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霧炮機,包括底座、支撐架、霧炮筒、噴環、噴嘴、第一驅動裝置、第二驅動裝置、增壓泵、風機和攪拌裝置;支撐架可轉動安裝于底座,第一驅動裝置用于驅動支撐架轉動,霧炮筒鉸接于支撐架的頂部,霧炮筒一端的內部安裝有風機,霧炮筒的另一端安裝有噴環,噴環沿其周向間隔均勻安裝有噴嘴,第二驅動裝置用于驅動霧炮筒上下擺動;底座的內部設有水箱,水箱安裝有攪拌裝置,增壓泵安裝于支撐架,增壓泵的一端連通于噴環,增壓泵的另一端連通于水箱的內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根據上述內容提出一種霧炮機,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霧炮機,其噴灑范圍小,噴灑角度調整操作較為繁瑣,并且需要噴灑消毒液時,消毒劑和水不能充分混合的問題。消毒劑和水不能充分混合的問題。消毒劑和水不能充分混合的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霧炮機
[0001]本技術涉及除塵
,尤其涉及一種霧炮機。
技術介紹
[0002]霧炮機是一種除塵濕式噴霧風機,其根據風送原理,利用高壓泵和霧化噴頭將水霧化成微細水霧,再利用風機轉動產生氣流將霧化后的水霧送往較遠距離,并使得水霧在到達較遠距離的同時對空氣中的粉塵進行黏附,空氣中的粉塵凝結成團,最后在重力作用下降落到地面,從而達到除塵的目的,因此霧炮機可作為環保機械使用。
[0003]然而現有技術中的霧炮機,其噴灑范圍小,噴灑角度調整操作較為繁瑣,并且需要噴灑消毒液時,消毒劑和水不能充分混合。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霧炮機,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霧炮機,其噴灑范圍小,噴灑角度調整操作較為繁瑣,并且需要噴灑消毒液時,消毒劑和水不能充分混合的問題。
[0005]為達此目的,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6]一種霧炮機,包括底座、支撐架、霧炮筒、噴環、噴嘴、第一驅動裝置、第二驅動裝置、增壓泵、風機和攪拌裝置;
[0007]所述支撐架可轉動安裝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一驅動裝置用于驅動所述支撐架轉動,所述霧炮筒鉸接于所述支撐架的頂部,所述霧炮筒一端的內部安裝有所述風機,所述霧炮筒的另一端安裝有所述噴環,所述噴環沿其周向間隔均勻安裝有所述噴嘴,所述第二驅動裝置用于驅動所述霧炮筒上下擺動;
[0008]所述底座的內部設有水箱,所述水箱安裝有所述攪拌裝置,所述增壓泵安裝于所述支撐架,所述增壓泵的一端連通于所述噴環,所述增壓泵的另一端連通于所述水箱的內部。
[0009]進一步,所述第一驅動裝置包括第一齒輪、第二齒輪和第一電機;
[0010]所述第一齒輪的底部可轉動安裝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一齒輪的頂部連接于所述支撐架,所述第一電機安裝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一電機的輸出端安裝有所述第二齒輪,所述第二齒輪嚙合于所述第一齒輪。
[0011]具體地,所述第二驅動裝置包括油缸和鉸接座;
[0012]所述油缸鉸接于所述支撐架,所述油缸的輸出端安裝有所述鉸接座,所述鉸接座連接于所述霧炮筒。
[0013]優選地,所述攪拌裝置包括第二電機、攪拌軸和攪拌塊;
[0014]所述第二電機安裝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二電機位于所述水箱的外側,所述第二電機連接于所述攪拌軸,所述攪拌軸沿其軸身長度方向安裝有多個所述攪拌塊,所述攪拌塊位于所述水箱的內側。
[0015]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霧炮筒的外壁設有固定件,所述增壓泵的一端設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通過所述固定件安裝于所述霧炮筒的外壁。
[0016]進一步,所述增壓泵的另一端設有進水管,所述增壓泵通過所述進水管與所述水箱連通,且所述進水管的管口設有過濾網。
[0017]具體地,所述水箱的內部設有傾斜板,并且所述傾斜板的末端正對于所述進水管。
[0018]優選地,所述底座的底部設有萬向輪。
[0019]與現有技術相比,上述技術方案中的一個技術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通過第一驅動裝置驅動支撐架轉動,通過第二驅動裝置驅動霧炮筒上下擺動,時霧炮機能夠多角度多方向進行噴灑,提高其通用性;并且通過攪拌裝置對水箱內部的消毒劑和水進行混合,有利于提高混合效率,方便快捷。
附圖說明
[0021]圖1是本技術其中一個實施例的霧炮機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2是圖1的A處的局部放大圖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3是本技術其中一個實施例的攪拌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4]其中:底座1、水箱11、傾斜板111、萬向輪12、支撐架2、霧炮筒3、固定件31、噴環4、噴嘴5、第一驅動裝置6、第一齒輪61、第二齒輪62、第一電機63、第二驅動裝置7、油缸71、鉸接座72、增壓泵8、進水管81、出水管82、風機9、攪拌裝置10、第二電機101、攪拌軸102、攪拌塊103。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下面詳細描述本技術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技術,而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
[0026]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左”、“右”、“前”、“后”、“豎直”、“水平”、“頂”、“底”、“內”、“外”、“內側”、“外側”、“內端”、“外端”、“軸向”、“徑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用于區別描述特征,無順序之分,無輕重之分。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以上。
[0027]在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如圖1
?
