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配電終端后備電源管理系統,包括有管理中心,所述管理中心分別連接有監測模塊、控制模塊和控制終端。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設置控制模塊,檢測模塊檢測時通過檢索模塊檢索故障發生情況,通過定位模塊定位故障點,定位故障點后,通過處理模塊進行故障排除,處理模塊排除時,需要確認故障是否可以恢復,如可以恢復則通過恢復模塊進行故障恢復,如無法進行故障恢復,通過隔離模塊進行故障隔離,控制模塊將斷電指令通過通信模塊B傳輸至控制終端,控制終端通過管理中心控制分布電源或者微電網斷電,控制終端通過電壓互感器和配電控制器控制備用電源供電,進而可以在線路故障時實現線路自愈或快速判定故障區域,避免造成線路大面積停電事故的發生。停電事故的發生。停電事故的發生。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配電終端后備電源管理系統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配電自動化領域,具體為配電終端后備電源管理系統。
技術介紹
[0002]配電自動化以一
?
次網架和設備為基礎,以配電自動化系統為核心,綜合利用各種通信方式,實現對配電網的監測與控制,并通過與相關應用系統的信息集成,實現配電網的科學管理。而自愈是智能配網的基本特征,配電線路自愈是指當該條配電線發生事故時,可以自動完成事故定位,自動完成事故隔離,非事故區間的自動轉供而不需要人為的干預。
[0003]然而當前配電網中智能分段、分界、環網柜等自動化設備多采用PT二次繞組供電方式,一旦PT出現故障,終端設備蓄電池電量耗盡時將斷電離線,從而無法在線路故障時實現線路自愈或快速判定故障區域,造成線路大面積停電事故,進而影響供電可靠性,因此需要設計一種配電終端后備電源管理系統。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配電終端后備電源管理系統,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配電終端后備電源管理系統,所述配電終端后備電源管理系統包括有管理中心,所述管理中心分別連接有監測模塊、控制模塊和控制終端,所述控制終端連接有備用電源,所述控制模塊分別連接有檢測模塊和處理模塊。
[0006]進一步的,所述檢測模塊分別連接有電流傳感器和電壓傳感器,所述電流傳感器和電壓傳感器連接有分布電源和微電網。
[0007]進一步的,所述檢測模塊連接有溫度檢測器和濕度檢測器,所述溫度檢測器位于溫度傳感器,所述濕度檢測器位于濕度傳感器。
[0008]進一步的,所述檢測模塊連接有通信模塊A,所述通信模塊A連接有光纖單元和分光器,所述光纖單元和分光器連接控制模塊。
[0009]進一步的,所述檢測模塊分別連接有檢索模塊和定位模塊,所述檢索模塊為故障檢索設備,所述定位模塊為故障定位設備。
[0010]進一步的,所述處理模塊分別連接有隔離模塊和恢復模塊,所述隔離模塊為故障隔離設備,所述恢復模塊為電力故障恢復設備。
[0011]進一步的,所述控制終端分別連接有電壓互感器和配電控制器,所述配電控制器為真空負荷開關。
[0012]進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塊連接有通信模塊B,所述通信模塊B分別連接有認證模塊和防護模塊,所述認證模塊和防護模塊連接控制終端,所述防護模塊為無線加密防護。
[0013]進一步的,所述通信模塊A使用光纖連接。
[0014]進一步的,所述通信模塊B使用無線連接。
[0015]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本專利技術通過設置控制模塊,檢測模塊檢測時通過檢索模塊檢索故障發生情況,然后通過定位模塊定位故障點,定位故障點后,通過處理模塊進行故障排除,處理模塊排除時,需要確認故障是否可以恢復,如可以恢復則通過恢復模塊進行故障恢復,故障恢復為通電指令,如無法進行故障恢復,且通過隔離模塊進行故障隔離,故障隔離為斷電指令,控制模塊將斷電指令通過通信模塊B傳輸至控制終端,控制終端通過管理中心控制分布電源或者微電網斷電,接著控制終端通過電壓互感器和配電控制器控制備用電源供電,通過控制模塊進行故障檢測和處理,進而可以在線路故障時實現線路自愈或快速判定故障區域,避免造成線路大面積停電事故的發生;2、本專利技術通過設置認證模塊和防護模塊,控制模塊與控制終端之間傳輸數據時,需要通過認證模塊進行信息認證,這樣可以確保信息的正確性,通過防護模塊將數據加密,可以提高信息傳輸時的安全性;3、本專利技術通過設置溫度檢測器和濕度檢測器,溫度檢測器用于檢測控制模塊運行時外部空氣溫度,濕度檢測器用于檢測控制模塊運行時外部空氣濕度,從而監測控制模塊的運行情況,避免控制模塊發生故障,導致監測功能失效。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專利技術配電終端后備電源管理系統的系統結構示意圖。
