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智慧廂式生態循環系統技術方案

    技術編號:36694294 閱讀: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20:04
    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智慧廂式生態循環系統,包括生物箱體和設置于生物箱體一側的供給箱體,在生物箱體的上方設置一個氧氣架,然后,在氧氣架的下方設置若干橡皮管,并在橡皮管的端部設置下沉氧氣嘴,然后,在生物箱體內側的上方設置分布管,再在分布管的側面等間距開設若干落水孔,在供給箱體的頂部設置供氧組件,且供氧組件與氧氣架連接,然后,在供給箱體的內部設置有與分布管連接的合流管,再在供給箱體的底部設置水循環組件,在供給箱體的內部設置若干凈化組件,若干凈化組件分別與合流管和水循環組件連接,通過水循環組件和凈化組件的作用,可以對生物箱體內的水進行循環凈化,解決魚類養殖過程中飼料污養殖水的問題。魚類養殖過程中飼料污養殖水的問題。魚類養殖過程中飼料污養殖水的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智慧廂式生態循環系統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生態養殖
    ,具體涉及一種智慧廂式生態循環系統。

    技術介紹

    [0002]池塘養殖在我國水產業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池塘為我國大宗淡水魚類養殖的主要基礎設施,一直沿襲著靜水養殖,傳統池塘養殖水域養殖布局和容量控制缺乏科學依據和有效方法,養殖生產片面追求經濟效益,養殖自身廢物污染日益嚴重;池塘養殖基本都是開放型,對養殖周圍環境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因此廂式養殖技術應運而生,現有廂式生態養殖,均是將魚類或者水產養殖置于封閉的循環箱內,然后通過水泵進行水循環和充氧,但是在養殖過程中,由于需要投放飼料養殖,容易造成養殖水營養含量高,滋生細菌,導致魚類的存活率變低,同時,在養殖過程中,天氣的變化也容易影響供給空氣中的氧含量,導致供給量不足而影響養殖。

