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區塊鏈私有數據分享方法及裝置,涉及區塊鏈技術領域,其中該方法包括:構建在不同區塊鏈網絡節點之間基于聯邦學習算法的需求矩陣模型,所述需求矩陣模型包括以矩陣形式提供的輸入數據和驗證數據;根據輸入數據對區塊數據進行篩選與拆分,得到多個數據塊;根據密鑰標簽對各數據塊進行安全校驗;根據業務分享規則對安全校驗通過的數據塊進行分片化,得到數據塊矩陣;以數據塊矩陣作為輸入源,根據共識算法與簽名機制,將數據塊矩陣生成供不同區塊鏈網絡節點分享的區塊數據鏈。本發明專利技術可以在不同區塊鏈網絡節點之間分享私有數據,提高不同區塊鏈網絡節點之間私有數據分享的安全性。據分享的安全性。據分享的安全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區塊鏈私有數據分享方法及裝置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區塊鏈
,尤其涉及一種區塊鏈私有數據分享方法及裝置。
技術介紹
[0002]本部分旨在為權利要求書中陳述的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處的描述不因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認是現有技術。
[0003]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各大企業、機構紛紛推出各自的區塊鏈應用,并且隨著實際應用場景的拓展,各機構及企業也紛紛加入到不同區塊鏈應用中,成為多個應用中的節點。在大數據分析及人工智能發展的背景下,不同領域的數據的多元互動交流,使得不同區塊鏈網絡的多個節點之間數據分享的需求逐漸顯露出來,且區塊數據自帶加密、背書等特殊屬性也使得數據分享變得更加困難,如何高效協調多個節點之間針對私有數據進行有效共享,既提高數據利用率滿足場景需求,同時最大程度地保證數據的安全可靠,成為了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
[0004]現有的區塊鏈數據分享協議主要針對不同網絡之間的數據收集或分享,并沒有針對不同區塊鏈網絡的節點之間私有數據分享的安全可靠的協議,并且區塊鏈網絡自身的隱私機制使得區塊鏈節點之間私有數據的分享變得困難,因為不同區塊鏈網絡的架構及底層技術可能不同,數據存儲結構與加密機制也就不同。目前已有的跨鏈技術實現了不同區塊鏈網絡之間的數據共享,但跨鏈技術有其數據分享的局限性,首先數據分享以鏈為單位,不能細化到節點級別,區塊鏈節點需要接入多個鏈中才能獲取多方數據,且跨鏈數據共享受業務場景限制,不同數據在存儲和使用上仍較為獨立,并沒有與原有業務場景數據隔離,不方便后續進一步進行大數據分析或人工智能學習;其次對于異構區塊鏈網絡不便于實施跨鏈技術時,由于缺少完整安全有效的分享機制,無法有效共享數據,這導致區塊鏈應用場景中多維度的數據相對割裂,不利于后續大數據分析等業務應用,也導致了數據視圖的不統一,需要花費較高成本在數據集成上。
技術實現思路
[0005]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區塊鏈私有數據分享方法,用以在不同區塊鏈網絡節點之間分享私有數據,提高不同區塊鏈網絡節點之間私有數據分享的安全性,該方法包括:
[0006]構建在不同區塊鏈網絡節點之間基于聯邦學習算法的需求矩陣模型,所述需求矩陣模型包括以矩陣形式提供的輸入數據和驗證數據,所述輸入數據包括:業務特征參數、技術特征參數和公共參數;所述驗證數據包括密鑰標簽和業務分享規則;
[0007]根據輸入數據對區塊數據進行篩選與拆分,得到多個數據塊;
[0008]根據密鑰標簽對各數據塊進行安全校驗;
[0009]根據業務分享規則對安全校驗通過的數據塊進行分片化,得到數據塊矩陣;
[0010]以數據塊矩陣作為輸入源,根據不同區塊鏈網絡節點共同確定的共識算法與簽名機制,將數據塊矩陣按行列順序生成供不同區塊鏈網絡節點分享的區塊數據鏈。
[0011]本專利技術實施例還提供一種區塊鏈私有數據分享裝置,用以在不同區塊鏈網絡節點之間分享私有數據,提高不同區塊鏈網絡節點之間私有數據分享的安全性,該裝置包括:
[0012]需求矩陣模型構建模塊,用于構建在不同區塊鏈網絡節點之間基于聯邦學習算法的需求矩陣模型,所述需求矩陣模型包括以矩陣形式提供的輸入數據和驗證數據,所述輸入數據包括:業務特征參數、技術特征參數和公共參數;所述驗證數據包括密鑰標簽和業務分享規則;
[0013]數據拆分模塊,用于根據輸入數據對區塊數據進行篩選與拆分,得到多個數據塊;
[0014]安全校驗模塊,用于根據密鑰標簽對各數據塊進行安全校驗;
[0015]數據塊矩陣生成模塊,用于根據業務分享規則對安全校驗通過的數據塊進行分片化,得到數據塊矩陣;
[0016]區塊數據鏈生成模塊,用于以數據塊矩陣作為輸入源,根據不同區塊鏈網絡節點共同確定的共識算法與簽名機制,將數據塊矩陣按行列順序生成供不同區塊鏈網絡節點分享的區塊數據鏈。
[0017]本專利技術實施例還提供一種計算機設備,包括存儲器、處理器及存儲在存儲器上并可在處理器上運行的計算機程序,所述處理器執行所述計算機程序時實現上述區塊鏈私有數據分享方法。
[0018]本專利技術實施例還提供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所述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存儲有計算機程序,所述計算機程序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上述區塊鏈私有數據分享方法。
[0019]本專利技術實施例還提供一種計算機程序產品,所述計算機程序產品包括計算機程序,所述計算機程序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上述區塊鏈私有數據分享方法。
