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市政污水凈化處理裝置,包括處理框,所述處理框的底部設有支撐機構,所述處理框的頂部固定安裝有豎板,所述豎板的前側壁固定安裝有進水管,所述處理框的兩端側壁均固定安裝有雜物收集盆,所述處理框的內壁設有過濾機構,所述處理框的一端側壁設置有導向輪,所述處理框的側壁固定安裝有與其內部相互連通的連通管,所述連通管的端部固定安裝有與其內部相互連通的蓄水框,所述豎板的前側壁開設有限位滑槽。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設計合理,其能夠在進行過濾污水以及在排出過濾后的污水時,將附著在過濾網上的雜物清理下來,保證過濾工作的正常進行,省去了操作人員手動清理的操作,降低了操作人員的工作強度。降低了操作人員的工作強度。降低了操作人員的工作強度。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市政污水凈化處理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污水凈化處理
,尤其涉及一種市政污水凈化處理裝置。
技術介紹
[0002]市政污水包括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和徑流污水等,由城市排水管網匯集并輸送到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在對市政污水進行凈化處理時,首先會對市政污水內較大的雜物進行過濾處理。
[0003]現有技術中,在對市政污水進行過濾后,過濾網上會附著有大量的雜物,為保證過濾工作的正常進行,則需要操作人員手動對附著在濾網上的雜物進行清理,操作人員的工作強度較大,為此我們設計了一種市政污水凈化處理裝置來解決以上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在對市政污水進行過濾后,過濾網上會附著有大量的雜物,為保證過濾工作的正常進行,則需要操作人員手動對附著在過濾網上的雜物進行清理,操作人員的工作強度較大的問題,而提出的一種市政污水凈化處理裝置,其能夠在進行過濾污水以及在排出過濾后的污水時,將附著在過濾網上的雜物清理下來,保證過濾工作的正常進行,省去了操作人員手動清理的操作,降低了操作人員的工作強度。
[000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0006]一種市政污水凈化處理裝置,包括處理框,所述處理框的底部設有支撐機構,所述處理框的頂部固定安裝有豎板,所述豎板的前側壁固定安裝有進水管,所述處理框的兩端側壁均固定安裝有雜物收集盆,所述處理框的內壁設有過濾機構,所述處理框的一端側壁設置有導向輪,所述處理框的側壁固定安裝有與其內部相互連通的連通管,所述連通管的端部固定安裝有與其內部相互連通的蓄水框,所述豎板的前側壁開設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內設有處理機構,所述蓄水框內設有拉動機構,所述拉動機構的自由端穿過導向輪并與處理機構的側壁固定連接。
[0007]優選地,所述支撐機構包括固定安裝在處理框底部上的支撐腿,所述支撐腿的底部設置有多個鎖止萬向輪。
[0008]優選地,所述過濾機構包括固定安裝在處理框內壁上的安裝框,所述安裝框內固定安裝有過濾網。
[0009]優選地,所述處理機構包括滑動連接在限位滑槽內的滑塊,所述滑塊的前側壁固定安裝有清潔刷,所述滑塊的側壁與限位滑槽的內側壁之間固定連接有彈簧。
[0010]優選地,所述拉動機構包括滑動連接在蓄水框內的配重塊,所述配重塊的底部固定安裝有懸浮球,所述配重塊的頂部固定連接有細繩,所述細繩的自由端穿過導向輪并與清潔刷的側壁固定連接。
[0011]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其有益效果為:
[0012]1、通過導向輪、蓄水框、連通管、拉動機構和處理機構的設置,其能夠在進行過濾
污水以及在排出過濾后的污水時,將附著在過濾網上的雜物清理下來,保證過濾工作的正常進行,省去了操作人員手動清理的操作,降低了操作人員的工作強度。
[0013]2、通過支撐機構的設置,支撐腿底部上的多個鎖止萬向輪能夠在處理框移動時滾動,在處理框放置時鎖定,便于對處理框進行移動和放置。
[0014]綜上所述,本技術結構設計合理,其能夠在進行過濾污水以及在排出過濾后的污水時,將附著在過濾網上的雜物清理下來,保證過濾工作的正常進行,省去了操作人員手動清理的操作,降低了操作人員的工作強度。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技術提出的一種市政污水凈化處理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圖1中的A處結構放大圖;
[0017]圖3為圖1中的B處結構放大圖。
[0018]圖中:1處理框、2支撐腿、3鎖止萬向輪、4豎板、5進水管、6雜物收集盆、7安裝框、8過濾網、9限位滑槽、10滑塊、11彈簧、12清潔刷、13導向輪、14蓄水框、15細繩、16配重塊、17懸浮球、18連通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0020]參照圖1
?
