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一種掘錨支一體機滑移式可調(diào)偏行走機構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煤礦巷道掘進
,特別是涉及一種掘錨支一體機滑移式可調(diào)偏行走機構。
技術介紹
[0002]目前我國能源結構煤炭在未來一段時間內(nèi),仍將占主要地位,我國煤礦掘進技術發(fā)展滯后,普遍采用機械化的綜掘技術,巷道掘進已成為制約煤礦發(fā)展的關鍵因素,現(xiàn)有的掘進設備主要有懸臂式掘進機、掘錨一體機、連續(xù)采煤機等,掘進設備首先對巷道掘進面進行割煤,然后設備移機,采用再對頂板及兩幫打錨桿進行錨固作業(yè),錨固一般采用人工打錨桿或機載錨桿機進行作業(yè),現(xiàn)有掘進設備一般都采用履帶式行走機構,我國煤礦分布廣,各個礦區(qū)巖層、煤層的厚度和發(fā)育各不相同,地質(zhì)條件復雜,而履帶式行走機構設備重量大,普遍在80
?
100噸,因接地面積小,對地比壓大,因此在使用過過程中對底板的破壞性大,因此僅適用于內(nèi)蒙、陜北、山西等地質(zhì)條件中等以上,頂?shù)装鍡l件較好的一小部分礦區(qū),應用范圍有限,適應性差,并且設備一旦履帶陷底,脫困能力差,導致作業(yè)終止,影響效率;另外掘進與即時支護不配套,掘進在前,支護在后,掘進的空頂給巷道管理帶來極大的安全風險,煤礦事故中掘進面的冒頂、片幫等時有發(fā)生,現(xiàn)有的設備無法對人員及設備形成安全作業(yè)空間,無法達成安全高效的作業(yè)線。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0003]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掘錨支一體機滑移式可調(diào)偏行走機構,采用了主架與副架協(xié)同工作,邁步式交叉自移方式,底板的接觸面積大,地面比壓小,適應于底板破碎、底板偏軟等復雜地質(zhì)條件。 >[0004]本專利技術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上述目的:一種掘錨支一體機滑移式可調(diào)偏行走機構,包括主架、副架、行走機構、調(diào)偏機構和托座,所述主架前端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所述副架,所述副架與所述主架的后端之間通過行走機構連接,所述主架后端設置所述托座,所述副架遠離所述主架一側和所述主架后端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調(diào)偏機構。
[0005]優(yōu)選的:所述主架包括主架底座、主架頂梁、主架導向機構和主架立柱,所述主架底座的形狀為“凸”字形,所述主架底座后端與所述托座通過鉸鏈連接;所述主架底座前端上表面兩側分別固定安裝有所述主架導向機構,所述主架導向機構上端轉動連接有所述主架頂梁,所述主架導向機構前后分別設置有主架立柱,所述主架立柱下端與所述主架底座轉動連接,所述主架立柱上端與所述主架頂梁轉動連接;所述主架底座上表面設有掘進截割機構的安裝位置和安裝鏟板及刮板輸送機的連接機構。
[0006]優(yōu)選的:所述主架頂梁包括主架梁體、主架伸縮梁、主架千斤頂、翻板和翻轉千斤頂,所述主架梁體后端轉動連接有翻板,所述翻板下表面與所述主架梁體下部之間固定安裝有所述翻轉千斤頂,所述主架梁體前端插設有所述主架伸縮梁,所述主架梁體內(nèi)部固定
安裝有所述主架千斤頂,所述主架千斤頂活動端與所述主架伸縮梁固定連接。
[0007]優(yōu)選的:所述副架包括副架頂梁、副架導向機構、副架立柱和副架底座,所述副架底座設置在所述主架底座前端兩側,所述副架底座上表面固定安裝有所述副架導向機構,所述副架導向機構上端轉動連接有所述副架頂梁,所述副架導向機構前后分別設置有所述副架立柱,所述副架立柱下端與所述副架底座轉動連接,所述副架立柱上端與所述副架頂梁轉動連接。
[0008]優(yōu)選的:所述副架頂梁包括副架梁體、副架伸縮梁和副架千斤頂,所述副架頂梁前端插設有所述副架伸縮梁,所述副架梁體內(nèi)部固定安裝有所述副架千斤頂,所述副架千斤頂?shù)幕顒佣伺c所述副架伸縮梁固定連接。
[0009]優(yōu)選的:所述行走機構包括連接頭和推移千斤頂,所述主架底座后端兩側分別固定安裝有所述推移千斤頂,所述副架底座后端分別對應所述推移千斤頂位置固定安裝所述連接頭,所述連接頭與所述推移千斤頂前端固定連接。
[0010]優(yōu)選的:所述連接頭為萬向節(jié)結構。
[0011]優(yōu)選的:所述主架立柱和所述副架立柱均為液壓千斤頂,所述主架導向機構和所述副架導向機構均為伸縮桿結構。
[0012]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1.主架伸縮梁和副架伸縮梁伸出與收縮,能夠?qū)敯暹M行穩(wěn)定的支撐,同時可以隨截割系統(tǒng)隨動前進,減小了掘進面的空頂距,不但能夠防止頂板的冒落,防止井下冒落事故的發(fā)生,還為設備操作人員提供了安全的空間,有效保障了井下設備和人員的安全。
[0013]2.主架底座為整體結構,對地接觸面積大,接地比壓小,對底板的破壞程度低,適應于復雜地質(zhì)條件構造,具有廣泛的可推廣性;主架頂梁和副架頂梁能夠有效支撐頂板,提供穩(wěn)定的支點,由大缸徑推移千斤頂提供推拉力,因此井下復雜地質(zhì)條件下脫困能力更強。