    技術實現思路

    [0003]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智慧廂式生態循環系統,以解決上述背景中問題。
    [0004]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0005]一種智慧廂式生態循環系統,包括生物箱體和設置于生物箱體一側的供給箱體,所述生物箱體的上方設置有氧氣架,所述氧氣架的下方設置有若干橡皮管,所述橡皮管的端部設置有下沉氧氣嘴,所述生物箱體內側的上方設置有分布管,所述分布管的側面等間距開設有若干落水孔;
    [0006]所述供給箱體的頂部設置有供氧組件,所述供氧組件與氧氣架連接,所述供給箱體的內部設置有與分布管連接的合流管,所述供給箱體的底部設置有水循環組件,所述供給箱體的內部設置有若干凈化組件,若干所述凈化組件分別與合流管和水循環組件連接。
    [0007]作為本專利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供氧組件包括設置于供給箱體內頂部的氧氣泵,所述氧氣泵的輸入端上設置有進氣喇叭口,所述進氣喇叭口固定設置于供給箱體的頂部,所述氧氣泵的輸出端通過供氧管與氧氣架連接。
    [0008]作為本專利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供給箱體的內部且位于供氧管的下方設置有凈氧箱,所述凈氧箱上設置有進氣管和出氣管,所述進氣管與出氣管分別與供氧管連接,所述出氣管上設置有第一單向閥,所述進氣管與供氧管的連接處設置有三通閥。
    [0009]作為本專利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水循環組件包括固定設置于供給箱體底部的固定管、循環泵和分流管,所述分流管與循環泵的輸出端連接,所述固定管與循環泵的輸入端連接;所述水循環組件還包括固定設置于生物箱體底部的若干底部回流管,若干所述底部回流管的一端均與固定管連接,所述底部回流管上設置有若干進水孔。
    [0010]作為本專利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凈化組件包括固定設置于供給箱體內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側螺紋連接有凈化罩,所述固定板上設置有分流支管和合流支管,所述分流支管與分流管連接,所述合流支管與合流管連接。
    [0011]作為本專利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凈化罩內位于分流支管和合流支管之間設置有過濾板。
    [0012]作為本專利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分流支管上設置有閥門,所述合流支管上設置有第二單向閥。
    [0013]作為本專利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生物箱體的上方設置有固定懸架,所述固定懸架的下方對稱設置有升降氣缸,所述氧氣架固定設置于升降氣缸的伸出端上。
    [0014]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
    [0015](1)本專利技術中,在供給箱體的內部且位于供氧管的下方設置一個凈氧箱,在凈氧箱上設置進氣管和出氣管,并將進氣管與出氣管分別與供氧管連接,在出氣管上設置一個第一單向閥,再在進氣管與供氧管的連接處設置三通閥,由于空氣中的氧氣含量會隨著天氣的原因出現較大的波動,為了保證生物箱體內氧氣的供給量大于需求量,通過將供氧管與凈氧箱連通,當空氣中的氧氣含量較低時,將三通閥開向進氣管,將空氣通入至凈氧箱內,而凈氧箱內可以放置氫氧化鈉溶液,可以有效地去除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增加空氣中的氧氣百分比,有效地保證了供給氧氣的氧含量,保證魚類的生存需求;
    [0016](2)本專利技術中,養殖水會由過濾板的下方流向上方并經過過濾板過濾,最后過濾完成的養殖水經過合流支管流進合流管內,然后進入至分布管內,并由落水孔落入生物箱體內,回流水在回流時,不直接通入生物箱體內的養殖水中,采用自由落下的方式,也可以增加滴落的水中的氧含量,形成一定的活水,可以增加魚類的存活率;同時,凈化罩與固定板通過螺紋連接,同時,在分流支管上設置了閥門,在合流支管上設置了第二單向閥,當凈化罩內的過濾板過濾的雜質較多時,可以關閉閥門,然后將凈化罩取下,對過濾板進行更換或者清洗即可,設置多個凈化組件,可以保證在更換清洗的過程中不會出現停止循環的情況,保證設備運行的穩定性。
    附圖說明
    [0017]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
    [0018]圖1是本專利技術整體結構剖面示意圖;
    [0019]圖2是本專利技術中凈化組件連接結構示意圖;
    [0020]圖3是本專利技術中凈氧箱剖面結構示意圖;
    [0021]圖4是本專利技術中底部回流管與生物箱體連接結構示意圖。
    [0022]圖中:1、生物箱體;11、固定懸架;12、升降氣缸;13、氧氣架;14、橡皮管;15、下沉氧氣嘴;2、供給箱體;3、供氧組件;30、氧氣泵;301、進氣喇叭口;31、供氧管;311、三通閥;4、水循環組件;41、底部回流管;410、進水孔;42、固定管;421、第一單向閥;43、循環泵;44、分流管;5、凈化組件;50、固定板;501、凈化罩;51、分流支管;511、閥門;52、合流支管;521、第二單向閥;53、過濾板;6、合流管;61、分布管;610、落水孔;7、凈氧箱;71、進氣管;72、出氣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
    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
    [0024]請參閱圖1-圖4所示,本專利技術為一種智慧廂式生態循環系統,包括生物箱體1和設置于生物箱體1一側的供給箱體2,在生物箱體1的上方設置一個氧氣架13,然后,在氧氣架13的下方設置若干橡皮管14,并在橡皮管14的端部設置下沉氧氣嘴15,然后,在生物箱體1內側的上方設置分布管61,再在分布管61的側面等間距開設若干落水孔610,回流水在回流時,不直接通入生物箱體1內的養殖水中,采用自由落下的方式,也可以增加滴落的水中的氧含量,形成一定的活水,可以增加魚類的存活率;
    [0025]其次,在供給箱體2的頂部設置供氧組件3,且供氧組件3與氧氣架13連接,然后,在供給箱體2的內部設置有與分布管61連接的合流管6,再在供給箱體2的底部設置水循環組件4,在供給箱體2的內部設置若干凈化組件5,若干凈化組件5分別與合流管6和水循環組件4連接;
    [0026]在進行生態養殖時,將魚苗等水生養殖動物放置于生物箱體1內,然后加入飼養食物,同時,通過供氧組件3對生物箱體1內的水中進行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智慧廂式生態循環系統,包括生物箱體(1)和設置于生物箱體(1)一側的供給箱體(2),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箱體(1)的上方設置有氧氣架(13),所述氧氣架(13)的下方設置有若干橡皮管(14),所述橡皮管(14)的端部設置有下沉氧氣嘴(15),所述生物箱體(1)內側的上方設置有分布管(61),所述分布管(61)的側面等間距開設有若干落水孔(610);所述供給箱體(2)的頂部設置有供氧組件(3),所述供氧組件(3)與氧氣架(13)連接,所述供給箱體(2)的內部設置有與分布管(61)連接的合流管(6),所述供給箱體(2)的底部設置有水循環組件(4),所述供給箱體(2)的內部設置有若干凈化組件(5),若干所述凈化組件(5)分別與合流管(6)和水循環組件(4)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智慧廂式生態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氧組件(3)包括設置于供給箱體(2)內頂部的氧氣泵(30),所述氧氣泵(30)的輸入端上設置有進氣喇叭口(301),所述進氣喇叭口(301)固定設置于供給箱體(2)的頂部,所述氧氣泵(30)的輸出端通過供氧管(31)與氧氣架(13)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智慧廂式生態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給箱體(2)的內部且位于供氧管(31)的下方設置有凈氧箱(7),所述凈氧箱(7)上設置有進氣管(71)和出氣管(72),所述進氣管(71)與出氣管(72)分別與供氧管(31)連接,所述出氣管(72)上設置有第一單向閥(421),所述進氣管(71)與供氧管(31)的連接處設置有三...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艷張兆才陳金良馬宗新陳徽岳趙洋董德水陳麗娟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有機良莊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人妻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V天堂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毛片无码|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无码| 国产在线精品无码二区| 国产精品无码2021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久久精品中文无码资源站| 人妻少妇伦在线无码| 无码av高潮喷水无码专区线| 亚洲人成国产精品无码|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去区首|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不卡电影| 韩国无码AV片在线观看网站| 在线看片无码永久免费视频|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久久精品大| 丰满少妇被猛烈进入无码| 无码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 YY111111少妇无码理论片| 人妻少妇看A偷人无码精品|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爱欲九九| 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毛片| 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 老子午夜精品无码| 亚洲成无码人在线观看|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久久| 国产高清无码毛片|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区午夜 |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网站| 免费无码黄十八禁网站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不卡 | 特黄熟妇丰满人妻无码| 一本久道综合在线无码人妻|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v| 日韩精品无码AV成人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 97免费人妻无码视频| 成年轻人电影www无码| 日韩人妻系列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