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連續反應的粉狀物料加料系統,屬于化工生產加料技術領域,包括由上到下依次相連的加料倉、緩沖倉和反應釜,加料倉上方設有進/出氣管、呼吸閥、過濾器和加料口,加料口處設有加料閥,加料倉與緩沖倉之間設有連通閥,緩沖倉下端通過下延伸管與反應釜相連,下延伸管內設有螺旋輸送器。粉狀物料加入加料倉內,隨后對加料倉內加壓或減壓,加壓或減壓完成后將加料倉與緩沖倉相連通,待加料倉內物料全部排入緩沖倉后,關閉連通閥,隨后泄壓或破除真空,進行下一次加料;緩沖倉內的物料通過螺旋輸送器將粉狀物料加入反應釜中。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能滿足不同的壓力條件下加料,且粉狀物料加料速度均勻有利于反應釜中的反應。反應。反應。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連續反應的粉狀物料加料系統
[0001]本技術涉及化工生產加料
,具體涉及一種連續反應的粉狀物料加料系統。
技術介紹
[0002]粉體的進料是工業生產過程中重要的操作,用以進一步實現物料的混合。隨精細化工領域的技術進步,化學反應過程連續化不可避免會遇到需要對反應釜連續加入粉料的操作。目前常用的是人工稱量投料或自動稱量投料,不能滿足連續投料需求。沒有連續進料系統的保障,反應過程難以連續,導致生產效率下降,更為嚴重的是化學反應無法繼續和目標產物收率的降低而增加污染物量的增加及處理難度的上升。從而影響產品質量且和成本上升。連續勻速加料系統的開發設計極為重要,是本領域技術人員研究的問題。
[0003]公告號為CN114797678A,公告日為2022.07.29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全自動粉體稱量進料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料倉、下部料倉和反應釜(16),其中上部料倉和下部料倉通過料倉間閥門組件連通,下部料倉和反應釜(16)通過下部料倉出料閥(15)連通。該裝置無法解決在不同壓力條件下的勻速加料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連續反應的粉狀物料加料系統,粉狀物料加入加料倉內,隨后對加料倉內加壓或減壓,加壓或減壓完成后將加料倉與緩沖倉相連通,待加料倉內物料全部排入緩沖倉后,關閉連通閥,隨后泄壓或破除真空,進行下一次加料;緩沖倉內的物料通過螺旋輸送器將粉狀物料加入反應釜中。本技術具有能滿足不同的壓力條件下加料,且粉狀物料加料速度均勻有利于反應釜中的反應。
[0005]本技術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6]一種連續反應的粉狀物料加料系統,包括由上到下依次相連的加料倉、緩沖倉和反應釜,所述加料倉上方設置有進/出氣管和加料口,所述加料口處設置有加料閥,所述加料倉與緩沖倉之間設置有連通閥,所述緩沖倉下端通過下延伸管與反應釜相連,所述下延伸管內設置有螺旋輸送器。
[0007]優選的,所述螺旋輸送器包括送料電機,所述送料電機的輸出端與輸送軸相連,所述輸送軸下端上設置有螺旋,且插入下延伸管內。
[0008]優選的,所述送料電機采用變頻電機。
[0009]優選的,所述加料倉和反應釜上均設置有壓力表。
[0010]優選的,所述進/出氣管上設置有進/出氣閥。
[0011]優選的,所述進/出氣管上設置有空氣過濾器。
[0012]優選的,所述空氣過濾器上設置有呼吸閥。
[0013]優選的,所述加料口處設置有加料斗。
[0014]本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一、本技術提供的一種連續反應的粉狀物料加料系統,粉狀物料加入加料倉內,隨后對加料倉內加壓或減壓,加壓或減壓完成后將加料倉與緩沖倉相連通,待加料倉內物料全部排入緩沖倉后,關閉連通閥,隨后泄壓或破除真空,進行下一次加料;緩沖倉內的物料通過螺旋輸送器將粉狀物料加入反應釜中。本技術具有能滿足不同的壓力條件下加料,且粉狀物料加料速度均勻有利于反應釜中的反應。
[0016]二、本技術提供的一種連續反應的粉狀物料加料系統,送料電機帶動輸送軸轉動,輸送軸上的螺旋將粉狀物料沿著下延伸管均勻地輸送至反應釜內。
[0017]三、本技術提供的一種連續反應的粉狀物料加料系統,加料倉和反應釜上設置的壓力表,方便加料倉的加壓或減壓,平衡加料倉和緩沖倉的氣壓,保證加料倉內的粉狀物料順暢放入緩沖倉內,緩存倉內的物料可阻斷反應釜與緩存倉的氣體對沖,保證粉狀物料的正常加料。
[0018]四、本技術提供的一種連續反應的粉狀物料加料系統,空氣過濾器的設置防止加料倉內的粉狀物料排入大氣中,造成不必要的物料損失,且防止大氣污染;呼吸閥的設置方便平衡加料倉與外界的壓力,方便從加料倉內加料。
[0019]五、本技術提供的一種連續反應的粉狀物料加料系統,加料斗的設置方便粉狀物料從加料倉內進料。
附圖說明
