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接管機的輔助定位結構,涉及管道工程技術領域,包括連接座、接管機主體與移動車主體,所述連接座的內部設置有第一連接組件,且連接座與移動車主體兩端內部中間設置有第二連接組件,所述連接座的頂部配合有第一連接板,且第一連接板的底部對稱設置有與第一連接組件相配合的凸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在使用時,將接管機主體與第一連接板進行連接,之后只需將第一連接板直接放置在連接座上,以使得凸塊插入至連接座中,最后利用第一連接組件進行連接,接著將連接座通過第二連接組件固定連接于移動車主體上,以此完成固定安裝,整體過程結構簡單,且安裝方便,大大提高設備接管機主體的安裝效率。備接管機主體的安裝效率。備接管機主體的安裝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用于接管機的輔助定位結構
[0001]本技術涉及管道工程
,具體為一種用于接管機的輔助定位結構。
技術介紹
[0002]市政工程是指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在我國,市政基礎設施是指在城市區、鎮(鄉)規劃建設范圍內設置、基于政府責任和義務為居民提供有償或無償公共產品和服務的各種建筑物、構筑物、設備等,城市生活配套的各種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都屬于市政工程范疇,比如常見的城市道路、橋梁、地鐵、地下管線、隧道、河道、軌道交通、污水處理、垃圾處理處置等工程,又比如與生活緊密相關的各種管線:雨水,污水,給水,中水,電力,電信,熱力,燃氣等,還有廣場,城市綠化等的建設,都屬于市政工程范疇,隨著社會的發展,對用于接管機的輔助定位結構的應用愈加廣泛。
[0003]公告號為CN215825250U的中國專利,提供了一種用于接管機的輔助定位結構,其通過轉動螺絲,使螺絲離開上側螺紋槽內,再滑動滑套,使滑套帶動定位桿與加固桿進行移動,當螺絲到達底側上的螺紋槽處,轉動螺絲,使螺絲對機體與滑套進行固定。
[0004]但經過上述機構,螺絲與螺紋槽在長期使用下,容易受到磨損,從而出現滑絲現象,并且在對機體進行固定時,步驟較為繁瑣,大大降低安裝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0005]基于此,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接管機的輔助定位結構,以解決現有技術中螺絲與螺紋槽在長期使用下,容易受到磨損,從而出現滑絲現象,并且在對機體進行固定時,步驟較為繁瑣,大大降低安裝效率的技術問題。
[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接管機的輔助定位結構,包括連接座、接管機主體與移動車主體,所述連接座的內部設置有第一連接組件,且連接座與移動車主體兩端內部中間設置有第二連接組件,所述連接座的頂部配合有第一連接板,且第一連接板的底部對稱設置有與第一連接組件相配合的凸塊,且凸塊的內部開設有固定槽,所述第一連接板的頂部連接有第二連接板,所述第二連接板的頂部固定連接有接管機主體。
[0007]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將接管機主體與第一連接板進行連接,之后只需將第一連接板直接放置在連接座上,以使得凸塊插入至連接座中,最后利用第一連接組件進行連接,接著將連接座通過第二連接組件固定連接于移動車主體上,以此完成固定安裝,整體過程結構簡單,且安裝方便,大大提高設備接管機主體的安裝效率。
[0008]本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連接座的內部對稱開設有配合槽與連接槽,且連接槽與凸塊之間相互配合。
[0009]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便于與第一連接板進行對接,并且便于第一連接組件的安裝,以便配合后續工作。
[0010]本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第一連接組件包括轉盤、螺桿、移動板、連接柱與
第二通孔,所述配合槽的內部皆設置有移動板,且移動板的一端皆對稱設置有連接柱,所述移動板之間螺紋連接有沿著至連接座外側的螺桿,且螺桿的一端設置有轉盤。
[0011]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便于利用旋轉的螺桿對稱帶動移動板進行移動,并且配合連接柱,使其移動至第一連接板底部的固定槽中,完成固定,以便完成后續工作。
[0012]本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配合槽與連接槽之間皆開設有與連接柱相配合的第二通孔。
[0013]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便于連接柱的導向,避免干涉連接柱的移動。
[0014]本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第二連接組件包括第一通孔、連接槽、轉軸、連接盤與連接環,所述連接座與移動車主體內部之間皆開設有相互配合的連接槽,所述連接座的外側皆開設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內部設置有轉軸,且轉軸的一端設置有連接盤,所述連接盤的外側設置有與連接槽相配合的連接環。
