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多方式拆裝的閥蓋結構,包括閥蓋本體,以及分別設置在閥蓋本體兩端面的連接頭和拆卸凸臺等,主要是在拆卸凸臺的外端面中心設有拆卸盲孔,拆卸凸臺的側面設有橫向貫穿拆卸凸臺的拆卸通孔;這樣,只需經過上述兩個簡單的結構改進,就能使拆卸凸臺的正面操作空間和側面操作空間都能進行轉動拆卸,從而幫助狹小空間內安裝的過濾器形成了多方式的閥蓋結構拆裝操作;同時,由于拆卸通孔的設計,還能使用戶只需借助簡單的棒狀部件穿入拆卸通孔內即可轉動拆卸閥蓋結構,從而不再受限于扳手這類專用工具也能轉動操作拆卸凸臺,提高閥蓋結構拆卸安裝的便捷性;因此,經過上述改進后的閥蓋結構給用戶使用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大的方便。大的方便。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多方式拆裝的閥蓋結構
[0001]本技術涉及一種閥蓋結構,具體是一種多方式拆裝的閥蓋結構。
技術介紹
[0002]目前,清洗過濾器內的過濾網,通常需要從過濾器上拆卸閥蓋結構才能取出過濾網,而傳統的閥蓋結構都是由閥蓋本體,以及分別設置在閥蓋本體兩端面的連接頭和拆卸凸臺等構成,該連接頭主要用于將閥蓋結構可拆式連接在過濾器上,而拆卸凸臺主要是為了方便扳手卡合并轉動拆卸閥蓋結構。然而,當過濾器安裝在狹小空間內,往往會導致扳手卡合住拆卸凸臺后,卻很難留出足夠的操作空間來轉動拆卸閥蓋結構,而且過小的操作空間也使得扳手在轉動拆卸閥蓋結構時,極容易從拆卸凸臺上打滑或脫離;同時,扳手拆卸閥蓋結構只能限制在閥蓋結構側面的轉動拆卸,而有些過濾器的安裝位置只暴露了正面卻沒有留出側面操作空間時,甚至連卡合拆卸凸臺都無法實現;另外,拆卸凸臺通常采用正六邊凸臺,故轉動拆卸閥蓋結構時,必須借助扳手這類專用工具,否則就無法進行轉動拆卸。因此,上述這些使用缺陷都會給用戶使用帶來極大麻煩。
技術實現思路
[0003]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而提供一種能在拆卸凸臺的正面操作空間和側面操作空間都能進行轉動拆卸,并且不再受限于扳手這類專用工具也能轉動操作拆卸凸臺,從而給用戶使用帶來極大方便的多方式拆裝的閥蓋結構。
[0004]本技術的技術問題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0005]一種多方式拆裝的閥蓋結構,包括閥蓋本體,以及分別設置在閥蓋本體兩端面的連接頭和拆卸凸臺,所述的拆卸凸臺的外端面中心設有拆卸盲孔,拆卸凸臺的側面設有橫向貫穿拆卸凸臺的拆卸通孔。
[0006]所述的拆卸盲孔為非圓形盲孔。
[0007]所述的非圓形盲孔為內六角盲孔或矩形盲孔。
[0008]所述的拆卸凸臺為正六邊凸臺,所述的拆卸通孔從拆卸凸臺的其中一個正六邊橫向貫穿至相對的另一個正六邊。
[0009]所述的連接頭為可拆式螺紋連接結構的外螺紋連接頭。
[001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主要是在拆卸凸臺的外端面中心設有拆卸盲孔,拆卸凸臺的側面設有橫向貫穿拆卸凸臺的拆卸通孔;這樣,只需經過上述兩個簡單的結構改進,就能使拆卸凸臺的正面操作空間和側面操作空間都能進行轉動拆卸,從而幫助狹小空間內安裝的過濾器形成了多方式的閥蓋結構拆裝操作;同時,由于拆卸通孔的設計,還能使用戶只需借助簡單的棒狀部件穿入拆卸通孔內即可轉動拆卸閥蓋結構,從而不再受限于扳手這類專用工具也能轉動操作拆卸凸臺,提高閥蓋結構拆卸安裝的便捷性;因此,經過上述改進后的閥蓋結構給用戶使用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技術的半剖結構示意圖。