3,一種市政污水凈化處理裝置,包括處理框1,處理框1的底部設有支撐機構,支撐機構包括固定安裝在處理框1底部上的支撐腿2,支撐腿2的底部設置有多個鎖止萬向輪3,通過支撐機構的設置,支撐腿2底部上的多個鎖止萬向輪3能夠在處理框1移動時滾動,在處理框1放置時鎖定,便于對處理框1進行移動和放置;
[0021]處理框1的頂部固定安裝有豎板4,豎板4的前側壁固定安裝有進水管5,處理框1的兩端側壁均固定安裝有雜物收集盆6,處理框1的內壁設有過濾機構,過濾機構包括固定安裝在處理框1內壁上的安裝框7,安裝框7內固定安裝有過濾網8;
[0022]處理框1的一端側壁設置有導向輪13,處理框1的側壁固定安裝有與其內部相互連通的連通管18,連通管18的端部固定安裝有與其內部相互連通的蓄水框14,豎板4的前側壁開設有限位滑槽9,限位滑槽9內設有處理機構,處理機構包括滑動連接在限位滑槽9內的滑塊10,滑塊10的前側壁固定安裝有清潔刷12,滑塊10的側壁與限位滑槽9的內側壁之間固定連接有彈簧11;
[0023]蓄水框14內設有拉動機構,拉動機構的自由端穿過導向輪13并與處理機構的側壁固定連接,拉動機構包括滑動連接在蓄水框14內的配重塊16,配重塊16的底部固定安裝有懸浮球17,配重塊16的頂部固定連接有細繩15,細繩15的自由端穿過導向輪13并與清潔刷12的側壁固定連接,通過導向輪13、蓄水框14、連通管18、拉動機構和處理機構的設置,其能夠在進行過濾污水以及在排出過濾后的污水時,將附著在過濾網8上的雜物清理下來,保證過濾工作的正常進行,省去了操作人員手動清理的操作,降低了操作人員的工作強度。
[0024]本技術可通過以下操作方式闡述其功能原理:
[0025]當需要對市政污水進行過濾凈化處理時,首先,解除鎖止萬向輪3的鎖定,將裝置移動到工作地點,然后將鎖止萬向輪3鎖定,將污水通入進水管5內,污水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到過濾網8上,過濾網8對污水進行過濾,過濾后的污水通過過濾網8落入處理框1內,處理框1內的水位逐漸增加,蓄水框14內的水位隨著處理框1內的水位增加而增加,在浮力的作用下懸浮球17帶動配重塊16向上移動,配重塊16脫離對細繩15的拉緊,滑塊10在彈簧11拉力的作用下帶動清潔刷12向左移動,當處理框1內的污水裝滿時,清潔刷12將過濾網8上的雜物掃入左端的雜物收集盆6內,然后將處理框1內的污水排出,處理框1內的水位下降,蓄水框14內的水位隨之下降,此時細繩15在配重塊16重力的拉動下帶動清潔刷12向右滑動,清潔刷12再次將過濾網8上的雜物清理到右端的雜物收集盆6內,實現了對過濾網8上雜物的清理。
[0026]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術人員在本技術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及其技術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市政污水凈化處理裝置,包括處理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處理框(1)的底部設有支撐機構,所述處理框(1)的頂部固定安裝有豎板(4),所述豎板(4)的前側壁固定安裝有進水管(5),所述處理框(1)的兩端側壁均固定安裝有雜物收集盆(6),所述處理框(1)的內壁設有過濾機構,所述處理框(1)的一端側壁設置有導向輪(13),所述處理框(1)的側壁固定安裝有與其內部相互連通的連通管(18),所述連通管(18)的端部固定安裝有與其內部相互連通的蓄水框(14),所述豎板(4)的前側壁開設有限位滑槽(9),所述限位滑槽(9)內設有處理機構,所述蓄水框(14)內設有拉動機構,所述拉動機構的自由端穿過導向輪(13)并與處理機構的側壁固定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市政污水凈化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機構包括固定安裝在處理框(1)底部上的支撐腿(2),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浩波,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先鑫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