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人體骨折復位固定裝置,特別是適用于復位固定股骨粗隆間骨折。該裝置是一對相互連結又可相對滑動的固定板及裝夾于固定板上的數枚鋸齒形螺紋針所組成。它不但可以牢靠的固定骨折部位,而且無需患者臥床牽引,從而避免了患者可能發生的多種并發癥。該裝置結構簡單,使用安全可靠,對患肢損傷小,愈合快,固定周期短,是一種理想的骨折復位固定裝置。(*該技術在2000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一種人體骨折復位固定裝置,特別適用于固定股骨粗隆間骨折。股骨粗隆間骨折屬股骨頸囊外骨折的一種,由于骨折部位為松質骨,遠側骨折片薄弱,因之在復位治療方面,不同于其它類型的股骨頸骨折。股骨粗隆間骨折以往采用的治療方法是外展骨牽引療法,即在股骨髁上與股骨干垂直穿一骨圓針,在骨圓針兩端套上牽引弓,再用人體重量的1/7至1/8的重量通過牽引器弓外展牽引于病床上。此方法的缺點是固定時間長,骨折部位愈合慢,患肢功能恢復差。由于患者臥床時間長,所以容易發生合并癥,如墜積性肺炎、泌尿系感染、褥瘡、靜脈炎、靜脈栓塞等,特別是老年患者更容易發生。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的粗隆間骨折復位固定裝置,它不但結構簡單,使用安全可靠,而且對患肢損傷小,愈合快,固定周期短,可減輕患者的痛苦和醫師的勞動強度。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結構進行詳細描述附圖是本技術的立體結構圖,如圖所示固定板(4)與仰角固定板(1)上各有兩個相對應的滑槽,在滑槽中各有一個限位螺母(2)將兩個固定板連結在一起,但又可以相對橫向移動。在兩個固定板上各裝夾二至三枚鋸齒形螺紋針(6)。在仰角固定板(1)上開有兩個方形孔和一個長形孔,在固定板(4)上開有兩個長形孔。鋸齒形螺紋針(6)是通過空心鎖緊螺母(3)及梯形螺紋螺母(5)裝夾在上述各孔中。固定板(4)的橫斷面可以為平板形,也可以為弧形。以弧形為最佳,若做成弧形時,其弧度的大小與人體下肢相吻合;仰角固定板(1)相對固定板(4)外仰45°至55°,這樣,裝夾在仰角固定板(1)上的鋸齒形螺紋針(6)與股骨干夾角即與人體解剖股骨干頸角的度數相符。仰角固定板(1)上的方形孔相對于滑槽可偏向一側,當固定板(4)相對于仰角固定板(1)移動到一側時,裝夾在仰角固定板(1)上的鋸齒形螺紋針(6)即與裝夾在固定板(4)上的鋸齒形螺紋針(6)形成6°至15°的夾角,這于人體解剖股骨頸前傾角相符。由于仰角固定板(1)上的兩個方形孔水平處于同一弧面上,所以裝夾其上的兩枚鋸齒形螺紋針(6)在股骨頸部位形成交叉,使骨折部位的固定達到理想的效果。另外,鋸齒形螺紋針(6)穿入骨質的一端為鋸齒形螺紋,所以固定牢靠,不易滑脫。結合附圖更進一步說明本技術的工作情況使用時,首先將骨折部位局部麻醉或腰水麻醉,讓患者仰臥于骨牽引床上,將雙足用石膏繃帶固定于牽引臂的足支持架上,牽引雙下肢,患肢外展25°至30°,內旋10°至20°,骨折端即可復位。拍患部正側位X光片,以了解復位情況,必要時調整牽引方向及內旋角度,使復位良好。然后即從大粗隆下窩處經皮向股骨頭頸方向交叉穿入2至3枚鋸齒形螺紋針(6),然后用梯形螺紋螺母(5)及空心鎖緊螺母(3)將上述所穿入的鋸齒形螺紋針(6)依次固定在固定板(4)與仰角固定板(1)上。酒精紗布包敷穿針部位,最后拍片檢查固定情況。使用本技術在對患肢固定后,患者可早期離床活動,所以對患肢的愈合及功能的恢復具有顯著的效果。權利要求1.一種骨折復位固定裝置,其特征是由相互連接又可相對移動的仰角固定板(1)與固定板(4)及裝夾其上的數枚鋸齒形螺紋針(6)所組成。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固定板(4)與仰角固定板(1)通過限位螺母(2)相連接處各有一對滑槽。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仰角固定板(1)上有兩個方形孔及一個長形孔;固定板(4)上有兩個長形孔。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鋸齒形螺紋針(6)是通過空心鎖緊螺母(3)及梯形螺紋螺母(5)裝夾在各個方形孔中。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固定板(4)與仰角固定板(1)具有與人體下肢對應部位相吻合的弧度。6.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仰角固定板(1)相對于固定板(4)外仰45°~55°。7.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仰角固定板(1)上的方形孔相對于滑槽偏向一側。8.如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鋸齒形螺紋針(6)的一端螺紋是鋸齒形。專利摘要本技術提供了一種人體骨折復位固定裝置,特別是適用于復位固定股骨粗隆間骨折。該裝置是一對相互連結又可相對滑動的固定板及裝夾于固定板上的數枚鋸齒形螺紋針所組成。它不但可以牢靠的固定骨折部位,而且無需患者臥床牽引,從而避免了患者可能發生的多種并發癥。該裝置結構簡單,使用安全可靠,對患肢損傷小,愈合快,固定周期短,是一種理想的骨折復位固定裝置。文檔編號A61B17/58GK2062610SQ9020022公開日1990年9月26日 申請日期1990年1月6日 優先權日1990年1月6日專利技術者劉貴啟 申請人:劉貴啟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骨折復位固定裝置,其特征是:由相互連接又可相對移動的仰角固定板(1)與固定板(4)及裝夾其上的數枚鋸齒形螺紋針(6)所組成。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貴啟,
申請(專利權)人:劉貴啟,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61[中國|陜西]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