3所示,一種霧炮機,包括底座1、支撐架2、霧炮筒3、噴環4、噴嘴5、第一驅動裝置6、第二驅動裝置7、增壓泵8、風機9和攪拌裝置10;所述支撐架2可轉動安裝于所述底座1,所述第一驅動裝置6用于驅動所述支撐架2轉動,所述霧炮筒3鉸接于所述支撐架2的頂部,所述霧炮筒3一端的內部安裝有所述風機9,所述霧炮筒3的另一端安裝有所述噴環4,所述噴環4沿其周向間隔均勻安裝有所述噴嘴5,所述第二驅動裝置7用于驅動所述霧炮筒3上下擺動;所述底座1的內部設有水箱11,所述水箱11安裝有所
述攪拌裝置10,所述增壓泵8安裝于所述支撐架2,所述增壓泵8的一端連通于所述噴環4,所述增壓泵8的另一端連通于所述水箱11的內部。在本實施例中,工作時,所述增壓泵8將所述水箱內8的水通過管道輸送到所述噴環4,水從所述噴嘴5噴出并且通過所述風機9提高噴灑效果,實現降塵的目的,本申請通過所述第一驅動裝置6驅動所述支撐架2轉動,通過所述第二驅動裝置7驅動所述霧炮筒3上下擺動,時所述霧炮機能夠多角度多方向進行噴灑,提高其通用性;優選地,可以在所述水箱11內添加消毒劑進行消毒噴灑,并且通過所述攪拌裝置10對所述水箱11內部的消毒劑和水進行混合,有利于提高混合效率,方便快捷。
[0028]如圖3所示,所述第一驅動裝置6包括第一齒輪61、第二齒輪62和第一電機63;所述第一齒輪61的底部可轉動安裝于所述底座1,所述第一齒輪61的頂部連接于所述支撐架2,所述第一電機63安裝于所述底座1,所述第一電機63的輸出端安裝有所述第二齒輪62,所述第二齒輪62嚙合于所述第一齒輪61。在本實施例中,工作時,所述第一電機63驅動所述第二齒輪62轉動,所述第二齒輪62帶動所述第一齒輪61轉動,從而使所述支撐架2能夠轉動,方便快捷,傳動效率高。
[0029]如圖3所示,所述第二驅動裝置7包括油缸71和鉸接座7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霧炮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支撐架、霧炮筒、噴環、噴嘴、第一驅動裝置、第二驅動裝置、增壓泵、風機和攪拌裝置;所述支撐架可轉動安裝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一驅動裝置用于驅動所述支撐架轉動,所述霧炮筒鉸接于所述支撐架的頂部,所述霧炮筒一端的內部安裝有所述風機,所述霧炮筒的另一端安裝有所述噴環,所述噴環沿其周向間隔均勻安裝有所述噴嘴,所述第二驅動裝置用于驅動所述霧炮筒上下擺動;所述底座的內部設有水箱,所述水箱安裝有所述攪拌裝置,所述增壓泵安裝于所述支撐架,所述增壓泵的一端連通于所述噴環,所述增壓泵的另一端連通于所述水箱的內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霧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驅動裝置包括第一齒輪、第二齒輪和第一電機;所述第一齒輪的底部可轉動安裝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一齒輪的頂部連接于所述支撐架,所述第一電機安裝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一電機的輸出端安裝有所述第二齒輪,所述第二齒輪嚙合于所述第一齒輪。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霧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驅動裝...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郭寶祺,
申請(專利權)人:佛山市中南創建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