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芯片燒錄機用上料定位結構,涉及芯片燒錄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芯片燒錄機用上料定位結構,包括基板,所述基板頂部的右側固定連接有儲存箱,所述基板的中心開設有電機腔。通過儲存腔的開設,使得儲存箱既可以對圓管進行儲存工作,還可以通過其底部的傾斜狀,使得儲存腔可以將位于其內部的圓管導致儲管槽的內部,而微型氣缸的使用,可以使得第二氣桿帶動隔管板進行上下移動,繼而使得排管槽在傳輸一個圓管后,可以對右側的圓管進行格擋束縛工作,繼而使得設備可以依次輸送圓管,該方式的使用,既可以減少多機械固定所消耗的能耗,還減少了機械輸送所消耗的時間,從而可以提高設備的實用性。從而可以提高設備的實用性。從而可以提高設備的實用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芯片燒錄機用上料定位結構
[0001]本技術涉及芯片燒錄設備
,具體為一種芯片燒錄機用上料定位結構。
技術介紹
[0002]芯片燒錄機是一種可以將芯片的處理程序錄入芯片內部的設備,現有技術中的芯片燒錄機主要包括托盤芯片燒錄機、管裝芯片燒錄機和卷帶芯片燒錄機,其中管裝芯片燒錄機主要是對圓管所儲存的芯片進行燒錄的,但因為圓管會對芯片進行限定的緣故,使得圓管內部的芯片無法進行直接排放上料工作,從而需要使用者用到上料定位結構進行自動上料。
[0003]目前市場上的芯片燒錄機用上料定位結構大多有架板,多個固定裝置、旋轉裝置和活動板組成,其中多個固定裝置分別安裝在夾板的兩側,當使用者需要進行上料工作時,需要先通過多個固定裝置對多個圓管進行固定工作,然后通過依次啟閉多個固定裝置,使得固定裝置所固定的圓管可以進行依次下料和固定,最后使得圓管可以依次落在活動板的頂部,最后通過運行旋轉裝置,使得旋轉裝置帶動活動板進行轉動,繼而使得圓管發生傾斜,從而使得圓管可以與芯片燒錄機的進料位置進行對接,進而可以將圓管內部的芯片移動至進料位置處,但因為圓管自身會對芯片進行限定的緣故,故在圓管發生傾斜后,可能出現芯片無法快速落入進料位置現象,繼而需要人工對圓管進行抖動工作,從而影響了設備的上料效率,且多個固定裝置的使用,會使得設備在對圓管進行輸送時,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從而影響了設備的實用性,為此本申請提供了一種芯片燒錄機用上料定位結構。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提供了一種芯片燒錄機用上料定位結構,解決了上述所闡述出來的問題。
[0005]為實現以上目的,本技術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芯片燒錄機用上料定位結構,包括基板,所述基板頂部的右側固定連接有儲存箱,所述基板的中心開設有電機腔,所述電機腔的內部固定安裝有旋轉裝置,所述旋轉裝置包括第一電機,所述第一電機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旋轉桿,所述旋轉桿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有活動板,所述活動板頂部兩側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連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功能板,所述活動板的內部開設有活動腔、第一設備腔、第二設備腔和移動腔,所述第一設備腔的內部固定安裝有限定裝置,所述第二設備腔的內部固定連接有移動裝置,所述儲存箱的內部開設有儲存腔、排管槽、卡板槽和第三設備腔,所述第三設備腔的內部固定安裝有隔管裝置。
[0006]優選的,所述活動腔位于活動板中心的兩側,所述第一設備腔位于活動板的中心,所述第二設備腔位于活動板中心的后端,所述移動腔位于第二設備腔的后端。
[0007]優選的,所述儲存腔的底部為向左傾斜狀,所述排管槽的右側與儲存腔底部的左側相通,所述卡板槽的底部與排管槽的頂部相通,所述卡板槽位于第三設備腔的下方。
[0008]優選的,所述隔管裝置包括微型氣缸、伸縮桿,所述微型氣缸的底部固定連接有第二氣桿,所述第二氣桿的底部固定連接有隔管板,所述隔管板的外表面與卡板槽的內表面相適配,所述伸縮桿固定安裝在第三設備腔頂部的前端和后端,且伸縮桿的底部與隔管板頂部的前端和后端相連接。
[0009]優選的,所述限定裝置包括雙通氣缸、限定桿,所述雙通氣缸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第一氣桿,所述第一氣桿遠離雙通氣缸的一側固定連接有第一限定板,所述第一限定板頂部的水平高度與功能板頂部的水平高度相等,所述限定桿位于活動腔的前端和后端,所述限定桿的外表面與第一限定板前端和后端的內表面相適配。
[0010]優選的,所述移動裝置包括第二電機,所述第二電機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螺紋桿,所述螺紋桿的外表面活動連接有移動塊,所述移動塊的頂部固定連接有排氣泵。
[0011]優選的,所述功能板頂部的中心開設有儲管槽,所述儲管槽底部的中心開設有出管槽,所述儲管槽底部兩側的前端和后端均開設有活動槽。
