剖視圖;
[0027]圖5為本申請中底座的結構示意圖;
[0028]圖6為本申請中壓桿的結構示意圖;
[0029]圖7為本申請所需加工的端蓋的結構上示意圖。
[0030]1、端蓋;11、固定管;2、壓桿;21、主體段;22、卡接段;23、壓緊段;24、連接段;3、底座;31、段二;32、段一;33、安裝板;4、鎖緊塊;5、驅動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0031]現(xiàn)在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技術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技術有關的構成。本技術利用結構示意圖等進行詳細描述,示意圖只是實例,其在此不應限制本技術保護的范圍。此外,在實際制作中應包含長度、寬度及深度的三維空間。
[0032]請參閱圖1
?
圖7,一種汽車減震器端蓋1加工治具,包括夾持裝置、驅動裝置5和鎖緊塊4,所述夾持裝置與所述驅動裝置5連接,當所述夾持裝置夾住端蓋1時,鎖緊塊4與夾持裝置的連接能夠限制住端蓋1與夾持裝置之間的相對位移。
[0033]本申請通過與驅動裝置5連接的壓桿2實現(xiàn)了由外部進行施力的夾緊,替代了人工擰緊擰松螺紋的夾緊方式,無論是夾緊的時間還是放松的時間都顯著短于現(xiàn)有技術的夾緊時間和放松時間。
[0034]請參閱圖2
?
圖5,夾持裝置包括底座3和壓桿2,所述底座3包括安裝板33和套管,所述套管垂直連接在所述安裝板33上,所述套管包括位于下方的段一32和位于上方的段二
31,所述段一32的外徑大于所述段二31的外徑,所述段二31的外徑等于端蓋1固定管11的內徑。
[0035]段一32作為壓桿2的軸肩與鎖緊塊4限制端蓋1的上下位移。壓桿2限制端蓋1的水平方向的移動。
[0036]安裝板33能夠將本申請連接在鉆穿或者銑床加工座的T型槽板上。
[0037]請參閱圖4,段二31的長度小于所述固定管11的長度。
[0038]比固定管11短的段二31能夠避免鎖緊塊4的下端面將下壓力施加在段二31的上端面上以使得鎖緊塊4對固定管11的下壓力減小。
[0039]請參閱圖6,壓桿2插設在所述套管內,所述壓桿2由頭至尾依由壓緊段23、卡接段22、主體段21和連接段24組成,所述壓緊段23的外徑小于等于固定管11的內徑,所述卡接段22的外徑小于所述壓緊段23的內徑,所述主體段21的外徑等于所述套管的內徑,所述連接段24與所述驅動裝置5連接。
[0040]請參閱圖2和圖4,鎖緊塊4帶有U型口,所述U型口的開口寬度等于所述卡接段22的外徑,所述鎖緊塊4的厚度等于所述卡接段22的長度,所述鎖緊塊4插在卡接段22外時,所述鎖緊塊4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與所述固定管11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存在重合區(qū)域。
[0041]鎖緊塊4下端面對固定管11上端面行程的下壓力能夠產生摩擦力以限制端蓋1繞著軸線轉動。
[0042]請參閱圖1,鎖緊塊4的長度小于所述端蓋1的半徑。當固定管11的上端面低于端蓋1的上端面時,長度小于端蓋1半徑的鎖緊塊4能夠輕松的插入鎖緊段內。
[00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汽車減震器端蓋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夾持裝置、驅動裝置和鎖緊塊,所述夾持裝置與所述驅動裝置連接,當所述夾持裝置夾住端蓋時,鎖緊塊與夾持裝置的連接能夠限制住端蓋與夾持裝置之間的相對位移。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減震器端蓋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持裝置包括底座和壓桿,所述底座包括安裝板和套管,所述套管垂直連接在所述安裝板上,所述套管包括位于下方的段一和位于上方的段二,所述段一的外徑大于所述段二的外徑,所述段二的外徑等于端蓋固定管的內徑。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汽車減震器端蓋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段二的長度小于所述固定管的長度。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汽車減震器端蓋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壓桿插設在所述套管內,所述壓桿由頭至尾依由壓緊段、卡接段、主體段和連接段組成,所述壓緊段的外徑小于等于固定管的內徑,所述卡接段的外徑小于所述壓緊段的內徑,所述主體段的外徑等于...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陶義,
申請(專利權)人:日正升汽車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