[0020]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構建在不同區塊鏈網絡節點之間基于聯邦學習算法的需求矩陣模型,所述需求矩陣模型包括以矩陣形式提供的輸入數據和驗證數據,所述輸入數據包括:業務特征參數、技術特征參數和公共參數;所述驗證數據包括密鑰標簽和業務分享規則;根據輸入數據對區塊數據進行篩選與拆分,得到多個數據塊;根據密鑰標簽對各數據塊進行安全校驗;根據業務分享規則對安全校驗通過的數據塊進行分片化,得到數據塊矩陣;以數據塊矩陣作為輸入源,根據不同區塊鏈網絡節點共同確定的共識算法與簽名機制,將數據塊矩陣按行列順序生成供不同區塊鏈網絡節點分享的區塊數據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為不同區塊鏈網絡的不同節點之間的私有數據分享,提供一種可靠安全靈活的分享機制。首先構建在不同區塊鏈網絡節點之間基于聯邦學習算法的需求矩陣模型,對輸入的區塊數據進行篩選、拆分、安全校驗等處理,形成多維度、模塊化、安全可靠、不可篡改、可供追溯的數據塊矩陣;然后,以數據塊矩陣為輸入源,基于不同區塊鏈網絡節點共同確定的共識算法與簽名機制,生成區塊數據鏈,保證了區塊鏈節點內私有數據的私密性、完整性和安全性,實現了不同區塊鏈網絡節點之間的私有數據分享。
附圖說明
[0021]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在附圖中:
[0022]圖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區塊鏈私有數據分享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0023]圖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區塊鏈私有的數據分享方法的一具體實施例;
[0024]圖3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區塊鏈私有的數據分享方法的一具體實施例;
[0025]圖4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區塊鏈私有的數據分享方法的一具體實施例;
[0026]圖5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區塊鏈私有的數據分享方法的一具體實施例;
[0027]圖6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區塊鏈私有數據分享裝置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8]為使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在此,本專利技術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專利技術,但并不作為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定。
[0029]首先對本專利技術涉及的技術名詞進行解釋。
[0030]聯邦學習:
[0031]聯邦學習是一種新興的人工智能基礎技術,在2016年被提出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區塊鏈私有數據分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構建在不同區塊鏈網絡節點之間基于聯邦學習算法的需求矩陣模型,所述需求矩陣模型包括以矩陣形式提供的輸入數據和驗證數據,所述輸入數據包括:業務特征參數、技術特征參數和公共參數;所述驗證數據包括密鑰標簽和業務分享規則;根據輸入數據對區塊數據進行篩選與拆分,得到多個數據塊;根據密鑰標簽對各數據塊進行安全校驗;根據業務分享規則對安全校驗通過的數據塊進行分片化,得到數據塊矩陣;以數據塊矩陣作為輸入源,根據不同區塊鏈網絡節點共同確定的共識算法與簽名機制,將數據塊矩陣按行列順序生成供不同區塊鏈網絡節點分享的區塊數據鏈。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據輸入數據對區塊數據進行篩選與拆分,得到多個數據塊,包括:以業務特征參數為行標簽,以技術特征參數為列標簽,以公共參數為維度,將區塊數據劃分為分維度分片的多個數據塊。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據密鑰標簽對各數據塊進行安全校驗,包括:根據密鑰標簽對各數據塊中簽名數據進行安全校驗;根據業務分享規則對安全校驗通過的數據塊進行分片化,得到數據塊矩陣,包括:對安全校驗通過的數據塊,按行優先順序依次計算各數據塊的哈希值,存入對應數據塊,在各數據塊中重新生成簽名數據,得到數據塊矩陣。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以數據塊矩陣作為輸入源,根據不同區塊鏈網絡節點共同確定的共識算法與簽名機制,將數據塊矩陣按行列順序生成供不同區塊鏈網絡節點分享的區塊數據鏈,包括:在區塊數據鏈中,將行標簽和列標簽加入對應數據塊,并加入數據塊中區塊數據的來源區塊鏈網絡節點的數字簽名。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在有區塊鏈網絡節點接入或退出區塊鏈網絡時,根據業務需求更新業務特征參數和技術特征參數,更新公共參數中的參數版本號,以供區塊鏈網絡節點根據不同版本的公共參數,重新生成數據塊矩陣,并根據重新生成的數據塊矩陣重新生成區塊數據鏈。6.一種區塊鏈私有數據分享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需求矩陣模型構建模塊,用于構建在不同區塊鏈網絡節點之間基于聯邦學習算法的需求矩陣模型,所述需求矩陣模型包括以矩陣形式提供的輸入數據和驗證數據...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楠,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