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屬于橋梁建筑相關的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鋼箱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側段、中段和右側段,所述中段的頂部設置有水平頂板,所述左側段和所述右側段的頂部均設置有傾斜頂板,所述中段栓接在所述左側段和所述右側段的中部,所述左側段的外側和所述右側段的外側均栓接有人行段,所述中段具有沿橫截面呈方形的方形腔體,所述左側段和所述右側段具有沿橫截面呈上寬下窄的梯形腔體,所述方形腔體和所述梯形腔體的頂部和底部均設置有一號加勁肋,所述人行段的橫截面上設置有二號加勁肋,所述方形腔體和所述梯形腔體的內部均設置有支撐柱。腔體和所述梯形腔體的內部均設置有支撐柱。腔體和所述梯形腔體的內部均設置有支撐柱。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分段鋼箱梁
[0001]本專利技術屬于橋梁建筑相關的
,尤其涉及一種分段鋼箱梁。
技術介紹
[0002]鋼箱梁又叫鋼板箱形梁,是大跨徑橋梁常用的結構形式,一般用在跨度較大的橋梁上,因外形向一個箱子故叫做鋼箱梁。鋼箱梁是工程中常采用的結構形式,鋼箱梁一般由頂板、底板、腹板、橫隔板、縱隔板及加勁肋等通過全焊接的方式連接而成,現有鋼箱梁的設計結構復雜,體積龐大,在安裝時多一體吊裝,使得施工時效和困難度增加,容易造成工期的延長。
技術實現思路
[0003]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分段鋼箱梁,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
[0004]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分段鋼箱梁,包括左側段、中段和右側段,所述中段的頂部設置有水平頂板,所述左側段和所述右側段的頂部均設置有傾斜頂板,所述中段栓接在所述左側段和所述右側段的中部,所述左側段的外側和所述右側段的外側均栓接有人行段,所述中段具有沿橫截面呈方形的方形腔體,所述左側段和所述右側段具有沿橫截面呈上寬下窄的梯形腔體,所述方形腔體和所述梯形腔體的頂部和底部均設置有一號加勁肋,所述人行段的橫截面上設置有二號加勁肋,所述方形腔體和所述梯形腔體的內部均設置有隔板。
[0005]上述技術方案中,鋼箱梁的主體包括有左側段、中段和右側段,其中中段栓接在左側段和右側段的中部,即左側段、中段和右側段能夠拆分搬運和組合式吊裝,例如在施工過程中,先將中段安裝在基座上后,再在中段的兩側分別吊裝、連接左側段和右側段,整體安裝過程中,可直接使用兩座吊機同時吊裝左側段和右側段,有效加快了施工效率,分段后的鋼箱梁的體積、重量均較減小,便于吊裝,降低了施工的難度,保證了施工工期。
[0006]進一步地,所述鋼箱梁由左至右依次設置有所述左側段、所述中段和所述右側段,每個所述傾斜頂板的傾斜方向均由所述水平頂板向外、向下傾斜。
[0007]上述技術方案中,左側段和右側段頂部的傾斜頂板均由中段的水平頂板方向向外、向下傾斜,便于鋼箱梁頂板的排水。
[0008]進一步地,所述左側段和所述右側段的外側端均設置有一號出水孔。
[0009]上述技術方案中,一號出水孔設置在外側端,便于收集雨水并排出,能夠有效避免鋼箱梁的頂部出現積水。
[0010]進一步地,所述人行段的外側端設置有二號出水孔,所述一號出水孔和所述二號出水孔連通設置有排水管道。
[0011]上述技術方案中,二號出水孔和一號出水孔均便于排出積水。
[0012]進一步地,所述人行段的外側端設置有防護欄。
[0013]上述技術方案中,防護欄能夠提高安全度,避免意外墜落。
[0014]進一步地,所述左側段和所述右側段的底板外側對稱設置有橋檢車軌道。
[0015]上述技術方案中,橋檢車軌道便于進行檢修。
[0016]進一步地,所述隔板包括橫隔板和縱隔板,所述橫隔板和所述縱隔板在所述左側段、所述中段和所述右側段的中部圍設有穿橋通道。
[0017]進一步地,所述梯形腔體的側壁上也設置有所述一號加勁肋。
[0018]上述技術方案中,一號加勁肋和二號加勁肋能夠有效提高鋼箱梁的強度。
[0019]綜上所述,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分段鋼箱梁,其有益效果為:鋼箱梁的主體包括有左側段、中段和右側段,左側段、中段和右側段能夠拆分搬運和組合式吊裝,有效加快了施工效率,分段后的鋼箱梁的體積、重量均較減小,便于吊裝,降低了施工的難度,保證了施工工期。
附圖說明
[0020]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的分段鋼箱梁的橫截面結構示意圖;
[0021]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實施例的分段鋼箱梁的橫截面結構示意圖;
[0022]圖3為本專利技術基于圖1的一個實施例的分段鋼箱梁的橫截面結構示意圖;
