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呢毯的張緊裝置,包括機架,其上設有第一拉輥、第二拉輥和齒條;輥芯,其與第一拉輥、第二拉輥相互平行,輥芯位于第一拉輥和第二拉輥之間,輥芯的兩端可在機架上下滑動;驅動件,其具有可上下伸縮的第一驅動端,輥芯的兩端分別轉動連接于兩個驅動件的第一驅動端;張緊套筒,其套在輥芯上并與輥芯轉動連接;齒輪,其同步連接于輥芯上,兩個齒輪位于張緊套筒的兩側,齒輪與齒條相互嚙合,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保證輥芯兩端的移動的距離一致,提高調節精度,減少輥芯在移動過程中的偏移,減少對呢毯件的單側拉扯,減少呢毯件的跑偏,提高呢毯件使用壽命。呢毯件使用壽命。呢毯件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呢毯的張緊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呢毯的張緊裝置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呢毯的張緊裝置。
技術介紹
[0002]蒸呢是一種毛織物染整加工的工序,毛織物夾在烘筒和呢毯件之間,呢毯件和毛織物相互摩擦并同步輸送,通過加熱烘筒以及往呢毯件上通入蒸汽,實現毛織物的蒸呢,實際應用中,呢毯件較軟并且易形變,為了提高蒸呢效果,防止呢毯件起皺和打滑,往往會圍繞呢毯件設有張緊結構,張緊結構具有張緊輥,通過調整輥的間距,實現呢毯件的張緊,但是張緊結構在調整過程中,容易因為張緊輥兩端移動的幅度不一致而導致張緊輥側偏,導致呢毯件跑偏和形變,使得呢毯件表面纖維磨損報廢,提高生產成本。
技術實現思路
[0003]本技術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呢毯的張緊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一個或多個技術問題,至少提供一種有益的選擇或創造條件。
[0004]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的解決方案是:
[0005]一種呢毯的張緊裝置,包括:機架,其上設有第一拉輥、第二拉輥和齒條;輥芯,其與所述第一拉輥、所述第二拉輥相互平行,所述輥芯位于所述第一拉輥和所述第二拉輥之間,所述輥芯的兩端可沿所述機架上下滑動;驅動件,其具有可上下伸縮的第一驅動端,所述輥芯的兩端分別轉動連接于兩個所述驅動件的所述第一驅動端;張緊套筒,其套在所述輥芯上并與所述輥芯轉動連接;齒輪,其同步連接于所述輥芯上,兩個所述齒輪位于所述張緊套筒的兩側,所述齒輪與所述齒條相互嚙合。
[0006]該技術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輥芯、第一拉輥和第二拉輥彼此平行,呢毯件依次繞過第一拉輥、輥芯上的張緊套筒和第二拉輥上,呢毯件傳送并帶動第一拉輥、張緊套筒和第二拉輥轉動,當第一驅動端伸縮并推動輥芯,齒輪嚙合于齒條并轉動,使得輥芯沿機架上下滑動,實現呢毯件的張緊調節,本技術中的兩個齒輪通過輥芯同軸連接并嚙合在齒條上,在兩個驅動件對輥芯進行同時拉動或推動時,輥芯轉動,輥芯兩端轉動的角速度一致,使得兩個齒輪沿齒條上嚙合移動的長度一致,進而保證輥芯兩端的移動的距離一致,提高調節精度,減少輥芯在移動過程中的偏移,減少對呢毯件的單側拉扯,減少呢毯件的跑偏,提高呢毯件使用壽命。
[0007]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驅動件為第一氣缸,所述第一驅動端通過魚眼軸承與所述輥芯連接。輥芯通過魚眼軸承轉動連接于第一驅動端上,保證輥芯的轉動,因為輥芯既需要轉動又需要進行上下移動,采用魚眼軸承不僅可以提高載荷能力,還可以作一定范圍的調心運動,減少安裝誤差或調整誤差而引起的零件磨損。
[0008]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另一種改進,所述機架上設有沿上下延伸的限位槽,所述輥芯上轉動設有轉輪,所述轉輪位于所述限位槽內、并與所述限位槽的內壁相互貼合。轉輪可沿限位槽的內壁上下滾動,使得輥芯在驅動件的驅動下滾動上移或滾動下移時,轉輪可限
制輥芯的擺動,減少輥芯緩動,維持輥芯上下移動的平穩性,保證齒輪和齒條保持嚙合,使得輥芯兩端移動幅度一直,進一步減少輥芯側偏現象。
[0009]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另一種改進,本技術還包括糾偏輥和擺桿,所述擺桿的一端轉動連接在所述機架上并定位,所述糾偏輥的一側轉動連接于所述機架上,所述糾偏輥的另一側轉動連接于所述擺桿的另一端。糾偏輥的一端固定在機架上,另一端同步連接于機架上,當呢毯件發生形變并偏移后,轉動擺桿并定位,糾偏輥的一端隨擺桿移動,使得呢毯件回位,保證生產。
[0010]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本技術還包括呢毯件,所述呢毯件依次搭繞所述第一拉輥、所述張緊套筒、所述第二拉輥和所述糾偏輥。輥芯帶動張緊套筒在第一拉輥和第二拉棍之間上下移動,實現呢毯件的張緊調節,同時,糾偏輥通過擺桿實現位置調整,使得可以調整呢毯件的偏移角度,減少呢毯件跑偏可能。
