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紅花油茶幼苗栽培用支撐裝置,屬于幼苗栽培技術領域。一種紅花油茶幼苗栽培用支撐裝置,包括第一固定環和第二固定環,且所述第一固定環滑動連接在第二固定環內,還包括:連接桿,設有兩個,分別固定連接在第一固定環和第二固定環上;支撐桿,設有兩個,分別與兩個連接桿滑動連接,兩個所述支撐桿上均設有插孔;固定柱,設有兩個,分別與兩個支撐桿滑動連接,兩個所述固定柱上均設有與插孔相配合的螺紋孔;兩個所述連接桿內均固定連接有齒條,所述齒條上嚙合連接有齒輪,所述齒輪轉動連接在支撐桿內;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對紅花油茶幼苗的支撐效果好,能根據需求調節裝置的高度,并能對歪斜的紅花油茶幼苗矯正。并能對歪斜的紅花油茶幼苗矯正。并能對歪斜的紅花油茶幼苗矯正。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紅花油茶幼苗栽培用支撐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幼苗栽培
,尤其涉及一種紅花油茶幼苗栽培用支撐裝置。
技術介紹
[0002]紅花油茶一般指浙江紅山茶,是中國特有樹種,集觀賞、油用、藥用于一身,是重要的油茶和茶花育種種質資源,具有重要的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
[0003]專利公開號為:CN215683807U的技術專利公開了一種果樹幼苗支撐裝置,該技術解決了現有的支撐裝置多為板材對幼苗進行支撐,防止傾斜,無法有效的根據幼苗以及生長的需求對支撐裝置進行調節,從而在支撐角度不對和夾持過緊的情況下,影響樹苗的正常生長,從而造成樹苗畸形的情況,增加使用成本,不利于使用者使用的問題;
[0004]上述專利中,使用伸縮桿將果樹幼苗支撐裝置固定在地面,垂直插入地面的伸縮桿不僅沒有很好的支撐效果,容易被強風吹倒,而且還不能對歪斜的果樹幼苗矯正;因此,針對該問題,本技術出了一種紅花油茶幼苗栽培用支撐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0005]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支撐效果差、不能對歪斜幼苗矯正的問題,而提出的一種紅花油茶幼苗栽培用支撐裝置。
[0006]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0007]一種紅花油茶幼苗栽培用支撐裝置,包括第一固定環和第二固定環,且所述第一固定環滑動連接在第二固定環內,還包括:連接桿,設有兩個,分別固定連接在第一固定環和第二固定環上;支撐桿,設有兩個,分別與兩個連接桿滑動連接,兩個所述支撐桿上均設有插孔;固定柱,設有兩個,分別與兩個支撐桿滑動連接,兩個所述固定柱上均設有與插孔相配合的螺紋孔;兩個所述連接桿內均固定連接有齒條,所述齒條上嚙合連接有齒輪,所述齒輪轉動連接在支撐桿內。
[0008]優選地,所述第一固定環和第二固定環上分別滑動連接有第一橡膠墊和第二橡膠墊,所述第一橡膠墊和第二橡膠墊上分別設有第一彈簧和第二彈簧,所述第一固定環與第一彈簧遠離第一橡膠墊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固定環與第二彈簧遠離第二橡膠墊的一端固定連接。
[0009]優選地,所述固定柱底部固定連接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上設有鉚釘。
[0010]優選地,所述螺紋孔內螺紋連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插在插孔內。
[0011]優選地,所述連接桿內設有滑槽,所述連接桿上螺紋連接有螺紋桿,所述支撐桿頂部設有滑塊,所述滑塊滑動連接在滑槽內,且所述螺紋桿的底部與滑塊相抵。
[0012]優選地,所述齒輪上設有固定桿,固定桿置于支撐桿外的一端設有搖柄。
[001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提供了一種紅花油茶幼苗栽培用支撐裝置,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0014]1、該紅花油茶幼苗栽培用支撐裝置,通過兩個定位座將固定柱牢牢固定在地面,且調節插孔和螺紋孔,可以根據紅花油茶幼苗的高度調整第一固定環和第二固定環的高度,這樣可以快速的支撐紅花油茶幼苗,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5]2、該紅花油茶幼苗栽培用支撐裝置,通過控制齒輪帶動齒條移動,可以使第一固定環和第二固定環將紅花油茶幼苗固定,同時也可將歪斜的紅花油茶幼苗扶正。
[0016]該裝置中未涉及部分均與現有技術相同或可采用現有技術加以實現,本技術對紅花油茶幼苗的支撐效果好,能根據需求調節裝置的高度,并能對歪斜的紅花油茶幼苗矯正。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技術提出的一種紅花油茶幼苗栽培用支撐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2為本技術提出的一種紅花油茶幼苗栽培用支撐裝置的部分剖視圖;
[0019]圖3為本技術提出的一種紅花油茶幼苗栽培用支撐裝置中第一固定環和第二固定環的俯視圖;
[0020]圖4為本技術提出的一種紅花油茶幼苗栽培用支撐裝置中連接桿的側視圖。
[0021]圖中:1、第一固定環;101、第一橡膠墊;102、第一彈簧;2、第二固定環;201、第二橡膠墊;202、第二彈簧;3、連接桿;301、滑槽;302、螺紋桿;4、支撐桿;401、插孔;402、滑塊;5、定位座;501、鉚釘;6、固定螺栓;7、搖柄;8、齒條;9、齒輪;10、固定柱;1001、螺紋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0023]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上”、“下”、“前”、“后”、“左”、“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
[0024]參照圖1
?