[0014]3.通過推移千斤頂連接實現(xiàn)交叉式邁步自移,過程中兩側的雙推移千斤頂機構及兩側的底調(diào)機構組合使用,能夠?qū)崿F(xiàn)機身的自適應調(diào)節(jié),可以對行走姿態(tài)進行精準調(diào)控,更易于自動化智能化自動行走,自主糾偏的實現(xiàn)。
[0015]4.主架底座與后托座具有更大的空間,可以布置錨固系統(tǒng)、鉆機系統(tǒng)、液壓電氣系統(tǒng),風機除塵系統(tǒng)等,為其他設備的布置提供了空間和便利條件。
附圖說明
[0016]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是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7]圖1是本專利技術所述一種掘錨支一體機滑移式可調(diào)偏行走機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8]圖2是本專利技術所述一種掘錨支一體機滑移式可調(diào)偏行走機構的主視圖。
[0019]圖3是本專利技術所述一種掘錨支一體機滑移式可調(diào)偏行走機構的俯視圖。
[0020]圖4是本專利技術所述一種掘錨支一體機滑移式可調(diào)偏行走機構的主架頂梁的仰視圖。
[0021]圖5是本專利技術所述一種掘錨支一體機滑移式可調(diào)偏行走機構的副架頂梁的仰視
圖。
[0022]圖6是本專利技術所述一種掘錨支一體機滑移式可調(diào)偏行走機構的調(diào)偏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23]附圖標記說明如下:1、主架底座;2、連接頭;3、推移千斤頂;4、主架頂梁;41、主架梁體;42、主架伸縮梁;43、主架千斤頂;44、翻板;45、翻轉千斤頂;5、主架導向機構;6、調(diào)偏機構;61、底調(diào)梁;62、底調(diào)千斤頂;7、副架頂梁;71、副架梁體;72、副架伸縮梁;73、副架千斤頂;8、副架導向機構;9、副架立柱;10、副架底座;11、托座;13、主架立柱。
具體實施方式
[0024]在本專利技術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nèi)”、“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專利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等僅用于描述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掘錨支一體機滑移式可調(diào)偏行走機構,包括主架、副架、行走機構、調(diào)偏機構(6)和托座(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前端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所述副架,所述副架與所述主架的后端之間通過行走機構連接,所述主架后端設置所述托座(11),所述副架遠離所述主架一側和所述主架后端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調(diào)偏機構(6)。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掘錨支一體機滑移式可調(diào)偏行走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包括主架底座(1)、主架頂梁(4)、主架導向機構(5)和主架立柱(13),所述主架底座(1)的形狀為“凸”字形,所述主架底座(1)后端與所述托座(11)通過鉸鏈連接;所述主架底座(1)前端上表面兩側分別固定安裝有所述主架導向機構(5),所述主架導向機構(5)上端轉動連接有所述主架頂梁(4),所述主架導向機構(5)前后分別設置有主架立柱(13),所述主架立柱(13)下端與所述主架底座(1)轉動連接,所述主架立柱(13)上端與所述主架頂梁(4)轉動連接;所述主架底座(1)上表面設有掘進截割機構的安裝位置和安裝鏟板及刮板輸送機的連接機構。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掘錨支一體機滑移式可調(diào)偏行走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頂梁(4)包括主架梁體(41)、主架伸縮梁(42)、主架千斤頂(43)、翻板(44)和翻轉千斤頂(45),所述主架梁體(41)后端轉動連接有翻板(44),所述翻板(44)下表面與所述主架梁體(41)下部之間固定安裝有所述翻轉千斤頂(45),所述主架梁體(41)前端插設有所述主架伸縮梁(42),所述主架梁體(41)內(nèi)部固定安裝有所述主架千斤頂(43),所述主架千斤頂(43)活動端與所述主架伸縮梁(42)固定連接。4.根據(jù)權利...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王永強,劉付營,楊曉波,孫紅發(fā),黃自炎,張繼業(yè),索俊杰,王昊,桑沖峰,許棟,唐一飛,
申請(專利權)人:鄭州煤礦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