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洗衣機減震底座結構包括洗衣機,所述洗衣機的底部設置有底座,所述洗衣機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橫板,所述橫板且位于底座的頂部,所述橫板底部的兩側固定連接有豎桿,所述豎桿的底部固定連接有第一活動塊,所述第一活動塊的兩側固定連接有第二活動塊,所述第二活動塊且位于底座內壁的兩側,所述第二活動塊的底部固定連接有第一彈簧,所述橫板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彈簧阻尼器,所述彈簧阻尼器遠離第一活動桿與底座內壁的底部固定連接,所述橫板的底部固定連接有第一連接塊。通過彈簧阻尼器的設置,能夠使洗衣機帶動臟衣服不停翻轉產生的震動進行減小,以此來達到對洗衣機減震的效果。衣機減震的效果。衣機減震的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洗衣機減震底座結構
[0001]本技術涉及洗衣機
,具體為一種洗衣機減震底座結構。
技術介紹
[0002]洗衣機是利用電能產生機械作用來洗滌衣物的清潔電器,按其額定洗滌容量分為家用和集體用兩類,中國規定洗滌容量在六千克以下的屬于家用洗衣機:家用洗衣機主要由箱體、洗滌脫水桶、傳動和控制系統等組成,有的還裝有加熱裝置,洗衣機一般專指使用水作為主要的清洗液體,有別于使用特制清潔溶液,及通常由專人負責的干洗。
[0003]通過電能產生機械作用來洗滌衣物的清潔電器叫做洗衣機,現有的洗衣機在對臟衣服進行洗滌時,洗衣機帶動臟衣服上下左右不停地翻轉,使衣物之間、衣物與桶壁之間,在水中進行柔和地摩擦,臟衣服在翻轉的過程中,會產生震動,洗衣機會因為震動而發出聲響,可能會影響到別人的休息。
[0004]因此需要對洗衣機進行設計改造,有效的防止其發生震動的現象。
技術實現思路
[0005]為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洗衣機減震底座結構,具備減震的優點,解決了震動的問題。
[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洗衣機減震底座結構,包括洗衣機、底座、橫板、豎桿、第一活動塊、第二活動塊、第一彈簧、彈簧阻尼器、第一連接塊、活動桿、第二連接塊、滑塊、滑板、第二彈簧、第一矩形塊;
[0007]所述洗衣機的底部設置有底座,所述洗衣機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橫板,所述橫板且位于底座的頂部,所述橫板底部的兩側固定連接有豎桿,所述豎桿的底部固定連接有第一活動塊,所述第一活動塊的兩側固定連接有第二活動塊,所述第二活動塊且位于底座內壁的兩側,所述第二活動塊的底部固定連接有第一彈簧,所述橫板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彈簧阻尼器,所述彈簧阻尼器遠離第一活動桿與底座內壁的底部固定連接,所述橫板的底部固定連接有第一連接塊,所述第一連接塊的內壁通過銷軸活動連接有活動桿,所述活動桿的底部固定連接有第二連接塊,所述第二連接塊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滑塊,所述滑塊的內壁滑動連接有滑板,所述滑塊的左側固定連接有第二彈簧,所述滑板的兩側固定連接有第一矩形塊。
[0008]作為本技術優選的,所述洗衣機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吊板,所述吊板的頂部固定連接吊環。
[0009]作為本技術優選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承重腿,所述承重腿的數量為四個。
[0010]作為本技術優選的,所述滑塊的前側固定連接有連接勾,所述連接勾的內側設置有拉環,所述拉環的內側設置有第二矩形塊。
[0011]作為本技術優選的,所述彈簧阻尼器的表面套設有大彈簧,所述大彈簧的數
量為兩個。
[0012]作為本技術優選的,所述彈簧阻尼器的底部設置有防護墊,所述防護墊且位于底座內壁的底部。
[001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1、本技術通過彈簧阻尼器的設置,能夠使洗衣機帶動臟衣服不停翻轉產生的震動進行減小,以此來達到對洗衣機減震的效果。
[0015]2、本技術通過吊環的設置,能夠通過吊環將洗衣機吊起,方便了使用者對洗衣機進行移動。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技術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本技術結構剖視圖;
[0018]圖3為本技術結構拉環放大圖;
[0019]圖4為本技術結構第二連接塊立體圖。