[0017]圖中:1、管理中心;2、監測模塊;3、控制模塊;4、控制終端;5、備用電源;6、檢測模塊;7、處理模塊;8、電流傳感器;9、電壓傳感器;10、分布電源;11、微電網;12、溫度檢測器;13、濕度檢測器;14、通信模塊A;15、光纖單元;16、分光器;17、檢索模塊;18、定位模塊;19、隔離模塊;20、恢復模塊;21、電壓互感器;22、配電控制器;23、通信模塊B;24、認證模塊;25、防護模塊。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
[0019]請參閱圖1,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技術方案:配電終端后備電源管理系統,配電終端后備電源管理系統包括有管理中心1,管理中心1分別連接有監測模塊2、控制模塊3和控制終端4,控制終端4連接有備用電源5,控制模塊3分別連接有檢測模塊6和處理模塊7,通過設置控制模塊3,檢測模塊6檢測時通過檢索模塊17檢索故障發生情況,然后通過定位模塊18定位故障點,定位故障點后,通過處理模塊7進行故障排除,處理模塊7排除時,需要確認故障是否可以恢復,如可以恢復則通過恢復模塊20進行故障恢復,故障恢復為通電指令,如無法進行故障恢復,且通過隔離模塊19進行故障隔離,故障隔離為斷電指令,控制模塊3將斷電指令通過通信模塊B23傳輸至控制終端4,控制終端4通過管理中心1控制分布電源10或者微電網11斷電,接著控制終端4通過電壓互感器21和配電控制器22控制備用電源5供電,通過控制模塊3進行故障檢測和處理,進而可以在線路故障時實現線路自愈或快速判定故障區
域,避免造成線路大面積停電事故的發生。
[0020]本專利技術中檢測模塊6分別連接有電流傳感器8和電壓傳感器9,電流傳感器8和電壓傳感器9連接有分布電源10和微電網11,通過電流傳感器8和電壓傳感器9可以實時監測配電線路運行情況,進而及時發現線路故障;本專利技術中檢測模塊6連接有溫度檢測器12和濕度檢測器13,溫度檢測器12位于溫度傳感器,濕度檢測器13位于濕度傳感器,通過設置溫度檢測器12和濕度檢測器13,溫度檢測器12用于檢測控制模塊3運行時外部空氣溫度,濕度檢測器13用于檢測控制模塊3運行時外部空氣濕度,從而監測控制模塊3的運行情況,避免控制模塊3發生故障,導致監測功能失效;本專利技術中檢測模塊6連接有通信模塊A14,通信模塊A14連接有光纖單元15和分光器16,光纖單元15和分光器16連接控制模塊3;本專利技術中檢測模塊6分別連接有檢索模塊17和定位模塊18,檢索模塊17為故障檢索設備,定位模塊18為故障定位設備;本專利技術中處理模塊7分別連接有隔離模塊19和恢復模塊20,隔離模塊19為故障隔離設備,恢復模塊20為電力故障恢復設備;本專利技術中控制終端4分別連接有電壓互感器21和配電控制器22,配電控制器22為真空負荷開關,通過設置電壓互感器21和配電控制器22,使用電壓互感器21和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配電終端后備電源管理系統,包括有管理中心(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中心(1)分別連接有監測模塊(2)、控制模塊(3)和控制終端(4),所述控制終端(4)連接有備用電源(5),所述控制模塊(3)分別連接有檢測模塊(6)和處理模塊(7)。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配電終端后備電源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模塊(6)分別連接有電流傳感器(8)和電壓傳感器(9),所述電流傳感器(8)和電壓傳感器(9)連接有分布電源(10)和微電網(11)。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配電終端后備電源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模塊(6)連接有溫度檢測器(12)和濕度檢測器(13),所述溫度檢測器(12)位于溫度傳感器,所述濕度檢測器(13)位于濕度傳感器。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配電終端后備電源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模塊(6)連接有通信模塊A(14),所述通信模塊A(14)連接有光纖單元(15)和分光器(16),所述光纖單元(15)和分光器(16)連接控制模塊(3)。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配電終端后備電源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模塊(6)分別連接...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鄭瀾英,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普惠職道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