圖4,一種紅花油茶幼苗栽培用支撐裝置,包括第一固定環1和第二固定環2,且第一固定環1滑動連接在第二固定環2內,還包括:連接桿3,設有兩個,分別固定連接在第一固定環1和第二固定環2上;支撐桿4,設有兩個,分別與兩個連接桿3滑動連接,兩個支撐桿4上均設有插孔401;固定柱10,設有兩個,分別與兩個支撐桿4滑動連接,兩個固定柱10上均設有與插孔401相配合的螺紋孔1001;兩個連接桿3內均固定連接有齒條8,齒條8上嚙合連接有齒輪9,齒輪9轉動連接在支撐桿4內。
[0025]本技術中,使用者使用時,根據紅花油茶幼苗的高度,選擇性調節第一固定環1和第二固定環2的位置,提起支撐桿4,螺紋孔1001設有多個,使用時根據高度,將支撐桿4插入不同高度的螺紋孔1001內,將支撐桿4上的插孔401對準螺紋孔1001,其中,插孔401略大于螺紋孔1001,使用者在使用時,能夠方便觀看,使插孔401準確的對準螺紋孔1001,然后將固定螺栓6插入螺紋孔1001中,然后旋緊固定螺栓6,這樣支撐桿4便被固定,使齒輪9轉動,轉動的齒輪9帶動齒條8移動,此時,與齒條8固定連接的連接桿3,在齒條8的驅動下在支
撐桿4上移動,從而使第一固定環1和第二固定環2移動,進而將紅花油茶幼苗固定。
[0026]第一固定環1和第二固定環2上分別滑動連接有第一橡膠墊101和第二橡膠墊201,第一橡膠墊101和第二橡膠墊201上分別設有第一彈簧102和第二彈簧202,第一固定環1與第一彈簧102遠離第一橡膠墊101的一端固定連接,第二固定環2與第二彈簧202遠離第二橡膠墊201的一端固定連接;固定柱10底部固定連接有定位座5,定位座5上設有鉚釘501;螺紋孔1001內螺紋連接有固定螺栓6,固定螺栓6插在插孔401內;連接桿3內設有滑槽301,連接桿3上螺紋連接有螺紋桿302,支撐桿4頂部設有滑塊402,滑塊402滑動連接在滑槽301內,且螺紋桿302的底部與滑塊402相抵;齒輪9上設有固定桿,固定桿置于支撐桿4外的一端設有搖柄7;第一橡膠墊101和第二橡膠墊201柔軟有彈性,不易損傷紅花油茶幼苗,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紅花油茶幼苗栽培用支撐裝置,包括第一固定環(1)和第二固定環(2),且所述第一固定環(1)滑動連接在第二固定環(2)內,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連接桿(3),設有兩個,分別固定連接在第一固定環(1)和第二固定環(2)上;支撐桿(4),設有兩個,分別與兩個連接桿(3)滑動連接,兩個所述支撐桿(4)上均設有插孔(401);固定柱(10),設有兩個,分別與兩個支撐桿(4)滑動連接,兩個所述固定柱(10)上均設有與插孔(401)相配合的螺紋孔(1001);兩個所述連接桿(3)內均固定連接有齒條(8),所述齒條(8)上嚙合連接有齒輪(9),所述齒輪(9)轉動連接在支撐桿(4)內。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紅花油茶幼苗栽培用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環(1)和第二固定環(2)上分別滑動連接有第一橡膠墊(101)和第二橡膠墊(201),所述第一橡膠墊(101)和第二橡膠墊(201)上分別設有第一彈簧(102)和第二彈簧(202),所述第一固定環(1)與第一彈簧(10...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安霞,何禎,駱霞虹,陳常理,李文略,柳婷婷,朱關林,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省園林植物與花卉研究所浙江省蕭山棉麻研究所,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