[0011]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另一種改進,本技術還包括第二氣缸,所述第二氣缸的兩端分別為安裝端和可伸縮的第二驅動端,所述安裝端轉動連接于所述機架上,所述第二驅動端轉動連接于所述擺桿上,所述第二驅動端的連接位置位于所述擺桿的旋轉軸線之外。第二氣缸的第二驅動端伸縮,使得擺桿的一端擺動,實現糾偏輥的角度調整,第二氣缸的安裝端轉動并適應擺桿的位置,結構可靠。
[0012]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機架上設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中心線與所述擺桿的旋轉軸線相互重合,所述糾偏輥位于所述弧形槽內。糾偏輥沿弧形槽的弧度方位移動,減少晃動,并且限制糾偏輥的角度調整范圍,提高糾偏輥的調整穩定性。
[0013]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另一種改進,所述機架上設有限位開關,兩個所述限位開關正對所述糾偏輥的兩端,所述限位開關可檢測呢毯沿所述糾偏輥的偏移。當限位開關檢測到呢毯件往兩側偏移后,限位開關控制設備停機,方便工作人員調整糾偏輥。
[0014]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另一種改進,本技術還包括弧形膠輥,所述弧形膠輥包括膠套和弧形的支軸,所述膠套套于所述支軸并可在所述支軸上轉動,所述呢毯件搭繞于所述膠套上。支軸呈弧形,膠套可相對支軸轉動,使得膠套在摩擦力作用下可隨著織物的移送而轉動,并始終保持一定的弧度,消除織物折皺和粘連。
附圖說明
[0015]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說明。顯然,所描述的附圖只是本技術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設計方案和附圖。
[0016]圖1是本技術一實施例提供的呢毯的張緊裝置的正視圖;
[0017]圖2是本技術一實施例提供的呢毯的張緊裝置的側視圖;
[0018]圖3是本技術一實施例提供的糾偏輥和擺桿的結構圖,其中還包括弧形槽和伸出的第二氣缸;
[0019]圖4是本技術一實施例提供的糾偏輥和擺桿的結構圖,其中還包括弧形槽和收起的第二氣缸;
[0020]圖5是本技術一實施例提供的限位開關的俯視圖;
[0021]圖6是本技術一實施例提供的膠輥的結構剖視圖。
[0022]附圖中:100
?
呢毯件、110
?
第一拉輥、120
?
第二拉輥、130
?
齒條、140
?
輥芯、141
?
張緊套筒、142
?
齒輪、150
?
第一氣缸、152
?
魚眼軸承、160
?
限位槽、170
?
限位開關、181
?
糾偏輥、182
?
擺桿、190
?
第二氣缸、191
?
安裝端、192
?
第二驅動端、210
?
轉輪、220
?
機架、310
?
弧形槽、510
?
轉盤、520
?
撥桿、530
?
...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呢毯的張緊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220),其上設有第一拉輥(110)、第二拉輥(120)和齒條(130);輥芯(140),其與所述第一拉輥(110)、所述第二拉輥(120)相互平行,所述輥芯(140)位于所述第一拉輥(110)和所述第二拉輥(120)之間,所述輥芯(140)的兩端可在所述機架(220)上下滑動;驅動件,其具有可上下伸縮的第一驅動端,兩個所述驅動件的所述第一驅動端分別轉動連接于所述輥芯(140)的兩端;張緊套筒(141),其套在所述輥芯(140)上并與所述輥芯(140)轉動連接;齒輪(142),其同步連接于所述輥芯(140)上,兩個所述齒輪(142)位于所述張緊套筒(141)的兩側,所述齒輪(142)與所述齒條(130)相互嚙合。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呢毯的張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件為第一氣缸(150),所述第一驅動端通過魚眼軸承(152)與所述輥芯(140)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呢毯的張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220)上設有沿上下延伸的限位槽(160),所述輥芯(140)上轉動設有轉輪(210),所述轉輪(210)位于所述限位槽(160)內、并與所述限位槽(160)的內壁相互貼合。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呢毯的張緊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糾偏輥(181)和擺桿(182),所述擺桿(182)的一端轉動連接在所述機架(220)上并定位,所述糾偏輥(181)的一側轉動連接于所述機架(220)上,所述糾偏輥(18...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景鋮,顧春,黃永明,
申請(專利權)人:佛山市南海區新元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