[0012]圖2為圖1的A—A剖視圖。
[0013]圖3為圖1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將按上述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再作詳細說明。
[0015]如圖1~圖3所示,1.閥蓋本體、2.連接頭、3.拆卸凸臺、31.拆卸通孔、32.拆卸盲孔。
[0016]一種多方式拆裝的閥蓋結構,主要安裝在過濾器上并將過濾網封閉在內,當需要清洗過濾器內的過濾網時,可從過濾器上拆卸閥蓋結構即可取出過濾網。
[0017]所述的閥蓋結構包括閥蓋本體1,以及分別設置在閥蓋本體兩端面的連接頭2和拆卸凸臺3,該連接頭2為可拆式螺紋連接結構的外螺紋連接頭,主要用于將閥蓋結構可拆式連接在過濾器上,而拆卸凸臺3主要是為了方便扳手或其他工具卡合并轉動拆卸閥蓋結構。
[0018]所述的拆卸凸臺3通常以本實施例的圖2、圖3所示設計為正六邊凸臺,當然實際設計中也不僅僅限于正六邊結構,例如正四邊凸臺等。
[0019]所述的拆卸凸臺3的外端面中心設有拆卸盲孔32,該拆卸盲孔為非圓形盲孔,例如本實施例圖3所示的內六角盲孔,也可以是矩形盲孔等其他形狀盲孔。
[0020]所述的拆卸凸臺3的側面設有橫向貫穿拆卸凸臺的拆卸通孔31,例如本實施的圖2所示將拆卸通孔31從拆卸凸臺3的其中一個正六邊橫向貫穿至相對的另一個正六邊,根據實際使用需要,為了保證每一邊都能露出拆卸通孔31,則拆卸凸臺3的正六邊正好形成了三條拆卸通孔31,該拆卸通孔的形狀也不受限制,如圓形或非圓形都可。
[0021]這樣,只需經過上述兩個簡單的結構改進,就能使拆卸凸臺3的正面操作空間和側面操作空間都能進行轉動拆卸,例如安裝環境狹小的情況下,當閥蓋結構的側面操作空間有限而僅暴露出正面操作空間時,可通過內六角扳手配裝在內六角盲孔構成的拆卸盲孔32內,即可轉動拆卸閥蓋結構;反之,就通過常規的扳手從側面操作空間正常轉動拆卸閥蓋結構,從而幫助狹小空間內安裝的過濾器形成了多方式的閥蓋結構拆裝操作。
[0022]同時,由于拆卸通孔31的設計,還能使用戶只需借助簡單的棒狀部件穿入拆卸通孔內即可轉動拆卸閥蓋結構,例如沒有扳手只有螺絲刀的情況下也能操作,從而不再受限于扳手這類專用工具也能轉動操作拆卸凸臺3,提高閥蓋結構拆卸安裝的便捷性,并給用戶使用帶來極大的方便。
[0023]以上所述僅是本技術的具體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理解,任何與該實施例等同的結構設計,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多方式拆裝的閥蓋結構,包括閥蓋本體(1),以及分別設置在閥蓋本體兩端面的連接頭(2)和拆卸凸臺(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拆卸凸臺(3)的外端面中心設有拆卸盲孔(32),拆卸凸臺(3)的側面設有橫向貫穿拆卸凸臺的拆卸通孔(3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方式拆裝的閥蓋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拆卸盲孔(32)為非圓形盲孔。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多方式拆裝...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葉亞峰,周素英,沈國榮,周琦,
申請(專利權)人:寧波埃美柯銅閥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