[0020]圖中:1、洗衣機;2、底座;3、橫板;4、豎桿;5、第一活動塊;6、第二活動塊;7、第一彈簧;8、彈簧阻尼器;9、第一連接塊;10、活動桿;11、第二連接塊;12、滑塊;13、滑板;14、第二彈簧;15、第一矩形塊;16、吊板;17、吊環;18、承重腿;19、連接勾;20、拉環;21、第二矩形塊;22、大彈簧;23、防護墊。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炯夹g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22]如圖1至圖4所示,本技術提供的一種洗衣機減震底座結構,包括洗衣機1、底座2、橫板3、豎桿4、第一活動塊5、第二活動塊6、第一彈簧7、彈簧阻尼器8、第一連接塊9、活動桿10、第二連接塊11、滑塊12、滑板13、第二彈簧14、第一矩形塊15;
[0023]洗衣機1的底部設置有底座2,洗衣機1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橫板3,橫板3且位于底座2的頂部,橫板3底部的兩側固定連接有豎桿4,豎桿4的底部固定連接有第一活動塊5,第一活動塊5的兩側固定連接有第二活動塊6,第二活動塊6且位于底座2內壁的兩側,第二活動塊6的底部固定連接有第一彈簧7,橫板3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彈簧阻尼器8,彈簧阻尼器8遠離第一活動桿10與底座2內壁的底部固定連接,橫板3的底部固定連接有第一連接塊9,第一連接塊9的內壁通過銷軸活動連接有活動桿10,活動桿10的底部固定連接有第二連接塊11,第二連接塊11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滑塊12,滑塊12的內壁滑動連接有滑板13,滑塊12的左側固定連接有第二彈簧14,滑板13的兩側固定連接有第一矩形塊15。
[0024]參考圖1,洗衣機1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吊板16,吊板16的頂部固定連接吊環17。
[0025]作為本技術的一種技術優化方案,通過吊環17的設置,能夠通過吊環17將洗衣機1吊起,方便了使用者對洗衣機1進行移動。
[0026]參考圖1,底座2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承重腿18,承重腿18的數量為四個。
[0027]作為本技術的一種技術優化方案,通過承重腿18的設置,能夠對底座2進行支撐,防止底座2直接與地面接觸,使底座2損壞。
[0028]參考圖3,滑塊12的前側固定連接有連接勾19,連接勾19的內側設置有拉環20,拉環20的內側設置有第二矩形塊21。
[0029]作為本技術的一種技術優化方案,通過拉環20的設置,能夠減小滑塊12的緩沖,防止滑塊12直接撞擊第一矩形塊15,防止滑塊12損壞。
[0030]參考圖2,彈簧阻尼器8的表面套設有大彈簧22,大彈簧22的數量為兩個。
[0031]作為本技術的一種技術優化方案,通過大彈簧22的設置,能夠與彈簧阻尼器8一起對洗衣機1進行減震,使減震的效果更好。
[0032]參考圖2,彈簧阻尼器8的底部設置有防護墊23,防護墊23且位于底座2內壁的底部。
[0033]作為本技術的一種技術優化方案,通過防護墊23的設置,能夠增加對彈簧阻尼器8的保護,防止彈簧阻尼器8損壞。
[0034]本技術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時,使用者啟動洗衣機1,洗衣機1帶動臟衣服翻轉,翻轉產生的震動使橫板3向下移動,向下移動的橫板3帶動豎桿4向下側移動,向下側移動豎桿4帶動第一活動桿10向下側移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洗衣機減震底座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洗衣機(1)、底座(2)、橫板(3)、豎桿(4)、第一活動塊(5)、第二活動塊(6)、第一彈簧(7)、彈簧阻尼器(8)、第一連接塊(9)、活動桿(10)、第二連接塊(11)、滑塊(12)、滑板(13)、第二彈簧(14)、第一矩形塊(15);所述洗衣機(1)的底部設置有底座(2),所述洗衣機(1)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橫板(3),所述橫板(3)且位于底座(2)的頂部,所述橫板(3)底部的兩側固定連接有豎桿(4),所述豎桿(4)的底部固定連接有第一活動塊(5),所述第一活動塊(5)的兩側固定連接有第二活動塊(6),所述第二活動塊(6)且位于底座(2)內壁的兩側,所述第二活動塊(6)的底部固定連接有第一彈簧(7),所述橫板(3)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彈簧阻尼器(8),所述彈簧阻尼器(8)遠離第一活動桿(10)與底座(2)內壁的底部固定連接,所述橫板(3)的底部固定連接有第一連接塊(9),所述第一連接塊(9)的內壁通過銷軸活動連接有活動桿(10),所述活動桿(10)的底部固定連接有第二連接塊(11),所述第二連接塊(11)的底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俊宇,劉暢,秦亮,張洪華,
申請(專利權)人:青島吉耐電子塑膠工業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