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電源接頭技術領域,特指一種具有新型按鍵結構的電源接頭,包括殼體以及與所述殼體相連接的蓋體,所述殼體內設有用于充電的電源組件,所述殼體上設有安裝孔,安裝孔中安裝有鍵帽;所述鍵帽包括:軟制主體,其固定在所述安裝孔中,于軟制主體中設有驅動腔;軟制桿體,設置在所述驅動腔內并與所述軟制主體相連接;以及硬質桿體,設置在所述驅動腔內并與所述軟制桿體相連接;本專利通過軟制主體、軟制桿體依次驅動所述硬質桿體工作,再通過硬質桿體來帶動所述按鈕工作,由于硬質桿體具有一定強度,其不會因為與所述按鈕的抵靠而形變,從而增加了鍵帽觸發開關的穩定性,便于用戶使用。用戶使用。用戶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具有新型按鍵結構的電源接頭
[0001]本技術屬于電源接頭
,特指一種具有新型按鍵結構的電源接頭。
技術介紹
[0002]現有的電源按鍵都是由軟膠材質制成的,如中國技術202122326314.9公開的一種燈具的驅動電源;軟膠材質的驅動桿在推動按鈕時容易彎曲,從而影響電源接頭的正常驅動使用。
技術實現思路
[0003]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新型按鍵結構的電源接頭。
[0004]本技術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0005]一種具有新型按鍵結構的電源接頭,包括殼體以及與所述殼體相連接的蓋體,所述殼體內設有用于充電的電源組件,所述殼體上設有安裝孔,安裝孔中安裝有鍵帽;所述鍵帽包括:
[0006]軟制主體,其固定在所述安裝孔中,于軟制主體中設有驅動腔;
[0007]軟制桿體,設置在所述驅動腔內并與所述軟制主體相連接;以及
[0008]硬質桿體,設置在所述驅動腔內并與所述軟制桿體相連接;
[0009]其中,所述電源組件上設有與所述硬質桿體相對的開關,當按壓所述軟制主體時,所述軟制桿體運動帶動所述硬質桿體抵靠在所述開關上。
[0010]進一步地,所述硬質桿體由塑料材質制成,所述軟制由橡膠材質制成,硬質桿體與所述軟制桿體相粘連。
[0011]進一步地,所述蓋體朝向所述殼體的內端面上設有位于所述安裝孔外沿的第一凸臺,所述軟制主體的一端設有第一外翻部,當所述軟制主體固定在所述安裝孔中時,所述第一外翻部扣設在所述第一凸臺上。
[0012]進一步地,所述蓋體朝向外側的外端面上設有位于所述安裝孔外沿的第二凸臺,所述軟制主體的另一端上設有第二外翻部,當所述軟制主體固定在所述安裝孔中時,所述第二外翻部扣設在所述第二凸臺上。
[0013]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外翻部與第二外翻部之間設有安裝槽,所述軟制主體包括位于所述安裝槽槽底的穿接部,當所述鍵帽固定所述安裝孔內時,所述穿接部穿設在所述安裝孔中。
[0014]本技術相比現有技術突出且有益的技術效果是:
[0015]本專利通過軟制主體、軟制桿體依次驅動所述硬質桿體工作,再通過硬質桿體來帶動所述按鈕工作,由于硬質桿體具有一定強度,其不會因為與所述按鈕的抵靠而形變,從而增加了鍵帽觸發開關的穩定性,便于用戶使用。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是本技術的爆炸示意圖。
[0018]圖3是蓋體處的截面示意圖。
[0019]圖4是實施例1中鍵帽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5是實施例2中鍵帽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中標號所表示的含義:
[0022]1、殼體;2、蓋體;21、安裝孔;22、第一凸臺;3、電源組件;31、電路板;32、插頭;33、接頭;4、鍵帽;41、軟制主體;42、驅動腔;43、軟制桿體;44、硬質桿體;45、第一外翻部;46、第二外翻部;47、穿接部;48、安裝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描述:
[0024]實施例1:
[0025]一種具有新型按鍵結構的電源接頭,包括殼體1以及與所述殼體1相連接的蓋體2,所述殼體1內設有用于充電的電源組件3,所述殼體1上設有安裝孔21,安裝孔21中安裝有鍵帽4。如圖1、2所示,所述殼體1的一側設有開口,所述蓋體2呈方形,且其通過超聲波焊接的方式連接在所述殼體1設有開口的一端上,所述電源組件3包括有安裝在所述殼體1內的電路板31,連接在殼體1一端上的插頭32,以及設置在蓋體2內的接頭33,所述接頭33用于與外界電路相連接,接頭33的一端設有位于所述蓋體2內側的觸極,觸極與所述電路板31的前端相抵靠來進行連通,電路板31的另一端連通所述插頭32,插頭32穿過所述殼體1向外延伸,用于與外界插座連接。