[0015]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利用旋轉的轉軸,將連接座內部的連接環通過連接盤的作用,移動至移動車主體內部的連接槽中,以便完成固定。
[0016]本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連接座的頂部四角處皆設置有定位槽,所述第一連接板的底部四角處皆設置有有定位槽相互配合的定位塊。
[0017]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便于第一連接板與連接座之間連接的更加緊密。
[0018]本技術進一步設置為,第一連接板與第二連接板的外側均勻設置有多組連接孔。
[0019]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利用連接孔的作用,便于使得第一連接板與第二連接板可以通過螺栓進行連接。
[0020]綜上所述,本技術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術在使用時,將接管機主體與第一連接板進行連接,之后只需將第一連接板直接放置在連接座上,以使得凸塊插入至連接座中,最后利用第一連接組件進行連接,接著將連接座通過第二連接組件固定連接于移動車主體上,以此完成固定安裝,整體過程結構簡單,且安裝方便,大大提高設備接管機主體的安裝效率。
附圖說明
[0021]圖1為本技術的爆炸結構示意圖;
[0022]圖2為本技術圖1中A處的放大圖;
[0023]圖3為本技術的組合結構示意圖;
[0024]圖4為本技術第一連接板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中:1、連接座;2、第一連接板;3、第二連接板;4、接管機主體;5、移動車主體;6、連接槽;7、第一通孔;8、連接盤;9、轉軸;10、連接環;11、轉盤;12、配合槽;13、連接槽;14、螺桿;15、移動板;16、連接柱;17、第二通孔;18、定位槽;19、定位塊;20、凸塊;21、固定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技術,而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
[0027]下面根據本技術的整體結構,對其實施例進行說明。
[0028]一種用于接管機的輔助定位結構,如圖1
?
4所示,包括連接座1、接管機主體4與移動車主體5,將接管機主體4與第一連接板2進行連接,之后只需將第一連接板2直接放置在連接座1上,以使得凸塊20插入至連接座1中,連接座1的內部設置有第一連接組件,第一連接組件包括轉盤11、螺桿14、移動板15、連接柱16與第二通孔17,配合槽12的內部皆設置有移動板15,且移動板15的一端皆對稱設置有連接柱16,移動板15之間螺紋連接有沿著至連接座1外側的螺桿14,且螺桿14的一端設置有轉盤11,便于利用旋轉的螺桿14對稱帶動移動板15進行移動,并且配合連接柱16,使其移動至第一連接板2底部的固定槽21中,完成固定,以便完成后續工作,且連接座1與移動車主體5兩端內部中間設置有第二連接組件,連接座1的頂部配合有第一連接板2,且第一連接板2的底部對稱設置有與第一連接組件相配合的凸塊20,且凸塊20的內部開設有固定槽21,第一連接板2的頂部連接有第二連接板3,第二連接板3的頂部固定連接有接管機主體4,利用第一連接組件進行連接,接著將連接座1通過第二連接組件固定連接于移動車主體5上,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接管機的輔助定位結構,包括連接座(1)、接管機主體(4)與移動車主體(5),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座(1)的內部設置有第一連接組件,且連接座(1)與移動車主體(5)兩端內部中間設置有第二連接組件,所述連接座(1)的頂部配合有第一連接板(2),且第一連接板(2)的底部對稱設置有與第一連接組件相配合的凸塊(20),且凸塊(20)的內部開設有固定槽(21),所述第一連接板(2)的頂部連接有第二連接板(3),所述第二連接板(3)的頂部固定連接有接管機主體(4)。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接管機的輔助定位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座(1)的內部對稱開設有配合槽(12)與連接槽(13),且連接槽(13)與凸塊(20)之間相互配合。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接管機的輔助定位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組件包括轉盤(11)、螺桿(14)、移動板(15)、連接柱(16)與第二通孔(17),所述配合槽(12)的內部皆設置有移動板(15),且移動板(15)的一端皆對稱設置有連接柱(16),所述移動板(15)之間螺紋連接有沿著至連接座(1)外側的螺桿...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舒恒,許梅,朱桂平,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恒順鑫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