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鐵皮石斛宜機采的栽培方法及其采收機技術

    技術編號:36695501 閱讀: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20:07
    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鐵皮石斛宜機采的栽培方法及其采收機,包括栽植盆設置、基質準備和植株管理三個部分;其中栽植盆設置包括盆底設置為網格結構、盆中放置基質、盆內固定架,其中盆內固定架內設置支撐柱;所述基質準備包括綠肥培育、混合碎料和層疊放置;所述植株管理包括移栽、枝條選擇、整枝;所述采收機配置收割系統,收割系統內設置剪切刀片。通過本申請所提供的宜機采的栽培方法,為盆栽鐵皮石斛提供了生長條件,滿足植株生長需求,又滿足本申請提供的鐵皮石斛采收機的作業要求。供的鐵皮石斛采收機的作業要求。供的鐵皮石斛采收機的作業要求。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鐵皮石斛宜機采的栽培方法及其采收機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園藝領域,特別是一種鐵皮石斛宜機采的栽培方法及其采收機。

    技術介紹

    [0002]鐵皮石斛是一種名貴的中藥材,在市場上價格較高,且收到廣大消費者的歡迎。其別稱黑節草、云南鐵皮、鐵皮斗等,被譽為“九大仙草”之首。在中醫理念中,具有益胃生津、滋陰清熱等功效。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鐵皮石斛含有多糖、生物堿、氨基酸等成分,具有抗腫瘤、抗衰老、增強機體免疫力、擴張血管及抗血小板凝集等作用,因此,在臨床、中藥復方及保健品中被廣泛應用。
    [0003]近年來,隨著鐵皮石斛市場不斷升溫,越來越多的種植戶開始人工栽培鐵皮石斛。目前鐵皮石斛生產過程中,較少應用農業機械,鐵皮石斛現有的種植農藝,如仿生栽培、大田栽培等,無法配套機械化采收。目前鐵皮石斛的采收環節必須依賴人工,生產效率低,生產成本高,簡單優化小麥收割機、水稻收割機等應用于鐵皮石斛的采收時,收割方式與種植模式不匹配,易出現無法分批次采收、枝條破碎嚴重等問題,無法達到農機與農藝有機融合,制約了鐵皮石斛產業的發展。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有鑒于此,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鐵皮石斛宜機采的栽培方法及其采收機,模擬了鐵皮石斛在野外的生長環境,為盆栽鐵皮石斛提供了生長條件,為實現機械化采收提供作業條件,滿足植株生長需求,有利于鐵皮石斛生長,提高鐵皮石斛產量。
    [0005]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方案實現:一種鐵皮石斛宜機采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栽植盆設置:栽植盆盆底為網格結構,盆中放置固定架,固定架上內設置用以固定鐵皮石斛莖部的支撐柱;(2)綠肥培育:以重量計算,按照牛糞:玉米秸稈:菇渣:發酵菌劑:尿素:水=100:200:100:2:3:200的比例進行混合后,發酵140~160天,將發酵物晾曬至含水率35%~45%,將其與木屑按重量計算2:3混合,得到綠肥;(3)混合碎料:取河沙過10目篩,得到細沙,將細沙與蛭石按1:1混合得到第一層混料;將樹皮破碎成碎片,作為第二層混料;取野草或秸稈葉片粉碎至直徑小于1cm的碎片,加入適量發酵菌劑發酵5天,取出發酵物晾曬至含水率低于30%,作為表層混料;(4)基質層疊放置:首先在栽植盆內放置第一層混料,鋪平后放置第二層混料,鋪平后放置綠肥,鋪平后放置表層混料;(5)移栽:選取高度達5cm以上的種苗移栽至栽植盆內,使種苗根系層位于表層混料以下;(6)枝條選擇:待植株高度超過12cm后,選取老枝用第一束枝圈收束于支撐柱表面,將新枝剝離支撐柱;(7)整枝:定期將老葉摘除,間隔30天,測量枝條長度,將老枝與新枝重復步驟(6)
    的操作,將長度超過18cm的枝條,用第二束枝圈將其收束于高度18cm處;間隔一段時間,將長度超過26cm的枝條,用第三束枝圈將其收束于高度26cm處。
    [0006]進一步的,步驟(1)中所述栽植盆高度為15cm、頂部直徑為12cm、底部直徑為8cm,栽植盆底部網格結構的網孔直徑小于1.5cm。
    [0007]進一步的,步驟(6)和步驟(7)中,第一束枝圈距離栽植盆頂部的高度為10cm,第二束枝圈距第一束枝圈的高度為8cm,第三束枝圈距第二束枝圈的高度為6~8cm;束枝圈由水稻秸稈揉捻后晾曬制成。
    [0008]進一步的,步驟(4)中第一層混料高度為4cm,第二層混料的高度為5cm,綠肥的高度為4cm,表層混料的高度為2cm。
    [0009]本專利技術另一技術方案:一種鐵皮石斛采收機,包括帶車輪的底盤,底盤前部上方設有收割系統,所述收割系統包括收割殼體,底盤后部設有儲料箱,所述收割殼體前端設有供鐵皮石斛進入的入口,收割殼體內部設有收割機構,收割機構后方設置有臨時儲料腔,收割殼體入口端面為斜面并與水平面夾角為65~80
    °
    ,收割殼體入口兩側分別設有若干柔性阻擋板;所述收割機構包括位于收割殼體內部兩側的一對撥料軸,撥料軸傾斜設置并與入口端面相平行,所述撥料軸上間隔分布有若干撥料爪,撥料軸下端設有切刀。
    [0010]進一步的,所述收割殼體和儲料箱之間通過輸送裝置連接,所述輸送裝置位于收割殼體的臨時儲料腔下方,輸送裝置的出料端位于儲料箱中;所述臨時儲料腔兩側設有一對平行的滾動柱,所述滾動柱傾斜設置并與撥料軸相相平行,滾動柱上分布有凸點。
    [0011]進一步的,所述收割系統的收割線距離栽植盆表面高度為8cm。
    [0012]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優化栽培模式,通過設定統一規格的栽培盆、盆內結構和基質分布,實現了鐵皮石斛較長的莖束縛于支撐桿表面,為后續采收機快速切割鐵皮石斛提供作業條件,有利于實現機械化采收,能夠極大地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2)通過綠肥培育、混合碎料和層疊放置,模擬了鐵皮石斛在野外的生長環境,為盆栽鐵皮石斛提供了生長條件,滿足植株生長需求,有利于鐵皮石斛生長,提高鐵皮石斛產量;(3)通過收割系統實現順次單株鐵皮石斛的采收,不易損傷植株莖表面組織,有利于提高商品性,實現分批次采收,實現一次栽植多次采收,促進鐵皮石斛生長、保證鐵皮石斛產量,實現了鐵皮石斛栽培采收過程中的農機農藝融合,符合國家對農機農藝融合的總體要求。
    [0013]為使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將通過具體實施例和相關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鐵皮石斛植株栽培模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栽植盆內部結構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鐵皮石斛采收機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鐵皮石斛采收機收割殼體機構示意圖;圖5是圖4的K向視圖;