[0020]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2為本技術另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22]其中:1、加料倉;1.1、進/出氣管;1.2、加料口;1.3、加料閥;1.4、進/出氣閥;1.5、加料斗;1.6、空氣過濾器;1.7、呼吸閥; 2、緩沖倉;2.1、連通閥;3、反應釜;4、下延伸管;5、螺旋輸送器;5.1、送料電機;5.2、輸送軸;5.3、螺旋;6、壓力表。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地詳細說明,但本技術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4]需要說明的是,當部件被稱為“裝設于”、“固定于”或“設置于”另一個部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部件上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部件。當一個部件被稱為是“連接于”另一個部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部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部件。
[0025]還需要說明的是,本技術實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語,僅是互為相對概念或是以產品的正常使用狀態為參考的,而不應該認為是具有限制性的。
[0026]實施例1
[0027]如圖1所示,一種連續反應的粉狀物料加料系統,包括由上到下依次相連的加料倉1、緩沖倉 2和反應釜3,所述加料倉1上方設置有進/出氣管1.1和加料口1.2,所述加料口1.2處設置有加料閥1.3,所述加料倉1與緩沖倉 2之間設置有連通閥2.1,所述緩沖倉 2下端通過下延伸管4與反應釜3相連,所述下延伸管4內設置有螺旋輸送器5;反應釜3內設置有攪拌裝置,所述攪拌裝置包括攪拌電機,所述攪拌電機輸出端與攪拌軸相連,所述攪拌軸上設置有攪拌槳。粉狀物料加入加料倉1內,隨后對加料倉1內加壓或減壓,加壓或減壓完成后
將加料倉1與緩沖倉 2相連通,待加料倉1內物料全部排入緩沖倉 2后,關閉連通閥2.1,隨后泄壓或破除真空,進行下一次加料;緩沖倉 2內的物料通過螺旋輸送器5將粉狀物料加入反應釜3中。本技術具有能滿足不同的壓力條件下加料,且粉狀物料加料速度均勻有利于反應釜3中的反應。
[0028]實施例2
[0029]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不同點在于:所述螺旋輸送器5包括送料電機5.1,所述送料電機5.1的輸出端與輸送軸5.2相連,所述輸送軸5.2下端上設置有螺旋5.3,且插入下延伸管4內。送料電機5.1帶動輸送軸5.2轉動,輸送軸5.2上的螺旋5.3將粉狀物料沿著下延伸管4均勻地輸送至反應釜3內。
[0030]其中,所述送料電機5.1采用變頻電機,電頻電機的設置方便調整緩沖倉 2從反應釜3進料的速度。
[0031]其中,所述加料倉1和反應釜3上均設置有壓力表6。加料倉1和反應釜3上設置的壓力表6,方便加料倉1的加壓或減壓,平衡加料倉1與緩存倉2的氣壓,保證加料倉1內的粉狀物料順暢放入緩沖倉2內,緩存倉2內的物料可阻斷反應釜3與緩存倉2的氣體對沖,保證粉狀物料的正常加料。
[0032]其中,所述進/出氣管1.1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連續反應的粉狀物料加料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到下依次相連的加料倉(1)、緩沖倉( 2)和反應釜(3),所述加料倉(1)上方設置有進/出氣管(1.1)和加料口(1.2),所述加料口(1.2)處設置有加料閥(1.3),所述加料倉(1)與緩沖倉( 2)之間設置有連通閥(2.1),所述緩沖倉( 2)下端通過下延伸管(4)與反應釜(3)相連,所述下延伸管(4)內設置有螺旋輸送器(5)。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連續反應的粉狀物料加料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輸送器(5)包括送料電機(5.1),所述送料電機(5.1)的輸出端與輸送軸(5.2)相連,所述輸送軸(5.2)下端上設置有螺旋(5.3),且插入下延伸管(4)內。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連續反應的粉狀物...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郭雙方,張玉彬,唐涌,段存洪,劉華杰,王鳳,
申請(專利權)人:福華通達化學股份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