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避雷器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輸電線路避雷器動作計數器安裝結構,包括取能線圈,取能線圈安裝固定在桿塔橫擔處,將線路避雷器的低壓端套住并固定;動作計數器,動作計數器安裝于塔桿的塔腳處;屏蔽引線,屏蔽引線的兩端頭分別與取能線圈和動作計數器連接。該輸電線路避雷器動作計數器安裝結構中,通過取能線圈和屏蔽引線將線路避雷器動作時獲得的能量傳輸至動作計數器,便于對線路避雷器動作的次數進行記錄,便于進行檢測,動作計數器無需安裝在桿塔的橫擔處,將其安裝在塔腳處,且通過鎖緊機構和彎折定位套屏蔽引線固定,保證安裝穩定,通過塔腳處的動作計數器直接進行數據讀取,極大方便現場人員的查看和讀數,提高運檢效率。提高運檢效率。提高運檢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輸電線路避雷器動作計數器安裝結構
[0001]本技術涉及避雷器
,具體地說,涉及一種輸電線路避雷器動作計數器安裝結構。
技術介紹
[0002]避雷器動作計數器主要通過避雷器動作時流過的強大電流驅動電磁計數器工作一次,實現避雷器動作次數的記錄。避雷器動作計數器廣泛安裝于換流站或變電站的避雷器低壓端,通過非線性電阻或線圈取能,少有安裝于輸電線路的避雷器上。隨著輸電線路防雷需求的提升,避雷器逐漸廣泛地安裝于高風險地區的輸電線路。為了更好地監測輸電線路的避雷器運行情況,有必要對其動作次數進行監測。
[0003]因線路避雷器需要掛設在絕緣子串兩端,距離地面高度較高,若動作計數器的安裝方式和站內避雷器保持一致,則會因動作計數器安裝過高而導致讀數困難,而且也存在因動作計數器脫落而引起線路跳閘故障的風險。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輸電線路避雷器動作計數器安裝結構,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了一種輸電線路避雷器動作計數器安裝結構,包括取能線圈,所述取能線圈安裝固定在桿塔橫擔處,將線路避雷器的低壓端套住并固定,用于獲得線路避雷器動作時產生的能量;
[0006]動作計數器,所述動作計數器安裝于塔桿的塔腳處,用于將線路避雷器動作時產生的能量接受并進行計數;
[0007]屏蔽引線,所述屏蔽引線的兩端頭分別與取能線圈和動作計數器連接,用于將取能線圈獲得的能量傳輸至動作計數器。
[0008]作為優選,所述線路避雷器的底端連接有導線。
[0009]作為優選,所述屏蔽引線的直線段通過鎖緊機構安裝固定在塔桿的橫擔上,所述屏蔽引線的彎折段通過彎折定位套安裝固定在塔桿處。
[0010]作為優選,所述動作計數器的高度位于地面上方1
?
1.5m,并通過螺絲固定。
[0011]作為優選,所述鎖緊機構包括兩個半圓筒結構的壓合板,所述壓合板的一側通過合頁轉動連接,所述壓合板的另一側安裝有壓緊板,所述壓緊板之間通過壓緊螺栓連接固定,下方的所述壓合板外壁安裝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焊接固定在塔桿的橫擔外壁處。
[0012]作為優選,所述彎折定位套為L形結構,外壁焊接固定在塔桿處,且內部設置有L形結構的通道,所述屏蔽引線從L形結構的通道一端穿入,且從另一端穿出。
[0013]作為優選,所述取能線圈靠近屏蔽引線的一端安裝有連接套,所述屏蔽引線的一端與連接套插接配合,且通過鎖緊螺栓鎖緊固定。
[0014]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
[0015]1、該輸電線路避雷器動作計數器安裝結構中,通過取能線圈和屏蔽引線將線路避雷器動作時獲得的能量傳輸至動作計數器,便于對線路避雷器動作的次數進行記錄,便于進行檢測。
[0016]2、該輸電線路避雷器動作計數器安裝結構中,動作計數器無需安裝在桿塔的橫擔處,將其安裝在塔腳處,且通過鎖緊機構和彎折定位套屏蔽引線固定,保證安裝穩定,通過塔腳處的動作計數器直接進行數據讀取,極大方便現場人員的查看和讀數,提高運檢效率。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技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8]圖2為本技術的部門結構示意圖;
[0019]圖3為本技術中鎖緊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中各個標號意義為:
[0021]1、塔桿;2、導線;3、線路避雷器;4、取能線圈;41、連接套;42、鎖緊螺栓;5、屏蔽引線;51、鎖緊機構;511、壓合板;512、壓緊板;513、壓緊螺栓;514、合頁;515、固定板;52、彎折定位套;6、動作計數器。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23]本技術提供一種輸電線路避雷器動作計數器安裝結構,如圖1
?