[0023]圖4為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的吊耳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5為本專利技術基于圖1和圖4的實施例的分段鋼箱梁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25]其中,附圖中的附圖標記所對應的名稱為:101、左側段;102、中段;103、右側段;104、水平頂板;105、傾斜頂板;106、人行段;107、方形腔體;108、梯形腔體;109、一號加勁肋;110、二號加勁肋;111、隔板;112、一號出水孔;113、二號出水孔;114、排水管道;115、防護欄;116、橋檢車軌道;117、穿墻通道;118、吊耳。
具體實施方式
[0026]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實施例或現有技術的描述對本專利技術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關于附圖結構的描述僅僅是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在此需要說明的是,對于這些實施例方式的說明用于幫助理解本專利技術,但并不構成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定。
[0027]以下結合圖1至圖5對專利技術進行進一步的說明。
[0028]實施例1:
[0029]參照圖1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分段鋼箱梁,包括左側段101、中段102和右側段103,所述中段102的頂部設置有水平頂板104,所述左側段101和所述右側段103的頂部均設置有傾斜頂板105,所述中段102栓接在所述左側段101和所述右側段103的中部,所述左側段101的外側和所述右側段103的外側均栓接有人行段106,所述中段102具有沿橫截面呈方形的方形腔體107,所述左側段101和所述右側段103具有沿橫截面呈上寬下窄的梯形腔體108,所述方形腔體107和所述梯形腔體108的頂部和底部均設置有一號加勁肋109,所述人行段106的橫截面上設置有二號加勁肋110,所述方形腔體107和所述梯形腔體108的內部均設置有隔板111。
[0030]上述實施例的鋼箱梁的主體包括有左側段101、中段102和右側段103,其中中段
102栓接在左側段101和右側段103的中部,即左側段101、中段102和右側段103能夠拆分搬運和組合式吊裝,例如在施工過程中,先將中段102安裝在基座上后,再在中段102的兩側分別吊裝、連接左側段101和右側段103,整體安裝過程中,可直接使用兩座吊機同時吊裝左側段101和右側段103,有效加快了施工效率,分段后的鋼箱梁的體積、重量均較減小,便于吊裝,降低了施工的難度,保證了施工工期。
[0031]實施例2:
[0032]結合上述實施例,如圖1所示,所述鋼箱梁由左至右依次設置有所述左側段101、所述中段102和所述右側段103,每個所述傾斜頂板105的傾斜方向均由所述水平頂板104向外、向下傾斜,左側段101和右側段103頂部的傾斜頂板105均由中段102的水平頂板104方向向外、向下傾斜,便于鋼箱梁頂板的排水;所述左側段101和所述右側段103的外側端均設置有一號出水孔112,一號出水孔112設置在外側端,便于收集雨水并排出,能夠有效避免鋼箱梁的頂部出現積水;所述人行段106的外側端設置有二號出水孔113,所述一號出水孔112和所述二號出水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分段鋼箱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側段、中段和右側段,所述中段的頂部設置有水平頂板,所述左側段和所述右側段的頂部均設置有傾斜頂板,所述中段栓接在所述左側段和所述右側段的中部,所述左側段的外側和所述右側段的外側均栓接有人行段,所述中段具有沿橫截面呈方形的方形腔體,所述左側段和所述右側段具有沿橫截面呈上寬下窄的梯形腔體,所述方形腔體和所述梯形腔體的頂部和底部均設置有一號加勁肋,所述人行段的橫截面上設置有二號加勁肋,所述方形腔體和所述梯形腔體的內部均設置有隔板。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鋼箱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箱梁由左至右依次設置有所述左側段、所述中段和所述右側段,每個所述傾斜頂板的傾斜方向均由所述水平頂板向外、向下傾斜。3.根據權利要求2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鵬飛,鄒秋元,王思齊,張傳濤,徐文明,梁晨曦,張胡成,王曉亮,王慧嬌,
申請(專利權)人:中交建筑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