[0012]與現有技術對比,本技術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0013]1、該芯片燒錄機用上料定位結構,通過儲存腔的開設,使得儲存箱既可以對圓管進行儲存工作,還可以通過其底部的傾斜狀,使得儲存腔可以將位于其內部的圓管導致儲管槽的內部,而微型氣缸的使用,可以使得第二氣桿帶動隔管板進行上下移動,繼而使得排管槽在傳輸一個圓管后,可以對右側的圓管進行格擋束縛工作,繼而使得設備可以依次輸送圓管,該方式的使用,既可以減少多機械固定所消耗的能耗,還減少了機械輸送所消耗的時間,從而可以提高設備的實用性。
[0014]2、該芯片燒錄機用上料定位結構,通過雙通氣缸的使用,可以使得兩側第一氣桿帶動兩側第一限定板進行內外移動,因為第一限定板頂部的水平高度與功能板頂部的水平高度相等的緣故,使得前后移動的第一限定板既可以將儲管槽內部的圓管導移至出管槽處,繼而使得圓管可以移動至活動板的頂部,還可以對移動至活動板頂部的圓管進行限定工作,而第一電機的使用,可以使得旋轉桿進行轉動,繼而使得活動板進行弧形移動,從而使得位于活動板頂部的圓管發生傾斜,繼而使得活動板頂部圓管的出片口可以與至芯片燒錄機的進料位置對其,從而使得圓管內部的芯片可以進入芯片燒錄機的進料位置,其中第二電機的使用,可以使得螺紋桿進行轉動,繼而使得移動塊可以帶動排氣泵進行前后移動,進而使得排氣泵可以插入圓管處,而排氣泵的使用,可以對圓管內部進行吹氣工作,繼而使得圓管內部的芯片可以快速排出,從而提高了設備的上料效率。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技術結構主體圖;
[0016]圖2為本技術結構正面剖視圖;
[0017]圖3為本技術結構右側剖視圖;
[0018]圖4為本技術結構活動板主體圖;
[0019]圖5為本技術結構圖4右側剖視圖;
[0020]圖6為本技術結構圖4頂部剖視圖;
[0021]圖7為本技術結構圖4正面剖視圖。
[0022]圖中:1、基板;11、電機腔;2、旋轉裝置;21、第一電機;22、旋轉桿;3、活動板;31、活
動腔;32、第一設備腔;33、第二設備腔;34、移動腔;4、固定柱;5、功能板;51、儲管槽;52、出管槽;53、活動槽;6、限定裝置;61、雙通氣缸;62、第一氣桿;63、第一限定板;64、限定桿;7、移動裝置;71、第二電機;72、螺紋桿;73、移動塊;74、排氣泵;8、儲存箱;81、儲存腔;82、排管槽;83、卡板槽;84、第三設備腔;9、隔管裝置;91、微型氣缸;92、第二氣桿;93、隔管板;94、伸縮桿。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24]請參閱圖1、圖2、圖3、圖4和圖6,一種芯片燒錄機用上料定位結構,包括基板1,基板1頂部的右側固定連接有儲存箱8,基板1的中心開設有電機腔11,電機腔11的內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芯片燒錄機用上料定位結構,包括基板(1),所述基板(1)頂部的右側固定連接有儲存箱(8),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的中心開設有電機腔(11),所述電機腔(11)的內部固定安裝有旋轉裝置(2),所述旋轉裝置(2)包括第一電機(21),所述第一電機(21)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旋轉桿(22),所述旋轉桿(22)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有活動板(3),所述活動板(3)頂部兩側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連接有固定柱(4),所述固定柱(4)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功能板(5),所述活動板(3)的內部開設有活動腔(31)、第一設備腔(32)、第二設備腔(33)和移動腔(34),所述第一設備腔(32)的內部固定安裝有限定裝置(6),所述第二設備腔(33)的內部固定連接有移動裝置(7),所述儲存箱(8)的內部開設有儲存腔(81)、排管槽(82)、卡板槽(83)和第三設備腔(84),所述第三設備腔(84)的內部固定安裝有隔管裝置(9)。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芯片燒錄機用上料定位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動腔(31)位于活動板(3)中心的兩側,所述第一設備腔(32)位于活動板(3)的中心,所述第二設備腔(33)位于活動板(3)中心的后端,所述移動腔(34)位于第二設備腔(33)的后端。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芯片燒錄機用上料定位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儲存腔(81)的底部為向左傾斜狀,所述排管槽(82)的右側與儲存腔(81)底部的左側相通,所述卡板槽(83)的底部與排管槽(82)的頂部相通,所述卡板槽(83)位于第三設備腔(84)的下方。4.根據權利要求...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新民,曾祥文,梁國銘,文火堤,朱惠文,
申請(專利權)人:廣州后為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