圖3所示,包括取能線圈4,取能線圈4安裝固定在桿塔橫擔處,將線路避雷器3的低壓端套住并固定,用于獲得線路避雷器3動作時產生的能量;
[0024]動作計數器6,動作計數器6安裝于塔桿1的塔腳處,用于將線路避雷器3動作時產生的能量接受并進行計數;
[0025]屏蔽引線5,屏蔽引線5的兩端頭分別與取能線圈4和動作計數器6連接,用于將取能線圈4獲得的能量傳輸至動作計數器6。
[0026]本實施例中,線路避雷器3的底端連接有導線2。
[0027]具體的,屏蔽引線5的直線段通過鎖緊機構51安裝固定在塔桿1的橫擔上,屏蔽引線5的彎折段通過彎折定位套52安裝固定在塔桿1處,使得屏蔽引線5固定不會松動,對于戶外的各種天氣情況,不會造成脫落,保證裝置的穩定。
[0028]進一步的,動作計數器6的高度位于地面上方1
?
1.5m,并通過螺絲固定,便于人工在塔腳處進行觀察。
[0029]進一步的,鎖緊機構51包括兩個半圓筒結構的壓合板511,壓合板511的一側通過合頁514轉動連接,壓合板511的另一側安裝有壓緊板512,壓緊板512之間通過壓緊螺栓513連接固定,下方的壓合板511外壁安裝有固定板515,固定板515焊接固定在塔桿1的橫擔外壁處,通過壓合板511將屏蔽引線5壓緊固定,使其不易松動。
[0030]進一步的,彎折定位套52為L形結構,外壁焊接固定在塔桿1處,且內部設置有L形
結構的通道,屏蔽引線5從L形結構的通道一端穿入,且從另一端穿出,使得屏蔽引線5的彎折處固定不松動。
[0031]進一步的,取能線圈4靠近屏蔽引線5的一端安裝有連接套41,屏蔽引線5的一端與連接套41插接配合,且通過鎖緊螺栓42鎖緊固定,便于線路避雷器3進行拆裝,方便后期進行維護和更換操作。
[0032]本技術的輸電線路避雷器動作計數器安裝結構在使用時,首先將取能線圈4安裝固定在桿塔橫擔處,通過將線路避雷器3的低壓端套住并固定,用于獲得線路避雷器3動作時產生的能量,動作計數器6安裝于塔桿1的塔腳處,用于將線路避雷器3動作時產生的能量接受并進行計數,屏蔽引線5的兩端頭分別與取能線圈4和動作計數器6連接,用于將取能線圈4獲得的能量傳輸至動作計數器6,屏蔽引線5的直線段通過鎖緊機構51安裝固定在塔桿1的橫擔上,屏蔽引線5的彎折段通過彎折定位套52安裝固定在塔桿1處,使得屏蔽引線5固定不會松動,即可通過人工在塔桿1的塔腳處對動作計數器6進行觀察。
[0033]最后,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中的線路避雷器3和動作計數器6等,上述部件中的電子元器件均為通用標準件或本領域技術人員知曉的部件,其結構和原理都為本領域技術人員可通過技術手冊得知或通過常規實驗方法獲知,在本裝置空閑處,將上述中所有電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輸電線路避雷器動作計數器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取能線圈(4),所述取能線圈(4)安裝固定在桿塔橫擔處,將線路避雷器(3)的低壓端套住并固定,用于獲得線路避雷器(3)動作時產生的能量;動作計數器(6),所述動作計數器(6)安裝于塔桿(1)的塔腳處,用于將線路避雷器(3)動作時產生的能量接受并進行計數;屏蔽引線(5),所述屏蔽引線(5)的兩端頭分別與取能線圈(4)和動作計數器(6)連接,用于將取能線圈(4)獲得的能量傳輸至動作計數器(6)。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輸電線路避雷器動作計數器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線路避雷器(3)的底端連接有導線(2)。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輸電線路避雷器動作計數器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引線(5)的直線段通過鎖緊機構(51)安裝固定在塔桿(1)的橫擔上,所述屏蔽引線(5)的彎折段通過彎折定位套(52)安裝固定在塔桿(1)處。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輸電線路避雷器動作計數器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動作計數器(6)的高度位于地面上方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朱錢鑫,蔡武惠,王前進,耿浩,張毅,馬御棠,潘浩,周仿榮,龔小勝,朱圓愛,余磊,張丙珍,邱廷偉,張海虎,王超,程正軍,劉孟禹,張魯豪,劉磊,李強,
申請(專利權)人:云南電網有限責任公司玉溪供電局,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