[0026]所述安裝孔21設置在所述接頭33的一側,安裝孔21中設有鍵帽4。本專利中,所述鍵帽4包括軟制主體41、軟制桿體43以及硬質桿體44。結合圖2、4所述,所述軟制主體41由橡膠材質制成,其整體呈圓臺狀,軟制主體41的中部開設有環狀的安裝槽48,安裝槽48的槽底設有圓柱狀的穿接部47,所述安裝孔21呈圓形,所述穿接部47用于穿設在所述安裝孔21中,并使所述安裝槽48的槽壁抵靠在所述蓋體2的正反面上,從而使所述軟制主體41固定在所述安裝孔21中。
[0027]所述軟制主體41中設有朝向殼體1內側的驅動腔42,驅動腔42一般在軟制主體41制造時直接成形在其內部;所述軟制桿體43設置在所述驅動腔42內并與所述軟制主體41相連接,本實施例中,所述軟制桿體43通過在軟制主體41制造的時候直接成形在所述驅動腔42內;軟制桿體43呈圓柱狀,其與所述驅動腔42的內壁存有一定間隔。
[0028]所述硬質桿體44由塑料材質制成,其通過粘連的方式相連接在一起。此時,使用者可以通過按壓位于蓋體2外的軟制主體41部分,通過軟制主體41的形變來帶動所述軟制桿體43運動,再帶動所述硬質桿體44運動。所述電源組件3上設有與所述硬質桿體44相對的開關,具體來說,開關設置在所述電路板31上,其具體為一按鈕;硬質桿體44在運動時會與所述按鈕相抵靠,從而觸發電路板31中的電路,來進行工作。
[0029]本專利通過軟制主體41、軟制桿體43依次驅動所述硬質桿體44工作,再通過硬質桿體44來帶動所述按鈕工作,由于硬質桿體44具有一定強度,其不會因為與所述按鈕的抵
靠而形變,從而增加了鍵帽4觸發開關的穩定性,便于用戶使用。
[0030]進一步地,所述蓋體2朝向所述殼體1的內端面上設有位于所述安裝孔21外沿的第一凸臺22,所述軟制主體41的一端設有第一外翻部45,當所述軟制主體41固定在所述安裝孔21中時,所述第一外翻部45扣設在所述第一凸臺22上。如圖3所示,所述第一外翻部45設置在所述軟制主體41偏向殼體1內的一端上,通過在軟制主體41的制造成形的時候直接成形在軟制主體41上;所述第一凸臺22呈環狀,所述第一外翻部45截面呈“U”字形,其扣設在第一凸臺22上,通過第一外翻部45扣設在所述第一凸臺22上,來對鍵帽4與所述蓋體2之間的縫隙進行密封。
[0031]實施例2:
[0032]本實施例大部分結構與實施例1相同,其不同點在于,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所述蓋體2朝向外側的外端面上設有位于所述安裝孔21外沿的第二凸臺,所述軟制主體41的另一端上設有第二外翻部46,當所述軟制主體41固定在所述安裝孔21中時,所述第二外翻部46扣設在所述第二凸臺上。所述第二外翻部46與第二凸臺的形狀基本一致,用于上密封鍵帽4與蓋體2之間的縫隙,來進一步增加密封性。
[0033]上述實施例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故:凡依本技術的結構、形狀、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均應涵蓋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具有新型按鍵結構的電源接頭,包括殼體(1)以及與所述殼體(1)相連接的蓋體(2),所述殼體(1)內設有用于充電的電源組件(3),所述殼體(1)上設有安裝孔(21),安裝孔(21)中安裝有鍵帽(4);其特征在于,所述鍵帽(4)包括:軟制主體(41),其固定在所述安裝孔(21)中,于軟制主體(41)中設有驅動腔(42);軟制桿體(43),設置在所述驅動腔(42)內并與所述軟制主體(41)相連接;以及硬質桿體(44),設置在所述驅動腔(42)內并與所述軟制桿體(43)相連接;其中,所述電源組件(3)上設有與所述硬質桿體(44)相對的開關,當按壓所述軟制主體(41)時,所述軟制桿體(43)運動帶動所述硬質桿體(44)抵靠在所述開關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新型按鍵結構的電源接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質桿體(44)由塑料材質制成,所述軟制由橡膠材質制成,硬質桿體(44)與所述軟制桿體(43)相粘連。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新型按鍵結構的電...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夏建,
申請(專利權)人:臺州雙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