    圖中標號說明:1
    ?
    收割系統、2
    ?
    臨時儲料腔、3
    ?
    輸送裝置、4
    ?
    防震緩沖墊、5
    ?
    底盤、6
    ?
    儲料箱、7
    ?
    傳動系統、8
    ?
    車輪、9
    ?
    座椅、10
    ?
    方向控制系統、11
    ?
    收割殼體、12
    ?
    柔性阻擋板、13
    ?
    刀片、14
    ?
    第一電機、15
    ?
    撥料軸、16
    ?
    撥料爪、17
    ?
    滾動柱。
    具體實施方式
    [0015]應該指出,以下詳細說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對本申請提供進一步的說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術和科學術語具有與本申請所屬
    的普通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相同含義。
    [0016]需要注意的是,這里所使用的術語僅是為了描述具體實施方式,而非意圖限制根據本申請的示例性實施方式。如在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確指出,否則單數形式也意圖包括復數形式,此外,還應當理解的是,當在本說明書中使用術語“包含”和/或“包括”時,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驟、操作、器件、組件和/或它們的組合。
    [0017]實施例一:如圖1~2所示,一種鐵皮石斛宜機采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栽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鐵皮石斛宜機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栽植盆設置:栽植盆盆底為網格結構,盆中放置固定架,固定架上內設置用以固定鐵皮石斛莖部的支撐柱;(2)綠肥培育:以重量計算,按照牛糞:玉米秸稈:菇渣:發酵菌劑:尿素:水=100:200:100:2:3:200的比例進行混合后,發酵140~160天,將發酵物晾曬至含水率35%~45%,將其與木屑按重量計算2:3混合,得到綠肥;(3)混合碎料:取河沙過10目篩,得到細沙,將細沙與蛭石按1:1混合得到第一層混料;將樹皮破碎成碎片,作為第二層混料;取野草或秸稈葉片粉碎至直徑小于1cm的碎片,加入適量發酵菌劑發酵5天,取出發酵物晾曬至含水率低于30%,作為表層混料;(4)基質層疊放置:首先在栽植盆內放置第一層混料,鋪平后放置第二層混料,鋪平后放置綠肥,鋪平后放置表層混料;(5)移栽:選取高度達5cm以上的種苗移栽至栽植盆內,使種苗根系層位于表層混料以下;(6)枝條選擇:待植株高度超過12cm后,選取老枝用第一束枝圈收束于支撐柱表面,將新枝剝離支撐柱;(7)整枝:定期將老葉摘除,間隔30天,測量枝條長度,將老枝與新枝重復步驟(6)的操作,將長度超過18cm的枝條,用第二束枝圈將其收束于高度18cm處;間隔一段時間,將長度超過26cm的枝條,用第三束枝圈將其收束于高度26cm處。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鐵皮石斛宜機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栽植盆高度為15cm、頂部直徑為12cm、底部直徑為8cm,栽植盆底部網格...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鄭益平解鴻磊
    申請(專利權)人:福建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看成人AA片无码视频羞羞网|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免费| 一本一道av中文字幕无码| 国产精品无码av片在线观看播| 中文字幕丰满乱子伦无码专区| 亚洲第一极品精品无码久久| 亚洲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影院猛 | 人妻少妇乱子伦无码视频专区 |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66 | 午夜无码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曰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天然素人无码专区|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人妻| 99久久国产热无码精品免费| 精品无码人妻久久久久久| 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一区|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 日韩视频无码日韩视频又2021| 中文午夜人妻无码看片| 中文字幕有码无码AV| 永久免费无码日韩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20|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人在线看天堂无码| 亚洲av无码偷拍在线观看| 人妻少妇乱子伦无码视频专区| 国产精品亚韩精品无码a在线| 国模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五月婷婷无码观看|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夜夜嗨| 精品爆乳一区二区三区无码av | 免费无码专区毛片高潮喷水| 亚洲欧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18禁免费无码无遮挡不卡网站 |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毛片18 | 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 亚洲av极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国产AV巨作情欲放纵无码| 亚洲色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一二三区| 一本色道久久HEZYO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